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分值分布
高考政治各知識點的分值分布都是怎樣的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推薦的高考政治分值分布,僅供大家參考!
高考政治分值分布
模塊 | 單元 | 題號 | 分值 | 考點 | 備注 | |
2015 | 經 30 | 1 | 12、13、15 | 12 | 替代品、價格改革、匯率 | |
2 | ||||||
3 | 38(2) | 14 | 財政赤字 | |||
4 | 14 | 4 | 宏觀調控 | |||
政 24 | 1 | 17 | 4 | 民主決策 | ||
2 | 18、38(1) | 4+12 | 政府職能、監督政府 | |||
3 | ||||||
4 | 19 | 4 | 外交政策 | |||
文 20 | 1 | |||||
2 | 39(3) | 4 | 傳統文化 | 可列入文化創新考點 | ||
3 | ||||||
4 | 20、39(1) | 4+12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
哲 26 | 1 | |||||
2 | 21、39(2) | 4+10 | 意識作用、認識具有反復性 | |||
3 | 23 | 4 | 聯系觀、 | |||
4 | 16、22 | 8 | 唯物史觀、價值判斷選擇 | |||
2014 | 經 30 | 1 | 13 | 4 | 消費 | |
2 | 14、12 | 8 | 企業生產、利率計算 | |||
3 | 16 | 4 | 財政收入 | |||
4 | 38(2) | 14 | 資源配置 | |||
政 24 | 1 | 17 | 4 | 民主管理 | ||
2 | 38(1) | 12 | 政府 | |||
3 | 15 | 4 | 民族關系 | |||
4 | 18 | 4 | 聯合國 | |||
文 18 | 1 | |||||
2 | 19、39(1)、39(3) | 4+14 | 文化交流、文化創新、 | |||
3 | ||||||
4 | ||||||
哲 28 | 1 | |||||
2 | 22、39(2) | 4+12 | 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上升性、意識作用 | |||
3 | 20、21 | 8 | 發展觀和對立統一觀點、聯系觀 | |||
4 | 23 | 4 | 價值觀作用 | |||
2013 | 經 30 | 1 | 12 | 4 | 供求與價格 | |
2 | 13、15、38(2) | 8+14 | 匯率與利潤率計算、儲蓄與恩格爾系數、企業經營 | 跨單元考查 | ||
3 | ||||||
4 | 14 | 4 | 對外投資 | |||
政 24 | 1 | 16 | 4 | 公民權利與依法行政 | 跨單元考查 | |
2 | 17 | 4 | 政府職能與責任 | |||
3 | 18、38(1) | 4+12 | 政協、黨的領導 | |||
4 | ||||||
文 14 | 1 | 20 | 4 | 文化對人的影響 | ||
2 | 39(1) | 10 | 文化多樣性與文化創新 | |||
3 | ||||||
4 | ||||||
哲 32 | 1 | |||||
2 | 21、39(2) | 4+12 | 意識的作用、真理相對性和認識反復性無限性 | |||
3 | 19、23 | 8 | 矛盾特殊性及方法論、聯系觀 | |||
4 | 22 | 4 | 群眾觀點 | |||
綜合 | 39(3) | 4 | 如何堅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 可列入認識論考點 | ||
2012 | 經 28 | 1 | 12 | 4 | 紙幣 | |
2 | ||||||
3 | 38(1) | 14 | 收入分配 | |||
4 | 13、14、15 | 2+8+ | 市場調節、對外收購、貿易保護主義 | 13題跨模塊同時考政府職能 | ||
政 26 | 1 | 16 | 4 | 公民權利 | ||
2 | 13、38(2) | 2+12 | 政府 | 13題跨模塊同時考市場調節 | ||
3 | 17 | 4 | 政協 | |||
4 | 18 | 4 | 國際關系 | |||
文 16 | 1 | |||||
2 | 21、39(1)、 | 2+12+4 | 文化多樣性、影響文化發展的因素 | |||
3 | 21 | 2+ | 中華文化包容性 | |||
4 | ||||||
哲 30 | 1 | |||||
2 | 19、22 | 2+4 | 認識發展的途徑、真理相對性和認識反復性 | |||
3 | 39(2) | 10 | 辯證否定 | |||
4 | 19、20、23 | 2+8 | 歷史發展規律、人生價值、社會意識作用 | |||
綜合 | 39(3) | 4 | 弘揚文化的方法論建議 | |||
2011 | 經 26 | 1 | 12 | 4 | 價值總量計算 | |
2 | 13、14、38(2) | 8+14 | 企業經營、消費反作用生產、企業創新 | |||
3 | ||||||
4 | ||||||
政 24 | 1 | 16 | 4 | 公民權利 | ||
2 | ||||||
3 | 17、18、38(1) | 8+12 | 人大、中共、人大 | |||
4 | ||||||
文 18 | 1 | 15、39(1) | 4+10 | 文化與經濟、文化對人的影響 | ||
2 | ||||||
3 | ||||||
4 | ||||||
綜合 | 39(3) | 4 | 可能涉及文化傳播、傳統文化、道德建設等 | |||
哲 32 | 1 | |||||
2 | 20、21、22 | 12 | 認識具有反復性、實踐決定認識、意識的本質 | |||
3 | 19、23 | 8 | 聯系觀、矛盾特殊性及其方法論 | |||
4 | 39(2) | 12 | 社會意識相對獨立性 |
高考政治試題考點分布
題號 | 年份 | 考查的主干知識 | 分值 |
12 | 2015 | 影響消費的因素,互補品與替代品 | 4 |
2016 | 企業經營,互補品戰略 | 4 | |
13 | 2015 | 價值規律,市場配置資源 | 4 |
2016 | 投資理財 | 4 | |
14 | 2015 | 規范市場秩序,科學宏觀調控 | 4 |
2016 | 價格曲線 | 4 | |
15 | 2015 | 匯率變動的影響 | 4 |
2016 | 通貨緊縮 | 4 | |
16 | 2015 | 人類社會基本矛盾運動 | 4 |
2016 | 居民自治 | 4 | |
17 | 2015 | 民主立法(決策)的意義 | 4 |
2016 | 民主政治 | 4 | |
18 | 2015 | 轉變政府職能 | 4 |
2016 | 民族政策 | 4 | |
19 | 2015 | 我國的外交政策 | 4 |
2016 | 文化傳承 | 4 | |
20 | 2015 |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4 |
2016 | 認識論(智庫建設) | 4 | |
21 | 2015 | 意識的能動作用 | 4 |
2016 | 唯物辯證法(矛盾) | 4 | |
22 | 2015 | 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 | 4 |
2016 | 唯物史觀(社會基本矛盾運動) | 4 | |
23 | 2015 | 聯系的多樣性、客觀性 | 4 |
2016 |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漫畫) | 4 | |
38 | 2015 | 政府職能,民主集中制,依法行政,政府權力的監督;財政的作用 | 26 |
2016 | 當代國際社會的知識(“一帶一路”的意義);國際合作的意義 | 26 | |
39 | 2015 |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必要性、優秀傳統文化的作用;影響人的認識的因素;文化繼承和發展的關系 | 26 |
2016 | 價值觀,弘揚民族精神的途徑 | 26 |
高考政治備考建議
1.夯實基礎是關鍵。緊緊圍繞《考試大綱》,不僅要做到知識線索清晰,關鍵知識點也必須掌握到位,并能圍繞核心知識點適度延伸發散。
2.能力提升要全面。在掌握基礎知識基礎上,基本的應試方法、基本的思維、語言表達的層次性邏輯性也要加強。研讀四種能力要求,在日常學習過程中,尤其要重視準確、全面“獲取和解讀信息”。
3.關注社會時事話題。時事素材引入是政治命題的重要內容,考生必須在日常學習過程中通過讀書、看報、看電視等途徑盡可能多地了解一些時事話題,特別是關于國家層面重大戰略的話題,而且要有一定深度的思考。
4.重視高考真題演練。高考真題是考生最可信的備考資料,通過演練、研究高考試題,特別是研究高考試題參考答案,可以把握命題思路,掌握表述方法、提煉關鍵信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