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涿州水災原因
首先,此次涿州的降雨量非常大。平均降雨量高達398毫米,超過了正常降雨水平。大量的降雨導致地表水快速積聚,形成洪水。
其次,涿州地理位置特殊。多條河流在此匯入,包括北拒馬河、琉璃河和小清河等,這些河流上游受臺風降雨影響,水位迅速上漲,洪水泛濫,造成涿州地區的河水暴漲。尤其是北拒馬河上游來水最大洪峰達到4500立方米/秒,超出了涿州地區的防洪能力。
第三,涿州地區排水系統問題。由于此次降雨過程持續時間長、降水強度強、覆蓋范圍廣,涿州地區的排水系統可能承受不住如此大的水量,導致水體面積的增加。此外,涿州地區地勢可能較為平坦,地下排水不暢,也會加劇洪澇的情況。
最后,即使目前降雨已經結束,由于河道水位回落需要一定的時間,后期仍有大量的水要過境,繼續給涿州地區帶來洪水威脅。
為什么還需要蓄滯洪區
這是因為洪水出山進入平原,主要靠堤防約束,但是堤防不可能無限加高,堤防越高,安全風險越大,所以當洪水太大,超過堤防防御能力時,啟用蓄滯洪區蓄滯洪水便成為防洪的必然需要,這也是為保全大局,而不得不犧牲局部的全局考量。
我國有多少個蓄滯洪區
目前,長江、黃河、淮河、海河共有重要蓄滯洪區98處,分布在長江、黃河、淮河、海河流域中下游平原地區的安徽、湖北、湖南、天津、河北、河南、江西、山東、江蘇、北京10個省(市),總面積3.45萬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931萬畝,內有人口近1800萬人,總資產超過2400億元,總蓄洪量約950億立方米。
1988年,國務院批轉了水利部《關于蓄滯洪區安全與建設指導綱要》,對合理和有效運用蓄滯洪區,指導區內居民的生活和經濟建設,適應防洪要求等作了原則規定。2000年,國務院發布了《蓄滯洪區運用補償暫行辦法》,對因蓄滯洪水遭受損失進行合理補償的對象、范圍、標準和補償程序等作了明確規定。
蓄滯洪區是什么意思
蓄滯洪區是指利用湖泊、洼地滯蓄調節洪水的區域,一般由蓄(分)洪區圍堤和避洪設施構成,包括行洪區、分洪區、蓄洪區和滯洪區。蓄滯洪區是江河防洪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有條件地區開辟蓄滯洪區,有計劃地蓄滯洪水。如浙江省東苕溪余杭段的南湖、北湖和浦陽江諸暨段高湖蓄滯洪區等。
防洪區、洪泛區又是什么意思
防洪區是指洪水泛濫可能淹及的地區。
洪泛區是指江河兩岸、湖周海濱易受洪水淹沒的區域。提醒廣大市民:遇到水庫泄洪和河道行洪時應停止所有涉河活動,遠離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