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
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把飯團、雞蛋等食物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
1、吃粽子:
端午節為紀念詩人屈原有吃粽子的習慣,現今粽子的種類非常多,口味大不相同,有鮮肉粽、蛋黃粽、蜜棗粽、原味等等。這時,根據實際情況控制粽子的攝入量,不要因為貪美味而傷了身體。同時記得將粽子加熱后再吃,既安全衛生,又減輕消化負擔。
2、吃蛋:
煮粽子的鍋里一定要煮雞蛋,據說吃端午節粽鍋里的煮雞蛋夏天不會生瘡;把粽子鍋里煮的蛋放在正午時陽光下曬一會再吃,整個夏天都不會頭痛。
3、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由此可見,賽龍舟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
4、門口掛艾草和菖蒲:
端午節門口插艾草和菖蒲是人們的重要內容之一。家家戶戶都要灑掃庭院,以菖蒲、艾草插于門口、懸于堂中,以求除疫避邪,家庭平安。
5、點雄黃酒:
雄黃是一種藥材,據說能殺百毒。在端午節時,將雄黃泡在酒中,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腦門、手腕、腳腕等處抹上雄黃酒,據說,這種做法可以使蚊蟲、蛇、蝎、蜈蚣、壁虎、蜘蛛等不上身。
6、端午節菖蒲水洗手:
因菖蒲的葉子形狀似劍,民間方士稱之為“水劍”,說它可“斬千邪”。
7、掛艾虎:
舊時端午節驅邪辟邪之物,也作裝飾品。中國古代視虎為神獸,俗以為可以鎮祟辟邪、保佑安寧。
8、畫額:
端午節時以雄黃涂抹小兒額頭的習俗,人們用雄黃酒在小兒額頭畫“王”字,一借雄黃以驅毒,二借虎為獸中之王,以示鎮邪。
端午節傳說故事
源于紀念伍子胥
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后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吳王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后,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體裝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紀念孝女曹娥
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說,是為紀念東漢(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于江中,數日不見尸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后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為曹娥江。
源于古越民族圖騰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證實: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有一種幾何印紋陶為特征的文化遺存。該遺存的族屬,據專家推斷是一個崇拜龍的圖騰的部族——史稱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紋飾和歷史傳說示明,他們有斷發紋身的習俗,生活于水鄉,自比是龍的子孫。其生產工具,大量的還是石器,也有鏟、鑿等小件的青銅器。作為生活用品的壇壇罐罐中,燒煮食物的印紋陶鼎是他們所特有的,是他們族群的標志之一。直到秦漢時代尚有百越人,端午節就是他們創立用于祭祖的節日。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經融合到漢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則演變為南方許多少數民族,因此,端午節成了全中華民族的節日。
古代“龍子節”說
是古代龍圖騰團族的祭龍盛典。龍是虛擬的動物,在中國被認為是主宰一切的神靈,中國人素有龍的'傳人、龍的后代之稱,每年祭祀,以龍圖像紋身。
堯舜禹三代的蘭浴避疫之俗說
《大載禮記·夏小正》說“五月蓄蘭為沐浴也”。如今端午仍有洗蘭浴以避疫之俗,如揚州以百草水洗澡。
勾踐水上操練水兵說
春秋越國勾踐于五月五日操練水兵,宋高承《事物紀源》稱:“競渡起于越王勾踐”。
紀念介子推說
介子推是春秋晉國的著名大臣,輔助晉文公重耳復國。介子推曾割自己小腿肚的肉救了即將餓死的重耳,重耳掌權后,給所有的人封了官位,唯獨沒有介子推。后來重耳去請藏到深山中的介子推,他卻不肯出來,重耳想用火燒山的辦法把他逼出來,誰知不肯出山的介子推抱木而死。重耳很傷心,下令五月五日禁火。禁火也是五月五日的節俗,以前端午被稱為寒食日。
紀念伍子胥說
春秋時,楚國伍奢因諫阻平王奪子媳為妻之事遭滿門抄斬,其子伍子胥逃亡吳國,五年后發兵伐楚為父報仇。在吳與楚的戰爭中,因伍子胥讓人用黑豆粉與糯米做成城磚,在困境中救了眾人,最后取得勝利。蘇州至今仍有“一城門救了一城人”的美談。后來伍子胥在五月五日被吳王殺害,拋尸于江中,化為“濤神”,相傳端午節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紀念孝女曹娥說
曹娥父親是浙江會嵇上虞人,巫歌手,漢安帝二年(公元前109年)在縣江邊彈奏唱歌迎波神,不幸溺死,不得尸骸。其女曹娥當時才十四歲,在江邊號哭,盡夜不絕聲,七天七夜,其父尸體浮出。也有說曹娥不得父投江而盡。
紀念屈原說
屈原,楚國大夫,愛國詩人,著有《離騷》、《天問》、《九歌》、《九章》、《招魂》等名篇。因被陷害多次免職,最后眼看國家無望,悲憤自沉汨羅江。屈原投江為五月五日,楚地原有“因想蒼梧郡,茲日祀東君”的傳統節日,后來就作為紀念屈原的日子,并將他視為水神,立祠祭祀。這時,開始與競渡風俗結合,形成新的傳說,大約六朝以后與端午節相連,成為全國性的紀念活動?!肚G楚紀事》記載:“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投汨羅日,傷其死,故并命舟楫以拯之?!?/p>
毒月惡日驅避說
在先秦時代,人們普遍認為五月是個毒月,五日是惡日?!秴问洗呵铩分小吨傧挠洝芬徽乱幎ㄈ藗冊谖逶乱?、齋戒。
《史記·孟嘗君列傳》記載的歷史上有名的孟嘗君,就是在五月五日出生。他的父親要妻子不要生下他,認為這個孩子會危害父母??v觀歷史,此類事件記載很多。
東晉大將王鎮惡五月初五生,他的祖父便給他取名為“鎮惡”。宋徽宗趙佶五月初五生,從小便被寄養在宮外??梢?,古代以五月初五為惡日,是普遍現象。
從先秦以后,這個日子都被認為是不吉之日,為了趨吉避兇,人們往往在此日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術、白芷和喝雄黃酒。
夏至說——端午節的最早起源
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級研究員劉德謙認為,端午節的最早起源來自夏至說。他在《“端午”始源又一說》和《中國傳統節日趣談》中表示,權威性的歲時著作《荊楚歲時記》并沒有提到五月初五要吃粽子的節日風俗,卻把吃粽子寫在了夏至節中。而端午節風俗中的“踏百草”、“斗百草”、“采雜藥”等活動,實際上與屈原無關。
此外,《歲時風物華紀麗》對端午節的第一個解釋是:“日葉正陽,時當中即端午節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節又可稱為天中節?!庇纱硕宋绻澋淖钤缙鹪串斒窍闹?。
端午節的詩句
1、小團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兒和。——張耒《端午》
2、端午臨中夏,時清人復長?!盥』抖宋缥涑傻钛缛汗佟?/p>
3、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K軾《浣溪沙·端午》
4、當年忠血墮讒波,千古荊人祭汩羅?!奶煜椤抖宋绺信d》
5、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獪@祖《午日處州禁競渡》
6、玉粽襲香千舸競,艾葉黃酒可驅邪。——許文通《端陽采擷》
7、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歐陽修《魚家傲》
8、有意莊嚴端午,不應忘卻重陽?!煲睢冻写搿?/p>
9、粽葉香飄十里,對酒攜樽俎。——蘇軾《六幺令》
10、鶴發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殷堯藩《同州端午》
11、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陸游《乙卯重五詩》
12、仙宮長命縷,端午降殊私。——竇叔向《端午日恩賜百索》
13、榴花三日迎端午,蕉葉千春紀誕辰。——范成大《鷓鴣天》
14、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惌偂兑延隙宋纭?/p>
15、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K軾《浣溪沙·端午》
16、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殷堯潘《端午日》
17、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鸥Α抖宋缛召n衣》
18、共駭群龍水上游,不知原是木蘭舟?!呚暋段缛沼^競渡》
19、競渡岸傍人掛錦,采芳城上女遺簪?!焘埂对乐荻宋缛账腿擞纬贿B》
20、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R肇《競渡詩》
端午節祝福寄語
1、如火如荼五月艷陽天,又是一年粽子飄香時。粽葉片片把真情包裹,糯米粒粒把幸福粘連,紅棗顆顆把甜蜜點綴,紅線條條把吉祥系牢。端午時節愿你愉快綿綿。
2、距離,有近有遠。記憶,彼此相連。聯系,時多時少。情誼,永恒不變。短信,今朝一段。祝福,天天相伴!
3、讓我攜一縷粽香,溫馨你生活的角落;讓我傳一份思念,照耀你心靈的花園;讓我架一葉龍舟,滿載如意的風帆;讓我送一份祝福,滋潤你善良的心田。愿你端午時節,幸福愉快樂無邊。
4、汨羅江訴說著神奇的故事,葦葉糯米融入無限的敬意,龍舟承載著古老的傳說,端午節日蘊含民族的品格。祝你生活甜蜜!端午節愉快!
5、鋤禾在端午,汗滴禾下土。為了盤中餐,生活不怕苦。朋友送祝福,清涼能解暑。事業展鴻圖,機會不勝數。健康永常駐,愉快不迷路!端午愉快!
6、甘肅省靜寧州端午摘玫瑰以蜜腌漬為飴。鎮原縣端午贈新婚夫婦香扇、羅綺、巾帕、艾虎。子弟并邀集父兄宴請師長,稱為“享節”。漳縣端午,牧童祀山神。積薪丘,在雞鳴前焚燒,俗稱“燒高山”。
7、喜歡一種聲音,是微風吹落的雨,欣賞一幅圖畫,是夜點綴的星,淘醉一種氣息,是幽蘭彌漫的香,祝福我的朋友是笑看短信的你,祝端午節愉快!
8、天灰蒙蒙的,空氣是潮濕的,他獨自來到江邊,面對汨羅江,縱身一躍,從此,歷史上少了一個叫屈原的偉大詩人,多了一個端午節。
9、每到端午節,秭歸人都要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紀念屈原,端午詩會吟屈原、賽龍舟紀念屈原、舉行儀式公祭屈原,此外還有掛艾蒿、插菖蒲、吃粽子、飲雄黃酒等。
10、今年送你的粽子不一般,有開心餡的‘粽’幸福,有平安餡的‘粽’健康,有吉祥餡的‘粽’如意,有財富餡的‘粽’好運,你可要收好,愿你端午節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