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年度計劃
工作計劃的本身就是一個框架,只有把工作放在框架里,才能從各個方面進行全盤考慮和分析評估,對有可能出現的情況或問題設置應對預案。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的“幼兒園中班年度計劃”,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一、工作重點
1、會插接、拼搭簡單的造型。
2、會聽音樂做模仿操。練習雙腳原地向上跳以及四散走、跑。
3、在游戲活動中,學習、遵守簡單的游戲規則。
4、愿意接觸周圍的人。學習問早、問好、說再見等禮貌用語。
5、解故事的主要內容,學習簡單的兒歌。
6、愿意學唱新歌,能知道歌曲名稱,進行簡單的表演。
7、找秋天,感受季節的變化。
二、教育目標
(一)健康
1、社會男孩女孩、五個好朋友、爬爬爬、自己來。
2、語言自己走、水果屋、小小運動會。
3、數學小兔采蘑菇、草地上、找車庫、好朋友。
4、藝術小魚水里游、美食屋、穿一穿。
5、科學落葉飄飄、水果怎么吃、摘蘋果。
(二)常規培養
1、秋季到,天氣逐漸轉涼,讓幼兒懂得隨天氣冷熱而及時增減衣物。
2、讓幼兒養成良好的喝水習慣。
3、鼓勵幼兒能獨立進餐,并保持衣物和桌面的清潔。
4、培養幼兒養成飯前、便后、手臟時能有序地排隊洗手。
5、請家長幫忙收集有關秋天花卉及圖片,利用周末及長假時間帶孩子到戶外感受大自然的變化
三、家長工作
1、帶孩子到戶外去感受、發現季節的變化。
2、做面食時,讓孩子參與,他一定會很高興。
3、和孩子一起玩手影游戲,讓他說出影子像什么,說得越多越好。
4、讓孩子在家中找其他物品的好朋友,提高他的觀察力和解能力。
5、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給他自己發展的機會。
6、帶孩子去感受秋天豐收的景象,他會有很多發現。
7、和孩子一起玩玩做動作說動詞的游戲。
一、工作重點工作
1熟悉幼兒園的環境,逐漸認識常用物品及標記,嘗試著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2在輕松的生活環境里,培養幼兒愉快的情緒,逐漸擺脫焦慮情緒。
3開展主題活動:《開心寶寶》。
4結合教師節和國慶節,激發幼兒愛老師的情感,并讓幼兒感受節日的愉快氣氛。
5能夠在老師的指導下進入盥洗室,學習解小便、洗手,學習獨立進餐、擦嘴,并把餐巾、碗、勺放在指定地點,安靜地就寢。
二、九月教育目標
1知道自己上幼兒園了,對幼兒園產生親切感和安全感,喜歡老師和小朋友,逐漸習慣和適應集體生活,會高高興興上幼兒園。
2喜歡幼兒園,喜歡老師、同伴及幼兒園其他工作人員。
3能聽懂并學說普通話。
4喜歡聽故事、看表演,翻閱圖書,簡單解其表達的意思。
5樂意參與集體游戲活動,感受集體活動的快樂,減輕入園焦慮,樂意上幼兒。
6學習相應的行為規則,逐漸適應集體生活,增進與老師、同伴的情感。
三、九月工作準備與建議
區域活動:
開放區域:生活區、娃娃家、語言區、美工區。
娃娃家:提供同類的布娃娃、毛絨玩具、塑料食物、嬰兒用品等2-3份,模仿照顧娃娃、收拾屋子等。
生活區:
1喂小動物:將紙板箱裝飾成小動物,嘴部挖空,用教大的塑料勺子將塑料泡沫塊、干蠶豆、玻璃珠等作為食物給小動物喂食,鍛煉手眼協調能力。
2扣紐扣:準備縫有各種紐扣的小衣服,供幼兒解開、扣上。
美工區:
1海綿畫:把海綿切成各種形狀,蘸上顏料,在紙上輕拍、擠壓或摩擦。
2撕報紙:隨意撕、粘。
3橡皮泥塑:提供橡皮泥、模具,供幼兒壓印或捏塑。
語言區:
1一頁一頁翻書看,看護圖書,不撕書不卷書。和同伴友好地看書,不爭不搶。
2提供各種與主題相關的圖書和幼兒從家中帶來的圖書,供幼兒閱讀。提供玩具電話機兩部,供幼兒自交談。
環境創設:
1創設安全、溫馨、寬松的心環境,使幼兒盡快與教師建立依戀關系。
2活動室的體布置體現家的溫馨、舒適,墻面用彩色紙進行裝飾。
3墻飾主題為“開心寶寶”,拍下小朋友開心的笑臉并張貼。
4在墻面上設置“我與好朋友手拉手”展板,每個幼兒的照片旁都貼有一長條皺紙,讓幼兒根據意愿與自己的好朋友連“線”粘貼。
家長工作:
1召開家長會,向家長介紹小班幼兒入園的適應性方法。
2了解幼兒家庭情況及生活習慣,建議家長有意識地向孩子介紹幼兒園的愉快生活,激發幼兒想上幼兒園的欲 望。
3及時向家長反映孩子在園情況,特別是適應幼兒園生活方面的情況建議家長根據幼兒適應情況,逐步延長幼兒在園時間。
一、工作重點:
1做好幼兒開學報名繳費工作,建立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
2各班嚴格按照幼兒園一日活動組織規范認真組織幼兒開展一日活動,加強一日活動各環節的常規管,養成幼兒良好學習、生活、衛生習慣。組織幼兒學會新操。
3更新《家長園地》版面與美術作品欄,調游戲室并進行游戲室環境布置及游戲玩具的制作。
4進行班級環境創設,做好主題墻飾布置。
二、本月開展以下主題:
主題活動一:《我升中班了》
語言《我升中班了》:知道自己升中班了,各方面要做的更好。
藝術《升中班真高興》:學習畫人物頭像,通過眼睛、嘴巴的不同形態以及暖色的使用,創造性地畫出快樂的表情。
健康《我不哭啦》:懂得自己長大啦,在遇到各種困難時,不著急,想辦法解決。
社會《說說我們的班級》:知道自己是中班小朋友,產生熱愛班集體、愛同伴的情感。
科學《我長高了》:感知物體的高矮,初步解物體高與矮的相對關系。
主題活動二:《我們愛……》
健康《樣樣蔬菜我愛吃》:愿意堅持天天吃蔬菜,知道人體成長需要有不同營養,不能挑食、偏食。
語言《香蕉船》:體驗同伴間相互關心、互相幫助,與他人共享快樂的情感。
藝術《會變得水果》:通過聯想,把各種水果變成其他東西,并將想到的東西表現在畫面上。
科學《數字寶寶“1、2、3”》:養成積極思維的習慣,提高發散思維水平。認識數字“1、2、3”。
社會《我愛我的老師》:知道每年的9月10號是教師節,了解教師的辛勤勞動,表達對老師的尊重和熱愛。
三、家長工作:
1幫助孩子調好作息時間,使其逐步養成按時起床去幼兒園的習慣,不要遲到。
2聽孩子談談與好朋友的事,讓孩子說說情緒感受;和孩子一起收集圖書、玩具,帶到幼兒園與朋友分享。
3在日常生活中根據情況提醒孩子做事要注意快慢節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四、環境創設:
1注意營造友好、溫馨的氛圍,使幼兒體驗朋友間的友情,產生集體歸屬感。
2布置“好朋友”園地,展示幼兒繪畫作品。
健康領域:
1、不怕生,愿意與教師、同伴接觸。
2、學會自己進餐,餐后會漱口、擦嘴,并放好餐具和椅子。
3、會插接、拼搭簡單的造型。
4、會聽音樂做模仿操。練習雙腳原地向上跳以及四散走、跑。
社會性領域:
1、游戲活動中,學習、遵守簡單的游戲規則。
2、愿意接觸周圍的人。學習問早、問好、說再見等禮貌用語。
科學領域:
1、認識生活中常見的花兒,知道其名稱、外形特征、顏色、等。
2、能愉快地參與游戲及操作活動,能按物體的某一特征歸類。
語言領域:
1、解故事的主要內容,學習簡單的兒歌。
2、用普通話說出班上的用具、玩具、和同伴的姓名。
3、喜歡和老師一起看圖書。
藝術領域:
1、愿意學唱新歌,能知道歌曲名稱,進行簡單的扮演。
2、會在底圖上添畫簡單的線、形,學會簡單的定位粘貼。
3、對泥工活動感興趣,學會團圓的技能。
一〉保教工作
1、進一步加強幼兒飲食,睡眠,上廁等生活常規的管,根據本班孩子的特點,用競賽的方式促進幼兒自能力的提高。
2、鼓勵幼兒結合自己國慶期間的見聞,大膽講述。
3、兩位教師共同配合,使幼兒盡快形成遵守規則及使用禮貌用語。
4、開展“花兒朵朵”主題活動,創設“娃娃花店”科學探索區”等環境,引導幼兒獲得有關經驗。
5、每天的分區活動中,均提供水彩筆、油畫棒、橡皮泥、剪刀、各種圖案等工具材料,鼓勵幼兒自地畫、捏、剪、撕、貼。
二〉家長工作
1、舉行親子活動。
2、請家長協助收集有關秋天花卉及圖片,利用周末及長假時間帶孩子到戶外感受大自然的變化。
3、完善“接送卡”使用制度。
三〉教研工作
1、實施課題方案,積累研究中的過程性資料。
2、參與青年教師優質課評選活動(說課—開課)
3、組織幼兒參與早操展示活動;
4、進行主題墻的安排;
5、圍繞自己的課題上好園內公開課。
一、班級情況
我班共__名幼兒,有2名插班生,男__名,女__名。通過上一學期的教育教學和暑假中的家家中了解到我班幼兒有如下幾個特點:
1、部分幼兒已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對人較有禮貌,能注意公共衛生,只有劉h、劉逸膽怯、怕羞,不能愉快地參加各項活動,張愷、趙麟皓好打斗,爭奪玩具,李夢悅、陳潔雯有挑食現象。
2、多數幼兒能關心同伴,愛護玩具,愛護花草樹木,能在集體面前發表意見,只有郭榮華不愛護公物,有時亂撕亂涂亂畫。
3、智力發展方面能正確認識正方形、三角形及白天、黑夜,認識四季明顯的特征,各方面發展都較好,80%幼兒達到教育目標,只有個別年齡小的幼兒掌握不好。
4、在體質方面,多數幼兒身體素質較好,各種基本動作掌握較好。
二、家長情況
我班的家長半為工人,家長文化程度以初中、高中為主,有1名幼兒家長父母均為文盲,3名幼兒家長為專以上,從個班即說,家園聯系工作較好,每位家長基本都能與班級配合,在外工作父母和乘車幼兒父母很少聯系。
三、教育教學目標
1、思想品德
初步有愛家鄉愛祖國情感,會用常用禮貌語言,愛父母及家庭其他成員,關心、助比自己年齡小的同伴,關心班級的事,愛護公物。
2、行為習慣
能自己用筷子進餐,做到不挑食,吃完自己一份食品,會穿鞋子,分清左右,會解扣子,基本能正確使用玩具、文具,不損壞玩具、圖書,做錯了事能承認并改正,有正確的坐、立姿勢。
3、語言
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要求,能記住簡短故事的基本內容,能用較完的單句看圖講述,能解簡單文學作品的內容,認識自己的名字。
4、數學
能填10以內數列中所缺的數字,感知7以內的數,認識“1-7”的序數,知道一星期有幾天,今天、昨天、明天是星期幾,對不同形狀、顏色、小的圖形會按一種特征分類,會將五個小差別比較明顯的物體排序。
5、科學
知道四季的主要特征,對不太熟悉的花(蔬菜、水果)會用感官感知,說出主要特征,對周圍事物有認識和探索的興趣,了解動物與人類的關系。
6、音樂
能跟隨伴奏準確在唱歌,隨節奏的明快的音樂打2/4拍節奏,在學唱歌曲的基礎上,能根據歌曲的內容改編部分歌詞,能用簡單的動作表現不同的音樂的形象,解音樂的性質,掌握舞蹈的節拍。
7、美術
能認識一、二種混合色,能膽選色,畫出各種花紋,學會運用各種輔助材料進行裝飾,學習用油畫棒和水粉結合的繪畫方法,膽勾畫并用鮮艷的顏色表現。
四、教育措施
1、通過語言“家愛國旗”及社會“我愛的班級”等激發幼兒愛祖國愛集體的情感,發揚幼兒心中的好人好事,開展評“好孩子”活動,評值日生,讓張愷、郭榮華等幼兒從小知道愛集體,愛護公物,不破壞周圍環境并為班級爭榮譽。
2、繼續加強幼兒的常規培養,通過晨間談話,離園前談話等,向幼兒講清常規要求,并采用多種形式對幼兒進行訓練,嚴格檢查常規執行情況,逐步培養幼兒能遵守各項規則,從中教育趙麒皓等幼兒養成良好行為習慣。
3、開辟“小巧手”欄目,激發幼兒操作繪畫等方面的濃厚興趣。
4、每天保證幼兒2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多開展“我是小小運動員”的體育游戲活動讓那些體質弱的幼兒增強抵抗能力。
5、多開展智力游戲,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思維能力,同時,通過語言游戲,活動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多讓劉h、劉逸等內向幼兒在集體面前表現,以及“一一”朋友互動活動,讓她們在游戲中體驗到快樂,能主動地參與。
6、加強與家長的聯系,堅持普遍家兩次,并作記錄,同時,乘車幼兒我們通過聯系卡、寫便條、電話與之聯系,開辟“家園聯系”欄,向家長開放半日活動,向家長介紹家教知識,以做好家園聯系工作。
7、本學期班級的研究重點
(1)如何使幼兒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
(2)加強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3)如何培養幼兒對區域游戲活動的濃厚興趣;
一、班況分析:
本學期我班有幼兒__名,其中男生x名,女生x名,老生只有3個,其他都沒有上學的經驗,年齡從3歲都五歲不等。在語言表達能力、生活自能力、與人交往能力、日常行為習慣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除老生外,其他幼兒基本不會說普通話,沒有常規意識,自散漫。本學期將在培養幼兒喜歡上幼兒園,樂意學習普通話的基礎上認真規范幼兒的一日常規,努力做好保教工作,培養孩子的自我服務能力、助人為樂、尊敬師長、和同伴友好相處的情感,使他們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都得到很好的發展。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我們的教材上期的《幼兒多元能力探索課程》改為了《多元能力資源包》。以前的分科教學改為了主題性教學,為此教學上會有一定的改變,也是體高幼兒教師專業技能的一種表現。
本學期的教學主題有《我長大了》《豆子大家族》《輪子滾滾》《紅紅的新年》《鳥兒飛飛》以及數學資源包《認知與探究》,這些主題需要在適宜的情境中,在與環境,材料交互作用的過程中,通過實驗、獨立探究、合作等方式進行學習。因此老師需將充分利用資源包讓幼兒多動手操作,實驗,讓幼兒去探索問題的答案;教學是一個教師與兒童積極互動,合作建構的過程。其中既有兒童獨立完成的部分,又有兒童必須借助教室的支持才能完成的部分。因此,我們要讓兒童在活動過程中發揮主體作用,自主的探索,主動地構建,教師也要適時的,恰當的為孩子提供一種暗示性,建議性的知識,并不斷的調和修改提供給幼兒的支持的內容和形式。
幼兒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學習:一是操作探究,自主建構,即幼兒再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在對各種事物的探究中自主的建構關于自然的經驗;二是對話協商,社會建構,即幼兒在與他人的互動與協作中,進一步深化著自己關于自然的經驗的建構,同事也建構者自己關于社會的經驗;三是了解體驗,文化建構,即幼兒在對豐富,多元的社會文化的認識與體驗中,建構自己關于文化的經驗;四是探索經歷,自我建構,即幼兒在對自我與自我成長歷程的探索總建構關于自我的經驗。
主題性目標:
主題《我長大了》以“認識自我、肯定自我”作為教學目標。引導幼兒學會與人分享,學會關注周邊的環境;感受集體生活的樂趣及與他人相處的快樂;學會調節控制自己的言行,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正確的認識自我,肯定自我。
主題《豆子大家族》以豆子大搜索、豆子的生長、好吃的豆子和豆豆玩游戲等線索展開。讓幼兒了解豆子的用途及生長過程,積極運用豆類進行藝術創作,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
主題《輪子滾滾》以各種各樣的車輛為切入點,引領幼兒走進輪子世界,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啟發幼兒去運用多種感官積極探索,大膽想象。初步了解乘車、過馬路等簡單的交通安全知識,在體育游戲中,進一步感受輪子滾動的特點,體驗團隊協作。
主題《鳥兒飛飛》引領幼兒走進鳥的世界,了解一些常見的鳥的形態和習,了解鳥與人類的關系,知道我們應該保護鳥類朋友。
主題《紅紅的新年》讓幼兒體會紅色搜象征的喜慶熱鬧,吉祥祝福的含義,了解各地傳統的民間習俗,感受中國特有的“年”文化,學習一些基本的拜年禮節,感受春節的喜慶氣氛。
三、工作任務及措施
(一)加強班務管,保證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1、班上三位老師要搞團結、講合作,教育觀念達成一致,堅持常規培養一貫性。
2、定期開展班級會議,找不足、定措施、認真實施。
3、以一日活動中的安全為重點開展安全活動。如:通過照片再現的形式或結合幼兒的游戲活動及生活中的具體事例,使幼兒對自己的安全提高警惕。
(二)培養幼兒良好的身體素質,重視常規指導和體育鍛煉
1、培養幼兒養成自我服務的自覺性,建立為他人服務意識。
2、在平常的教學中穿插一些健康方面的知識,教給幼兒一些增進健康的方法,使幼兒初步形成健康、安全的生活所需要的行為習慣和態度。
3、開展家園活動,雙方面的促進幼兒體能和行為習慣的發展。
(三)五大領域任務與措施:
健康領域任務:
1、情緒穩定、愉快,感受到幼兒園生活的快樂。
2、形成較好的飲食、睡眠、盥洗、入廁等個人生活衛生習慣,有基本的生活自能力。
3、學習按順序穿衣服和鞋襪、較有秩序地和擺放物品等。
4、不玩危險物品和危險游戲,在活動中會保護自己不受傷害,并注意不傷及他人,遇到危險時,知道躲避和呼救。
5、不挑食、常喝水、氣溫變化時知道增減衣服;不將手或其他異物放進嘴、鼻、耳里;不用手或臟毛巾擦揉眼睛。
6、能主動、愉快地參加戶外游戲活動和體育鍛煉,走、跑、跳、鉆、爬、攀等動作比較到位、靈敏、協調。
措施:
1、開展“我會保護自己”小主題活動,幫助幼兒建立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2、學習新的早操,開展新的體育游戲,制作新的自選玩具,幫助幼兒養成堅持每天鍛煉身體的好習慣,促進體能的協調發展。
社會領域任務:
1、快樂、主動地參與幼兒園的各項活動,逐步增強自信心;
2、樂于與人交往與合作,有初步的合作、互助、分享、謙讓意識,逐步體驗與人交往與合作的樂趣;
3、學習使用問好、道別、謙讓、道謝等文明禮貌用語;
4、能遵守幼兒園、班級的規則,知道和遵守一些簡單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