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必考知識點
為了幫助參加高考的同學們備考生物,今天,學習啦小編整理了高考生物必考知識點,以供考生復習。
高考生物必考知識點(一):生物的生殖和發育
名詞:
1 生物的生殖:每種生物都能夠產生自己的后代,這就是~。
2 無性生殖:是指不經過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出新個體的生殖方式。易保持親代的性狀。
3 有性生殖:是指經過兩性生殖細胞(也叫配子)的結合,產生合子,由合子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這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生殖方式,具有雙親的遺傳性,有更強的生活力和變異性。
4 分裂生殖(單細胞生物特有):是生物體由一個母體分裂成兩個子體的生殖方式。如變形蟲 細菌 草履蟲。
5 出芽生殖:母體芽體新個體,如水螅 酵母菌。
6 孢子生殖:母體孢子新個體,如青霉 曲霉。
7 營養生殖:植物的營養器官(根 莖 葉)發育為新個體,如馬鈴薯塊莖 草莓的匍匐莖,秋海棠等。
8 嫁接:一種用植物體上的芽或枝,接到另一種有根系的植物體上,使接在一起的兩部分長成一個完整的新植物體的方法。
9 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外植體(離體組織或器官)消毒接種愈傷組織(組織沒有發生分化,只是一團薄壁細胞)組織器官完整植株。
10 配子生殖:由親體產生的有性生殖細胞配子,兩兩相配成對,互相結合,成為合子,再由合子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叫做~。
11 卵式生殖:卵細胞與精子結合的生殖方式叫做~。凡是種子植物用種子進行繁殖時,都屬予卵式生殖。
12 受精作用:精子與卵細胞結合成為合子的過程,叫做~。
13 花粉管:是萌發的花粉粒內壁突出,從萌發孔伸出而形成的管狀結構。主要作用是將其攜帶的精子和其他內容物運至卵器或卵細胞內,以利于受精作用。
14 雙受精:一個精子與卵細胞結合成為合子,又叫受精卵(染色體為2n);另一個精子與兩個極核結合成為受精極核(染色體為3n),這種被子植物特有的受精現象叫做雙受精。
15 被子植物:凡是胚珠有子房包被著,種子有果皮包被著的植物,就叫做~。
語句:1 凡是種子植物用種乎進行繁殖時,都屬予卵式生殖,因為要產生種子,必須經過雙受精作用,即一個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另一個精子與兩個極核結合。所以必然是卵式生殖。
2 有性生殖產生的后代具雙親的遺傳特性,具有更大的生活能力和變異性,因此對生物的生存和進化具重要意義。
3 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根本區別是有無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
4 植物組織培養的優點是:a 取材少,培養周期短,繁殖率高,便于自動化管理。b 便于花卉和果樹的快速繁殖 便于培養無病毒植物等方面得到廣泛應用。c 易保持親代的性狀。
5 克隆:無性生殖中一種方式。克隆的特點是由一個生物體的一部分(包括細胞 組織 器官)形成一個完整的個體,克隆出來的個體以及同一無性繁殖系內的各個個體遺傳基礎在正常情況下完全相同。
6 植物組織培養技術的原理是植物細胞的全能性,克隆技術是利用動物細胞核具有全能性。
高考生物必考知識點(二):神經調節與行為
名詞:
1 趨性:是動物對環境因素刺激最簡單的定向反應,如某些昆蟲和魚類的趨光性,臭蟲的趨熱性,寄生昆蟲的趨化性等,它們都與神經調節有關。
2 本能:是由一系列非條件反射按一定順序連鎖發生構成的,大多數本能行為比反射行為復雜得多,如蜜蜂采蜜,螞蟻做巢,蜘蛛織網,鳥類遷徙,哺乳動物哺育后代等都是動物的本能行為。
3 印隨:剛孵化的動物有印隨學習,如剛孵化的小天鵝總是緊跟它所看到的第一個大的行動目標行走,如果沒有母天鵝,就會跟著人或其他行動目標走。
4 模仿:幼年動物則主要是通過對年長者的行為進行模仿來學習的,如小雞模仿母雞用爪扒地索食。
語句:1 垂體分泌的激素與動物行為:a 催乳素:照顧幼仔,促進某些合成食物的器官發育和生理機能的完成,如促進哺乳動物乳腺的發育和泌乳,促進鴿的嗉囊分泌鴿乳的活動等;b 促x腺激素:垂體分泌的促x腺激素能夠促進x腺的發育和x激素的分泌,進而影響動物的x行為。
2 行為分為:(1)先天性行為:趨性 非條件反射和本能。(2)后天性行為:印隨 模仿和條件反射。
3 判斷和推理是動物后天性行為發展的最高級形式,是大腦皮層的功能活動。動物的判斷和推理能力也是通過學習獲得的。
4 動物行為中,激素調節與神經調節是相互協調作用的,但神經調節仍處于主導的地位。
5 動物行為是在神經系統 內分泌系統和運動器官共同協調下形成的。
高考生物必考知識點(三):神經調節
名詞:
1 反射:是指在中樞神經系統參與下,機體對內 外環境刺激的規律性反應。反射是神經系統的基本活動方式。
2 非條件反射:動物通過遺傳生來就有的先天性反射。
3 條件反射:動物在后天的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4 反射弧: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通常由5個基本部分組成,即感受器 傳入神經 神經中樞 傳出神經和效應器。
5 神經元:即神經細胞,包括細胞和突起兩部分。突起一般包括一條長而分枝少的軸突和數條短而呈樹狀分枝的樹突。
6 神經纖維:軸突或長的樹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
7 興奮:動物和人的某些組織或細胞感受刺激后,由相對靜止狀態變為顯著活動狀態或弱活動態變為強活動態。
8 突觸:把一個神經元和另一個神經元接觸的部位,突觸的結構包括突觸前膜 突觸間隙膜和突觸后膜。
9 突觸小體:軸突末梢經多次分支,每個小枝末端都膨大成杯狀或球狀小體。
10 大腦皮層:大腦由兩個大腦半球組成。大腦半球的表層是由神經元的細胞體構成的灰質,叫大腦皮層。
11 言語區:人類的語言功能與大腦皮層的某些區域有關,這些區域叫做言語區。
12 運動性失語癥(say):當皮層中央前回底部之前(s區)受到損傷時,病人能夠看懂文字和聽懂別人的談話.但卻不會講話.也就是不能用詞語表達自己的思想,(能看,能聽,不會說)
13 感覺性失語癥(hear):當皮層顳上回后部(h區)受到損傷時,病人會講話會書寫,也能看懂文字,但卻聽不懂別人的談話.(能看 能寫 不會聽)
語句:1 興奮的傳導:①.神經纖維上的傳導:靜息狀態的膜電位----外正內負,興奮區域的膜電位----外負內正,未興奮區域的膜電位---外正內負,興奮區域與未興奮區域形成電位差。形成局部電流回路:a.膜外電流:未興奮區興奮區,b.膜內電流:興奮區未興奮區。②.細胞間的傳遞(通過突觸來傳遞):a 突觸是由突觸前膜(軸突末端突觸小體的膜) 突觸間隙(突觸前膜與突觸后膜之間的間隙)和突觸后膜(與突觸前膜相對應的胞體膜或樹突膜)三部分構成。b 興奮傳遞過程:膜電位變化突觸釋放遞質膜電位變化;當興奮通過軸突傳導到突觸前膜時,引起突觸小泡破裂,釋放出遞質到突觸間隙內,遞質與突觸后膜的特殊受體結合,改變了突觸后膜的通透性,使下一個神經元產生了興奮或抑制。神經元之間的興奮傳遞只能是單方向的。興奮在一個神經元與另一個神經元之間的傳導方向是:細胞體軸突樹突。
2 軀體運動中樞(存在大腦皮層的中央前回):a 當刺激中央前回頂部時,可引起下肢運動;刺激中央前回底部時,倒出現頭部器官運動;刺激中央前回其他部位時,可以出現相應器官運動。b 分布特點:皮層代表區的位置與軀體各部分的關系是倒置的;皮層代表區的大小與軀體的大小無關,而與軀體運動的精細復雜程度有關。
3 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的關系:a 不同的:神經調節反應速度迅速 準確,作用范圍比較局限,作用時間短暫;體液調節反應速度比較緩慢,作用范圍比較廣泛,作用時間比較長。b 聯系:神經調節為主,體液調節為輔,兩者共同協調,相輔相成,共同調節生物體的生命活動。
猜你感興趣:
1.高考生物必考知識點歸納
2.高考生物必背知識點大全
3.高考生物必考知識點小結
4.2017高考生物選修一必考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