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題答案大全
近年來各地區的高考歷史都非常重視對文言文解讀能力的考查,因此文言文越來越受到廣大師生的重視。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關于的高考歷史題答案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高考歷史題答案
1.D 2.B 3.B 4.A 5.B 6.D 7.C 8.B 9.D 10.C 11.A 12.B 13.B 14.C 15.D 16.C 17.C 18.B 19.B 20.A 21.B 22.D 23.C 24.B
25.(1)社會背景:
西方:古希臘時期,人文主義精神起源;古希臘城邦民主政治發達;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進一步發展,資本主義經濟開始崛起;19世紀末20世紀初,第二次T業革命的開展,代議制的完善,人權意識的增強。(4分)
中國:儒家思想的出現及其發展,并成為正統思想;自然經濟占據主導地位;專制主義不斷發展。(3分)
(2)不同:在倫理思想與道德規范上,西方是以個人為本位,中國是以國家為本位;在德育思想內容和特點方面,西方重視契約,推崇理性,中國則重視人倫,強調義利觀;在德育思想具體方法上,西方強調實踐的作用,中國則重視自我反省內心;在德育目標上,西方強調培育健全的公民,而中國則重視培養遵守儒家倫理道德規范的人。(6分,答出-點不同即可)
26.(1)原因:列強憑借特權向中國販賣鴉片;社會各階層對鴉片危害的認識不足;政府貪利,禁煙不力;國家內憂外患,動蕩,政令不統一。(6分,答出三點即玎)
(2)特點:對官員考核獎懲結合;禁止官員吸煙;政府與民眾上下聯動;將禁煙與解決民生相結合;利用有利的外部機遇。(6,答出三點即可分)
27.示例
論題: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在經濟上可相互借鑒。(3分)
說明:社會主義俄國借鑒西方國家市場經濟經驗,制定并實施新經濟政策,探索了一條適合蘇俄國情的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道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并借鑒西方經驗,經濟上逐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危機中,美國借鑒蘇聯當時建設的某些成功經驗,通過國家干預的模式渡過了危機,并使戰后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實現繁榮。(9分)
(本題屬開放性試題,“示例”只作閱卷參考,不作為唯一標準答案。)
28.(1)原因:社會動蕩,需穩定政局;原來的刑罰不夠規范、過于嚴酷,且隨意性大;儒家“以禮人法”思想的影響。(6分)
(2)特點:法定刑規范化;行刑方式越來越簡潔化;刑罰趨于寬緩。(6分)
影響:有利于緩和社會矛盾,為隋唐以后封建刑法制度的定型奠定了基礎。(3分)
29.(1)原因:非洲人民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鍛煉;戰后西方自由主義、民族主義的傳播促進了非洲民族意識覺醒;二戰沉重打擊了西方殖民主義勢力;亞非萬隆會議團結反帝的精神在非洲大陸傳播;受亞洲等民族國家獨立的鼓舞;等等。(8分,答出四點即可)
(2)影響:對非洲:實現了民族的獨立,為推進非洲國家現代化奠定了基礎;(2分)
對西方: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日趨瓦解;(2分)
對世界格局:第三世界國家力量增強,推動了世界格局的多極化趨勢,沖擊著兩極格局。(3分)
30.(1)不同:張學良認為不應該消滅共產黨,應該“先攘外后安內”;蔣介石認為應該消滅共產黨,應該“先安內后攘外”。(6分)
(2)原因:蔣介石熱衷于玩弄權勢;國民政府內部爭權奪利,蔣介石唯我利益獨尊;共產黨有共產主義的信仰;長征的勝利保存、鍛煉了革命的基干力量。(9分)
猜你感興趣:
1.高考歷史試題
2.2016年高考歷史專項練習題及答案
3.2017高考歷史題
4.2017高考歷史真題
5.高考歷史模擬試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