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三萬里》角色形象主要參考來源是什么
大家都很熟悉李白在課本上的形象,電影里的中年李白更貼近大家所熟悉的形象。對于青年李白,我們希望他是瀟灑的,所以我們給他設計了散發,并且李白劍法出眾,所以,我們給他一個偏劍客的狀態。他的服飾是很標準的唐朝圓領袍的制式,李白和高適穿的都是唐朝的圓領袍,但是我們根據兩人不同的性格,對服飾進行了不同的設計,高適是比較堅韌、比較中規中矩的。李白相對比較瀟灑,所以他的圓領制式會有一些變化,他的服裝是與他的性格相匹配的。
為了全方位還原唐朝風貌,選擇以唐朝的審美為基準,參考唐俑、唐代壁畫和古畫中人物的比例和造型,展現凸顯唐朝人雄闊精神的“唐風造型”,讓觀眾感受到“唐風之美”。
長安三萬里結尾有彩蛋嗎
長安三萬里片尾沒有彩蛋,大家看完就可以走了不用等彩蛋。雖然沒有彩蛋但是忍不住想說,楊戩的夢女在觀眾席,李白的迷弟霸滿屏。淚點低的人,落淚好幾次。堅持到最后離場,期待能有彩蛋可惜沒有彩蛋。總之李白真帥,后期李白發福的肚子讓我有點難過。瀟灑的一個人卻帶了一層朦朧的不求上進感。高適很完美。但我還是更愛李白。
《長安三萬里》上映兩日票房超2億
影片7月8日上映后,電影豆瓣開分8.0,成為2023年暑期檔電影豆瓣最高開分,上映兩日票房破兩億。
《長安三萬里》結局是悲劇嗎?
相比追光以前的幾部作品,這部作品的題材終于是脫離了神話傳說,而是轉向了現實歷史人物傳記。故事以唐明皇開元天寶年間為時代背景,以高適、李白、杜甫等大唐著名文人為主要角色,通過高適、李白兩人二十多年的情誼交往,講述了他們以及同時代各色人物的人生際遇和人生悲歡。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亂前后的社會潛在的暗流和危機。
這部作品基本上可以看做是歷史正劇,某些情節有演繹和演義的成分——例如郭子儀的那段情節,不過基本上是忠實于歷史的。特別是劇中的道化服設定比較好的還原了唐代的模樣。特別是一些路人角色基本上就是按照出土的唐代仕女俑等造型設計的。唯一我覺得有點失誤的地方是片中黃鶴樓中使用的酒壺等器皿,其天青釉的顏色按照目前的考古研究,應該是五代到宋代才出現,需要往后一百年左右。
這個故事,一方面是在寫高適、李白這樣的出色人物的懷才不遇,寫他們有心報效國家而沒有進階的門路。另外也是寫在這樣的情況下,高適和李白不同的選擇——是隱忍修身還是走終南捷徑。李白在片中是個悲劇角色,在歷史中也是這樣被書寫的。不過片子并沒有按照常規,將李白塑造成一個叫高力士脫靴,藐視權貴的謫仙。反而是有些將李白和高適做對比——李白是積極入世、走門路、渴望功名而最終走向了歧途——正所謂可憐人有可恨之處。當然了,故事并非是在顛覆傳統的李白,而是賦予了一個新的視角來解讀。我個人認為,這樣的對于李白的解讀,并非是無中生有和斷章取義。李白的悲劇,大的方面確實是那個時代的大環境造就的,同時作為文學造詣超凡的他,在政治上是幼稚的。后來的李后主和宋徽宗都是藝術成就高,但是作為皇帝他們是不合格的。對于李白來說,他渴望建功立業,出將入相。但是他具有這樣的政治能力嗎?不說和諸葛武侯相比,和同時代的李林甫甚至是楊國忠相比,他的實干能力能比得上嗎?我認為是比不上的。因此,李白的懷才不遇,或許本就是沒有那一份才能而已。他的才能就是詩歌,就是文學上的。他是獨一無二的詩仙。
《長安三萬里》豆瓣評分多少
2023暑期檔動畫電影《長安三萬里》上映第三天,豆瓣評分從8.0上漲至8.1,是目前暑期檔電影豆瓣最高分。影片口碑不俗,淘票票開分9.6、貓眼開分9.5,收獲好評連連,成績亮眼。
影片上映以來,水墨場景收獲觀眾高度評價,大家紛紛表示“課本中的詩詞突然間有了畫面,有了各種可愛、堅韌、瀟灑、自由的詩人形象”,“如同小時候的語文課本插畫一般,一下子就身臨其境地穿越到唐詩的世界中”。電影對以《將進酒》為代表的唐詩名篇的視覺化是不容錯過的亮點,同時也是一次大膽的創新探索。主創表示,“希望《長安三萬里》能成為一顆種子,將傳統文化和唐詩埋藏在每個人的心中。”導演鄒靖直言:“最大的一個想去挑戰的東西就是進入詩中世界。”導演謝君偉表示:“用視覺化的語言,用動畫充滿想象力的方式去呈現詩詞的意境……這是我們做的特別自豪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