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語文模擬試卷帶答案
2017參加高考的同學在備考語文這門科目時需要多做模擬試卷。接下來,學習啦小編為你分享2017高考語文模擬試卷帶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2017高考語文模擬試卷帶答案一、語言文字運用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成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
①正因為李老師對學生的摯誠與關愛,學生才更愿意與她________地交談,遇到困難時也主動向她尋求幫助。
②中美在大數據、云服務等多個方面都需要思想之間的碰撞,面對最為敏感的網絡問題,________的探討才是妥當地解決問題的方式。
③只有領導敢于把敏感的、實質性的問題擺在桌面上,不避重就輕,群眾才會________,知無不言。
A.開誠布公 推心置腹 披肝瀝膽
B.披肝瀝膽 開誠布公 推心置腹
C.推心置腹 披肝瀝膽 開誠布公
D.推心置腹 開誠布公 披肝瀝膽
解析 推心置腹:把自己的心放在對方的肚子里,形容待人真誠。開誠布公:誠意待人,坦白無私。披肝瀝膽:比喻開誠相見,也形容極盡忠誠。
答案 D
2.下列各句,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中央高層對“繼承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頻繁發聲,不僅反映新一屆政府以精神文化力量推動社會健康發展的決心,更顯示其對文化建設的重視。
B.小說家曹寇認為,“受難者”張賢亮的題材選擇和書寫方式屬于一種藝術上的誠實,這種題材與方式向我們提供了個體在一種極端狀態下身體和精神的雙重景觀。
C.隨著朝珠耳機、黃袍加身T恤衫等包含故宮元素的創意產品,公眾對故宮的固有印象被大大顛覆了,不禁感嘆原來故宮也可以這么有創意。
D.專為網絡視頻定制的微紀錄片《中國詞兒》,意在通過已離我們越來越遠的那些“名詞”為窗口,吸引每個人參與講述歷史、分享歷史、重溫歷史。
解析 A項,語序不當,表示遞進關系的內容應該調整為:“不僅反映新一屆政府對文化建設的重視,更顯示其以精神文化力量推動社會健康發展的決心。”C項,成分殘缺,應在“創意產品”后添加“的推出”等內容。D項,結構混亂,兩種句式:意在以已離我們越來越遠的那些“名詞”為窗口;意在通過已離我們越來越遠的那些“名詞”。
答案 B
3.在文中橫線處填入下列語句,銜接恰當的一項是( )
如果有黑洞撞向地球,那么________。當然,你聽到的不是聲波,而是引力波,因為________。當黑洞靠近時,引力波會“擠壓”內耳骨,產生類似照相機閃光燈充電時發出的咝咝聲。盡管天文學家認為,________,但正常情況下,________,因為引力波在廣袤的宇宙中經過長途跋涉,抵達地球時強度已大大減弱。
①引力波每時每刻都在影響著我們 ②你會聽到它悄然逼近的聲音 ③引力波是聽不到的 ④聲波在真空中無法傳播
A.②③①④ B.②④①③
C.③②①④ D.③①④②
解析 從文段看,第一空后一句“當然,你聽到的不是聲波”說明前文必須提到“聲音”或“波”,再結合選項看,②中“它悄然逼近的聲音”與文段首句形成照應,所以第一空選②;而第二空前的“因為”說明該空要解釋“聽到的不是聲波”的原因,所以選④;由此可確定答案。
答案 B
4.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①____。一極是競技體操,有著常人無法企及的難度,印象中還有那些從小就接受高強度甚至“殘酷”專業訓練的孩童;____②____,雖然這項體操活動仍在學校保留,但這項曾伴隨了每個人成長的活動在社會上已經式微。其實,廣播體操被認為是運動的基礎,在孩提時代參與訓練,對青少年成長發育有積極的作用。但囿于種種因素,____③____,人們沒有意識到,參與業余體操訓練,會給孩子帶來更多健康和快樂。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綜觀整個文段可知,文段是在談體操,從下文的“一極是……”及后文的內容可以推知第①空是“人們對體操的認識有兩極”之類的意思;通過②句后的相關內容,可以推知這里是“另一極是廣播體操”之類的意思;通過③句前的轉折,以及后文的相關內容,可以推知這里是“體操很少有人參加”之類的意思。
答案 ①國人對體操的認識基本分為兩極 ②另一極則是人人皆知的廣播體操 ③體操也成為了“象牙塔”里的運動
5.篩選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信息,給“解剖學”下定義。不超過60個字。
解剖學是關于解剖的一門學問。解剖即剖開生物體的軀體,以研究各器官的組織構造。解剖學系統研究人體器官的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及其生長規律。只有掌握了人體的正常結構,才能正確判斷人體的異常,正確理解人體的生理功能和疾病的發展過程,對疾病做出正確的診斷和治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這是一道傳統的“下定義”題型。“下定義”需要牢記公式“被定義概念=種差+鄰近屬概念”,其中“種差”是指同一屬概念下的種概念所獨有的屬性(即和其他屬概念的本質的差別),“鄰近屬概念”是指包含被定義者的最小的屬概念。解答下定義題可分三個步驟。第一步:提取“鄰近屬概念”。這一步相對簡單,一般尋找語段中相關語句,即可輕松得出。從語段的第一句,即可得出“解剖學”的鄰近屬概念是“一門學問”。第二步:尋找種差。這一步略有難度,需要篩選關鍵信息。“研究人體器官的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及其生長規律”“對疾病做出正確的診斷和治療”是解剖學區別于其他學問的本質特征。第三步:整合成單句。按照公式,用一個單句的形式敘述出來即可,注意陳述語序。
答案 解剖學是一門系統研究人體器官的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及其生長規律,用以對疾病做出正確的診斷和治療的學問。
6.閱讀下面的漫畫,給漫畫擬一個簡短的標題(不能用“無題”等),并用簡練的文字概括漫畫的寓意。
標題:________(不超過5個字)
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過40個字)
解析 本題考查圖文轉換能力。閱讀漫畫內容我們不難發現,漫畫中的兩只碗都寫有“收入”的字樣,但這兩只碗的大小以及碗中物品的多少相當懸殊;再從兩個人的外表來看,一個衣冠楚楚,另一個卻肥頭大耳地被“淹沒”在碗里的物品中,可以看出兩人所從事的職業是不相同的。據此就可以讀懂漫畫的寓意。根據寓意就能準確為漫畫擬定標題。
答案 (標題)差距
(寓意)漫畫揭示了當今社會由于工作性質的不同帶來收入巨大差距的社會現實。
2017高考語文模擬試卷帶答案二、名句默寫
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由衷贊美赤壁美景時,聯想到當年在此鏖戰的眾多英雄豪杰,于是感慨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宮賦》中用對比手法極言秦王朝掠奪財物極盡分毫,揮霍財物卻視若泥沙,這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劌論戰》中曹劌認為戰爭取得勝利的原因在于抓住時機,這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江山如畫 一時多少豪杰 (2)奈何取之盡錙銖 用之如泥沙
(3)彼竭我盈 故克之
2017高考語文模擬試卷帶答案三、詩歌鑒賞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8~9題。
念奴嬌·送張明之赴京西幕
劉仙倫
艅艘①東下,望西江千里,蒼茫煙水。試問襄州②何處是?雉堞連云天際。叔子③殘碑,臥龍陳跡,遺恨斜陽里。后來人物,如君瑰偉能幾? 其肯為我來耶?河陽下士,差足強人意。勿謂時平無事也,便以言兵為諱。眼底河山,樓頭鼓角,都是英雄淚。功名機會,要須閑暇先備。
【注】 ①艅艘:大船。②襄州:襄陽,京西南路所在地,南宋時宋金對峙的前沿。③叔子:西晉人羊祜的字,他鎮守襄陽十年,曾積極策劃滅吳,后人因此為他在峴山立碑。
8.詞作的上闋使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請結合詞句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此題,應逐句分析詞作的上闋。題干明確要求回答修辭手法,考生要在明確詩歌中常見的修辭手法的基礎上,根據詞句的具體內容以及所給注釋來分析判斷。注意,只回答修辭手法,答案是不完整的,還要分析所使用的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答案 ①設問。“試問襄州何處是?雉堞連云天際”,一問一答,點出張明之所要去的地方(反問。“如君瑰偉能幾”,像你這樣的人能有幾個呢?高度贊美了張明之的才能)。②夸張。“雉堞連云天際”,“雉堞”與云朵相連,極寫襄陽城墻之高。③對偶、用典。“叔子殘碑,臥龍陳跡”,運用對偶的手法,引用了羊祜、諸葛亮的典故,含蓄委婉地表明了詞人的心跡。
9.詞的最后兩句“功名機會,要須閑暇先備”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情感?請結合詞的下闋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此題,應注重把握詞作下闋的主要內容和最后兩句的意思。最后兩句話的意思是建立功業要靠平常的功夫,要提前準備。結合詞作的寫作背景以及詞作的具體內容可以看出,這是一首寫送別的詞,詞人希望張明之到襄陽后能夠保家衛國,不能被一時的太平遮蔽眼睛。由此可以看出,詞人希望張明之能夠時刻備戰,將來能建功立業;同時,可以思考,離別時能夠如此叮嚀,二人的關系肯定是非常親密的。
答案 ①詞人希望張明之入幕后,加強戰備,不要“以言兵為諱”,而要以國事為重,建功立業。②離別勸慰,表明詞人與張明之的關系的密切,表達了詞人對張明之的情深意切。
【詩歌鑒賞】 上闋,“艅艘”三句從送客之地落筆。“試問”兩句展開對襄陽的描寫,詞人的眼里甚至清楚地出現了那里連云的“雉堞”。“叔子”三句寫曾經在襄陽的叔子、諸葛亮的遺憾。“后來”兩句盛贊張明之才華橫溢。下闋,“其肯”三句是詞人對京西南路安撫使辟張明之一事的評論,贊揚其禮賢下士的作風。“勿謂”兩句則勉勵張明之入幕后,加強戰備,不要“以言兵為諱”。“眼底河山”三句,轉入抒情,表現了詞人對國事的關心,極富鼓舞人心的力量。結尾“功名”兩句,再次勉勵張明之抓住入幕這一時機,建功立業。送別之際,一再以國事和建功立業相勉勵,兩人之間愈顯親切,詞人的情意也就愈顯誠摯了。
2017高考語文模擬試卷帶答案四、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杜景儉,冀州武邑人也。少舉明經,累除殿中侍御史。出為益州錄事參軍。時隆州司馬房嗣業除益州司馬,除書未到,即欲視事,又鞭笞僚吏,將以示威。景儉謂曰:“公雖受命為此州司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數日之祿,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視事,不亦急耶?”嗣業益怒。景儉又曰:“公今持咫尺之制,真偽未知,即欲攬一州之權,誰敢相保?揚州之禍,非此類耶。”乃叱左右各令罷散,嗣業慚赧而止。俄有制除嗣業荊州司馬,竟不如志,人吏為之語曰:“錄事意,與天通,益州司馬折威風。”景儉由是稍知名。入為司賓主簿,轉司刑丞。
天授中,與徐有功、來俊臣、侯思止專理制獄,時人稱云:“遏徐、杜者必生,遇采、侯者必死。”累遷洛州司馬。尋轉鳳閣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則天嘗以季秋內出梨花一枝示宰臣曰:“是何祥也?”諸宰臣曰:“陛下德及草木,故能秋木再花,雖周文德及行葦,無以過也。”景儉獨曰:“謹按《洪范五行傳》:‘陰陽不相奪倫,瀆之即為災。’又《春秋》云:‘冬無愆陽,夏無伏陰,春無凄風,秋無苦雨。’今已秋矣,草木黃落,而忽生此花,瀆陰陽也。臣慮陛下布教施令,有虧禮典。又臣等忝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于是再拜謝罪,則天曰:“卿真宰相也!”
延載初,為鳳閣侍郎周允元奏景儉黨于李昭德,左遷秦州刺史。后累除司刑卿。圣歷二年,復拜鳳閣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時契丹入寇,河北諸州多陷賊中。及事定,河內王武懿宗將盡論其罪。景儉以為皆是驅逼非其本心請悉原之則天竟從景儉議歲馀轉秋官尚書坐漏泄禁中語左授司刑少卿出為并州長史。道病率,贈相州刺史。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景儉以為皆是驅逼/非其本心/請悉原之/則天竟從/景儉議歲馀/轉秋官尚書/坐漏/泄禁中語/左授司刑/少卿出/為并州長史
B.景儉以為/皆是驅逼非其本心/請悉原之/則天竟從景儉/議歲馀轉秋官/尚書坐漏/泄禁中/語左授司刑少卿/出為并州長史
C.景儉以為皆是/驅逼非其本心/請悉原之則天/竟從景儉議/歲馀轉秋官尚書/坐漏泄禁中/語左授司刑少卿/出為并州長史
D.景儉以為皆是驅逼/非其本心/請悉原之/則天竟從景儉議/歲馀/轉秋官尚書/坐漏泄禁中語/左授司刑少卿/出為并州長史
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文言文斷句的能力。這段文字主要敘述杜景儉議事和做官的經歷,其議事內容共三小句,第四句“則天”即武則天,“歲馀”之后要抓住官職變化。
答案 D
11.下列對文言文中有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出”是由京城到地方做官,與后文“入為司賓主簿”中的“入”相對。
B.“季秋”是指秋天的最后一個月,即農歷九月,古代一個季度的三個月分別用“孟、仲、季”來表示。
C.“《春秋》”是儒家經典之一,與《詩》《書》《禮》《易》合稱為“五經”。
D.“再拜”是指再次拜謝,這是古代一種隆重的禮節,用于表達敬意。
解析 “再次拜謝”錯,應該是“拜兩次”。
答案 D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房嗣業最終被任命為荊州司馬,而不是益州司馬,證明了杜景儉勸阻房嗣業行為的正確,益州的百姓屬吏為這件事還編了個順口溜,稱贊杜景儉。
B.“遇徐、杜者必生,遇來、侯者必死”,從當時人們流傳的這句話可以看出,雖然都是處理案件,但杜景儉、徐有功的方式與來俊臣、侯思止的不同。
C.在回答武則天有關秋天梨樹開花的詢問時,與各宰臣的吹捧不同,杜景儉大膽直言,認為這是武則天篡位陰陽混亂上天發出的預警。
D.調任秋官尚書期間,因為泄露了皇帝在皇宮內和身邊親近的人說的不公開的話,杜景儉被貶為司刑少卿,外調擔任并州長史,在赴任途中不幸病死。
解析 “認為這是武則天篡位陰陽混亂上天發出的預警”錯,杜景儉認為上天發出預警,不是因“武則天篡位”,而是因武則天的布教施令可能“有虧禮典”。
答案 C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陛下德及草木,故能秋木再花,雖周文德及行葦,無以過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又臣等忝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陛下恩德遍及草木,所以能使梨樹在秋天再度開花,即使周文王仁德遍及路邊的葦草,也無法超過您。(得分點:花、雖、過,句意)
(2)而且我們這些人愧居重臣之列,本應幫助皇上治理萬物,卻不能治理得和諧,這是臣子的罪過啊。(得分點:忝、理、罪,句意)
【參考譯文】
杜景儉,是冀州武邑人。年輕時考中明經科,多次提拔升遷,被任命為殿中侍御史。出京擔任益州錄事參軍。當時隆州司馬房嗣業被任命為益州司馬,詔書還沒有到達,他就想處理政事,還鞭打下屬官吏來顯示威嚴。杜景儉對他說:“您雖然受朝廷之命擔任此州司馬,但州署還未接到朝廷的任命。何必貪求這幾天的俸祿,不等朝廷的旨意,就想處理政事,不也太性急了嗎?”房嗣業更加生氣。杜景儉又說:“您現在拿著這小小的朝廷詔書,真假還不知曉,就想總攬一州大權,誰敢保證事情無變?揚州的災禍,不就是這樣招致的嗎?”于是就呵斥左右令他們各自散去,房嗣業羞容滿面只好作罷。不久朝廷任命房嗣業為荊州司馬,最終沒有遂了房嗣業的心愿,百姓屬吏因此說道:“錄事意,與天通,益州司馬折威風。”杜景儉因此漸漸出名。入朝擔任司賓主簿,又轉任司刑丞。
天授年間,和徐有功、來俊臣、侯思止專門審斷欽犯案件,當時人們聲稱道:“遇到徐有功、杜景儉的犯人就能活下來,遇到來俊臣、侯思止的犯人一定會死去。”(杜景儉)多次升遷擔任洛州司馬。不久轉為鳳閣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武則天曾經因九月宮內梨花開放,拿出一枝向宰臣展示,問道:“這預示著什么吉祥?”眾宰臣都回答說:“陛下恩德遍及草木,所以能使梨樹在秋天再度開花,即使周文王仁德遍及路邊的葦草,也無法超過您。”唯獨杜景儉說:“謹按《洪范五行傳》的觀點:‘陰陽不互相侵奪秩序,錯亂就會有災禍。’另外《春秋》說:‘冬天沒有過分溫暖的陽光,夏天沒有反常的寒冷,春天沒有凄冷的寒風,秋天沒有久下成災的雨。’現在已是秋天了,草木枯黃凋落,可是梨樹忽然開花,這是陰陽錯亂。臣擔心陛下布教施令,有虧禮制。而且我們這些人愧居重臣之列,本應幫助皇上治理萬物,卻不能治理得和諧,這是臣子的罪過啊。”于是行再拜禮謝罪,武則天說:“你是真正的宰相啊。”
延載初年,因為鳳閣侍郎周允元上奏彈劾杜景儉與李昭德結黨,(杜景儉)被貶為秦州刺史。以后多次升遷做了司刑卿。圣歷二年,再次被任命為鳳閣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當時契丹入侵,河北很多州縣都淪陷于賊寇之手。等到事態平定,河內王武懿宗要把陷落賊寇之手的百姓全都治罪。杜景儉認為他們都是被逼屈從,并非出于本心,請求全都赦免了他們。武則天最后聽從了杜景儉的建議。一年多后,(杜景儉)轉任秋官尚書。后因泄露了皇帝在皇宮內和親近者所說的不公開的話獲罪,降為司刑少卿,出京擔任并州長史。病死在途中,朝廷追贈相州刺史。
猜你感興趣:
1.2017高考考前語文模擬測試題附答案
2.2017高考語文模擬試卷答案
3.2017年高考語文模擬試卷及答案
4.2017高考語文模擬試卷及答案
5.2017年語文高考模擬試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