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知識點總結
一、語文知識點
1.小說三要素:A人物B情節C環境
2.議論文三要素:A論點B論據C論證
3.比喻三要素:A本體B喻體C喻詞
4.記敘文六要素(五W+H):何時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因why何過how何果what
5.律詩四條件:A八句四聯(首頷頸尾)B偶尾同韻C中聯對偶D平聲合調
6.五種表達方式:A敘述B議論C抒情D說明E描寫
7.六種說明文說明方法:A舉例子B列數字C打比方(喻)D作比較E分類別F下定義
8.三種說明文說明結構:A總分總結構B總分結構C分總結構
9.三大說明文說明順序:A按時間順序B按空間順序C按邏輯順序
10.兩種基本議論文結構:A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B提出觀點-----論證觀點-----總結觀點
11.六種議論文論證方法:A舉例法B對比法C喻證法DE歸謬法F
12.八種主要修辭方法:A比喻B擬人C排比D夸張E反問G反復F設問H對偶(簡記為:喻擬排夸,二反設對)
13.四種人物描寫方法:A外貌描寫B語言描寫C動作描寫D心理描寫(簡記為:外語動心)
14.七種短語類型:A并列短語B偏正短語C主謂短語D動賓短語E動補短語F介賓短語G的字短語(按功能劃分為七種)A名詞性短語B動詞性短語C形容詞性短語(按詞性分三種)
15.六種句子成分:A主語B謂語C賓語D補語E定語F狀語
16.十二詞類(性):A名動形B數量代C副介連D助嘆擬
17.三種記敘方法(順序):A順敘B倒敘C插敘
18.三種省略號作用:A表引文內容省略B表列舉事項省略C表說話中斷延長
19.四種波折號作用:A表解釋說明前文B表后文跳躍轉折C表聲音中斷延長D表時地數起止
20.四種引號作用:A表引用實際內容B表諷刺反語C表特定稱謂D表著重強調
二、語文學法歸類
1.課文預習六步法:A查注生詞,掃清三字B朗讀課文,感知內容C了解作者,把握背景D標明段序,分清結構E畫關鍵句,體會作用F簡寫主旨,歸納特色
2.學生課堂聽講五法(細聽講做筆記):A聽到listenB看到lookC寫到writeD說到speakE思到think(耳眼手嘴腦五官并用)
3.賞詩三步法:
A知人論世(了解作者,把握背景)
B譯析字面(通譯全詩,分析景情)
C闡明主旨(簡述內容,闡明理趣)
4.劃分文章結構四法:A依據表達方式B找尋明暗線索C依據時空順序D依據邏輯順序
5.分析八種關鍵句作用:A點明題目,引起下文(點題句)B點明中心,亮出主旨(中心句)C設置懸念,引發興趣(懸念句)D承上啟下,自然銜接(過渡句)E前后照應,和諧統一(照應句)F側面烘托,間接映襯(烘托句)G后文鋪墊,埋下伏筆(鋪墊句)H增強語言,突出特征(修辭句)
6.辨別七類文章寫法:A對比寫法B象征寫法C烘托寫法D以小見大寫法E先揚后抑寫法F虛實結合寫法G夾敘夾議寫法
三、分類
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說明、議論
二、表現手法:象征、對比、烘托、設置懸念、前后呼應、欲揚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聯想、想象、襯托(正襯、反襯)
三、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對偶、引用、設問、反問、反復、互文、對比、借代、反語
四、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五、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六、描寫角度:正面描寫、側面描寫
七、描寫人物的方法: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外貌
八、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觸覺
九、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
十、描寫(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間接)
中考語文必考重點知識點
一、確定中心論點的主要方法是:
①標題要區分論題和論點②開篇點題 ③篇末點題(“所以、總之、歸根結底、一句話”)④概括論據證明的觀點。
方法:
1、論點出現的形式和位置:論點應該是明確的判斷,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陳述,在形式上應該是較完整的句子。位置:①標題、②開頭、③篇末、④論述過程中(注意承上啟下的過渡句)、⑤表述不集中,需要概括
2、當碰到文中沒有現成的表達論點的句子時,盡管有一定難度,但也有方法可循:需要在準確理解全文內容的基礎上,抽取文章核心,依據論題和論據,參考作者要解決的問題,準確判斷和提煉作者的觀點,然后用自己的話加以概括。
二、論據知識的考查有以下幾種類型:
①剖析論據。論據替換、論據能否證明類似論點并說明理由,引用這一論據作用等。
②補充論據。原則:必須真實;要典型;要能證明論點
方法:
一定要看清楚是讓你舉什么樣的例子,是名人的還是其他的。
A、可舉名人事例,有更大的說服力,并能展示出自己的知識面,但一定要寫準確人物、事件,切忌張冠李戴。
B、也可舉凡人事例,可以編造,但要注意具有真實感,切忌過于夸大,讓人一看就知道是胡編亂造的。
答題方式:人物+事例+簡短評價
③概括論據的內容(規定字數)。格式:人物(事物)+主體特征(發生發展結果)
④調換論據的順序、刪除等(往往不能調換,論據的前后肯定有相照應的詞語和句子)
⑤根據論據概括段落的觀點、內容。
三、重點考察文章或段落的論證的方法及其作用?
舉例論證、通過……事例,有力地證明了……(觀點),使論述更真實可信,更有說服力,有力的論證論點
道理論證(引證法):引用……名言來證明……(觀點),使說理更充分、更深刻,更具有權威性,有力的論證論點
比喻論證:用……來比喻 ……,把……這一深奧的道理,說得講得通俗易懂,語言生動形象,容易被人接受。有力的'論證論點
對比論證:把……和……放在一切比較對照,正確錯誤分明,是非曲直明確,顯得論證嚴密,說服力強,給人印象深刻。有力的論證論點
注意:答論證方法的作用時,先從內容上考慮,再從論證角度考慮,有力的論證論點一句必不可少。找論證方法時,按比喻論證,對比論證,舉例論證,道理論證的順序就可以萬無一失。
答題方式:這一段(一句)運用了…. 論證方法,論證了……(論點),顯得……(好處)
四、議論文的論證方式:一般有立論、駁論兩種。 反駁方法有三個:①駁論點②駁論證③駁論據
五、議論文的段落作用:結構加內容
開頭作用:①提出論題或論述的內容,為下文的論述做鋪墊②提出論點。
結尾作用有:①總結全文,得出或深化論點②發出號召,提出希望、展望。
六、議論文語言的最基本特點:準確、嚴密。
常見考點:修飾、限制、強調等詞語的嚴密性、準確性的理解;重要語句含義的理解
七、開放性試題:寫讀后的認識和感受。
八、引用小詩、故事的作用 :增強趣味性,作為論據來證明論點,若是在開頭,還有引出論題(論點)的作用.
中考語文注意要點
一、基礎知識
(一)字音字形筆順
作為基礎部分中的字音字形和筆順是期末考試中的必考內容。因此,學生們在復習過程中務必要重點復習。那么,字音字形部分一般從多音字(例如“處”)、易錯音(例如“潛水”)、生僻字(可以從中考字音字形范圍內查找)這幾個角度去復習。
其次,筆順部分大家可以復習筆順的基本規則及一些特殊字的筆順書寫。
(二)傳統文化
作為基礎部分中的傳統文化也是期末考試中的必考內容。那么,學生們可以從對聯、節氣、書法、傳統節日這四個角度來復習。對于每一個板塊中的具體知識點務必掌握清楚。例如:對聯的基本規則、二十四節氣的內容、書法的書體特點及代表書法家、傳統節日的日期及習俗。
(三)理解性古詩默寫
作為基礎部分中的古詩文默寫,理解性古詩默寫是近年來期末考試的新型題型。所以必然是考試中的重點內容。在這一題型中,最為關鍵的是要了解理由的闡述方法及技巧。
二、閱讀
(一)含義理解題
這一題型是記敘文閱讀中的難點,但也是一個必考點。含義理解題學生最主要的問題是看不透作者表層意思下,隱藏的深層含義。因此,在期末復習中一定要加倍練習這一類的題型??偨Y該題型的的做題思路。
(二)主題探究類題
不夸張地說,這一題型是記敘文閱讀中的必考知識點。因為每一次語文考試中都會出現涉及到主題類題目的考查。要知道主題是記敘文中的靈魂,因此也就成為了考試中的必考知識點。
(三)論證思路題
這一題型是議論文閱讀中的重要考點。由于議論文閱讀是一種非常講究論證過程嚴謹度的文體。因此,結合該特點,在議論文閱讀中論證思路題就理所當然地成為了一個必考題型。
三、寫作
在寫作部分,我們只能就小作文進行說明了。小作文目前來講,??嫉氖且恍┣榫邦悓懽?。比如說假設一個外國留學生到你們學校進行參觀學習,對中國傳統文化非常感興趣。你作為向導,就儒家文化中的“孝”進行講解。字數限制在150字~200字。因此,在小作文的練習中一定要對情景類寫作多加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