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政治備考知識點總結
高考備考階段是考生高考沖刺的重要階段,高考政治備考時應該復習什么知識點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推薦的2017高考政治備考知識點總結,僅供大家參考!
2017高考政治備考知識點總結一
1、財政的含義
為了履行國家的對內對外職能,國家必須占有和消費一定的社會財富。國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財政。
財政收入與支出是國家參與社會分配的兩個方面。財政本質上是以國家為主體的分配關系。
2、財政收入的含義及構成
財政收入是國家通過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籌集起來的資金。
財政收入的來源:稅收收入——稅收在財政收入中占主導地位,是征收面最廣、最穩定可靠的財政收入形式。利潤收入——國家憑借投資者的身份獲得利潤,主要包括國有企業稅后利潤中按規定上繳國家的部分,國家從參股企業中取得的股金分紅收入。債務收入——包括內債(政府公債)和外債。其他收入——統稱為“費”。
3、影響財政收入的因素 財政收入主要受經濟發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的制約。
經濟發展水平對財政收入的影響是基礎性的。因此,只有加快經濟發展,大力增加社會財富總量,才能保證國家財政收入的持續增長。
財政收入還受分配政策的制約。在社會財富總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國家財政集中的財富過多,會直接減少企業和個人的收入,不利于企業生產的擴大和個人購買力的增加,最終將對財政收入的增加產生不利影響。如果國家財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將直接影響國家職能的有效發揮,尤其會降低財政對經濟發展支持和調控的力度,最終也不利于企業的發展和個人收入的增加。因此,國家應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證國家財政收入穩步增長,又促進企業的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4、財政支出的含義及構成
財政支出是國家對集中起來的財政資金進行分配和使用的過程。
財政支出的種類:經濟建設支出、科學教育文化衛生事業支出、行政管理和國防支出、社會保障支出。
5、財政收支平衡和財政赤字
財政收支相等是最理想的狀態。但財政收支是在動態中實現的,這種狀態幾乎不存在。
財政收支平衡有三種情況:收入等于支出;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節余;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財政赤字是指當年的財政支出大于財政收入的部分,赤字意味著要靠借債過日子,財政赤字必須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
6、我國財政的作用
財政是鞏固國家政權的物質保證。
財政是建立和完善社會公共服務體系的物質保證。
財政是實現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質保障。
2017高考政治備考知識點總結二
1、稅收的含義
稅收是國家為實現職能,憑借政治權力,依法取得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稅收的基本特征
稅收的強制性是指國家憑借政治權力強制征稅。
稅收的無償性是指國家取得稅收收入后,既不需要返還給納稅人,也不需要對納稅人直接付出任何代價。 稅收的固定性是指國家在征稅之前就以法律形式預先規定了征稅的對象和稅率,不經有關部門批準不能隨意變更。
稅收的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的關系:稅收的無償性要求它具有強制性,強制性是無償性的保障。強制性和無償性又決定了它必須具有固定性。如果國家可以隨意征稅,沒有標準,就會造成經濟秩序的混亂,最終危及國家利益。
3、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的征稅對象——個人所得額。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人——一我國居民來源于境內外的所得和非我國居民來源于我國境內的所得。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個人所得稅分別實行超額累進稅率和比例稅率的計稅辦法。
個人所得稅的作用——個人所得稅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是調節個人收入分配,實現社會公平的有效手段。
4、稅收的作用
稅收是國家組織財政收入最理想、最普遍的形式。
稅收是實施經濟監督的重要手段。
稅收是調節經濟的重要杠桿。
5、公民必須依法納稅
(1)原因
人民是國家的主人,稅收的征管和使用關系到國家的發展和納稅人的利益。
在我國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國家的興旺發達、繁榮富強與每個公民息息相關,國家各項職能的實現必須以社會各界繳納的各種稅收作為物質基礎。
(2)如何做
公民要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關注國家對稅收的征管和使用,對貪污和浪費國家資財的行為進行批評和檢舉。 公民在享受國家提供的各種服務的同時,必須承擔義務,自覺誠信納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