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常考知識點梳理
高考生物常考知識點梳理
微生物的培養和應用
(一)微生物的培養與利用
1.微生物的培養和分離技術
(1)微生物生長需要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無機鹽
(2)培養基的制作合格與否通過未接種的培養基表面是否有菌落生長來驗證
(3)常用的無菌技術有 1、對實驗操作的空間、操作者的衣著和手進行清潔和消毒。2、將用于微生物培養的器皿、接種用具和培養基等進行滅菌。3、為避免周圍環境中的微生物的污染,實驗操作應在酒精燈火焰附近進行。4、實驗操作時應避免已經滅菌處理的材料用具與周圍物品相接觸。
考點細化:
①滅菌是指使用強烈的理化因素殺死物體內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消毒是指用較為溫和的理化方法僅殺死物體表面或內部一部分對人體有害的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孢子。
②滅菌的方法有灼燒滅菌、干熱滅菌、高壓蒸汽滅菌,灼燒滅菌用于接種用的金屬工具;干熱滅菌用于能耐高溫的,需要保持干燥的'玻璃器皿等;高壓蒸汽滅菌用于培養基等
③消毒的方法有煮沸消毒法,用于液體消毒;巴氏消毒法,用于不耐高溫的液體;化學藥劑或紫外線消毒,用于物體表面的消毒。
(4)微生物的純培養指的是防止外來雜菌入侵。
(5)配制固體培養基的步驟:計算、稱量、溶化、滅菌、倒平板
(6)微生物接種的方法最常用的是平板劃線法和稀釋涂布平板法。平板劃線法是通過接種環在瓊脂固體培養基表面連續劃線的操作。將聚集的菌種逐步稀釋分散到培養基的表面。在數次劃線后培養,可以分離到由一個細胞繁殖而來的肉眼可見的子細胞群體,這就是純化的菌落。稀釋涂布平板法是將菌液進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釋,然后將不同稀釋度的菌液分別涂布到瓊脂固體培養基的表面,進行培養。分為系列稀釋操作和涂布平板操作兩步。
考點細化:
①平板冷凝后,要是有水滴滴到培養基上,會導致菌蔓延,這樣就不能計數,分離了。為防止冷凝水滴到培養基上,所以培養時平板一定要倒置。
②接種操作每次劃線之前都要灼燒接種環,是因為每次操作都要及時滅菌,以防污染雜菌。操作結束時,仍然需要灼燒接種環的原因是防止雜菌污染環境。
2.特定微生物的數量的測定
(6)測定微生物數量的方法有顯微鏡直接計數、統計菌落數目。
3.培養基對微生物的選擇作用
(7)在微生物學中,將允許特定種類的微生物生長,同時抑制或阻止其他種類微生物生長的培養基,稱做選擇培養基。例如:在選擇培養基的配方中,將尿素作為培養基中唯一的氮源,原則上只有能夠利用尿素的微生物才能夠生長。
考點細化:
①選擇培養基配置的原理是增加或減去某種成分,使要選擇的微生物能生長,其它微生物不能生長。
②培養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分離出酵母菌和霉菌
③培養基中不加氮源可以分離出固氮微生物
高考生物常考知識點歸納
用高倍顯微鏡觀察線粒體和葉綠體
一、實驗原理
1.葉綠體的辨認依據:葉綠體是綠色的,呈扁平的橢圓球形或球形。
2.線粒體辨認依據:線粒體的形態多樣,有短棒狀、圓球狀、線形、啞鈴形等。
3.健那綠染液是專一性染線粒體的活細胞染料,可以使活細胞中線粒體呈現藍綠色
二、實驗材料
觀察葉綠體時選用:蘚類的葉、黑藻的葉。取這些材料的原因是:葉子薄而小,葉綠體清楚,可取整個小葉直接制片,所以作為實驗的首選材料。
若用菠菜葉作實驗材料,要取菠菜葉的下表皮并稍帶些葉肉。因為表皮細胞不含葉綠體。
三、討論
1、細胞質基質中的葉綠體,是不是靜止不動的?為什么?
答:不是。呈橢球體形的葉綠體在不同光照條件下可以運動,這種運動能隨時改變橢球體的方向,使葉綠體既能接受較多光照,又不至于被強光灼傷。
2、葉綠體的形態和分布,與葉綠體的功能有什么關系?
答:葉綠體的形態和分布都有利于接受光照,完成光合作用。如葉綠體在不同光照條件下改變方向。又如葉子上面的葉肉細胞中的葉綠體比下面的多,這可以接受更多的光照。
觀察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一、實驗原理:
1.質壁分離的原理:當細胞液的濃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濃度時,細胞就會通過滲透作用而失水,細胞液中的水分就透過原生質層進入到溶液中,使細胞壁和原生質層都出現一定程度的收縮。由于原生質層比細胞壁的收縮性大,當細胞不斷失水時,原生質層就會與細胞壁分離。
2.質壁分離復原的原理:當細胞液的濃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濃度時,細胞就會通過滲透作用而吸水,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通過原生質層進入到細胞液中,整個原生質層就會慢慢地恢復成原來的狀態,緊貼細胞壁,使植物細胞逐漸發生質壁分離復原。
二、實驗材料和方法:
紫色洋蔥鱗片葉的外表皮。因為液泡呈紫色,易于觀察。也可用水綿代替。0.3g/ml的蔗糖溶液。用蔗糖溶液做質壁分離劑對細胞無毒害作用。
質壁分離的方法(引流法):制作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的臨時裝片。然后,從蓋玻片的`一側滴入0.3g/ml的蔗糖溶液,在蓋玻片的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這樣重復幾次即可。
質壁分離復原的方法:改用清水實驗。
三、討論
1.如果將上述表皮細胞浸潤在與細胞液濃度相同的蔗糖溶液中,這些表皮細胞會出現什么現象?答:表皮細胞維持原狀,因為細胞液的濃度與外界溶液濃度相等。
2.當紅細胞細胞膜兩側的溶液具有濃度差時,紅細胞會不會發生質壁分離?為什么?
答:不會。因為紅細胞不具細胞壁。
高考生物常考知識點總結
1. 有連續分裂能力的細胞具有細胞周期(根尖分生區細胞、莖形成層細胞、芽尖生長點細胞以及動物皮膚生發層細胞,此外還有干細胞、癌細胞)
2. 描述一個細胞周期時,先說間期,后說分裂期。
3. 細胞膜中蛋白質含量越高,蛋白質種類越多,功能越復雜。
4. 細胞癌變是基因突變引起的,但不是單一基因突變的結果,要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同時突變才會發生癌變,細胞癌變不一定導致癌癥,需要癌細胞數目到到一定程度。
5. 癌變細胞的細胞周期變短,核糖體增多,自由水含量增多。表面糖蛋白減少,出現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標志性)
6. 葡萄糖在細胞質基質中被利用,進入線粒體的是丙酮酸。在做有氧呼吸的題目時候要注意到有的題目給出的是葡萄糖進入線粒體被利用,這是錯誤的。
7. 氧氣由在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運輸,血紅蛋白屬于細胞內蛋白,不屬于內環境。
8.只有高等動物可以談內環境,植物和低等的單細胞動物不能談內環境。
9. 剛形成的細胞液泡數量多但體積小,隨著細胞的生長,液泡數量變少,體積增大。
10. 水綿的葉綠體呈帶狀。
11. 間期有染色體和中心粒的復制。最后細胞器在分裂過程中的分配是隨機的不是均等分配(除了中心體以外)
12.線粒體葉綠體屬于半自主性細胞器,含有少量DNA, 線粒體和葉綠體中可合成蛋白質,合成的蛋白質只能在各自細胞器中被利用,不能供給細胞其他部分使用。
13.堿基類似物屬于化學因素(突變)不屬于生物因素。
14.生態系統題目,物質對應循環,能量對應流動,不能混用。
15. 青霉素的作用是阻止細菌細胞壁的生成。(選修一)
16. 發酵工程生產產品時,要嚴格控制溶氧、PH值、溫度、通氣量。(選修一)
17. 檢測培養基是否被污染的方法:將未接種的培養基在適宜溫度下放置適宜的時間,觀察培養基上是否有菌落產生。(選修一)
18. 光能自養微生物所需碳源為二氧化碳。(選修一)
19. 細菌為原核生物,無染色體,故無等位基因之說。自然情況下的變異類型為基因突變
20.可遺傳變異分為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和基因重組三種,但是可遺傳變異不一定能夠遺傳,如果突變發生在體細胞則不能遺傳給后代,發生在生殖細胞則可以遺傳給后代(對植物而言,發生在體細胞的可遺傳變異可以通過無性繁殖的方式遺傳給后代,動物不可以)
21.基因重組分為:自由組合型(減I后期發生)交叉互換型(四分體時期)和人工重組類型(基因工程)。自然情況下原核生物不能發生基因重組,但是在人工操作下可以(做題時候需要注意前提,是否有自然情況下,或者一定不能這樣的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