2023年高考文綜歷史知識點歸納總結
2023年高考文綜歷史知識點歸納總結來了
高考文綜必背知識點總結:政治世界是永恒發展知識點
1.原理內容: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處在永不停息地變化之中,世界是永恒發展的。發展的實質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2.方法論意義:
堅持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區分新舊事物的根本標準是要看其是否符合規律,有沒有強大的生命和遠大的發展前途。(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觀規律,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遠大發展前途的東西。那些同客觀規律背道而馳、正在日趨滅亡的東西,則是舊事物。)
3.發展的普遍性
(1)表現。
①自然界是發展的。自然界總是處在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的發展過程中。
②人類社會是發展的。社會形態的依次更替表明,人類社會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
③人的認識是發展的。每個人的認識都經歷著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的過程,對各種事物的認識也都有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整個人類的認識也是不斷發展的。認識沒有終點,科學沒有頂峰。
(2)原因: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構成了事物的變化和發展。
4.發展的實質
發展的實質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高考文綜必背知識點總結:地理正確使用方位詞的方法
表示地理實物空間分布的相鄰關系如:南面東側。我國南面有越南、老撾等鄰國。180°經線東側為西12時區,西側為東12時區。
-表示地理事務空間位置的從屬關系如北部。寧紹平原在浙江省的北部。如用北方等詞取代,就使寧紹平原與浙江省脫離關系了。又如隴東、陜北等均指本省內部不同方位的地區。
-表示地理事物相隔離的不同地域空間如北方,西方。日本的北方四島仍在俄羅斯手中;近年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趨緩。
-表示地理事物不同方位的'空間范圍如內外、南北,以南。長城內外、大江南北、秦嶺-淮河以南。
-表示確切的地理位置如北陲、東端。西藏和新疆分別是我國西南和西北的邊陲省區;我國的最東端在黑龍江與烏蘇里江的匯合處。
-表示地理事物的動向及其變化如東流、北風、向右偏、左偏等。長江東流入海;我國冬季盛行偏北風;北半球水平運動物體,受地轉偏向力影響運動方向右偏。其中名詞前面的方位詞指來向,動詞前面指去向。
-由地理事物的動向定向如左岸、右岸。順河水流向,珠海在珠江口的右岸,深圳在珠江口的左岸。又如:北半球背風而立高壓在右后,低壓在左前。
-三維空間的方位表示如中天、天頂、地平高度。某天體處于正南或正北方向叫中天,分上中天和下中天。由此計量出恒星日即某恒星連續兩次上中天或下中天的時間間隔。我們立正時,頭頂正對著的天球位置叫天頂。中緯度35°N附近,仰望九月蒼穹,在天頂附近有天琴、天鷹等星座。結合地平方向,地平高度和近距,我們可以表達出空間任何地理事物的方向位置。仰極高度等于地理緯度,在北京(40°N)仰望北極星的地平高度約40°。
當然,方位詞的用法不止這幾種。方位詞看似容易,實際上欲經常性地表“地”達意,也非輕而易舉。平時正確辨析詞義,相比較而用詞自然錯誤可以少一些,由用詞不當引起的土地糾紛、方位差異也可隨之避免。面對語文基礎較差的中小學生尤其要注意。
高考文綜必背知識點總結:歷史
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
本單元主要講述了我國古代農業、手工業、商業和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的史實,探討了中國古代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
古代中國經濟以農業為主體,其中還包括發達的手工業和商業。
農業方面:以鐵犁牛耕為主要耕作方式;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為主的土地制度,逐漸形成了以租佃制為主的生產關系。
手工業方面:官營手工業和民間手工業的民營、家庭手工業三種經營形態并存;民間手工業在明中葉以后不僅占手工業生產的主導地位,而且還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
商業方面:商業與農業、手工業的發展緊密相聯,相輔相成;階段性特征明顯,各個時期發展極不平衡,但始終處于重農抑商政策的壓制下,發展艱難。
高中歷史知識點總結
一、小農經濟的艱難成長
1.小農經濟的形成條件:鐵犁牛耕的出現和逐步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確立。
2.小農經濟的特點:以家庭為單位,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是中國封建社會農業生產的基本模式。
3.小農經濟得以發展的原因:①社會生產力的進步和發展,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和逐漸普及;②農民不同程度地有一定土地、農具、耕畜等生產資料,具有生產積極性;③為了求得生存,農民努力提高耕作技術,盡可能提高單位面積產量;④歷代統治者采取重農抑商政策,注意減輕農民負擔,扶植小農經濟。
4.阻礙小農經濟發展的原因:①農民經營規模小,生產條件簡陋,缺乏必要的積累和儲備能力;②封建王朝統治集團腐朽,封建剝削嚴重;③抵御天災人禍的能力薄弱。
5.小農經濟的地位(影響):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始終是在中國封建經濟中占主導地位;在較長時期內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的進步;自然經濟的牢固存在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緩慢和長期延續的重要原因。
二、精耕細作技術的成熟
1.春秋戰國和秦漢時期:壟作法、《氾勝之書》、耬車、犁壁、耦犁、代田法、區田法、耕作制度以連年種植為主,開始出現兩年三熟制。
2.魏晉南北朝:《齊民要術》——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農書、輪作和綠肥種植比歐洲早一千多年;江南和成都平原農業的發展。
3.隋唐時期:水稻種植普遍采用育秧移栽等技術;曲轅犁,中國耕犁已相當完善。
4.宋元時期:精耕細作技術進入全面成熟時期;耬鋤;水旱輪作的稻麥復種制,標志著我國精耕細作水平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農作物品種交流非常廣泛;南宋時江浙地區成為全國經濟重心,東北、西北地區得到發展。
5.明清時期:多熟種植;培育大量農作物新品種;引進玉米、甘薯高產作物;經濟作物種植面積擴大;《農政全書》
文綜的高效復習方法
第一:文綜政治要熟悉課本,不用背,只要大概有印象就可以了,知道原理什么的大概在什么位置就好;
第二:在熟悉課本的基礎上做到以下幾點:
1、自己先做一部分題,不要怕和答案相差大,沒關系,都會有這樣一個過程。通過錯題,好好領會一下自己欠缺在什么地方,學會思考。
2、通過錯題再次熟悉政治課本,歸納課本知識,尤其是自己不熟悉的地方。
3、再來做題,這次做題應該會有很大的進步,但是還難免有不盡人意的地方,這個時候要把答案抄下來,背過,積累的多了,自然會不知不覺得提高了。
高三文綜歷史復習中,最好把每個時期總結成一棵樹的樣子,主干就是大標題,枝干就是小標題,葉子就是內用的關鍵詞,這樣每一節就是一棵樹了。到最后的時候,把這些書當成枝葉再串成一棵大樹,你一本書的框架就出來了,這樣就會覺得學習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
地理:地理這一科必須要心中有圖,背圖。這里的圖是中國地形圖和世界地形圖,拿一張白紙照著書本畫幾遍,畫重要山脈、盆地。清楚哪個地方是哪里就差不多了。除此之外就是背熟簡答題的答案了,地理的答案一般都是比較開放的,只要有理就可以了,除了地理代詞。
文綜選擇題最基本的就是,熟悉課本知識,正確知識遷移,限時限量多練。選擇題在國卷中份量不輕,而且一道題四分,根本丟不起這個分,所以在選擇題上花時間根本不為過。限時是為了提高做題速度和準確率,要保證足夠的時間做大題。而且有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問老師,問同學,搞清楚考察的知識點。
大題是文綜重頭戲。審題要慢,做題要快。這種都是基本的。下面分科來說一說大題的一些答題技巧。
政治:一共四個板塊四道答題。經濟生活一定要注意聯系材料,從材料中挖掘與課本的聯系。不要單純羅列知識點,也要注意幾個單元之間的知識聯系。政治生活搞清楚主體,建議在復習的時候就要以主體為單位進行知識點歸納。還要留意一些說法的變體,比如國務院指政府,中紀委屬于中國共產黨。文化生活考察范圍是跨單元的,絕不是局限在一個知識點,所以文化生活做題時要各個單元聯系,在一些重要??紗栴}做歸納,比如教育,科技等。哲學一定要世界觀+方法論+材料分析,還有一定要審題看清楚問的范圍是什么。比如唯物論,認識論,辯證法,或者歷史唯物主義。
歷史:拿國卷舉例子,最簡單的是選做題,只要聯系材料寫一下,就好得分。然后是材料答題,一定要注意看材料,讀懂材料,清楚材料在說什么,問什么,千萬不能答非所問。小論文是論題+論述+結論模式,論題一定要擬好,不能偏題,論述要聯系史實,具有說服力。
地理:地理怕是讓很多人頭疼的,因為帶有一些靈活性,尤其是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相對而言比較有套路,該記的一些套路把它記住。選做題一如既往比較簡單,必拿分。再來說自然地理,當時我的地理老師推薦我們看《中國國家地理》,但是我的建議是學有余力的情況下可以開拓視野,也許對答題有幫助。主要是平時做的一些題目,要分門別類進行歸納,找出自己的薄弱點,不會的題,模棱兩可的題不要讓它模糊著,要問清楚。另外雖然自然地理靈活,比較難歸納,但也不是完全不能歸納,比如有些山谷的地理特征,冬季風,荒漠形成原因。
高考如何沖刺
高考文科的知識需要大量的記憶,所以想提高成績的話,必須得有足夠的決心。尤其是文科中的文綜,需要下功夫去背。相信只要你的決心夠大,付出的努力夠多,學習成績一定會有所提高。
除了學習的決心以外,高考考生還得有正確、高效的學習方法。因為高三的時間比較緊迫,而學習任務又非常重,所以在學習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學習效率,不要學一整天還沒有別人一節課掌握的多。
高考考生要抓住每一次考試的機會,對自己進行鍛煉、提升。并且總結考試中出現的問題,加以改正。還有一點就是考試的時候要注意各科考試時間的分配。做到高效答題,也就是做過的題都得分。
高考最后怎么復習
要找對自己的高考備考方向,將課本基礎知識打牢固。將自己容易丟分的知識點,進行鞏固和牢記,回歸課本,配套性的去學習,先從一些簡單的中等題,簡單題做起,把課本知識點給理解透徹,然后再去做一些較難的高考題目。
合理的利用作業、以及所做的試卷。日常學習中,通過做一些簡單中等題,可以檢驗我們高考基礎知識是否牢固,同時也能提升我們后續高考復習的信心。在做作業的過程中,要學會去總結問題,將難易問題分開,不同程度的去學習和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