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必背知識點總結
功
1.如果一個物體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發生了一段位移,我們就說這個力對物體做了功。
2.功的公式:W=Fs。
3.做功的兩個因素:
(1)作用在物體上的力
(2)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4.比較做功的快慢
方法一:
做功相同,比時間。時間越短,做功越快。
方法二:
時間相同,比做功。做功越多,做功越快。
方法三:
做功和時間均不相同,比比值。
做功/時間的值越大,做功越快。
機械效率
1.機械效率是指機械在穩定運轉時,機械的輸出功(有用功量)與輸入功(動力功量)的百分比。
2.增大機械效率
(1)有用功:W有用=Gh(提升重物)=W總-W額=ηW總
(2)額外功:W額=W總-W有用=G動h(忽略輪軸摩擦的動滑輪、滑輪組)
(3)總功:W總=W有用+W額=FS
機械能
1.機械能是動能與勢能的總和,這里的勢能分為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
2.決定動能的是質量與速度;決定重力勢能的是質量和高度;決定彈性勢能的是勁度系數與形變量。
3.動能: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量,稱為物體的動能。
4.勢能和動能的關系:動能增加量等于重力勢能減少量。
內能
1.內能是構成系統的所有分子無規則運動動能、分子間相互作用勢能、分子內部以及原子核內部各種形式能量的總和。
2.內能變化的途徑
(1)做功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
當外力對物體做正功時,物體內能增大,反之亦反。
(2)熱傳遞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
熱傳遞的三種形式:熱傳導,熱對流(一般見于氣體和液體)以及熱輻射。熱傳遞的條件是物體間必須有溫度差。
熱能
1.表示呢能轉移的度量。
2.熱能與內能的區別
熱能的本質是物體內部所有分子動能(包括分子的平動能和轉動能)之和。
內能除包括物體內部所有分子的動能之外,還包括分子間勢能的總和,以及組成分子的原子內部的能量、原子核內部的能量、物體內部空間的電磁輻射能等。
電磁
1.永磁體包括人造磁體和天然磁體.在水平面內自由轉動的條形磁體或磁針,靜止后總是一端指南(叫南極),一端指北(叫北極).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原來沒有磁性的物質得到磁性的過程叫磁化.鐵棒磁化后的磁性易消失,叫軟磁鐵;鋼棒磁化后的磁性不易消失,叫硬磁鐵.
2.磁體周圍空間存在著磁場.磁場的基本性質是對放入其中的磁體產生磁力的作用,因此可用小磁針鑒別某空間是否存在磁場.
3.人們為了形象地描述磁場引入了磁感線(實際并不存在)。(采用了模型法)磁感線的疏密表示該處磁場的強弱,磁感線的方向(即切線方向)表示該處磁場方向。在磁體外部磁感線從北極出發回到南極,在磁體內部磁感線從南極指向北極。磁感線都是閉合曲線。
4.可以用安培定則(右手螺旋定則:右手握住導線,讓伸直的大拇指方向跟電流方向一致,那么彎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場方向)來判定電流產生的磁場方向。對于通電螺線管,用右手四個手指的環繞方向表示螺線管上的電流方向,則大拇指指向即為通電螺線管的N極。
5.電磁鐵與永磁體相比有很多優點,它可以通過調整電流的有無、強弱、方向,達到控制磁場的有無、強弱、方向。利用電磁鐵做成的電磁繼電器(電鈴)在自動控制和遠距離操縱上常有應用。
6.通電導體在磁場中會受到力的作用,受力方向跟電流方向和磁感線方向有關。
7.直流電動機就是利用通電線圈在磁場里受到力的作用發生轉動而制作的。在這一過程里把電能轉化為機械能。在直流電動機里利用換向器改變線圈中電流方向,使線圈在磁場力作用下持續沿同一方向轉動。
8.閉合回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作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導體中會產生感應電流,這就是電磁感應現象。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是:一是電路閉合;二是導體做“切割”磁感線運動,即導體運動方向不能與磁感線平行。
9.發電機是利用閉合線圈在磁場中作切割磁感線轉動時,產生感應電流的原理制成的,它是把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
10.電池分化學電池(正極是銅帽碳棒)、水果電池、伏打電池(有里程碑意義,是真正意義上的電池)、蓄電池(有鉛和硫酸,污染大)、太陽能電池(無污染,利用可再生能源),燃料電池發電廠發電有以下幾種方式:火力發電,水利發電,風力發電,核能發電,潮汐發電等。
電能和電功
1.電流做功的過程就是電能轉化為其它形式能的過程,電流做了多少功,就轉變成了多少其它形式的能。
2.能量的轉化:
電燈亮:電能轉化為熱能,再由一部分熱能轉為光能。
電動機轉:電能轉化為機械能。
電池充電:電能轉化化學能。
光電池工作:光能轉化為電能。
3.電功:電流所做的功叫電功。計算公式:W=UIt
電壓
1.常用:千伏(KV),毫伏(mV),1千伏=1000伏=1000000毫伏
2.電壓表的使用規則:①電壓表要并聯在電路中;②電流要從"+"接線柱流入,從"-"接線柱流出;③被測電壓不要超過電壓表的量程;
實驗室常用電壓表有兩個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電壓值是0.1伏;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電壓值是0.5伏。
3.熟記的電壓值:①1節干電池的電壓1.5伏;②1節鉛蓄電池電壓是2伏;③家庭照明電壓為220伏;④安全電壓是:不高于36伏;⑤工業電壓380伏。
電功的計算
對于一般情況下,電功的計算式為W=UIt;從式中可以看出,電功的大小與電壓、電流的大小以及通電時間有關.根據電流的定義式I=Q/t,可以得W=UQ,對于純電阻電路,利用歐姆定律I=U/R,代入W=UIt可以得W=(U^2/R)t,若將U=IR代入W=UIt可以得W=I^2Rt。
(1)W=UIt:這是適用于計算一切電流做功的公式,它是由實驗得出,但在具體計算中用得不太多。
(2)W=UQ:在(1)式中,將代入即可得到該式.凡涉及由電量求電功的問題,由它直接求解較為方便。
(3)W=I^2Rt:這個公式僅適用于純電阻電路,反映了在電流相同的情況下,電功與電阻成正比.因此在串聯電路中,電流流經電阻大的那個用電器做功多.該公式常用于串聯電路電功大小比較和計算。
(4)W=(U^2/R)t:這個公式與上式類似,也只適用于純電阻電路,反映了在電壓相同的情況下電功與電阻成反比.即在電壓相同的情況下,電流流經電阻小的那個用電器做功多.這個公式常用于并聯電路或不同電阻接入同一個電路中的比較或計算。
對以上公式,尤其是(3)(4)的應用,首先注意電路中隱含的條件,是電流相同還是電壓相同,然后再選用適當公式進行計算.此外,關于如何判斷某一公式是否適用純電阻電路,除了記憶以外,還可看其是否由歐姆定律推導而來.由于歐姆定律本身僅適用于純電阻電路,所以凡由歐姆定律推出的公式也只適用于純電阻電路。
電流
國際單位:安培(A);常用:毫安(mA),微安(A),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
測量電流的儀表是:電流表,它的使用規則是:
①電流表要串聯在電路中。
②電流要從"+"接線柱入,從"-"接線柱出。
③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
④絕對不允許不經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連到電源的兩極上。
實驗室中常用的電流表有兩個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02安。
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1安。
初中中考復習物理的方法
一、遇到任何物理疑難問題,都先從基本知識、規律、方法中尋找錯誤根源
初三學生幾乎每天都要做各種物理習題,在此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錯,然而有些同學對待這些錯題的態度是——以為聽懂了就是會做了,從此置之不理!學霸們則能繼續抽時間歸納總結,前者與后別差別之大會在中考那天顯現的淋漓盡致!前者所犯的錯誤之后還會犯同樣的錯誤,后者則盡最大可能的杜絕了錯誤再次發生。
學霸們在整理歸納這些錯題的過程中,有一個非常大的優點——從基礎知識、規律、方法中尋找到錯誤的根源,從物理課本中尋找到錯誤的根源!這種追根溯源會讓人幾乎一針見血的找到錯誤所在,從而步步為營,穩步前進!
這種方法是中考物理學霸們屢試不爽的學好物理的訣竅之一!
二、從中考物理真題中找做題方向和學習重點
中考前的最后這幾個月,物理學霸們都會透徹研究當地歷年中考物理真題,從中尋找出各種“共性出題規律”,尋找到各種“個性化習題”。他們會從這些中考真題規律中找到做題方向和學習重點!
因此,他們在之后的物理學習中都會很有目的、有選擇、有重點!這樣的學習才是最高效的!
三、有取舍的做物理題、有取舍的聽課
最后復習階段,各種物理資料、試卷、習題叢出不窮,無窮無盡的題海很容易讓人陷入機械做題的過程中而無法自拔。
其實,真正的物理學霸往往會有所取舍的做題,他們往往在看到一份試卷之后,能迅速找出哪些是自己一定會做、且能保證萬無一失的;哪些是有些懵懂、需要一定時間思考且不能確保做對的;哪些是感覺有難度,幾乎想不出思路的。然后,他們會迅速的把這些習題分為易、中、難三類。
對待會做的容易題,他們一略而過、幾乎不耗費太多時間;對待有點難度、不太把握的題,他們就重點且認真對待,花最多的時間去研究;對于偏題、怪題可以花稍許時間思考,如果能思考出其中一兩步就做出一兩步,如果再也沒有思路去突破,就果斷暫時舍棄,留待以后解決。
與之相對應的就是學霸們對于這三種類型題的聽課過程,學霸們往往無需再聽易題,重點聽中等難度題,集中精力認真聽難題!
四、熟練掌握各種物理題型的分析歸納思路、方法、技巧,形成條件反射
在中考最后幾個月,初三學生一定要在每天復習時,熟練掌握當天所有需要掌握的物理題型的分析思路方法、技巧,形成適合自己的一套思路方法和技巧。
從而做到,看到某種題就條件反射似地想到這一類題的做法,提高做題效率。
五、歸納常錯知識點、方法,形成系統化的知識網絡
中考物理學霸幾乎每天都總結歸納常錯知識點,并記錄形成錯題集,這些錯題集里面既有各種類型的錯題歸納,也有各種常錯一級知識點、二級知識點以及方法技巧,當他們把一切基礎知識和這些易錯知識方法達到融會貫通時,物理就變得的簡單易學了。
中考物理備考高分技巧
一、中考物理提分方法
學好物理的因素首先是態度、信念、意志,其次才是方法、思維。誰不想做一個學習好的學生呢,但是要想成為一名真正學習好的學生,第一條就要好好學習,就是要敢于吃苦,就是要珍惜時間,就是要不屈不撓地去學習,就是要樹立信心,堅信自己能夠學好任何課程,堅信“能量的轉化和守恒定律”,堅信有幾份付出,就應當有幾份收獲。
中學物理涉及到很多物理概念、公式、規律及現象,都需要記牢。在記物理知識時除了下功夫外,還應找竅門。若把這些物理知識編成“學習口訣”,不僅讀起來順口,而且易記好學,也增強記憶。
二、中考物理解題技巧
1、因素分析法,運用有關物理公式,列出與問題有關的和類關系式,了解不變因素,分析問題涉及的變量,作出解答,例如同一物體在同一水平面上分別以5米/秒的速度和1米/秒的速度作勻速直線運動,摩擦力的大小怎樣變化。
2、圖示法,認真審題,把題設景象通過畫圖表示出來,便如力學中受力分析示意圖,光學中的光路圖,電學中的電路圖。
3、極端法,有意擴大變量差異,擴大變化可使問題更加明顯,易辯加深對問題的討論。例如測量中的誤差。
4、整體法,把研究的幾個相關聯的對象作為一個整體考慮,可化簡為易。5、反證法,對一些命題舉出反例給予否定。對于“一定”“肯定”等字眼特別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