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生活主觀題訓練2
高考中,部分考生在對待政治主觀題時缺乏答題技巧。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您整理的高考政治生活主觀題訓練,僅供參考!
高考政治生活主觀題訓練1
以人為本是黨的執政理念,人民是發展的目的和落腳點。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指出: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要推進公眾參與,理性維護環境權益。保障公眾的環境知情權,鼓勵公眾監督環境違法行為, 推行生態破壞和環境違法行為有獎舉報制度;鼓勵公民通過環境信訪、行政調解、尋求司法救濟 等方式理性維護自己合法權益。再次要倡導綠色消費,構筑低碳生活。積極促進可持續消費,抵 制過度、奢侈消費甚至扭曲性消費行為。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自覺樹立生態公民的意識,積極投入到生態文明建設 中去,爭取早日進入一種理想的社會境界——生態文明社會。
結合材料,請你運用政治生活的相關知識,談談公民應該如何積極投入到生態文明建設中去。(10分)
答案:①公民遵循憲法和法律的規定,有序參與,積極投入到生態文明建設中去。 ②積極參與民主決策,樹立生態公民意識,積極建言獻策,推進政府制定環境政策法規的科學化、民主化。
③積極參與民主監督,依法行使監督權。對生態文明建設中的環境違法行為進行監督和舉報,敢于同破壞生態文明的行為作斗爭,維護國家和公民的權益。
④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對于任何破壞生態文明的現象和行為提出批評、建議,要自覺履行公民義務。
⑤要堅持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相結合,積極為建設生態文明貢獻自己的力量。(每點2分)
高考政治生活主觀題訓練2
材料一
近幾年,溫州一直圍繞建設“三生融合·幸福溫州”這一目標,著力推進政府轉型,建設公正清廉高效的公共服務型政府;著力推進社會轉型,建設生態型國際性現代化大都市;著力推進經濟轉型,建設現代產業體系;著力推進先進文化和生態文明建設,提高區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著力提高生態環境建設水平,以優化環境來實現發展大轉型和民生大改善。要把推進產業轉型升級作為關鍵舉措,促進企業轉型提升,以企業轉型提升促進環境改善。要把加快城市轉型作為根本途徑,全面啟動城中村改造,解決半城市化問題,著力統籌城鄉推進
城市化,為改善環境奠定堅實基礎。
材料三
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必須落實責任,建立一套長效而管用的機制。要牢固確立“對環境污染零容忍”的理念,不搞“下不為例”,鐵面執法、鐵心減排、鐵腕治污。下大決心、花大力氣抓污染企業,依法取締嚴重污染企業。要研究制定引導企業加強環保的激勵政策,引導企業履行好環保責任。要建立完善群眾廣泛參與環境保護的工作機制,建立群眾監督舉報機制,強化輿論監督,提高公眾環保意識,充分利用全社會力量推進生態環境建設。
(3)結合材料一、三,運用《政治生活》中有關政府的知識,分析溫州市政府應如何建設幸福城市。(12分)
①我國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工作原則。溫州市政府應著力推進政府轉型,建設公正清廉高效的公共服務型政府,始終堅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落實責任,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2分)
②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職能。溫州市政府應下大決心、花大力氣抓污染企業,依法取締嚴重污染企業,以實現人與社會的和諧,保障人民的利益。(2分)
③履行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職能。溫州市政府要著力推進經濟轉型,建設現代產業體系;要把推進產業轉型升級作為關鍵舉措,促進企業轉型提升,引導企業履行好環保責任。(2分)
④履行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職能。溫州市政府要著力推進先進文化和生態文明建設,提高區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2分)
⑤履行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溫州市政府要著力推進社會轉型和提高生態環境建設水平,建設生態型國際性現代化大都市。(2分)
⑥政府要依法行政、審慎用權、科學民主決策,自覺接受監督。溫州市政府要牢固確立“對環境污染零容忍”的理念,不搞“下不為例”,鐵面執法、鐵心減排、鐵腕治污,要建立完善群眾廣泛參與環境保護的工作機制,建立群眾監督舉報機制,強化輿論監督。(2分) 材料二:2014年3月5日,國務院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確需設置的行政審批事項,要建立權力清單制度,一律向社會公開。清單之外的,一律不得實施審批。“政府提倡“簡政放權”,按照市場優先和社會自治原則,改變過去存在的“三位”現象:一是“越位”,對經濟活動干預過多;二是“錯位”,政府職能分工交叉、混淆;三是“缺位”,該管的政府沒有盡職盡責,甚至在某些領域出現了“真空”。
(2)請就政府如何避免“三位”現象提出合理化建議(8分)
①政府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對人民負責的原則,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
②政府應正確履行自身職能,加快職能轉變,建設法治型和服務型政府,提高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人民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③政府應堅持依法行政,審慎行使權力,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
④政府應自覺接受監督,樹立威信(每點2分)
高考政治生活主觀題訓練3
2015年平安夜,華北、江淮許多地區繼續遭遇“十面霾伏”。不少網友調侃,當圣誕老人遇到霧霾天,即便拿出導航也無法定位,禮物遲遲不來,因為圣誕老人在霧霾中迷失了方向。有關專家稱,污染物排放量大,燃煤、機動車、工業、揚塵,是造成嚴重霧霾的根本原因。治理霧霾,需要政府、社會各界、企業和個人共同努力。為此各級政府應該努力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嚴控“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低效率產業增長;要出臺保護大氣環境的政策和法律法規,加大大氣污染的防治;要強化公眾參與意識,提高公眾參與能力,公民應積極為政府獻計獻策;要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念,還應完善多元化的
大氣環境監督體制。
結合材料,運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相關知識,談談在治理霧霾過程中,公民應如何作為。(10分)
答案:①堅持權利與義務統一的原則。公民有選擇生活方式的自由,也有保護生態環境的責任。(2分)
②堅持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公民應積極支持相關部門治理霧霾的工作,自覺、主動維護國家利益。(2分)
③積極參與民主決策,通過電話、信函、郵件等方式(或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向有關部門提出治理霧霾的建議和意見,強化參與意識,提高參與能力。(2分)
④依法行使監督權,監督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依法推進改善環境,還要敢于同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作斗爭。(2分)
高考政治生活主觀題訓練4
材料三:2013年10月,青島市政府組織開展了“服務青島西海岸經濟新區建設專家建言獻策月”活動。政府各職能部門都組織了相關專家圍繞新區發展建設開展調研活動。專家們在調研基礎上各自形成了書面意見、建議表上報給了政府部門。最近,市政府對專家們的意見、建議表梳理分類,分批召開專家論證會進一步分析論證。
(3)結合材料,運用所學政治生活知識,說明青島市做法的正確性(8分)
①我國國家性質決定了一切權力屬于人民。聽取專家的意見建議,是人民當家作主的體現。 ②信息是決策的基礎,民意是正確決策重要的信息資源。
③聽取專家的意見,集中學者的智慧,有利于增強決策的科學性、民主性;有利于公民對決策的理解,推動決策的實施;提高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和信心,增強社會責任感。 材料二 2014年6月12日,環境保護部等國務院八部委聯合召開電視電話會議,部署2014年全國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會議要求以大氣、水、土壤等環境污染整治為重點,深入開展環保專項行動,持續加大執法力度,堅決打擊違法排污行為,以實際行動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