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高考文綜模擬試題
文綜解答題目時費時費力;答案的完整度和準確性較低,成為高考獲得高分的障礙。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關于山東高考文綜模擬試題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山東高考文綜模擬試題
山東高考文綜模擬試題答案
第I卷
1C2C3A4D5B6B7D8C9B
10D11A12C13B14D15A16C17D18B
19D20C21A22C23C24B25A
26.
(1)沖積扇(洪積扇)。山區河流流出山口,流速減緩,其攜帶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積。
(2)阻擋西北方寒冷氣流;組織沙漠入侵;東坡為東南季風迎風坡,增加降水補給。
(3)山區發展林業;山麓發展畜牧業;平原發展種植業;河南發展漁業。
(4)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自然條件優越);枸杞品質好,市場競爭力強;枸杞種植基礎好;土地資源能夠滿足生產規模擴大的需要。(答出兩點即可)
27.
(1)原料豐富:石油資源短缺;市場需求量大。
(2)利:緩解能源緊張;優化能源結構(減輕大氣污染,屬可再生能源)
弊:造成糧食安全隱患。
28.(20分)
(1)特點:地域上,重視翻譯日本相關著作;內容上,重視翻譯人文社會科學著作。
原因:甲午戰爭失敗,促使中國先進知識分子轉向日本尋找救亡的道路;洋務運動破產,讓一部分先進知識分子認識到,僅僅引進西方自然科學和應用科學,不可能使中國真正走上富強的道路,轉而重點關注西方人文社會科學知識。(若從清末新政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
(2)表現:經學大義等課程被列為預科基礎課程,大學階段設置經學科,體現了“中體”思想;設置工科、格致等科,學習近代化學、物理、電氣等自然科學和應用科學,體現了“西用”思想。
影響:經濟上,從推動中國經濟現代化發展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政治上,從“以經學維護清政府的統治,不利于政治民主化的發展”、“培養了一大批具有新思想的知識分子,推動了中國政治民主化進程”任一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3)文化教育既是一定社會發展的產物,又對社會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29.(16分)
(1)利用工業革命提供的有利契機,采用機器生產;當時戰爭不斷,火藥市場廣闊(若從殖民擴張或美國西部開發等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科學與技術緊密結合;化學工業等新興工業部門興起。
(3)①由軍用生產為主轉向民用生產為主(或由火藥生產為主轉向化工行業的多個領域)。
原因:一戰后,出現了和平局面;美國經濟進入繁榮時期。
②擴大海外市場,增加海外投資。
原因:經濟全球化迅速發展;二戰后確立了以美國為主導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
30.
(1)2008—2012年我國R&D經費支出不斷增加,GDP持續增長,R&D經費支出占GDP的比重不斷上升,表明我國越來越重視科技創新,但與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2)財政具有促進資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增加財政科技投入可以為科技創新提供物質保障;我國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科技獎勵制度和激勵機制可以調動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企業是市場經濟活動的主要參加者,以企業為主體可以充分發揮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作用;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以市場為導向可以在科技創新過程中優化人財物的配置。 (3)科技發展拓寬了公民表達訴求的渠道,有利于公民更好地參與政治生活;科技發展有利于政府更好地聽取民意,提高決策水平;有利于更好地實施政務公開,接受人民監督;科技發展有利于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
31.
(1)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基因,“使我們成為我們”。文化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繼承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才能使我們在文化發展中保持正確方向。 (2)合理開發文化遺產應根據各地文化遺產的不同特點采取不同方式。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合理開發文化遺產要處理好保護與開發的關系,以保護為主,適度開發。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32.
(1)旅游資源獨特,鳥類資源豐富;近客源市場。
(2)保護鳥類棲息地;合理控制旅客數量;嚴禁游客進入核心區、緩沖區。
33.
(1)甲地。地形坡度較大;東南季風的迎風坡,降水多。
(2)沖毀鐵路;阻塞河道。
34.
(1)甲:涵養水源、保持水土;乙:降低風速、阻擋風沙;丙:固沙阻浪。
(2)生物多樣性減少;土地鹽堿化;水污染。(答出兩點即可)
35.(10分)【歷史——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免疫法等新法加重了人民負擔;用人不當,出現了官吏擾民現象;新法引起了民間不滿。
(2)話本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當時的社會狀況,具有一定史料價值;話本屬于文學作品,有藝術加工成分,須用其他史料印證。
36.(10分)【歷史——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
(1)清政府頒布《欽定憲法大綱》,實行預備立憲;武昌起義爆發后,各省紛紛宣布獨立;帝國主義伺機擴大對華侵略;實行共和成為大勢所趨。(答出三個要點即可)
(2)起初,清政府拒絕實行共和,派兵鎮壓革命軍;后來,迫于革命形勢發展,清帝不得不宣告退位。
37.(10分)【歷史——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
(1)①的依據:蘇聯擔心德國東侵,將戰略重心放在歐洲。
②的依據:英國為維護自身利益,對法西斯國家推行綏靖政策。
③的依據:美國為避免卷入國際爭端,實行“中立”政策。
④的依據:從“國聯制度設計缺陷”、“英法控制國聯,實行綏靖政策”、“國聯不能制止戰爭的具體事例”任一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均可得分。
(2)縱容了日本在中國的侵略,惡化了遠東局勢。
38.(1)①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
②人民代表大會與其他國這機關的關系。
(2)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加強同其他主權國家和國際組織的合作;
堅持互利共贏,推動各國共同發展。
(若考生從其他方面作答,言之有理,酌情給分)
39.(1)①助人為樂。
②集體主義。
(2)加強交通法規建設,以法律的權威性和強制性規范社會成員的行為;
加強社會公德建設,以道德的說服力和感召力提高社會成員的思想認識和道德覺悟;
把道德建設與法制建設結合起來,提升人們遵守交通法規的自覺性,點亮交通文明的“照明燈”
猜你感興趣:
1.2017山東高考文綜試卷
2.2017高考模擬題文綜
3.2015年山東高考文科綜合試題及答案
4.2017年山東高考歷史模擬試題及答案
5.2017高考文綜模擬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