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九年級上冊期中試卷答案
1.試題1至4頁,共4頁。總分12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2.答題前請將密封線內的項目及座號填寫清楚。
一、 積累運用(共30分)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全對的一項是( )(3分)
A.冠冕(guān)搖曳(yì) 佝僂(gōu) 自慚形穢(huì) 間不容發(jiàn)
B.作揖(yǐ) 筵席(yàn) 棧橋(zhàn)矯揉造作(jiāo)不省人事(xǐng)
C.麾下(huī) 聒噪(guō) 襤褸(lán) 附庸風雅(fù) 根深蒂固(dì)
D.游弋(yè) 壓榨(zhá) 豢養(huàn)強聒不舍(guō)歇斯底里(xiē)
2.下列各組詞語字形無誤的一項是( )(3分)
A.漂逸 妖嬈 嘶啞 與日懼增 走投無路
B.勃發 秘訣 褻瀆 斷章取意 形消骨立
C.調和 征引 貿然 不攻自破 鄭重其事
D.恣雎 重疊 嘟囔 大發雷廷 輕而一舉
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運用不當的一項是 ( )(3分)
A.在這首詩情中含景,景里有情,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因而成為千古名句。
B.接力比賽現場,選手們努力拼搏,前仆后繼,最終取得了勝利。
C.整個科研過程他都沒有參與,最后卻鳩占鵲巢,把功勞歸為己有。
D.雖然荷蘭隊表現出色,但強手如林,要想奪取世界杯也并非十拿九穩。
4.下列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3分)
A.中國不僅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倡議者,更是負責任的參與者、有擔當的行動者。
B.通過參加這次活動,使我對中國博大精深的書法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C.《紅海行動》在影片質感和人物情節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
D.防止校車安全事故不再發生是個系統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領域齊心協力完成。
5.下列句子中的標點符號使用錯誤的一項是( )(3分)
A.泰戈爾一生創作頗豐,在詩歌、小說、戲劇、散文,甚至繪畫、音樂領域都卓有建樹。
B.藝術有兩個起源,一是理想,理想產生歐洲藝術;一是幻想,幻想產生東方藝術。
C.我這時很興奮,但不知道說什么才好,只是說:“啊!閏土哥,——你來了?……”
D.清代的一位大學問家——戴震,幼時讀朱子的《大學章句》,便問《大學》是何時的書?朱子是何時的人?
6.文學常識及名著填空。(6分)
(1)歐陽修,字永叔,自號 ,晚年又號六一居士,北宋文學家,“ ”(稱號)之一,本學期我們學習了他的散文《醉翁亭記》。
(2) (姓名),法國作家,被譽為“ ”,代表作有《項鏈》《羊脂球》等。
(3)在《水滸傳》中,綽號為“智多星”的人是__________,也被稱為“賽諸葛”。他與一伙好漢在“黃岡泥上巧施功”,干了一件大事是 。
7.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長風破浪會有時, 。(李白《行路難》)
(2)但愿人長久, 。(蘇軾《水調歌頭》)
(3)云橫秦嶺家何在? 。(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4)雞聲茅店月, 。(溫庭筠《商山早行》)
(5) ,夜吟應覺月光寒。(李商隱《無題》)
(6) ,佳木秀而繁陰。(歐陽修《醉翁亭記》)
8.根據下列提示的語境,在橫線處填入恰當的語句,使上下句語意連貫。(3分)
每個人都擁有財富。知識是財富,它能增長智慧,也能美化心靈; ,
, ;挫折是財富,它能積累經驗,也能磨練意志……擁有這些財富,人生就會多姿多彩。
二、閱讀理解(共40分)
(一)古詩詞閱讀(7分)
行香子
(宋)秦觀
樹繞村莊,水滿陂塘。倚東風、豪興徜徉。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
遠遠圍墻,隱隱茅堂。飏青旗、流水橋旁。偶然乘興,步過東岡。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
9.下列關于這首宋詞的賞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本詞上闋移步換景,以村莊為中心描寫四周景物,寫出了詞人所見的爛漫春光。
B.本詞下闕定點觀察,寫出了圍墻、茅堂、橋、流水等意象,表達了作者喜愛之情。
C.本詞著力表現了清新自然、絢麗多彩、充滿生機的農家田園景象。
D.正如詞人“倚東風、豪興徜徉”,本詞主要表現了詞人意興豪邁、兼濟天下的情懷。
10.請選取任意角度并舉例賞析這首詞的語言特色。(4分)
(二)文言文閱讀(17分)
【甲】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唯,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桔傾樣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項;沙鷗翔集,錦鮮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暖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嗯!微斯人,吾誰與歸?
【乙】 齊人有好獵者,曠日持久而不得獸,入則羞對其家室,出則愧對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欲得良狗,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鲍C者曰:“何為?”人不對。獵者自思,得無欲吾致力于耕作有獲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則家富,家富則市得良犬,于是獵獸之獲,常過人矣。非獨獵也,百事也盡然。
[注釋〕 曠日:荒廢時日。
11.結合文意,找出下列句中加點詞解釋錯誤的一項( )(3分)
A.薄暮冥冥 ?。浩冉?/p>
B.沙鷗翔集 集:集合
C.人不對 對:回答
D.家富則市得良犬 市:買
12.選出下列句中“然”字的意思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項( )(3分)
A.屋舍儼然
B.滿目蕭然
C.百事也盡然
D.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玡也
13.翻譯下面句子。(4分)
①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② 入則羞對其家室,出則愧對其知友。
14.甲文第一段中“感極而悲者”是指哪些人?他們感極而悲的原因是什么? (4分)
15.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 (3分)
A.甲文前兩段采用對比的寫法。一陰一晴,一悲一喜,兩相對照。
B.“微斯人,吾誰與歸”表達了作者對古仁人的向往和對朋友的勸勉之情。
C.乙文是一篇寓言故事,通篇敘事,借事說理。
D.乙文說明了人在遇到困難時,不可勉為其難,有時退是為了更好地進的道理。
(三)議論文閱讀(16分)
要爭氣不要斗氣
徐文秀
①俗話說:“佛爭一炷香,人爭一口氣?!睆囊欢ㄒ饬x上講,人活著就是為了爭一口氣。有的人曾家境貧寒、出身低微,被人瞧不起、看不上,然而刻苦努力、一路打拼,最終靠苦學苦干成就一番事業;有的人在學習、工作上曾落后于人,事不遂愿,然而臥薪嘗膽、奮發作為,結果彎道超車,令人刮目相看。
②懂得爭氣、努力爭氣的人,血是熱的,心是澎湃的,生命是年輕的,如破土小草茁壯地生長,似破繭之蝶頑強地展翅,充滿蓬勃向上的生機與活力。當年魯迅先生對筆下的阿Q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俗言“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阿Q的“可恨之處”便是不爭氣。
③人,應該爭氣、必須爭氣。人生一世,草木一秋。“雁過留聲,人過留名。”來到這個世上,大多數人都想踏踏實實做幾件有意義的事,轟轟烈烈干幾件爭光添彩“長臉兒”的事?!爸袊F路之父”詹天佑,正是沖著有外國人稱“能夠修筑鐵路的中國工程師還沒有出世”的挖苦,頂著重重壓力,用不到4年的時間建成了原計劃6年完工的我國自主修建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鐵人王進喜“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為國分憂解難、為民族爭光爭氣;還有當年曾經讓無數國人揚眉吐氣的女排姑娘,以漂亮的“五連冠”打出了國威,贏得了尊嚴,等等。這些早已成為我們“集體記憶”的故事,生動地詮釋了爭氣的意義和價值。
④人靠什么爭氣?不是靠嘴巴吹出來的,而是靠實際行動干出來的。爭氣實際上爭的是志氣和骨氣,最終還得靠本事和本錢,靠實力和實干。越是在遭受挫折的時候,越需要爭氣;越是在遭人歧視的時候,越需要爭氣;越是在受制于人的時候,越需要爭氣。干出了成績,取得了成功,就是最有力的爭氣。
⑤真正懂得爭氣、學會爭氣的人,是不會也沒必要去斗氣的。斗氣就是賭氣、撒氣、慪氣,往往你爭我斗說氣話、發脾氣?;驑O盡諷刺挖苦之能事,貶損他人,傷人面子又傷人里子;或互不相讓,“頂”在那里“掰手腕”,非得爭高低、論輸贏、決強弱;或圖自己一時痛快,“撂挑子”“卸擔子”,等等?!扒Ю锛視粸閴?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賭氣、撒氣、慪氣,或許能解一時心頭之氣,實際上非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傷身又傷心,傷人又傷己?!度龂萘x》中諸葛亮“三氣”周瑜,周瑜大嘆“既生瑜何生亮”,結果斗氣而亡。眼下,一些人“路怒”開斗氣車,也常常因一時之怒而釀成大禍,教訓慘重。斗氣好比蜜蜂蜇人,“把整個生命拼在對人的一刺之中”。賭氣堵的是自己的路,斗氣傷的是自家的命。人可以較真不可以較勁,可以紅臉不可以翻臉,斗氣就是在較勁和翻臉。
⑥爭氣是強者的階梯,斗氣是弱者的拐杖。要爭氣,不要斗氣。
16.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4分)
17.爭氣和斗氣的主要區別是什么? (4分)
18.文章第③段主要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 (4分)
19.請談談你對結尾段畫線句子“爭氣是強者的階梯,斗氣是弱者的拐杖”的理解。(4分)
三、寫作表達(50分)
20.自律是什么?自律就是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自我反省。自律能讓我們克服情性、抵制誘惑、學會戰勝自己?!拔崛杖∥嵘恚簽槿酥\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說的也是這個道理。你在學習和生活中約束、管理、反省過自己了嗎你在自律中獲得怎樣的感悟呢?請以“談自律”為題,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1)要求觀點明確,論據有利,能運用適當的論證方法。
(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能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初三語文復習計劃
一、明確目標,吃透考試大綱。
在總復習過程中,只有確立了正確的復習教學觀念,才能有明確的思想來指導復習教學工作。因此必須緊緊圍繞著《大綱》和《考試說明》中關于對初中畢業生的要求的內容,對考試范圍、學生情況仔細研究,心中有數,使復習能抓住重點。及時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反饋的意見不斷調整和充實復習計劃。
二、制定、實施嚴密的中考復習路線圖計劃。
(一)第一階段的復習,應以“本”為主。抓綱務本,優化對學生各知識點的復習。盡管現在中考題大多來自課外,但這些題大部分是課文中基礎知識的變形和延伸。因此,在這一階段復習中,應遵循《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的教學要求和教學內容來復習。這也是命題者命題的依據。又因為整個中學語文知識系統分散和包含于各冊課文之中,所以又存在著知識點零碎,覆蓋面廣和不系統等特點。復習中堅持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復習中引導學生把學過的知識重新進行整理歸類,找出規律??舍槍χ锌碱}型特點,進行基礎知識積累與運用、文言文閱讀、現代文閱讀、寫作能力培養開展專題復習。
1、基礎知識積累與運用。就中考而言,語文基礎知識是必考內容,考查的方式方法也靈活多樣。復習中必須使學生牢牢掌握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技能:語音、漢字、詞語、句子、背誦規定的篇和段。務必使同學們把這些內容中容易記混、容易寫錯的,再強化記憶,力求不寫錯別字,保證這部分不丟分。
2、文言文閱讀。文言文的考查,基本源自課內,所以要緊扣課本,夯實基礎。具體操作可分三步走:第一步,對《大綱》規定的文言文和古詩文,從字詞句到文學
常識、思想感情藝術手法等,拎出要點,總結規律,逐篇過關。第二步,分項訓練??梢越柚墩Z文報》等資料,按實詞、虛詞、閱讀、欣賞、文學常識等分項訓練,使學生獲得系統的知識,并形成運用能力。第三步,考試演練。學生能否考好,最終體現在對試題的解答上。所以,要結合模擬考試等,選擇優秀的模擬試題,強化訓練,解決好學以致用的問題,力爭中考文言文不丟分。
3、現代文閱讀。應該把握四點:1)、要把握文章的結構,理清文章的思路;2)、能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3)、對文章的內容、語言和寫法能有自己的心得,并提出自己的看法;4)、能夠根據語言環境準確理解文中重要的詞語和句子含義。中考閱讀題對不同文體區分也大,指導學生增強文體意識,不同文體的特點是很鮮明的。比如記敘文就是考語言、結構、思想等;說明文無非就是考說明對象、說明方法、說明順序、說明語言的準確性以及言之有序特點的體會。議論文則著重考察學生對“論點”“論據”“論證”的理解運用,近些年個省市加入了不少考察學生積累的題型,例如20__年黑龍江卷《成功》第4題:“請為本文補寫一個關于勤奮的名人事例?!币鸷眠@類題,需要平時留心生活,多讀書多積累。
4、作文復習。連續這幾年,全國各地的中考題大多是話題作文加材料的形式。因為這一部分占的分值較多,所以在最后復習中不能忽視。若使作文能力得到提高,一是靠語言的積累,二是靠作文形式的創新?!扒蓩D難為無米之炊”,語言的積累不能靠死記硬背,要采取有效的方法。1)讀好文章。盡管復習時間短,還應該抽出一定的時間讀好的文章和原來做過的讀書筆記。2)熟讀詩詞名句。這些都是語言中的精品,恰到好處的引用和仿用,能使語言表達更精練,更巧妙。從而提升語言的品位。
3)作文的形式的創新。在內容上,要讓我們的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社會,關注人生,關注社會中的熱點,尤其是近段時間發生的國內外重大事件,不能“兩耳不聞窗外事”。要對這些熱點進行思索,體會,必要時運用到文章中去。4)將優秀的中考作文例文定期上墻,讓學生找出制勝的根本,彌補自己作文的不足。
(二)第二階段復習,主要從考試題型方面入手?,F在的中考題型,一般由語言積累運用、閱讀和寫作三部分組成。語言積累運用部分,主要是對詩詞和文學常識的掌握。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對課內外常見古詩詞和名句的積累進行分類總結訓練,查漏補缺。依據復習材料精選試題讓學生充分熟悉中考的題型。
(三)第三階段是模擬考試訓練。最后階段一定要克服以往語文復習中重講授,輕視提煉與引申;重盲目運用模擬資料,缺乏針對性;現在的復習資料可謂是鋪天蓋地,但我們要根據教學大綱和考試,不搞題海戰術,重視精選精練精講。對于出現的問題必須及時的“回爐補火”。
三、重視教法,培養學生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
初中語文總復習效果的`好壞與教師的教學方法有很大的關系。由于復習時間短,內容多,因而課堂復習容量要大、頻率要快,給教師備課、出題帶來一定的難度。為了達到最佳的復習效果,我將繼續在教學方法上下功夫。復習課所講授的內容,不要只對過去知識和課文內容進行簡單的重復、冷飯重炒。繼續采用啟發式的教學法,理出知識系統,找出內在規律、開拓學生思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和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近年來,南平市語文試題越來越注重對學生語文能力的考查,記憶性概念性知識的分值不斷減少,這就要求我們在復習教學中要把能力訓練和培養放在至高的位置上。同時在重要的知識點和能力點的訓練上,必須做到重點突出、難點淺出,成效突出。
部編版九年級上冊語文第三次月考試卷
親愛的同學:
你走進了人生的又一處驛站,也攀上了語文學習的又一級臺階。在這個庭院里,花香滿徑,足夠你采英擷華。當你面前的語文試卷展開時,廣闊的生活畫卷也在緩緩打開。請認真審題,沉著答卷,成功一定屬于你!
題號 | 一 | 二 | 三 | 總分 | 復核人 |
得分 | |||||
評卷人 |
一、積累運用(40分)
(一)詞語積累。(12分)
1.下列加點字注音無誤的一項是( )(3分)
A.冠冕(guān) 凝望(nín) 日星隱曜(yào) 抽絲剝繭(jiǎn)
B.積攢(zhǎn) 濡養(rú) 山肴野蔌(sù) 鍥而不舍(qì)
C.麾下(huī) 謫守(zhé) 李代桃僵(jiāng) 觥籌交錯(gōng)
D.矗立(zhù) 陰翳(yì) 瓊樓玉宇(qióng) 傴僂提攜(lǚ)
2.下列詞語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褻讀 劫掠 言不及義 疲憊不堪
B.貿然 廣袤 形消骨立 不知所錯
C.腐爛 聘婷 扭捏作態 金戈鐵馬
D.寬宥 汲取 附庸風雅 自吹自擂
3.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運用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這本清末民初的線裝書,每頁有一幅木版插圖,和所選的絕句相得益彰。
B.在龍門石窟文物藝術珍品的倒賣中,他是豐功偉績的操盤手。
C.這些民居,有的雕梁畫棟、富麗堂皇,有的是木質的樓閣,有的點綴著亭榭……美觀而宜居。
D.40年前恢復高考之初,上衣口袋插一支鋼筆就是流行的時尚,手表、皮鞋還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品。
4.下列有關傳統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去年元月時,花市燈如晝”,寫的是元宵節;“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寫的是重陽節。
B.十二生肖中,子為鼠,丑為牛,寅為虎,亥為狗。
C.“高朋滿座”“不吝賜教”“敬請惠顧”“歡迎光臨”等詞都向對方表達了恭敬之心。
D.在傳統文化中,人們常用諧音來表達一些對吉祥如意的祝愿,比如畫著梅花和喜鵲,人們就稱為“喜上眉梢”,蝠來借指“福來”,葫蘆借指“福祿”等。
(二)閱讀下面語段,回答問題。(8分)
人生中有成功就有失敗。笑對失敗,你會收獲別樣的人生。失敗是人生的熔爐,它可以把人烤死,也可以把人變得堅強自信。面對失敗時的心態尤為重要。若是你不戰自敗,那你就徹底陷入失敗的沼澤中了。此時,你輸給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雨打梨花,飄零落地,但落花不會因為你的多愁善感而重上枝頭;__________________失敗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是經受夭折的玫瑰。遭受臺風的花園盡管使人無奈,但它卻有無限的幽香。
5.語段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請將修改后的句子寫在下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請仿照畫橫線句子的句式,再寫一句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詩文默寫。(8分)
7.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難》(其一)]
8.人有悲歡離合,________________。(蘇軾《水調歌頭》)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欲與天公試比高。(《沁園春·雪》)
10.《岳陽樓記》中動靜結合,描寫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艾青的《我愛這土地》中直抒胸臆表達詩人對國土的熱愛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綜合性學習。(12分)
某校九年級(3)班開展“感受閱讀之美”的綜合實踐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相關任務。
12.【活動一:做調查】下面的調查統計表反映了什么情況?請寫出其中一點。(4分)
__校課外閱讀情況調查統計一覽表
課外閱讀內容 | ||||
文學名著 | 科普讀物 | 中外故事 | 學生人均用于課外閱讀時間 | |
七年級 | 35% | 19% | 46% | 8.5小時/周 |
八年級 | 45% | 21% | 34% | 6.2小時/周 |
九年級 | 61% | 25% | 14% | 2.2小時/周 |
注:表中百分比是指閱讀某類作品的學生人數占該年級學生總數的比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活動二:邀評委】班級將于11月15日上午九點在本班教室舉行“我的讀書心得分享”主題演講比賽,想邀請學校的李老師擔任評委,作為班長,你如何在電話里邀請他?(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活動三:薦名著】請你在下面幾部作品中選擇你印象最深的一部,推薦給大家,寫出推薦理由。(100字左右)(4分)
《朝花夕拾》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艾青詩選》 《西游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理解(50分)
(一)閱讀下文,回答問題。(12分)
成為杰出的人才究竟決定于什么
①從事教育事業將近10年,有一個問題卻始終困惑著我:“成為杰出的人才,究竟決定于什么?”
②是高學歷和高學位嗎?但并不是每一個獲得大學畢業文憑甚至更高學位者,都能夠成為杰出的人才;相反的,有些沒有進過大學的自學青年,也有不少人成為優秀的人才。是名校和名師嗎?但并不是每一個進入重點大學的人,或是師從名家的人都能夠成為杰出的人才,而有些沒有進入名?;驈拿麕煹那嗄辏灿胁簧偃双@得了極大的成功。
③經驗表明,一個人能否成為杰出人才,基本上不決定于學歷和學位的高低,不決定于學校和老師的名氣,不決定于物質條件的優劣,只決定于他自己。
④決定于他有無遠大志向和執著精神。立大志者方能成大事,孜孜以求者才能品嘗到勝利的果實。古今中外,這方面的例子不勝枚舉。
⑤決定于他是否愛讀書。凡杰出人才都酷愛讀書,將讀書看作生命的一部分。北宋文壇領袖歐陽修,年少時就熱愛讀書,四處借書抄錄閱讀;成名后,他依然以讀書為樂,讀書伴隨他的一生。
⑥決定于他是否具有自學能力。杰出人才的共同特點就是具有超強的自學能力。英國大博物學家托馬斯·赫胥黎、華中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張舜徽就是典型例子。赫胥黎8歲才開始啟蒙教育,只上過兩年學,他完全靠自學精通了動物學、植物學、礦物學、醫學,并獲得過英國皇家獎章,還擔任過倫敦大學的校長。張舜徽一天校門未進過,完全通過自學成為公認的一代通儒。當今大數據時代,在線學習使獲取教育信息更便捷,為無師自通提供了更大空間。
⑦決定于他是否能文理兼修。國學大師錢穆曾指出:“今日國家社會所需者,通人尤重于專家。”“通人”在古代指的是既有文韜又有武略的人;在今天則指文理兼修、博古通今的人。諾貝爾是家喻戶曉的人物,大多數人只知道他是個科學家,很少有人知道他同時也是一位頗有建樹的文學家和精通五種文字的翻譯家。很多人只關注羅阿爾德·霍夫曼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卻沒有注意到他同時還出版了多部詩歌集和散文集。文理兼修使他們取得了如此偉大的成就,成為學術大師。因此,無論是學校、家長還是學子,都要走出專業化教育的誤區,打好厚實的文理知識的基礎。
⑧決定一個人成為杰出人才的因素有很多,對于莘莘學子而言,明確并做到以上幾點,是大有裨益的。
(有刪改)
15.從全文看,要成為杰出人才需要具備哪些條件?(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⑦段在論證方法的使用上有什么特點?請結合具體內容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請為第④段補寫一個恰當的事實論據。(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下文,回答問題。(16分)
蒸飯匠
爺爺走后的第一天,家里就來了專門做紅白喜事的人。當第一頓午餐做好時,許多人都圍在院子里的一個蒸飯的大木桶前。大家立馬就發現了這米飯的與眾不同。首先是那氛圍就很特別。有人打開木桶蓋,熱氣涌上來。盛飯的人都要排隊,用鐵鏟盛一碗,端著碗回到飯桌,香味自然就彌散在院子里。大家贊不絕口,你一言我一語。“這個飯香,用木桶蒸的,不是煮的!”“蒸這個飯有講究,要不停地添水,跟一般的煮飯不一樣。”“那個老師傅蠻有名的。他會蒸?!蔽野橇艘豢诿罪垼心绢^的味道,也有空氣的味道,木頭的香氣滲進了每一粒米,吞一口米飯,就像吞進被陽光曬過的空氣——太好吃了。
飯后大家都圍坐在木桶四周,聽老人講蒸飯的訣竅。老人滔滔不絕,面帶微笑,一邊抽著煙,一邊把米飯快見底的木桶掀開——我們看到了一個竹篩子,蒸屜般兜住了上面的米?!班?原來下面沒有底!”大家驚呼。老人說這個篩子是他特地找來的,這樣蒸飯不粘桶,透氣。他嫻熟地用鍋鏟搗了搗米飯,就像農民給土地松土那樣自然。第一天的木桶蒸飯,很快就被吃光了。
第二天,我走出院子,和蒸飯的老人聊了起來。老人姓孫,是溧水沙河村一帶的人。問到他的年齡,我嚇了一跳,78歲,他竟然還能獨自蒸幾十斤的米飯。他說他做這一行已經有十幾年了,十三四歲時就看人蒸過,但直到60歲退休了,才拾起過去的技藝,并越做越精,在縣城出了名。除了農村里的紅白喜事,還有教堂里做禮拜的時候,他也做。他幾乎每個周末都要去教堂蒸飯。最多的時候600人,每年圣誕節,他要蒸180斤的米。一個木桶最多60斤,從凌晨開始,一桶一桶地依次蒸,到中午11點半,準時開飯?!罢粢煌懊?,規規矩矩要兩個半小時”,他說。老人當然有自己的章法。他說什么事都要有規劃、講原理,掌握了原理去做,才會做得好。老人蒸飯講究米與水的比例,講究米的生長周期,講究火候……滿滿的都是學問。
此時,我對他只做蒸飯這一件事已經毫不懷疑了。院子里做菜的廚師,需要料理不同的食材,煎炸烹煮,輪番上場。而78歲的老孫只面對一樣東西:米;只用一個手法:蒸。這就是最讓人感到特別的地方。蒸一桶米飯,需要耗費的人工不小。別看他最后的成果就一樣,但要做好上百人一天的飯,需要從凌晨待到夜晚,要有技藝,更要有耐心。
老孫說他當了二十多年會計,也經營過飯店,當過農民,但他最想做的是一名老師。他喜歡讀書,酷愛文藝。曾經讀過一整本《水滸傳》給村里的盲人聽,至今,他還能流利地背出許多詩詞。他最不屑的,就是肚子里沒貨的人。老孫說,有了文化和知識,他就掌握了原理,也就能做得比一般人好。包括他學算賬、學習怎么蒸飯,都是自己摸索出的規律,而規律來自一樣東西:實踐。他也勸誡我,寫作也是要實踐。寫東西的人,只有經歷了,才能寫得好。練字也是一樣,必須天天練。在老孫的說法里,什么都是“對稱”的。對他來說,最對稱的是個“人”字,也最難寫。
在我們交談的三天里,爺爺葬禮上的哀樂和悲鳴聲不斷,一直是我們談話的背景。那場面是有點奇特的,在一位老者死亡的儀式上,和另一位老者談論人生。蒸飯這門技藝,我想是老孫寄情于別處的一種方式吧。專注去做好蒸飯這件事,令他獲得了成就感,也可以短暫忘卻人生的宿命。而我坐在小板凳上,用筆記下他說下的那些話,專心聽他講一生的故事,也是在彌補我沒有記錄爺爺人生的遺憾,也在轉移我失去爺爺的痛楚。我們倆就在這樣一個悲哀的場合,找到了許多共鳴。
離開的時候,老孫收拾好自己的鐵鍋和木桶,放到了三輪車上。我們互留了聯系方式。他說他看到我好學,很高興。我也很高興,在爺爺的葬禮上,認識了這位蒸飯的老人。悲傷雖然彌漫在心里,但作為一名傾聽者,我感到了踏實和寬慰。
18.閱讀全文,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除了寫老孫,文中還寫了葬禮上的眾人和廚師,有何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中的老孫是個什么樣的人?請簡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結合文章主旨,說說你對最后一段畫線句子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16分)
【甲】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乙】山故有亭①,世傳以為叔子②之所游止也。故其屢廢而復興者,由后世慕其名而思其人者多也。
熙寧元年③,余友人史君中,以光祿卿④來守襄陽。明年,因亭之舊,廣而新之,既周以回廊之壯,又大其后軒,使與亭相稱。君知名當世,所至有聲⑤,襄人安其政而樂從其游也。因以君之官,名其后軒為光祿堂;又欲紀其事于石,以與叔子、元凱之名并傳于久遠。君皆不能止也,乃來以記屬于予。
【注】①亭:這里指峴山亭。②叔子:羊祜,字叔子,西晉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③熙寧元年:公元1068年。熙寧,宋神宗年號。④光祿卿:主管光祿寺的官員。⑤聲:指好的聲譽。
22.選出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 )(3分)
A.山故有亭 溫故而知新
B.太守謂誰 予謂菊
C.名之者誰 名其后軒為光祿堂
D.廣而新之 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
23.將選文中畫線句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每個句子2分)
(1)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皆不能止也,乃來以記屬于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乙文第二段內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甲、乙兩文中的“樂”分別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6分)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26.本詩的頷聯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蘊含什么哲理?(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60分)
28.有的人,無論遠近,仿佛總在身邊;有的事,不管大小,始終浮現在眼前;有份情,真摯濃烈,時時溫暖我們的心田;有種理,意味深長,常常縈繞我們的腦畔……他們(它們)從未走遠。
請根據你對上述文字的理解,結合你的生活經歷和體驗,以《從未走遠》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記敘文。
寫作要求:①將題目寫在作文格的第一行;②文章貼近生活,言之有物,禁止抄襲或套作;③認真書寫,力求工整、美觀;④文中不能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初三語文復習計劃
1、梳理字詞法。同學們可在老師的引導下將所學過的生字詞進行篩選。著重對九年級下冊到七年級上冊教材中的生字詞與常用詞進行歸類,用作文本抄寫并聽寫。做到“正確、規范、美觀”。詞語理解,
要放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去進行,形成在具體語言環境中靈活運用的能力。
2、詩文默寫檢查法。每冊教材復習時古詩文默寫都是重點,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防止死記硬背。應在背誦全文或全詩的基礎上,對重點句作理解性的背誦,同時要勤于動筆以求準確,還要加強書寫的規范和工整。抽時間進行小測驗以加強鞏固。
3、文言文閱讀指導法。古詩文的重點篇目復習要做到“字字過關,句句過關,篇篇過關”,循環檢測,逐一落實。課外文言閱讀篇目浩如煙海,實在難以把握,只有用課內已有知識解決課外問題,因此對于非基本篇目也要通讀一遍,然后重點掌握常用實詞和虛詞,這樣夯實基礎,可以為課外文言文閱讀找到解讀的鑰匙。
4、現代文閱讀指導法。復習時采取劃分文體歸類的方法,以教材課文作載體,對其相應的知識能力點逐點復習。首先將課本中現代文有代表性的講讀課按文體大致歸類,教師先教學生掌握這類文體相關的閱讀常識,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等,每篇文章確立一個閱讀方法的切入點,精練內化,融會貫通。
第二階段:專題突破,強化訓練(4月21日—5月20日),明確中考語文130分的分值分配,按照我們語文中考試題的板塊進行復習:
1、語言積累與運用:
①字音、字形及書寫;
②詞語(包括詞語的理解、詞語的運用);
③標點;
④修辭;
⑤句子(含語病的辨析與修改、仿寫、補寫、續寫);
⑥文學常識、名著;
⑦古詩文積累;
⑧語言運用:信息提取、語意理解、品聯寫對、標語廣告、圖表漫畫、口語交際;
⑨綜合探究。對這一版塊的復習采用以練促講的方法。
2、對現代文閱讀的復習,我們首先給學生明確考點,然后進行專項訓練。散文復習、小說復習、議論文復習、說明文復習、文言文復習、古詩復習,抓住每種文體的性質,從特點、修辭、詞語、句子分析等方面結合文章講解復習。
3、作文復習:作為語文的半壁江山,作文訓練應貫穿整個復習過程的始終。中考作文從形式上有:話題作文、材料作文、半命題作文和命題作文等等。作文要得高分,不僅需要解決表達技巧的問題,更重要的是積累。我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多讀美文,拓寬視野,厚積而薄發。我們要求學生每天抽出飯前飯后和睡前時間多次反復讀一篇文質兼美、短小雋永的好文章,進行積累。
(2)讓學生從讀報中搜集新鮮的寫作素材,激活思維,深刻思想,同時也保障考場作文有鮮活的時代氣息。
(3)寫結構提綱。為訓練學生立意構思,每周我們保障一篇作文,要求只寫文章開頭、結尾,中間內容列提綱或概述。另外,還要注重時代的敏感性,把握時代脈搏,與時俱進,綜合創新。
第三階段:綜合模擬,提升能力。(5月21日——6月13日)多做幾套中考模擬題,多點評幾種題型,多總結答題技巧,多見識中考范文,著力培養學生的中考得分意識。
再者,字跡工整、書寫規范、卷面整潔的文章肯定會讓評卷老師賞心悅目,會多給一點“印象分”。因此,考場作文的文面顯得尤為重要,不可等閑視之。
九年級上學期語文期中試卷
參考答案1、D
2、B
3、古詩文默寫。(共8分)
(1)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貧賤不能移
(3)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4)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每空1分,有錯字該空不得分。共8分)
4、(1)大戰紅孩兒
示例:枯松澗火云洞住著牛魔王和鐵扇公主的兒子“紅孩兒”,紅孩兒扮作孩童騙取了唐僧的信任,并趁機將其擄走。悟空與八戒與其打斗,被他的三味真火燒得敗下陣來。悟空請來龍王幫忙,卻適得其反。八戒去請觀音,又被紅孩兒變得假觀音騙入洞中,悟空變得牛魔王也被他認出。最后只好請來觀音將其降服,救出了唐僧和八戒。(故事情節1分,簡要概述3分)
(2)示例1:《魯濱遜漂流記》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魯濱遜第三次航海的經歷。他們的船被摩爾人的海盜船擊潰,魯濱遜成了奴隸。之后他整天尋找機會逃跑,但直到兩年后的一天才得以脫身。之后,在海上經歷了一個月驚險的逃亡生活后,他終于獲救,被好心的船長帶到了巴西,在那里買了一個莊園,做了莊園主。
示例2:《格列佛游記》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格列佛第一次航海的經歷。格列佛在航海途中遇險,死里逃生,漂到小人國,被小人捆住獻給國王。格列佛溫順的表現逐漸贏得了國王和人民的好感。后來在他的幫助下,小人國打敗了鄰國。但格列佛也遭到了小人國大臣的嫉妒,他們準備除掉格列佛,格列佛聽到風聲,趕緊逃走了。 (意思對,邏輯清晰即可)
5、D
6、(1)傳統交通 淘寶網、趕集網(類似網站等)
(2)將互聯網技術和傳統行業結合起來(將互聯網技術運用到傳統行業中),形成新的行業(經營)模式。
7、a. 小學時候讀書,母親在書簽上寫下問題,激發女兒豐富的想象力;
b.大學期間,母親書簽上留言排遣女兒內心的孤獨,鼓勵她牢記生活的美好。
8、我選A 賞析示例:運用暗喻(或比喻),把少女的心事比作綺麗多姿的風景,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她”因對愛情的憧憬而復雜敏感、細膩多情的心緒。
我選B 賞析示例:“沉入”一詞生動傳神地寫出當這些書簽完成它的使命,漸漸被我遺忘的情景。
9、倒敘的順序。先把故事的結局(坐火車返回工作單位)提到開頭來寫;然后按故事的發展順序來寫,即回憶了自己從小學四年級到參加工作后,一路伴隨著母親的書簽留言溫暖成長的經歷。運用倒敘,避免了事情的平鋪直敘,使故事波瀾起伏,一波三折,吸引讀者。
10、①母親是一個關心疼愛孩子,理解諒解孩子的人,從文中一次次的書簽留言可以看出。
②母親是一個懂得把握教育契機、有教育智慧、教子有方的人,如當我上初中開始向往愛情時,母親通過書簽留言讓我明白“先成長,先欣賞,再開花,再芬芳。”的道理。
③母親是一個善良、有愛心的人,從文末“我并不是母親的親生女兒”可以看出。
11、讀書可以增智廣才,可以勵志修德,可以怡情養性,是一種最好的心靈修復方式(讀書是一種心靈修復)。
12、示例:讀書可以防止(遠離)浮躁貪婪(庸俗無聊),讓心靈寧靜淡泊(澄澈)。(意對即可)
13、選文首先提出中心論點“讀書可以增智廣才,可以勵志修德,可以怡情養性,是一種最好的心靈修復方式”;接著用段首排比的方式提出分論點,逐一具體論述讀書對心靈修復的益處;最后點明讀書的意義:改書能讓人“從容睿智地面對人生”。
14、 比喻論證;把“讀書可以擺脫現實的沉重,驅散生活中的不愉快”比作“‘烤火’ 可以把‘衣服上的濕氣烤得煙消云散’ ”,生動形象地證明了“讀書可以消除煩惱郁悶,讓心靈愉悅平和”的觀點。
15、B
16、先前(有人)寧肯死也不愿接受,現在(有人)為了熟識的窮人感激自己卻接受了:這種做法不是可以讓它停止了嗎?
17、運用了對比論證的方法。強調了人不能失其本心,論證了“舍生取義”的觀點。
18、語段(一):因為乞人雖然饑餓卻仍將“義”看得重于生命,甚至可以寧死不食。語段(二):因為孔子認為君子的一言一行都要符合“義”,在取舍上更應該做到“義”不茍且。
參考譯文:
君子獨自行事,舉動一定要遵循道義,實行道義??鬃又]見齊景公,景以贈廩丘邑,以此作為孔子供養之地??鬃泳芙^不接受贈地,回到住處,對弟子說:“我只聽說,君子應當有功勞而受祿。時下我游說景公,景公并沒有按我的勸導行事,卻賜給我廩丘邑,他太不了解我了?!绷畹茏域屲嚕o別景公離去??鬃颖臼遣家乱?,官職不過為魯國司寇。萬乘之君品行難與他比肩,三王輔臣的名節沒有他顯揚,孔子對待取舍的態度一絲不茍啊!
19、秦淮河上秋水蕩漾,淡淡的水煙和溶溶的月光籠罩著秦淮河冷冷的流水和江邊的沙岸,組成了一幅朦朧淡雅而又冷清愁寂的水邊夜色圖。
20、表現了詩人對統治階級紙醉金迷、醉生夢死、荒淫無度的生活的不滿、憤怒和鞭撻,以及對國家命運的深重憂慮。(意思對即可)
21、材料參考立意及示例作文:
審題:
一是理解材料大意——裁縫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技藝,使自己擺脫了失誤不利的局面,變廢為寶,走向成功。
二是抓關鍵詞句,分析本質——“不小心”“廢品” “為了挽回損失”等詞可以幫助我們明確“金邊鳳尾裙”的發明并不是主觀創新和時尚潮流的產物,而是一種“挽回損失”,靈活地變“廢”為寶的作品?!皯{借其高超的技藝”“精心”“取名為‘金邊鳳尾裙”’等詞句,告訴我們裁縫能夠變廢為寶的主要原因是他主觀上并不放棄,甚至非常用心,加上技藝高超,創意無限。
三是分析關系,確定立意——起因:不小心將一條高檔裙子燒了一個窟窿,致使其成了廢品;結果:制成“金邊鳳尾裙”,賣了好價錢;因果轉化的條件:為挽回損失,憑借其高超技藝,精心飾以金邊。從關系來看,本題是因果式或叫做條件式的材料,立意時宜綜合考慮,取其中心,不宜就某一方面立意,否則容易偏離題意。
立意:
人要從不利走向有利,就要依靠自己永不放棄的精神
人要從失誤的陰影中走出來,就需要聰明過人的智慧、靈活變通的思維、高超絕妙的技藝 戰勝困難才能成功
成功往往有其偶然性,但更有其必然性 別后退,往前走
遭遇挫折與轉換思維 窮則變,變則通
憑智慧糾正錯誤 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