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輪復習的學習方法
1、進行典型題訓練,提升實戰能力。
學習就是一個由模仿到駕馭的過程,我們在借鑒別人精彩點的同時,也是積累知識的過程,最終由量變到質變。有了前期的積累,第二輪復習時除了繼續鞏固基礎,更應該有明顯提升的應該是你的綜合能力哦。
2、構建知識體系,進行專項練習。
高三學生在考試時經常出現一種“舌尖現象”。平時要扎實地鞏固基礎,建立起有效的知識體系,借助理解記憶等方式調動復習的積極性,在需要運用知識的時候準確、及時地提取出來。當遇到舌尖效應時要保持冷靜放松,這樣可有助于知識的回憶。
3、形成考試體系,訓練解題思維。
進入第二輪復習,我們要加強研究做題的第一思維,通過同類型套題來總結和調整看題之后第一次想的方向,及歸納答題的思維共性,這能夠快速幫助我們獲取分數。
高三三輪的復習計劃
第一輪復習——基礎能力過關時期,9月—3月初
高考黃金定律“8020法則”,是指高考試題的80%是基礎知識,20%是稍難點的綜合題,把這部分的基礎做好的話,就可以上一所不錯的大學。
如果你的基礎沒有掌握牢固的話,還是老老實實的按照第一輪的思想去備考,因為整個高考中,基礎及中等難度的分數比例非常之高,抓好基礎將能獲取更多的分數。
第二輪復習——綜合能力突破時期,3月初—5月中
進行典型題訓練,提升實戰能力。
高考黃金定律二就是典型題法則,其實如果我們把高考的方向把握準了,高考的出題模式弄清楚,我們在平時的學習會很輕松。
構建知識體系,進行專項練習2023高三全年復習計劃2023高三全年復習計劃。
體系是綜合的根本,專題是提高的保證。我們在平時要扎實地學好知識,通過形成知識網絡建立起有效的知識體系,借助理解記憶等方式調動復習的積極性,鞏固所學的知識,建立起有效的檢索體系,在需要運用知識的時候能準確、及時地提取出來。
第三輪復習——應用能力提高時期,5月中—5月底
調整心理狀態
面對高考,我們所能做的不是給自己加壓,而是減壓,既不要考慮高考成功后的鮮花和掌聲,也不要過于關注考 試的失敗,要保持一種穩定心態,使自己在復習、應考階段,能夠盡可能熟練地掌握所學知識,在高考中高水平發揮,考出理想的成績。
合理調整高考目標
成功的最佳目標不是最有價值的那個,而是憑著我們的能力最有可能實現的那個。我們也要結合自身的情況調整合適的高考目標,通過我們的努力,一定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
高三各科提分技巧
1、高三語文提分技巧
養成讀書批注的好習慣。孩子在讀書時不要草草過目,遇到一些好詞好句,不妨把它摘抄或圈點下來,以后寫作時可以加以應用,讓閱卷老師耳目一新,提高分數。
2、高三數學提分技巧
考試技巧不濫用。孩子在平時訓練時少用一些方法、技巧類的策略。平常有些同學為了速度,會用一些考試技巧,比如選擇題用排除法去做,其實這樣不妥,因為這道選擇題有可能在其他試卷中以其他形式出現,所以應該把每道選擇題也當作大題來做,把一步步的原理與推理弄清楚。
3、高三英語提分技巧
英語閱讀題大量依賴題感。題感來自于長時間的做題,所以孩子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盡量保證隔一天就要做一套英語閱讀。時間長了,你會發現做題速度變快了,正確率也提高了,做題手感會在日積月累中提高。
高考二輪復習的重要性
二輪復習在三輪復習中主要起到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在復習過程中,不僅要強化一輪復習中的復習效果,還要學會靈活運用。這個階段的學習,不再是把學習過的知識簡單地再現一遍,而是要在對知識整體和各個單元知識部分之間的關系作仔細的探究。學會按邏輯結構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把平時所學的各個單元的、局部的、分散的、零碎的知識及解題的思想、方法和規律進行縱橫聯系,"以線串珠",使之系統化、結構化、網絡化,同時結合大綱和考試說明,將各部分知識進行有機整合,學會看懂題,學會根據題目從腦海中"提取"知識進行解答,養成一定的思維能力和解題能力。
這個過程就是將課本知識轉化為個人所有的過程,即達到“聽得懂老師講的,沒了旁人指點,通過自己思考,也能解題”的要求。因此,如果二輪復習沒有掌握好,不僅三輪復習要求的速度和準確度將無法得到保障,而且很容易造成復習效果不佳,考生很有可能在高考過程中出現“題拿到不知道如何下手”“題做不完”等狀況,成為考生的致命傷。
高考二輪復習的注意事項
很多同學在一輪復習時,或多或少會跟不上老師的進度,對于一些知識點也只是片面理解,并沒有真正的認識和理解該知識點。然而在高考,考的就是基礎,如果基礎知識不扎實,有再多的考試技巧都沒用。所以我們一定要做好的就是查缺補漏。
首先是課本的目錄。打開課本的目錄,根據目錄回憶相對應的知識點,要清楚該知識點會有什么樣的題型。
其次是做題。在高三,我們會做無數的題,當然,做題也是一種查缺補漏的方式,它可以幫助我們發現一些比較薄弱的知識點,它也能讓我們更好地接觸到更多的題型。
再次是和同學相互交流討論。很多知識點僅僅聽得懂是遠遠不夠的,這樣只可以說明你理解了該知識點,不能說明你掌握了該知識點。但是當你能夠和同學講解該知識點時,那即可說明你已經掌握了該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