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九九视频_亚洲午夜一区_亚洲女人天堂色在线7777_国产区一区二区三区_成人7777_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計劃總結網 > 考試 > 學歷類考試 > 高考頻道 > 高考科目 > 高考歷史 >

2017年遼東一中高三歷史期末考試題及答案

時間: 月丹2 高考歷史

  2017年遼東一中高三歷史期末考試題

  第Ⅰ卷(選擇題,共48分)

  本卷共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答案填涂在答題卡上,否則答題無效)

  1.有學者將《左傳》中出現的516人,見于戰國典籍的197人作為考察對象,劃分為公子、卿大夫和士三個集團,發現從春秋至戰國,公子集團比例由53%驟減至10%以下,卿大夫集團由44%上升至74% 后又跌至55%,士集團由32%上升至60%。這一趨勢表明了

  A.西周宗室子弟的日益多元化 B.春秋戰國政治的相對穩定性

  C.春秋戰國社會的高度流動性 D.社會轉型時期政治的復雜性

  2.某學者指出,歐洲中世紀糧食的收獲量通常是播種量的四倍,而云夢秦簡材料則顯示中國的收獲量至少為播種量的十倍或十幾倍。產生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在于

  A.中國古代農業單產比歐洲高得多 B.中國傳統農業的精耕細作技術領先世界

  C.中國古代長期實行重農抑商政策 D.歐洲中世紀的宗教黑暗統治妨礙其發展

  3.美國學者卡拉貝爾在《被選中的》一書中追溯了美國精英大學百年招生錄取政策的變遷。他寫道:“(這些)招生方法,在今天看,體現著典型的美國精神:機會平等(不因出身、財富等不同而被歧視)、賢能主義(meritocracy,眾人皆因自身的才能和成就而獲得地位和聲望,實現向上的社會流動)。”從中國人的視角看,這種“美國精神”最接近先秦的: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4.歷史學家陳寅恪先生曾說:“佛教經典云:‘佛為一大因緣出現于世。’中國至秦以后,迄于今日,其思想演變之歷程,至繁至久,要之,只為一大事因緣,即新儒學之產生及其傳衍而已。”下列各項中符合陳寅恪所說的“新儒學”的是

  A.建構起天人一統的系統模式 B.構造起人倫核心的儒學體系

  C.形成了民貴君輕的儒學體系 D.為漢唐大一統奠定思想基礎

  5.1670年,康熙頒布十六條箴言,意在總結儒家思想的道德價值。“圣諭十六條”強調社會關系的等級秩序,以及仁慈、服從、儉約、辛勤工作的美德。康熙又挑選一群滿漢大學士,與之精研四書五經。皇帝研讀儒家經典、勤練書法的消息被“走漏”給群臣知悉后,群臣盛贊康熙是“圣君”。該現象背后反映的本質問題是

  A.清初鞏固和擴大統治基礎的迫切需要 B.傳統儒家文化強大的同化功能

  C.康熙帝對儒家思想的尊崇 D.實行文化專制以加強君主權力

  6.費正清在《中國:傳統與革命》中稱:“在中國近代史上,沒有哪一段插曲比鴉片戰爭為譴責‘帝國主義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它成為中國人對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幾乎整整一個世紀使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滿情緒的內容。除了從這一角度看鴉片戰爭外,還有必要將其放到近代歷史的主要趨勢之中去觀察。”在該“趨勢”背景下,費正清認為

  A.鴉片戰爭是近代中華民族災難的開端 B.鴉片戰爭阻礙了中國近代化歷程

  C.侵略者是歷史發展過程中的進步者 D.鴉片戰爭是西方工業文明的擴張

  7.馬克思在1862年指出:“顯然,太平軍就是中國人的幻想所描繪的那個魔鬼的inpersona(化身)。但是,只有在中國才能有這類魔鬼。這類魔鬼是停滯的社會生活的產物。”著名的歷史學家蘇雙碧指出:“洪秀全則在建都南京之后,仍然依賴拜上帝教,教權就成了爭權奪利的工具。金田起義前,出于革命斗爭形勢的需要,楊秀清代天父下凡,援救了革命,洪秀全只好加以承認。由于王權和神權并行,神權實際上又高于王權,而神權又落在大臣楊秀清手中,這就必然造成洪秀全和楊秀清的矛盾,而這兩人的矛盾又必然要延伸到其他大臣之中。”由此可以看出馬克思和蘇雙碧

  A.洞察中國人的劣根 B.不了解中國情況

  C.認識到了中國農民階級的局限性,農民起義缺乏科學理論武器的指導

  D.準確認識了中國革命的特點,深知農民階級不是中國民主革命的主力軍

  8. 列強對中國的資本輸出“1894年估計約有l億多美元,到1914年時已增至9.6億多美元……這些投資有很大部分不是來自于國外的資本流入,而是由對中國的暴力掠奪轉化而成的。例如“庚子賠款”(即《辛丑條約》的賠款)有一部分就轉化為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企業投資”。依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列強對華資本輸出始于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B.甲午戰爭以后列強對華輸出資本增長迅速

  C.資本輸出基本來源于列強國內的剩余資本 D.資本輸出為中國民族經濟發展注入了資金

  9.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說:中國的這一危險形勢也影響了居于統治地位的士大夫,不過他們是被迫傾向于改良而非傾向于革命。他們由于自己的官位和既得利益,只需要“傳統范圍內的改革”。他們仍然認為,改革中國的儒家文明,就可以滿足現代的需要。下列最能體現當時士大夫對于“中國的儒家文明”的“改革”方式的是

  A.“托古改制” B.西方的進化論思想

  C.全盤否定儒家思想 D.宣揚西方資產階級政治學說

  10.1904年清政府頒布的《奏定中學堂章程》規定:“先講中國史,當專舉歷代帝王之大事,陳述本朝列圣之善政德澤,暨中國百年以內之大事;次則講古今忠良賢哲之事跡,以及學術、技藝之隆替,武備之弛張,政治之沿革,農、工、商業之進境, 風俗之變遷等事。”這反映出

  A.中國教育開始了近代化 B.教學內容適應了社會發展

  C.清末培養出了大批人才 D.清王朝以教育加強君主專制

  11.新中國成立后,第一個五年計劃把蘇聯援建的“156項工程”作為工業化建設,也是重工業建設的中心和重點,出現這一決策的主要原因是

  A.美蘇爭霸的影晌 B.新中國經濟恢復的需要

  C.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實行孤立政策 D.社會主義工業化全面開展的需要

  12.國臺辦主任張志軍于2014年6月25日至28日赴臺灣訪問,這是1949年以來大陸對臺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首度踏上寶島的土地。放在65年的時間長度、放在海峽兩岸“戰爭與和平”、悲歡與離合的歷史厚度去觀照,此訪意義相當重大,堪稱“兩岸關系好轉的一大步”。這說明

  A.兩岸的政治對話已獲得實質性突破 B.“一國兩制”已受到臺灣高層領導的認可

  C.“九二共識”得到再次確認和全面體現 D.拓展交流渠道符合兩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13.下表“市場”一詞在歷屆中共三中全會報告中出現的頻率統計,其中第一次出現高峰的 主要原因是

  A.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

  B.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目標的確立

  C.社會主義商品市場體系已建立

  D.中國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14.下表是1951—1957年我國國防費支出情況表:

  單位:億元(人民幣)

  年份 國家財政總支出 國防費支出 國防費占國家財政支出比例(%)

  1951 122.49 52.64 42.97

  1953 220.12 75.38 34.24

  1955 269.29 65.00 24.14

  1957 304.21 55.11 18.12

  數據的變化反映了

  A.國家安全與經濟發展戰略適時調整 B.國民經濟形勢發生根本性好轉

  C.國防現代化與工業化建設進展緩慢 D.工作重心取決于國際局勢變化

  15.邵龍寶的《超越政治權威的羅馬法》:(對待外來民族)它“準許半島約四分之一的居民享有充分的公民權,其余的人享有拉丁公民權,即一種大而不充分的特權。所有的人都享有人身自由,由此造成的唯一不足僅在于不能控制外交事務,不能強制人們服兵役”。與雅典的民主相比,該材料反映羅馬法的最大特點是

  A.羅馬法對待外來民族十分苛刻 B.外來民族享有一定的公民權

  C.是建立在事實上的不平等基礎之上的 D.本質上是維護奴隸主貴族的利益

  16.美國學者斯科特•七登在《控制國家——西方憲政的歷史》中寫道:……社會的全盤重建是必要 的,而這一偉大任務只有具有不受拘束的堅定且無情的政府才 能完成。……美國的政治發展…… 并沒有摒充英格蘭的政治遺產;相反,美國政治重建的設計師試圖保持并完善這種遺產。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A.美國和英國一樣都實行資產階級代議制

  B.美國聯邦政府的職能相當于英國的責任制內閣

  C.美國總統和英國首相都必須對國會(議 會)負責

  D.美、英兩國都通過頒布憲法加強中央政府的權力

  17.《世界貧富格局的起源》中說:“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 的成功,和1871年巴黎公社的失敗,對工人階級運動理論 的發展是無比寶貴的,正是因為汲取了法國這兩種革命的教訓,后來俄國工人階級發動的十月革命終于成功了。”從俄國十月革命的成功來看,巴黎公社的失敗說明

  A.無產階級革命的爆發必須建立在資本主義高度發展的基礎上

  B.無產階級革命的成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C.革命的成功必須要有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和科學的理論指導

  D.馬克思主義理論需要不斷完善和發展

  18.一位著名的美國史學家說:“如此,開始了一種趨向,它導致目前的局面:西歐和北美每人可得到的能量分別為亞洲每人的11.5倍和29倍。這些數字的意義在一個經濟力量和軍事力量直接依賴于所能獲得的能源的世界中是很明顯的。”從歐美人得到的能量遠亞洲人可以看出

  A.世界市場中歐美居于主導地位

  B.蒸汽機的發明和電氣技術的應用使歐美步入工業文明時代

  C.歐美城市化進程加快

  D.亞洲還處于農業文明時期,沒有開始近代化進程

  19.1952年,蘇共領導人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報告中指出:“今年谷物的總收獲量達到80億普特,而最主要的糧食作物小麥總收獲量比1940年增加了48%。以前認為是最尖銳、最嚴重的問題——谷物問題,就這樣順利地解決了,徹底而永遠地解決了。”這一論斷

  A.與實際情況完全相符 B.成為加快工業化的依據

  C.是對農業改革的肯定 D.是對斯大林模式的維護

  20.下圖框中材料選自民國二十二年第二期的《申報月刊》。它闡述的統制經濟思想在當時的中國影響較大,其客觀因素是申報月刊 政府至少應該從事以下工作:

  一、統制國內的農產品,使全國的衣食二項,可以自給自足,不必依靠外洋。

  二、統制國外貿易,減少不利的輸入,增加有利的輸出

  三、統制貨幣及金融,使國內物價安定,民生康樂

  ……

  A.歐美國家普遍奉行國家干預經濟的政策 B.國內通貨急劇膨脹,原料昂貴而產品滯銷

  C.國民政府“國民經濟建設運動”的展開 D.1929年爆發的世界經濟危機波及中國

  21.布林克利在《美國史》中說:“從就職演說開始,他就向不斷增長的絕望氛圍中注入了強大的樂觀情緒。他是美國第一個充分利用廣播、利用‘爐邊談話’的方式向人們闡釋其施政方針并充分贏得民眾信任的總統。”與其他研究方法相比,這段材料的研究視角不能說明

  A.人性魅力是歷史人物成功的重要因素 B.史學研究的視野要開闊

  C.對民眾情緒的人文關注是改革成敗的關鍵 D.歷史形象可以更立體、豐富

  22.俄國著名學者尤•布爾金在《三個列寧》中說:“十月革命的列寧在思想上和行動上完全以階級觀點為依據。后來的列寧越來越不像馬克思主義者,而是漸進的‘改良主義者’。”導致列寧思想發生轉變的社會背景是

  A.俄國面臨國內外敵人的猖狂進攻 B.脫離國情的實踐帶來的沉重教訓

  C.蘇聯人民迫切想過渡到社會主義 D.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的建立

  23.20世紀40年代,美國參加研制原子彈的有一萬五千多人;維納與其他一些科學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征,在火炮的自動跟蹤目標具體問題的研究中,共同創立了控制論這門新學科。這主要反映出

  A.戰爭必然催生新學科的興起 B.戰爭對科技 而言是把雙刃劍

  C.戰爭促進了科學研究集體化 D.國家意志決定了科學的未來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52分)

  本卷包括必考題和選考題兩部分。第25-26題為必考題,每道試題考生都必須做答。第27-30題為選考題,考生根據需求做答。

  25.(25分)現代化是世界歷史發展的必然進程,是以工業化為核心引起的全面變革 。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哥倫布發現美洲以及接踵而來的葡萄牙人、美國人、英國人、法國人等,通過對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與土著居民的接觸、交往和融合給美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還使新舊大陸的物產得以交換和傳播……沒有美洲貢獻的大量金銀與物質財富,沒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墾殖區,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將會緩慢得多……東西兩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匯合,開啟了人類從傳統農耕文明向現代工業文明轉變的過程。

  ——黃邦和《通向現代世界的500年》

  材料二 當轉型的準備工作完成后,現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領域首先邁出的,這就標志著現代化的開始。……一個人的絕對權力阻礙了國家的發展,不限制這種權力,國家便無法進步。克服專制王權于是成了繼續前進的條件,在這個時候,誰先克服專制王權,誰就先邁出現代化的第一步。

  ——錢乘旦《世界近現代史的主線是現代化》

  材料三 經濟的迅速增長,使英國進入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富裕社會。可由于社會忽視了公平分配的問題,多數人沒有分得應得的成果。在整個工業革命時期,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終處于貧困……在19世紀上半葉的曼切斯特,社會下層……成員平均壽命只有17歲……根據內務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統計,僅在英格蘭和威爾士,所發生的刑事犯罪數字為:1805年4605起,1842年達到31309起。工人意識到不公平的分配使得他們受苦,因而滋生出時社會的反叛情緒,并匯合成一場聲勢浩大的群眾運動。

  ——摘自錢乘旦•劉金源主編《寰球透視:現代化的迷途》

  材料四 19世紀末到20世紀前半葉,中國的近代企業呈現出沿著紡織、繅絲、面粉為中心的民間輕工業,軍需工業、船舶修造、機械工業等政府主導的重工業兩個方向發展,與此同時,在上海和東北等地設立的外國企業,在向中國引進技術方面來說也發揮了特殊的作用和具有特殊的意義。

  ——朱蔭貴《日本學術界對中國近代經濟史研究的兩個新動向》

  材料五 18世紀末19世紀初,正是現代化運動在西方蓬勃興起、民族主義潮流洶涌激蕩的時代,而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多人口和遼闊疆土的中國,卻緊閉自己的大門,一如既往地沉睡在文化主義的夢幻之中。不難想象,一旦這兩個不同的世界發生碰撞和武力較量,將會出現怎樣的結果。

  ——胡福明《中國現代化的歷史進程》

  (1) 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新航路開辟怎樣“開啟了人類從傳統農耕文明向現工業文明轉變”。(6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英國是怎樣“克服專制王權”的,“克服專制王權”又是如何促進英國“繼續前進”的。(6分)

  (3)依據材料三,概括指出工業革命后英國出現的社會問題。(6分)

  (4)根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國近代企業發展過程中的特點及成因。(5分)

  (5)依據材料五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兩個不同的世界發生碰撞和武力較量”的直接結果是什么?(2分)

  26.(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2011年開始考古發掘至今,地處江西南昌的海昏侯墓,已經出土了2萬多件文物。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一是金絲玉劍、馬蹄金、金餅、麒麟金等;二是10余噸五銖錢、青銅器、漆木器等。其中漆木器紋飾精美,數量繁多;三是編鐘、編磬、排簫、笙和樂俑等;四是孔子屏風(描繪有孔子畫像)、成堆的簡牘等;五是雁魚燈、蟲草、銅火 鍋和釀酒所用的蒸餾器等。參與此次考古發掘的專家組如此評價這座大墓:“如此完整的西漢列侯等級墓葬,在中國考古學史上屬首次發現,對于研究西漢列侯政治、經濟等情況價值巨大。從目前來看,海昏侯墓已經基本達到了申請世界文化遺產所要求的標準。”

  ——引自新浪財經《海昏侯墓:穿越2000年的石破天驚》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從出土文物入手,解讀西漢時 期海昏侯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等方面的信息。(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史實準確、論述合理)

  請考生從第27、28、29三道歷史題中任選一題作答,并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所選題目對應的題號右側方框涂黑,按所涂題號進行評分;多涂、多答,按所涂的首題進行評分;不涂,按本選考題的首題進行評分。

  27.(15分)【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自秦漢起,各級官員均由國家任命,大多存在有異地仕宦解決住所的需要.因此,由國家向赴任官員提供住房,大約也就在秦漢之際逐漸趨向制度化. …住房以外,官吏住所內的一應家具雜用亦由機關按入住者的身份提供.以明代淳安縣署為例,知縣的家具雜用有六十三種二百余件,縣丞、主薄等有六十種,典史僅 十九種.洪武時,黃州府有個同知安貞,因“搜造公宇器用”,被部下吏員向按察司檢舉,按察司又向中央匯報.朱元璋得知后,為安貞開脫,說是:“房宇器用都 是公家的,安貞若另遷他官,一樣也帶不走.”…另外,官員調任或退休時,所有家具雜用,都要按清單歸還.

  ——摘自完顏紹元《古代怎樣解決官員住房問題》

  材料二 法國很早就開始實施官邸制,該制度具體名稱是“公職人員職務用房制度”.……法國法律規定,住房大小與付費標準根據職務需要與地位確定.例如擔任部長以上的公職,一般可以享受完全免費的職務用房,標準是家庭 1﹣2人住3房套間,3個人住4房套間……中下級公職人員如果無住房就無法工作者,也參照上述標準分配住房.如果只是一般需要分配職務用房者,則應繳納正常租金標準一半的房租. …美國官邸制適用范圍則是總統、副總統、州長、副州長以及具有一定規模的大、中城市市長.各級官員官邸的購買、日常使用和維護費均由政府預算負擔,居住者只需每年交納象征性的租金l美元.此外,除了國際通行的駐外大使配有官邸外,一些美國大學校長也住“官邸”.

  ——摘自《看各國如何實施官邸制》

  (1)根據材料一,概括我國古代官員公房制度的特點.(6分)

  (2)根據材料一、二,中國古代公房制與西方的官邸制的共同點.談談你對實行官邸制的認識.(9分)

  28.(15分)【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失去了其對外投資的四分之一,法國失去了三分之一,而德國則失去了全部對外投資。……歐洲許多工業區已遭破壞,而美國的工廠卻在戰時極大需求的推動下,猶如雨后春筍驚人地發展起來。......歐洲已不再像在19世紀時那樣,是世界的銀行家和世界的工場,這兩方面的領導權已轉到大西洋彼岸。

  戰爭的浩劫使歐洲人士氣沮喪,失去信心。在歐洲大陸的各個地方,古老的秩序正受到懷疑和挑戰。英國首相勞合.喬治在1919年3月的一份秘密備忘錄中寫道:“在反對戰前形勢的工人中間,存在著一種不僅是不滿,而且是忿怒和反抗的強烈意識,所有現存的政治、社會和經濟方面的秩序都受到了歐洲各地廣大人民的懷疑。”

  在這一革 命的緊要關頭,許多歐洲人都期待美國的威爾遜和蘇俄的列寧這兩位非歐洲人的指導。威爾遜的《十四點和平綱領》引起了一場民主愿望和期望的騷動。1918年12月,當威爾遜踏上歐洲血染的土地時,廣大民眾以發狂的熱情把他當作“人類的國王”、“救世主”、“和平王子”來歡迎。他們貪婪地聆聽著他的有關和平與安全的遠景規劃。

  ——(美)斯塔夫里阿洛斯 《全球通史》

  (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這一革命的緊要關頭”出現的歷史背景。(8分)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威爾遜的遠景規劃及其受到歐洲民眾歡迎的主要原因。(7分)

  29.(15分)【中外歷史人物評說】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姚瑩(1785年~1853年),安徽桐城人。鴉片戰爭期間,英國殖民者侵占臺灣,時任臺灣兵備道的姚瑩積極備戰,組織臺灣軍民擊退敵軍五次進犯,這讓清政府中的投降派大臣如鯁在喉,交章彈劾。中英談判時,英國談判特使璞鼎查誣蔑姚瑩枉殺其“遭風難民”,要求清朝政府將其“去官正法”“以命抵償”,否則“干戈復起”。1843年,姚瑩被捕入獄。后經友人大力營救出獄,但仍被貶謫川、藏。面對政治打擊,姚瑩不改初衷,在出x藏后寫出《康輶紀行》15卷。書中對x藏的宗教民俗、地理交通等皆有記錄,對英法歷史,英俄、英印關系亦皆有所闡述,揭露英、俄兩國對x藏的覬覦之心和相互之間的矛盾。書中對“西洋各國情節及諸教源流,尤深致意焉”,認為“知彼虛實”,“徐圖制夷”,提出要抵抗西方侵略者,必須要學習他們的自然科學技術。咸豐帝即位后“復用姚瑩,擢為廣西按察使,剿粵匪之亂,病逝軍中”。

  ——摘編自李侃《中國近代史》

  (1)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姚瑩五戰五勝卻被捕入獄的原因。(8分)

  (2)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對姚瑩進行簡要評價。(7分)

點擊下一頁分享的是2017年遼東一中高三歷史期末考試題答案

37792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最黄 | 国产黄mmd在线观看免费 | 日本人强jizzjizz |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xxxx日本 | 99草在线视频| 亚洲youjizz| 日本不卡1 |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 | 欧美性猛交xxxx免费 | 欧美精品做人一级爱免费 | 美美哒中文韩国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 | 在线看片h站 | 日本最新伦中文字幕 | 大色综合色综合网站 | 亚洲天堂免费在线视频 | 69堂免费视频精品 | 国产精品亚洲四区在线观看 | 美女日批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影院 | 国产女主播福利在线 | 人与动物一级黄色片 | 国产永久免费视频 | 国产趴着打光屁股sp视频网站 | 国产欧美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人人看人人看人做人人模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色在线婷婷 | 午夜日b视频 | 中文字幕一级 | 在线a网 | 国产人妖ts在线看网站 | 欧美色爽 | 中文色| 日本无吗免费一二区 | 日本黄线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 欧洲亚洲一区 | 日本99视频| 免费看日批视频 | 青青草视频国产 | 国产毛片久久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