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的真正意義
重陽節的真正意義有以下幾種:
祝福老人長壽 。重陽節是每年的九月初九,兩個九在一起代表著對老人活得久,并且長壽的祝愿。
思念遠方的親人 。重陽節除了對老人的長壽祝福之外,最重要的意義還是在于對于親人的一些思念。
祝福親人全家平安 。重陽節的主要意思就是雙陽相合,在古代九是一個陽氣十分旺盛的數字,兩個九在一起邪氣是很旺盛的,因此在這一天大家的習俗就是插茱萸,賞菊花,還可以喝一些菊花茶,但千萬要注意,不能贈送自己的親人菊花,菊花大多數都是用來悼念死去的親人,如果送給親人的話意義不太好。
推動全民身體鍛煉 。重陽節一個很重要的習俗就是插茱萸,另外一個就是登高,這兩項活動也是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中提出來了,插茱萸是一項體力活,不僅可以在重陽節當天傳統觀念上起到辟邪的作用,還可以鍛煉大家的身體。
重陽節是為了紀念誰
重陽節是為了紀念東漢時期的桓景。桓景在東漢末年,為了避免災難和祈求長壽,他提出了九九重陽的觀念。南朝梁人吳均之《續齊諧記》載:傳說東漢時,汝南縣里有一個叫桓景的人,突然發生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東南山拜師學藝,仙人費長房給桓景一把降妖青龍劍,桓景學成歸來,利用降妖青龍劍斬殺瘟魔,為民除害。自此,人們便在九月九日重陽節這一日登高遠眺、游樂與野、佩茱萸、飲菊花酒等,相與為樂,以避瘟疫。
重陽節為了紀念哪個名人
重陽節是為了紀念東漢時期的桓景。桓景在東漢末年,為了避免災難和祈求長壽,他提出了九九重陽的觀念。
南朝梁人吳均之《續齊諧記》載:傳說東漢時,汝南縣里有一個叫桓景的人,突然發生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東南山拜師學藝,仙人費長房給桓景一把降妖青龍劍,桓景學成歸來,利用降妖青龍劍斬殺瘟魔,為民除害。自此,人們便在九月九日重陽節這一日登高遠眺、游樂與野、佩茱萸、飲菊花酒等,相與為樂,以避瘟疫。
九九重陽節禁忌
九九重陽節十大禁忌如下:
不能說節日快樂 。重陽節是寓意老年人健康長壽,所以并不適合用節日快樂的詞匯。
不能送菊花 。在長輩的眼中,菊花是祭祀用的,并不適合還健在的人,所以重陽節不要送菊花。
不能穿艷麗的衣服 。重陽節與清明節、中元節、除夕,并稱為四大祭祀節日。在這樣的嚴肅且沉重的日子里,盡量不要穿得花花綠綠。
不能回娘家 。出嫁的女兒盡量不要回娘家,如有違反會對婆婆帶來不順。
九九重陽節的來歷簡介
重陽節的起源有以下三種說法:
源于《易經》中九之陽數相重 。九為最大陽數,九月初九雙九重疊,故稱重陽,古人觀念,雙九有壽命長久、健康長壽寓意。
先秦之前有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際祭天帝、祭祖的活動,而當時也有了重陽節求壽的習俗 。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
起源于祭祀儀式 。我國南方地區在重陽節仍然有重陽祭灶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