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考語文知識點梳理
1、《郭沫若詩兩首》。郭沫若 (1892~1978) 原名郭開貞。中國現代杰出的作家、詩人和戲劇家,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家和古文字學家。歷史話劇:《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漸離》《孔雀膽》《蔡文姬》《武則天》等,另還寫有詩集《戰聲》《蜩螗集》《女神》,歷史論著《甲申三百年祭》《青銅時代》等。學術論著《李白與杜甫》等。現有《沫若文集》行世。
《天上的街市》取材于我國古代有關牛郎織女的傳說。它借豐富新奇的聯想和想象,描繪了美妙的天街景象,表達了詩人擺脫封建束縛、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靜夜》在寫法和風格上和《天上的街市》很相似,都是在前面寫景的基礎上,轉而進入想象的世界,收尾出人意料,讓人產生無盡的回味和向往。這首詩立足“靜夜”,描繪月光、松樹、疏星等景物,展開聯想,有一位鮫人在天河岸邊對著月夜無聲地流下了珍珠淚。寄托詩人的失望情緒,隱含對祖國、家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
2、《女媧造人》袁珂—《神話故事新編》:以時間為序,記敘了女媧造人的全過程,表現了原始初民對人類自身來源的好奇、追索,以及在當時社會生活條件下所做出的極富想象力的解釋。文中處處充滿了人類誕生的喜悅之情。
3、《皇帝的新裝》安徒生,丹麥著名童話作家,代表作有:《皇帝的新裝》、《賣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鴨》、《夜鶯》、《海的女兒》、《拇指姑娘》、《白雪公主》、《小克勞斯和大克勞斯》等。
本文通過一個昏庸無能而又窮奢極欲的皇帝受騙上當的故事,揭露和諷刺了皇帝和大臣們的虛偽、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
4、《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金波作品精選》——金波:是一篇美麗的抒情童話,它營造了一種純真、友好的氛圍,具有詩情畫意的境界。文章從“影子”“螢火蟲”對盲孩子的關愛、幫助中,啟示我們都應該來關愛弱者,只有“愛”才能使他們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
中考語文知識點總結
解題過程中,可從以下幾方面著力:
(1)分析具體情境,弄明白要求,得體地進行交際表達;
(2)讀懂材料及要求,準確提取信息;
(3)學會聆聽,抓住重點,分析話里話外音;
(4)區分不同對話主體,注意角色與身份;
(5)表述準確得體,字數符合要求。
考點梳理:
第一類是聽力題,考查聽記能力,分為辨識型和理解型。辨識型聽力題即分辨字詞的讀音、句子的重音、相關內容或寫作方法等,通常用選擇題,答案往往是唯一的;理解型聽力題要求學生聽某句話寫出言外之意,或者聽一段話后,歸納要點。此類題往往是主觀題,開放題。
第二類是對話題,題面設計為一種或幾種對話情景,要求學生依據情景答題,可分為單一型對話題和復合型對話題。單一對話:即題面設計某一種情景,要求考生以自己或以情景中的某個人物的身份或對某一件事、某個人說出簡明、得體的話來。常見的方式有:勸說式、辯論式、訪談式、推薦式等。復合型對話:即試題要求考生面對同一情境中的不同對象或不同情境中同一個對象或不同情境中的不同對象說出應說的話。
常見考法:
題型分析:聽力測試、口語交際、信息提取與情境表述。
這部分命題形式多種多樣:或單獨命題,或融入綜合性學習當中,或在閱讀題中設置。在試題命制上,口語交際和情境表達的考查尤其活躍:提問,提建議,采訪名人,對某人說,參與辯論,等等,口語交際進行得有聲有色;講故事,作評價,擬標語,寫開場白,發表演講,等等,情境表達也是熱火朝天,豐富多元,不一而足。
解題思路點示:口語交際有很強的情境性,答題時應根據要求,進入情境中的相應角色,審慎而靈活地予以應對。
中考語文知識點歸納
知識盤點:
異讀字是一種特有的讀音現象,它是指一個字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讀音,而表示的意義相同的字。文言文異讀字有三種情況:破音異讀、通假異讀和古音異讀。
破音異讀,又叫讀破。它是采用改變漢字通常讀音的方法來表示該字詞性和意義的改變。如:天雨墻壞。(《智子疑鄰》)句中沒有謂語動詞,因此雨轉化為動詞。所以,在習慣上把它讀作yù,以表示和作名詞的雨(yǔ)的區別。
所謂通假異讀,是指在通假現象中,通假字要按本字的讀音去讀。如: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這里的說是悅的通假字,因此,就應該讀成它的.本字悅(yuè),而不能再讀shuō音了。
所謂古音異讀,是指古代的一些專有名詞,如人名、地名、官名、民族稱呼、器物名、姓氏等,因其專有,就有了固定性,從而保留發古音。如: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木蘭詩》)此句中可汗是對我國古代北方部族首領的稱呼,應讀為kèhán,而不能讀為kěhàn。
積累卡片:
信 本義是表示誠實信任的確任意使者等意,讀xìn。例:
此悉貞良死節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出師表》)
有時假借為伸展伸張之意,即與伸同義,讀為shēn。例: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隆中對》)
食、其 在用于人名時,食讀yì,其讀jī。例:
信引兵東,未渡平原,聞漢王使酈食其已說下齊,韓信欲止。(《史記·淮陰侯列傳》)
房 古同旁,讀páng,用于阿房宮。例:
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葫蘆僧判斷葫蘆案》)
王 作名詞,表示帝王諸侯王等意時,讀wáng。例:
胡不見我于王?(《公輸》)
當其用作動詞,表示成就王業等意時,讀wàng。例:
大楚興,陳勝王。(《陳涉世家》)
度 作名詞,表示計量長短的標準限度法制氣度度過等意時,讀dù。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在作動詞,并表示計量揣測考慮等意思時,讀duó。例: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隆中對》)
臭 作形容詞,表示與香相對的意思時,讀chòu。例:
三牲之肉,臭而不可食。(《昌言·理亂》)
作名詞,表示氣味時,讀xiù。例:
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送東陽馬生序》)
乘 作動詞,在表示駕坐趁等意時,讀chéng。例: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贈汪倫》)
在表示車輛或作四的代稱時,讀shèng。例:
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論語·學而》)
讀 表示誦讀等意時,讀dú。例:好讀書,不求甚解。(《五柳先生傳》)
表示句讀(即不足一句,讀時須稍有停頓)的意思時,讀dòu。例:
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師說》)
泛 在表示漂浮廣泛浮行等意思時,讀fàn。例:蓋大蘇泛赤壁云。(《核舟記》)
而在表示覆翻等意時,讀fěng。例:大命將泛,莫之振救。(《論積貯疏》)
創 當表示始造首創的意思時,讀作chuàng。例: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師表》)
在表示創傷的意思時,讀chuāng。例:夫身中大創十余,適有萬金良藥,故得無死。(《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罷 表示停止罷免等意思時,讀bà。例:
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論語·子罕》)
當表示疲勞困乏之意時,同疲,讀作pí。例:
今天下三分,益州罷敝。(《出師表》)(注:教材中罷敝寫作疲弊)
女 表示女性女兒的意思時,讀nǚ。例:
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木蘭詩》)
作人稱代詞時,則同汝,讀作rǔ。例:
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降 動詞,在表示降落降臨降給下達等意時,讀jiàng。例:
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在表示歡悅平和的意思時,讀xiáng。例:未嘗稍降辭色。(《送東陽馬生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