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歷史試題解析
從近些年的高考歷史題型來看,越來越重視考查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純記憶、純知識性的內容逐漸被淡化,給當前高考歷史復習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高中歷史教師要結合教學實踐,創設新的復習思路和方法,有效提高學生的歷史成績。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關于2017年高考歷史試題解析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2017年高考歷史試題解析
2017年高考歷史試題解析答案
24-29CDACA 30-35DBBCDB
40.(25分)
(1)條件:中國國力強盛;先進的中華文明對周邊國家的輻射;中國社會的穩定。
做法:結束海禁與遷界令;開放所有沿岸港口進行私人海洋貿易;建立海關網絡。
成效:增加國家財政收入;提升人民生活品質;海上貿易繁榮。(10 分)
(2)因素:世界經濟聯系加強;工業革命的爆發。
原因:英國完成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為英國經濟的發展提供制度保障;首先完成工業革命,處于“世界工廠”的地位,增強其工業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實行有利于貿易發展的自由貿易政策;通過對外擴張,擁有廣闊的殖民地,成為最大的殖民帝國;先后打敗競爭對手西班牙、荷蘭、法國,為成為霸主掃清了障礙。(l5分)
41. (12分)
評分要求:所提取信息明確清晰,必須源自材料;論據準確,史實引用合理,圍繞所提取的信息展開論證,論證充分合理,具備論從史出的基本特征;邏輯嚴密,表述清楚。
示例:
二戰后美國成為世界科技中心。美國能成為世界科技中心,是由以下因素決定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促進;冷戰中與蘇聯軍備競賽的推動;國家經濟實力的強大;政府對科技的重視;“新經濟”政策的提出。
(學生可任選角度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44.【歷史―選修1: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l)變化:由門第標準變為德才兼備,由舉薦變為考試。(6分)
(2)意義:將學校教育與分科取士聯系起來,調動了寒門庶族參與政治的熱情。提高寒門子弟的文化素質;加速了門閥制度的衰落;為科舉制的出現作了理論和實踐準備;擴大統治基礎,鞏固統治。(9分)
45.【歷史―選修2: 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15分)
(l)背景:經濟危機引發國際局勢變動;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入侵中國東北三省,中國抗戰開始。(6分)
(2) 意義:江橋抗戰表現了中華民族不屈服日本侵略者、勇敢捍衛民族獨立、爭取民族解放的意志和決心;鼓舞和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愛國熱情;推動了全國抗日救亡運動的發展。(9分)
46.【歷史―選修3:中外歷史人物評說】(15分)
(l)特點:順應時代潮流,勇于創新;蘊含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注重人物內心的刻畫;將戲與歷史有機結合。(7分)
(2)作用:使美國人民增進對中國戲劇藝術的了解;促進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傳播中國傳統文化;改變美國人對中國人的偏見與錯誤認識;有利于京劇藝術走向世界。(8分)
歡迎訪問“高中試卷網”——http://sj.fjjy.org
猜你感興趣:
1.2017年高考文綜政治部分試卷分析及反思
2.2017高考歷史答題技巧
3.2017高考文綜試卷分析
4.2017年高考歷史真題
5.2017高考歷史選擇題答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