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厄爾尼諾會達到什么級別
從目前的情況看,2023年的厄爾尼諾信號非常強烈。海洋監測方面,赤道中東太平洋的幾個關鍵海域,尤其是秘魯近海的海溫幾個月來持續偏高,呈現不斷上升的勢頭。美國氣候預測中心6月8日發布的報告中認為已出現了弱厄爾尼諾狀態。從南美洲天氣來看,智利、秘魯和厄瓜多爾等多地在持續高溫后已經遭遇多輪暴雨、洪水的襲擊。
綜合各項數據判斷,今年的厄爾尼諾,很有可能會達到中等或強厄爾尼諾級別。
厄爾尼諾事件發生時,海水異常升溫,并將一些熱量和水分轉移到大氣當中,因此極易造成氣溫上升。有記錄以來全球氣溫最高的一年——2016年,正是超強厄爾尼諾年。
正如世界氣象組織的報告所言,此次厄爾尼諾回歸,地球將再次面臨氣溫升高的風險,《巴黎協定》的1.5℃升溫目標也會面臨額外挑戰。
近期,全球多地都頻繁創下高溫紀錄,世界氣象組織當地時間4日發布報告確認,熱帶太平洋地區7年來首次形成厄爾尼諾條件,預計今后全球大部分地區氣溫將進一步升高,在2023至2027年這五年內至少有一年會打破2016年創下的高溫紀錄,概率達到98%。
世界氣象組織在最新通報中提及5月發布的一份報告,內容包括預測2023至2027年這五年內至少有一年會打破2016年創下的高溫紀錄,概率達到98%。這一組織區域氣象預報服務部門負責人穆富馬·奧基亞在記者會上說,今后5年“我們可能經歷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年份”。
厄爾尼諾是什么
厄爾尼諾現象是一種自然發生的氣候模式,與熱帶太平洋中部和東部的海洋表面溫度變暖有關,平均每2至7年發生一次,通常持續9至12個月。
與厄爾尼諾現象相對的東太平洋海水異常降溫現象則被稱為拉尼娜現象。包含這兩者在內的厄爾尼諾-南方濤動(ENSO)會造成全球氣溫與降水的變化。
厄爾尼諾會帶來哪些影響
厄爾尼諾真正的影響,是會讓全球氣溫和降水發生巨大的變化,并且可能會加劇因為氣候變化帶來的極端事件的發生。
據外媒報道,今年5月發表的一項研究估計,本年度厄爾尼諾現象可能會造成3萬億美元的全球經濟損失。
今年4月,一場嚴重的熱浪席卷了南亞、東南亞、東亞的多個地區,許多國家再次出現創紀錄的高溫。據英國廣播電視臺(BBC)5月7日報道,越南經歷了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溫度44.1℃。此前泰國西部麥省的氣溫達到創紀錄的44.6℃。緬甸東部一個城鎮的氣溫高至43.8℃,是十年來的最高氣溫。
厄爾尼諾事件也會讓雨帶遷移。在厄爾尼諾事件發生時,西太平洋的暖水向東移動,雨帶隨之東移,西太平洋國家和地區(包括中國、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等)易出現干旱,東太平洋國家和地區(包括厄瓜多爾、秘魯、智利、美國加州等)則容易受到洪澇影響。
厄爾尼諾對我國的影響有哪些
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 減少臺風:在厄爾尼諾現象發生的當年,西北太平洋熱帶風暴(臺風)產生的個數及在我國沿海登陸的個數均較正常年份少。
2. 北方夏季易發生高溫、干旱:在厄爾尼諾現象發生的當年,我國的夏季風較弱。季風雨帶偏南,位于我國中部或長江以南地區,我國北方地區夏季往往降水稀少,高溫干旱。
3. 南方易出現洪澇:在厄爾尼諾現象發生的當年,由于冬季氣溫偏高、降水偏多,導致南方地區容易出現洪澇。
4. 農業影響:厄爾尼諾現象會打破全球各地的氣候規律,從而影響大氣環流和全球各地的降水,導致一些地區降水增多,一些地區降水減少,從而不利于農業生產。
5. 海嘯和風暴潮:厄爾尼諾現象發生時,由于海洋水溫異常升高,導致海嘯和風暴潮的發生頻率和強度增加。
6. 其他影響:厄爾尼諾現象還會導致海洋污染、生態環境破壞等問題,對全球環境和經濟都帶來不利影響。總之,厄爾尼諾現象對全球的影響非常廣泛,不僅限于中國。在中國,厄爾尼諾現象對農業、氣象、環保、海嘯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響。
夏天天氣為什么那么熱
夏季,是一年四季中第二個季節,從立夏起至立秋結束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夏季是許多農作物旺盛生長的最好季節 季風氣候是我國氣候的主要特點,夏季受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的影響,表現為高溫潮濕多雨 我國東;太陽離地球平均距離約一億五千萬公里,實在太遠,而太陽離地球最近和最遠只相差五百萬公里,所以太陽離我們遠和近與天氣關系不大決定天氣冷熱是太陽照射的角度夏天,太陽光直射北半球冬天,太陽光斜射北半球太陽直射天氣。
夏天全國普遍高溫屬于是地理常識了夏天一夏又一夏,我們在冬季盼望春夏的到來,喜歡夏天的熱烈和肆意的快樂然而近年來夏天天氣越來越熱,喜歡夏天的小伙伴還會像往常一樣期待下一個夏天的到來嗎而為什么近年來的夏天天氣;而且在夏天,太陽的高度角最大,太陽光幾乎是直射大地,太陽能到達地球的熱量最多,地球從太陽那里獲得的能量多了,所以夏天熱因為地球繞太陽公轉是一個橢圓形,冬天,我們地球正好旋轉到遠日點,距離太陽遠,獲得的熱量也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