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知識點總結大全
想要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超越別人,就要在別人還玩耍的時候,自己靜靜的學習。做好超越別人的準備了嗎?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知識點總結大全”,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知識點總結大全【篇1】
1、敕勒歌
【作者】佚名【朝代】南北朝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2、譯文
遼闊的敕勒大平原,就在陰山腳下。敕勒川的天空啊,看起來好像牧民們居住的氈帳一般。它的四面與大地相連,蔚藍的天空一望無際,碧綠的原野茫茫不盡。那風吹到草低處,有一群群的牛羊時隱時現。
3、賞析
這首民歌,勾勒出了北國草原壯麗富饒的風光,抒寫敕勒人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豪情,境界開闊,音調雄壯,語言明白如話,藝術概括力極強。
這首歌也具有鮮明的游牧民族的色彩,具有濃郁的草原氣息。從語言到意境可謂渾然天成,它質直樸素、意韻真淳。語言無晦澀難懂之句,淺近明快、酣暢淋漓地抒寫了游牧民族驍勇善戰、彪悍豪邁的情懷。
小學語文知識點總結大全【篇2】
1.詞語
悼(dào)詞膚(fū)淺衷(zhōng)心
嫉(jí)恨誹謗(fěibàng)
詛咒(zǔzhòu)給(jǐ)予答復
誣(wū)蔑
2、成語
豁然開朗:明白,通達。
堅忍不拔:堅持而不動搖。
卓有成效:成績、效果顯著。
繁蕪叢雜:繁多雜亂。
不可估量:不可估計。
永垂不朽:永遠流傳不會磨滅。
3、文學常識
1883年3月14日,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導師、科學共產主義創始人馬克思因病逝世,3月17日,他的葬禮在倫敦海格特公墓舉行,恩格斯發表了這篇演說辭。
小學語文知識點總結大全【篇3】
文言小說多為短篇小說,多以志怪、志人、愛情、歷史、豪俠、哲理為題材。著名作品有《世說新語》及《聊齋志異》等。
半文半白小說則包括長篇及短篇小說。長篇小說的.代表作有《水滸傳》、《三國演義》、《西游記》、《儒林外史》及《紅樓夢》等。這些小說都分章標回,語言上保留了民間說書藝術的特色,故文學史稱之為「章回小說」。而短篇小說的代表作則有馮夢龍《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簡稱《三言》),以及凌蒙初《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合稱《二拍》)《快嘴李翠蓮》。
四大譴責小說:《官場現形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孽海花》《老殘游記》
小學語文知識點總結大全【篇4】
《觀刈麥》
1、本詩從格律上,這是五言律詩。從表達方式上,這是一首敘事詩。
2、白居易的敘事詩善于刻畫人物在某種特定環境下有悖于常情的心情,請從本詩中摘出這樣的詩句,進行簡要分析。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雖說烈日炎炎,腳下暑氣熏蒸,背上烈日烘烤,人都筋疲力盡了,但還是只想著抓緊夏天白晝長多干點活。這里人物的心理跟環境是對立的',這樣的描寫能突出人物形象,深化主題思想。
3、發揮想象,用生動的語言描述“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一句所展現的勞動場景。
在一望無際的麥田里,農民頂著烈日勞動,腳下是被烈日熏蒸的暑氣,陣陣往上沖,彎下的赤.脊背,被灼熱太陽光燒烤得油黑發亮。
4、賞析“今我何功德,盡日不能忘”。
這段議論抒情句,通過官吏舒適富裕與農民辛苦貧困的鮮明對比,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5、詩中最能體現農民辛苦勞作的詩句是: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6、描寫母子給田間勞作的親人送飯送水的句子是: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7、描寫“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而換來的豐收的句子是: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8、“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悲從何處來?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小學語文知識點總結大全【篇5】
那刻的美是永恒的,因為張愛玲孤獨的一生走完了,留下的一片蒼涼與無盡嘆息化成玻璃靈柩,守護著她過去的燦爛。
張愛玲在上海時,好奇裝異服。當時在上海漫畫家文亭所繪的“上海女作家三畫像”中 ,給同時期在上海活躍的著名女作家蘇青和潘柳黛的定義分別是“輯務繁忙的蘇青”和“弄蛇者潘柳黛”,而張愛玲的特征則為“奇裝炫人”。
民國時期,張愛玲、蘇青、關露、 潘柳黛是蜚聲上海文壇的四大才女。同一時期,上海還有一大批“小姐作家”。她們相互之間作矜持狀,各自談及同時代的女作家,都流露自傲,各不相讓:“目前女作家的作品,我不大讀”,“女作家的作品我從來不看”,...。蘇青與張愛玲則互唱互和仿佛唱雙簧:“只看張愛玲”(蘇青語),“把我同冰心、白薇她們來比較,我實在不能引以為榮,只有和蘇青相提并論我是心甘情愿的。”(張愛玲語)。潘柳黛在《論胡蘭成論張愛玲》中,對胡蘭成說張愛玲有貴族血液(李鴻章的重外孫女),尖刻地譏諷這關系就好像太平洋里淹死一只老母雞,上海人吃黃浦江的自來水自稱“喝到雞湯”的`距離一樣,以上海人腦筋之靈,不久將來,“貴族”二字,必可不脛而走,隨后果真有“貴族排骨面”上市;后來張愛玲到香港,有人告訴她潘柳黛也在香港,張愛玲回答說:“誰是潘柳黛?我不認識。”
香港大學文科就讀時有位好友炎櫻,張愛玲書中屢有描述,并錄下一些炎櫻語錄。張愛玲對炎櫻的描述有:“炎櫻姓摩希甸,父親是阿拉伯裔錫蘭人(今斯里蘭卡),信回教,在上海開摩希甸珠寶店。母親是天津人,為了與青年印僑結婚跟家里決裂,多年不來往。炎櫻的大姨媽住在南京,我到他們家去過,也就是個典型的守舊的北方人家。炎櫻進上海的英國學校,任prefect,校方指派的學生長,品學兼優外還要人緣好,能服眾。我們回到上海進圣約翰大學,她讀到畢業,我半工半讀體力不支,入不敷出又相差過遠,隨即輟學,賣文為生。”
總結:對于張愛玲來說,愛情只要歡娛靜好即可,甚至不顧胡蘭成正為日本人做事。當胡離開上海時,張對他說:你可化名張牽,亦可叫張招,天涯海角,總有我在牽你招你。而胡蘭成似乎無意廝守終身。
小學語文知識點總結大全【篇6】
一、現代文閱讀
1、新聞,又稱消息,通常分為動態新聞、綜合新聞、典型報道和新聞述評四類。其中,動態新聞是報紙、廣播最常用的一種。它報道的是國內外最新發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氣象、新成就。
2、新聞的要素,也就是記敘要素,包括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發生的原因、經過、結果3、新聞的特點:立場、觀點鮮明,內容真實、具體,反映迅速,語言簡明準確。
4、常用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列數字、下定義、畫圖表、引資料、作比較、打比方、分類別等
5、說明文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現象–本質、原因–結果、整體–部分、概括–具體、特點–用途、主–次、總–分)
6、環境描寫:社會環境描寫作用:交代時代背景、社會習俗、思想觀念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自然環境(包括人物活動的地點、季節、氣候、時間和景物、場景)作用:交代時間背景、渲染氣氛、表現人物某性格、烘托人物某心情、推動情節的發展、深化主題
7、②人物描寫:(語言動作外貌神態心理)表現了人物某種思想感情或某種性格特征8、小說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
9、記敘的三種順序:順敘、倒敘、插敘。(補敘屬于插敘一種)。
10、八種常用修辭方法:
①比喻–使語言形象生動,增加語言色彩。②、擬人–把事物當人寫,使語言形象生動。
③夸張–為突出某一事物或強調某一感受。④、排比–增強語言氣勢,加強表達效果。、⑤對偶–使語言簡練工整。⑥引用–增強語言說服力。⑦設問–引起讀者注意、思考。、⑧反問–起強調作用,增強肯定(否定)語氣。
十種常用寫作手法:象征、對比、襯托、烘托、伏筆鋪墊、照應(呼應)、直接(間接)描寫、揚抑(欲揚先抑、欲抑先揚)、借景抒情、借物喻人。
二、病句類型
1、成分殘缺(缺少主語、缺少賓語)
①、通過這次文學交流活動,使同學們的語文素養得到了提高。改正:刪去”通過”或者”使”,句子就有主語了。
②、這篇報告列舉了大量事實,控訴了人類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水土流失。改正:在”流失”后面補充”的行為”,這樣句子就有了賓語了。
③、隨著救援工作的'緊張進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心理教育中心已經總結出一些地震災害心理危機干預。改正:在”干預”后面補充”的方法”,這樣句子就有了賓語了。
總結:修改的一般方法–通讀句子,找出缺少的或多出的成分,補上或者刪掉。
2、搭配不當
①、省委省政府追認他為”湖南省抗冰救災模范””烈士”等榮譽稱號。改正:將”追認”改為”追授”,或者刪去”等榮譽稱號”。
②、為了活潑畢業班同學的課余生活……改正:將”活潑”改為”活躍”或”豐富”。
小學語文知識點總結大全【篇7】
一、辨析詞義
辨析詞義的方法:
1、要搞清詞語的感情色彩。例:“團結”和“勾結”,都有一個“為了一個目的聯合和結合“的意思。“團結”用于好的方面,而“勾結”用于壞的方面,指“進行不正當的活動而暗中結合”。
2、注意運用的對象。如:“愛戴”和“愛撫”,前者用于黨、領袖、英雄,后者用于老一輩對后代。
3、注意范圍的大小。如:“遼闊”和“廣闊”,都是指面積廣大,但遼闊比廣闊所指的范圍更大。
4、注意程度的輕重。如:“喜愛”和“酷愛”,都有愛好某事某物之意,但“酷愛”比“喜愛”的程度重。
5、考慮詞語搭配的習慣。如“提高水平”,“改進方法”,“改善生活”等。
二、用詞造句
用詞造句要做到:
1、正確理解詞語的意思,注意它的使用習慣,特別要留心這個詞語用在什么場合,常跟哪些詞語搭配。
2、把意思表達完整。
三、詞語的歸類或排列
常見的可以從詞語所代表事物的性質、特點、用途、概念大小,相關相對關系等方面來考慮。
句子1、陳述句:用于告訴別人一件事或一個道理,表示陳述語氣的句子,一般語調平和,句尾一般用句號。
例:(1)小明的好朋友是學生。
(2)明天我們去秋游。
(3)夜空中滿是閃閃的星星。
2、疑問句:用于提出問題的句子,句尾語調上升,常有疑問詞“呢、嗎、呀、么等等”句尾用問號。
例:(1)這本書是你的嗎?
(2)你吃過午飯了嗎?
(3)他在做什么呢?
3、祈使句:表示命令、請求、希望或者勸阻的句子,根據語句語調可以用嘆號、也可用句號。例:(1)不許隨便亂走!(2)請把那本書給我。
4、感嘆句:用于抒發感情、表示感嘆的句子,句尾用嘆號。例:(1)春天的景色真美呀!(2)種子的力量竟然有這么大!
【練一練】
1、分析下列作文題,按照要求把題目分類(在橫線標出題號) ⑴ 早晨 ⑵ 好姑姑 ⑶ 友誼 ⑷ 比賽
⑸ 上學路上 ⑹ 放學以后 ⑺ 我的妹妹 ⑻ 我和妹妹 ⑼ 我愛勞動 ⑽ 難忘的一天 ⑾ 和好 ⑿ 愛晚前
⒀ 練毛筆字 ⒁ 這件事教育了我 限制中心的題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限制時間的題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限制地點的題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限制敘事的題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限制寫人的題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限制寫人物關系的題目有_________________
2、用~~~~~~劃出下列題目中的關鍵詞,并體會它對表現文章中心思想的作用。
他家富起來了我和同桌比手勁媽媽教我洗衣服這件事做對了他的心靈美 二、認真選材
選用哪些材料來表達中心,這就是選擇題材,選材要注意以下三點:
第一,要圍繞中心選擇材料,與中心有關的就選取,與中心無關的就不采用。 第二,要選擇熟悉的有意義的材料,使別人讀了能受教育或有收獲。
第三,題材要力求新穎,吸引人,避免一個模式。但也不能為“奇巧“憑空編造。 【練一練】
1、下面是一組半命題,要求選擇題材,把題目補充完整。然后選一題作文。 我學會了 ; 我喜歡的 ; 難忘的 ; 快活的 ; 真有趣 ; 教育了我;
2、閱讀下面芳芳的十個事例,然后分別以《熱愛勞動的芳芳》、《刻苦學習的芳芳》為題,從事例中選擇材料,擬出作文提綱,要求中心與材料一致。 芳芳的十個事例 帶病堅持到校上課
春天,與爸爸媽媽在院子里壘花壇、種花草 幫助軍屬王大爺搞衛生 熱心幫助同學補習功課
下雨了總是撐著傘接送小同學 作業認真,常受到老師的贊揚
小學語文知識點總結大全【篇8】
成語歸類大全
1、首尾同字的成語
微乎其微 神乎其神 天外有天 痛定思痛 數不勝數 舉不勝舉 人外有人 防不勝防 忍無可忍 聞所未聞
2、夸張構詞的成語
怒發沖冠 一目十行 一日千里 一字千金 一瀉千里 一觸即發 百發百中 一日三秋 不毛之地 不計其數 膽大包天 寸步難行 一步登天 千鈞一發
3、含有比喻
春深似海 呆似木雞 繁花似錦 歸心似箭 光陰似箭 侯門似海 好語似珠 皎陽似火 口似懸河 流年似水 貌似強大 面似靴皮 情深似海 日長似歲 如癡似醉 如花似朵 如花似錦 如花似玉 4、帶有反義詞的成語:
東倒西歪 南轅北轍 前赴后繼 前俯后繼 左推右擋 承前啟后 舍近求遠 揚長避短 棄舊圖新 優勝劣汰 棄暗投明 取長樸短 厚今薄古 苦盡甘來 七上八下 九死一生 三長兩短 大同小異 大材小用 大智若愚 小題大做 上行下效 上竄下跳 無中生有 天翻地覆 化險為夷 兇多吉少 古為今用 古往今來 舊仇新恨 出生人死 生離死別 有名無實 有備無患 有眼無珠 尋死覓活 異口同聲 異曲同工 陽奉陰違 此起彼伏 吐故納新 同甘共苦 因小失大 優勝劣敗 自生自滅 評頭論足 遠交近攻 求同存異 聲東擊西 克己奉公 扶弱抑強 改邪歸正 里應外合 刪繁就簡 徹頭徹尾 空前絕后 頂天立地 撥亂反正 居安思危 承上啟下 承前啟后 虎頭蛇尾 明爭暗斗 明槍暗箭 明察暗訪 知彼知己 供不應求 舍本求末 舍生忘死 舍近求遠 舉足輕重 前因后果 將信將疑 南腔北調 南轅北轍 挑肥揀瘦 柳暗花明 厚此薄彼 除舊更新 畏首畏尾 絕無僅有
諂上欺下 起死回生 顧此失彼 能屈能伸 深入淺出 推陳出新 假公濟私 量人為出 懲前毖后 街頭巷尾 搖頭擺尾 僧多粥少 顛倒是非 顛倒轉折 避實就虛 避重就輕 藏頭露尾 瞻前顧后前俯后仰 深入淺出 內柔外剛
5、帶有近義詞的成語:
興國安邦 翻山越嶺 百依百順 背井離鄉 長吁短嘆 道聽途說 丟盔棄甲 調兵遣將 甜言蜜語 眼疾手快 胡言亂語 仁人志士 調兵遣將 手舞足蹈 魂飛魄散 狐群狗黨 人山人海 丟盔棄甲 呼風喚雨 龍騰虎躍 胡思亂想 日久天長 金枝玉葉 長吁短嘆 爭名奪利 虎背熊腰 日新月異 甜言蜜語 長年累月 高瞻遠矚 自由自在 爭分奪秒 花言巧語 引經據典 流言蜚語 自輕自賤 崇山峻嶺 含辛茹苦 風起云涌 假仁假義 自暴自棄 想方設法 窮兇極惡 雷厲風行
小學語文知識點總結大全【篇9】
一、字母表(音序表)
aa b 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yy zz (其實就是英語26個字母的大小寫,只是讀音不同)
二、音節
音節由聲母、韻母和聲調三個部分組成(三拼音節還包括:介母)
三、聲母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四、韻母
1、單韻母:a o e i u ü (6個)
2、復韻母:ai、ei、ui、ao、ou、iu、ie、üe、er(9個)
3、鼻韻母:(前鼻音)an、 en、 in、un 、ün(后鼻音)ang、eng、ing、ong
五、整體認讀音節
zhi 、chi、shi、ri、zi、ci、si、ye、yi、yin、ying、wu、yu、yue、yun、yuan(16個)
六、標調規則
有a別放過,沒a找o、e,i、u并列標在后,這樣標調準沒錯!
七、拼寫需注意的事項
1、j、q、x遇到ü ,兩個小點要拿去
2、句子開頭的首字母要大寫;漢語人名的開頭字母要大寫;專有名詞的開頭字母要大寫例:beijing;文章標題開頭字母要大寫
小學語文必會基礎知識--量詞
常能聽見某某小朋友有意或者無意的說:那里有“一頭馬”等等,聽著其實挺可笑的,但是這恰恰說明了小學語文中一個不可忽略的問題------量詞。顧名思義,量詞就是表示數量的詞語,也是小學語文的一個必考必會問題,下面我簡單的做了小結,如有不全,僅供參考!
一、量詞:
表示人、事物或動作的數量單位的詞,叫做量詞。
量詞的細致分類很多,例如名量詞、動量詞等,在這里我只對小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量詞做以歸類和小結,如果有不全,僅供參考。
“一個人、兩只梨頭 、三口鐘 、一把茶壺”中的“個、只、口、把”以及表示度量衡的“斤、公斤、斗、升、尺、寸、丈”等,表示人或事物的數量單位,叫做名量詞。
“去一趟、看一遍、做一次、哭一場”中的“趟、遍、次、場”,表示動作的數量單位,叫做動量詞。
把名量詞“駕”“人”和動量詞合在一次,共同用來作為一種特殊的計量單位,就是復合量詞。
剛一看這一簡單的知識點量詞就分成這么多細致的概念似乎很難掌握,但我個人覺得概念只作為了解就可以了,而真正需要掌握的是如何去正確的填寫、運用量詞,而不至于出現“一頭馬,一匹狗”這一類的笑話,經過多年的教學,我將小學常用、常考的量詞做了一個歸納如下:
個 頭 快 匹 條 斤 名 位 群 座 口 陣 雙 本 道 把 份 根 次 列 架 棟 輛 臺 片 輪 只 棵 顆 朵 艘 場 對 封 張 件 所 桿 瓶 頂 項 幅 部 支 枝 首 尊 堆 鉤 葉 彎 縷 伙
(注:常用的量詞多數都在日常生活的口語中出現,所以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的積累和正確的運用)。
另外除了單個量詞的運用之外,量詞的重疊也是一個必會的知識點,但是在掌握了單個量詞的運用基礎上,重疊就已經很簡單了。
量詞的重疊:除了計量名量詞外,不少量詞可以重疊使用。例如:個個/件件/張張。次次/趟趟/回回等等。
講解:
量詞,尤其是名量詞,特別豐富,是外國語不能比擬的,這也是我們漢語引以為豪的特點之一。 有的量詞只同兩三個詞有交往 ,例如“尊”,只能說“一尊佛像”、“一尊菩薩”等;有的量詞卻應用很廣,例如“個”,可以說“一個人、一個問題、一個蘋果、一個家、一個座位、一個單位、一個口信”等等。有的名詞又可以同幾個量詞相搭配,例如: 一只 一頂 一個 一打 帽子 一條 一尾 一串 一斤 魚 一顆 一粒 一堆 一串 一把 一吊 葡萄 什么量詞同什么名詞相搭配,有一定的規律,如凡是小而圓的東西,如珍珠、米、葡萄、小石子等,可用量詞“顆”;凡是細而長的東西,如竹竿、長槍、香煙等,可用量詞“支”、“根”。使用這些量詞,不僅表示單位,而且表示出事物的形狀來,顯得具體形象。文學作品中經常利用量詞這個特點,例如“一輪明月、一鉤殘月、一彎新月、一葉扁舟、一縷笛聲”等。
有的量詞還具有褒貶色彩。如:“兩位青年工人協助民警抓住了一伙歹徒。”量詞“位”具有尊敬的感情色彩;而量詞“伙”,卻具有鄙視的感情色彩。大多量詞沒有什么感情色彩,它們跟哪個名詞相搭配,完全是根據說話的習慣,例如“把”,可以說“一把刀、一把米、一把扇子、一把鎖、一把年紀”等等。
小學語文必會基礎知識---關聯詞
我教過的很多學生都對關聯詞掌握良好,但多數同學有一個誤區,那就是總認為關聯詞是種固定搭配,比如說因為就一定和所以,雖然就一定要和但是一起用,往往在出現隨即應用,或者某些關聯詞混合運用的時候就會出現差錯,所以在這里我要提醒孩子們,關聯詞其實就是能夠讓兩句或者更多句話有機的、合理的聯系起來的詞語,運用時要靈活多變、通順合理就可以,不要死教條!以下我對小學常用的,也是必須要掌握的關聯詞語做了小結,僅供參考!
1、并列關系: ...一邊...一邊... ...一面...一面 ... 不是...而是... 有時...有時... 既...又... 又...又 ... 那么...那么...
2、承接關系:一...就 首先...然后 ...又... ...就... ... 接著 ...
3、遞進關系:不僅...而且 不是...甚至 不但...而且 不但(不僅、不只、不光)...還(又、也)
4、因果關系:因為...所以 由于...因此 ...因故... 之所以...是因為 既然...就 ...因此...
5、選擇關系:是...還是 不是...就是 要么...要么 與其...不如 寧可...也不 寧愿...不愿...
6、轉折關系:雖然...但是 盡管...還 盡管...卻 但是(可、卻、可是、然而、不過、只是、僅)
7、假設關系:如果(假設、倘若、要是)...就(那么、那就) 即使(就是、就算、縱然)...也(還)
8、條件關系:只要...就 只有...才 除非...才 任憑...也
關聯詞語的運用,關鍵在于平時語感的培養,如果一句話當你添上了關聯詞語之后意思表達出現的差異,那么肯定是不對,所以關聯詞語的運用竅門就在于對句子和意思的準確理解和把握。
小學語文必會基礎知識--修辭
修辭是修飾文字詞句、運用各種表現方式,使語言表達得準確、鮮明而生動有力。 常用的修辭手法有:
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對偶、反復、設問、反問、引用、對比、借代、反語、頂真、互文、比擬等。
修辭方法不只是小學語文非常重要的基礎知識,而且這一知識點的掌握好與壞直接關系到作文這一重要的知識,所以絕不能忽視,以上粉色的修辭方法是小學生必須要掌握的,接下來我做了如下小結,僅供參考!
1、比喻:說白了就是打比方,利用事物間相似的地方,借一個事物說明另一個事物的方法。
2、擬人:是把人的特征給予事物,讓事物如人一樣說話、活動、有感情。
3、夸張:對某一個事物進行擴大或者縮小的描述,但不是豪無邊際沒有原則無限的,不同于說大話,而是藝術的擴大或縮小。
4、排比:是把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預期一致的詞組或句子排列起來,借以增強表達效果。
5、反問:用問的預期表達確定的意思或加重語氣。說白了就是有問答在句中。
6、設問:可以直白的說就是自問自答。
7、雙關: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故意讓一個詞語或一句話獲得雙重意義。
8、引用:引用別人的話或成語、典故等。
9、反語:故意說反話,用一種本來意思相反的詞語或句表達意思。
10、對比:把正反兩個事物或者事物的正反兩方面一起對照。
11、對偶:用字數相等、結構相似的兩個句子或短語表達意思相近相關或相反的。
12、反復:為表達強烈的感情有意重復使用某個詞語、句子。
13、借代:不直接說出要說的人或事,而是借用和這個事或人相關的人或事。
如果想把修辭方法運用的恰當正確,一定要在日常的學習中留心、留意,多積累,有一個小竅門,就是把每個修辭方法都背一到兩個有代表的句子,并以此句舉一反三!
小學語文必會基礎知識--歇后語
1、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2、砌墻的磚頭--------后來居上
3、早開的紅梅-------一枝獨秀
4、車到山前--------必有路
5、打破砂鍋--------問到底
6、門縫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7、虎落平陽--------被犬欺
8、畫蛇添足--------多此一舉
9、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10、井底青蛙--------目光短淺
11、大海撈針--------沒處尋
12、竹籃打水--------一場空
13、打開天窗--------說亮話
14、船到橋頭--------自會直
15、飛蛾撲火--------自取滅亡
16、百米賽跑--------分秒必爭
17、拔苗助長--------急于求成
18、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19、芝麻開花--------節節高
20、新官上任--------三把火
21、瞎子點燈--------白費蠟
22、兔子尾巴--------長不了
23、偷雞不成--------蝕把米
24、王婆賣瓜--------自賣自夸
25、老虎屁股--------摸不得
26、老虎拉車--------誰敢
27、老鼠過街--------人人喊 打
28、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29、墻上茅草--------隨風兩邊倒
30、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31、塞翁失馬--------焉知禍福
32、壺中無酒--------難留客
33、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34、有借有還--------再借不難
35、貓哭耗子--------假慈悲
36、三九天吃冰棍-----寒了心
37、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
38、對牛彈琴--------白費勁
39、寺里的木魚--------任人敲打
40、霸王敬酒--------不干也得干
41、板上訂釘--------跑不了
42、竹筒倒豆子--------直來直去
43、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44、竹筍出土--------節節高
45、茶壺里煮餃子-------倒不出來
46、釘頭碰釘子--------硬碰硬
47、高山上敲鼓------四面聞名(鳴)
48、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49、啞巴吃餃子-------心里有數
50、鐵打的公雞--------一毛不拔
51、雞蛋碰石頭--------不自量力
52、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53、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
54、孔夫子搬家--------凈是書
55、木偶流眼淚--------假人假義
56、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57、門縫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58、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
59、潑出去的水--------收不回
60、騎驢看唱本--------走著瞧
61、千里送鵝--------禮輕情意重
62、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63、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64、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65、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68、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
69、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
70、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71、上鞋不用錐子-------真行
72、搟面杖吹火--------一竅不通
73、瘸子上炕-------一搬一上
74、開水里煮空籠--------不爭包子爭口氣
75、秀才遇到兵--------有理講不清
76、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77、黃牛追兔子--------有勁使不上
78、過年娶媳婦--------雙喜臨門
79、豬鼻子里插蔥--------裝象
80、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81、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
82、池塘里的風波--------大不了
83、擔著胡子過河--------謙虛過度
小學語文必會基礎知識---標點符號
標點符號的相關知識可以說會伴隨著一個學生或者說一個人一輩子,只要涉及到寫,那么就離不開標點符號,而標點符號也是小學必須要掌握的一項基礎知識,在__年高考改革的提案中有這么一項規定,錯一個字就要扣掉一分,而標點是作為一個字的標準而來定的,所以千萬不要因為小小的一個符號的錯誤而忽略不計,為此我做了以下小結,僅供參考!
小學常用標點:(16種) 逗號, 句號。 問號? 感嘆號! 冒號: 分號; 雙引號 頓號、 括號 破折號—— 省略號...... 書名號 著重號. 連接號(——) 專名號(----)
基本概念及用法:
1、逗號:表示一句話中間的一般性停頓。
2、句號:用于一句完整話的最后停頓。
3、問號:表示一個疑問句末尾的停頓和語氣。
4、感嘆號:用于表示強烈感情的句子末尾的停頓和語氣。
5、冒號:表示提示性話語之后的停頓。
6、分號:表示停頓一般比逗號大比頓號小,復句間較大的停頓。
7、雙引號:表明文中直接引用別人的話、書上的話、人物的話等。
8、頓號:表示句子中并列詞語之間的停頓。
9、括號:標明文中注釋的部分。
10、破折號:表示出現種種不同的語境、情態和語法意義。
11、省略號:表示由于種種原因省去的內容、達到便于記敘的目的。
12、書名號:表示書名、篇名、報刊名、文件名、戲曲、圖畫等的名稱。
13、著重號:表示文中特別重要,需要注意的字詞句。
14、間隔號:表示時間、民族、書名、人名之間的分界。
15、連接號:表示時間、地點、數目等起止的標點。
16、專名號:表示人名、地名、國家名等。
小學語文必會基礎知識--句子
1、陳述句:用于告訴別人一件事或一個道理,表示陳述語氣的句子,一般語調平和,句尾一般用句號。
例:(1)小明的好朋友是學生。(2)明天我們去秋游。(3)夜空中滿是閃閃的星星。
2、疑問句:用于提出問題的句子,句尾語調上升,常有疑問詞“呢、嗎、呀、么等等”句尾用問號。
例:(1)這本書是你的嗎?(2)你吃過午飯了嗎?(3)他在做什么呢?
3、祈使句:表示命令、請求、希望或者勸阻的句子,根據語句語調可以用嘆號、也可用句號。
例:(1)不許隨便亂走!(2)請把那本書給我。
4、感嘆句:用于抒發感情、表示感嘆的句子,句尾用嘆號。
例:(1)春天的景色真美呀!(2)種子的力量竟然有這么大!
應該很負責的說,小學階段如果能很好的掌握這幾種句型以及這幾種句型的相應變化的話,那么在小學階段語句這個知識點上還是基本夠用的,但是一定要學透、舉一反三,不能自滿,應該逐漸的拓寬自己的知識面,當然這還需要我們家長和老師去幫助孩子、鼓勵孩子!
小學語文知識點總結大全【篇10】
形象比喻式開頭
即寫在文章時不直接描寫人物或敘述事物,而是先用形象的比喻描述有關的內容或人物,然后再逐步深入地寫內容。大體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種形式開篇。比喻力求生動、貼切。
如:老師,您是永不叫累的園丁;您是輸送養料的樹根;您是燃燒自已照亮我們的蠟燭;您是天下最偉大的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妙用排比式開篇
即把結構相同或相似的三個或三個以上句子或詞組連用在一起,表達統一思想的修辭手法叫作“排比”。排比式開頭對表現人物特點,敘述事情經歷,表達思想感情,充分展示道理都有特殊的效果,強烈的語言氣勢,工整的詞句韻律,情與美的完美結合,給讀者以美的享受。
如:我即將告別生我養我的故鄉,告別親我昵我的親人,告別親切善良的鄉親,踏向南下的列車,去追求我的理想,我的信念,我的燦爛明天!(選自《走出家門》)
對比渲染式開頭
即在開頭把對立的人、事物或者同一人、同一事物的相反兩個方面并列出來,形成鮮明的對照。對比手法開頭,可以突出中心,加深讀者對人物或事件的印象。
如:我有一個經常豎著大拇指夸我“精彩極了”的媽媽,還有一個經常皺著眉頭訓我“糟糕透了”的爸爸。正是有這兩種極端的愛才讓我常常在自信中明白自己努力的方向。(選自《兩種愛》)
示中心式開頭
即在文章開頭就將人物的思想品質,或事件的意義,或景物的特點,或揭示的哲理等交待出來,以突出作文的中心。
如:我要將自己“嫁”給書。是書教給我許多知識,是書教會我怎樣做人,是書給我了許多的喜怒哀樂……(選自《我要“嫁”給書》)
直點文題式開頭
即在文章的開頭就點出了文題,讓讀者直奔問題所要說的內容,一目了然,不易跑題。
如:假如我會克隆,我一定要克隆幾個我自已,幫我做各種事。(文題是《我要克隆幾個自己》)
小學語文知識點匯總(三)
文明語言,不文明語言
A、 文明語言,即話說得很有禮貌。如:岳飛向前施禮:“請問老丈,方才可曾見一個騎黑馬的?他往哪條路上去了?”
B、同樣意思的話,有的講的就很粗野,沒禮貌。如:牛皋像一個老者問路,在馬上吼道:“呔,老頭兒!爺問你,小校場往哪去?”
真是“禮到人心暖,無禮討人嫌。”“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六、陳述句,反問句
A、 陳述句指說明意思,敘述事實的句子。如:這個連衣服也穿不整齊的人,不可能是最偉大的人。
B、 反問句只用疑問句的形式,表示肯定意思的句子。如:這個連衣服也穿不整齊的人,怎么能是最偉大的人呢?
陳述句改為反問句,一般需要注意以下三點:
1、首先要把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詞改成表示否定或肯定的詞。 2、再把原句中的句號改為問好。
3、有時為了加強語氣,還要加上“難道”、“怎么”、等語氣詞。 4、陳述句改為反問句時,可以有不同的改法。 如:A句還可改為:
(1)這個連衣服也穿不整齊的人,難道能是最偉大的人嗎? (2)這個連衣服也穿不整齊的人,能是最偉大的人嗎?
(五)三種該注意的標點符號 1、省略號主要有以下幾種用法: (1)表示文中內容的省略; (2)表示說話的遲疑; (3)表示說話斷斷續續;
(4)表示意思沒說完或者語意深長,余意未盡; (5)表語句內容的跳躍。
小學語文知識點總結大全【篇11】
修辭(6種常見修辭)
(1)比喻:打比方,根據事物的相似點,用具體的、淺顯的、熟知的事物比方另一個抽象的、深奧的事物。 ?本體?+?比喻詞?(像、仿佛、似乎、如同、好比、變成、是)+?喻體
(2)擬人:把物當作人來描寫。例如?古老的威尼斯沉沉地睡了? (3)排比:結構相似、證據一致,意思密切相關的三個或三個以上短語。 (4)反問:無疑而問,明知故問,目的在于加強語氣。例句?這比山還高的情誼,我們怎能忘懷??
(5)設問:無疑而問,自問自答,目的在于引起讀者的注意和思考。?狼的本性會突然改變嗎?不會,絕對不會!?
(6)夸張:為了表達需要,故意把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夸大或縮小,突出印象。?飛流直下三千尺?
標點符號
1、點號(7種):句號?。?;問號???;感嘆句?!?;逗號?,?;頓號?、?;分號?;?;冒號?:?
2、標號(9種):引號??;括號;破折號——;省略號……;書名號;連接號—;著重號.;間隔號〃 ;專名號——
3、位臵:點號放在右下角,占一個字的位臵,不放在另一行開頭;標號?前不臵尾,后不在開頭?;省略號和破折號占兩個字的位臵,不能分兩截分放在上行末尾和下行開頭。 對聯:
大門:1·喜慶勝利 喜氣盈門 2·天增歲月地增產 春滿乾坤喜滿門 廚房:1·巧做百樣菜 喜迎四方客 2·一人巧作千人食 五味調合百味食 書房:1·要知天下事 須讀古今書 2·圖書聚所好 竹柏得其真 客廳:1·淡交唯對水 雅意在為民 2·得好友來如對月 有佳書讀勝看花 臥室:1·靜坐常思己過 閑談莫論人非
小學語文知識點總結大全【篇12】
一、詞語
1、ABB:慢吞吞、懶洋洋、興沖沖、圓溜溜、胖乎乎、紅撲撲、笑呵呵、樂陶陶、喜滋滋、靜悄悄、霧沉沉、雨蒙蒙、綠油油、黑糊糊、白花花、白茫茫、
AABB:高高興興、許許多多、漂漂亮亮、仔仔細細、紅紅火火、明明白白、花花綠綠、干干凈凈、嚴嚴實實、舒舒服服、確確實實、零零星星、結結實實、郁郁蔥蔥、大大小小、多多少少、深深淺淺、高高低低、長長短短、粗粗細細、日日夜夜、來來往往
AABC:栩栩如生、翩翩起舞、戀戀不舍、歷歷在目、面面俱到、頭頭是道、源源不斷、彬彬有禮、息息相關、蒸蒸日上、津津有味、滔滔不絕
ABAC:人山人海、誠心誠意、惟妙惟肖、自言自語、無影無蹤、無法無天、無邊無際、各種各樣
2、又()又():又唱又跳、又細又長、又說又笑、又大又圓、又松又軟、又香又脆
()來()去:游來游去、飛來飛去、跑來跑去、跳來跳去、走來走去
不()不():不慌不忙、不緊不慢、不知不覺、不聞不問
3、帶反義詞的成語:遠近聞名、黑白相間、輕重倒置、左右為難、黑白分明、舍近求遠、因小失大、頭重腳輕、積少成多、舍本逐末、貪小失大
異口同聲、左鄰右舍、里應外合、大同小異、小題大做、大呼小叫、左膀右臂、前因后果、前仰后合、大驚小怪、南轅北轍
帶數字的成語:一本正經、二話不說、三心二意、四面八方、五顏六色、六神無主、七嘴八舌、八仙過海、九牛一毛、十全十美、百發百中、千方百計、萬紫千紅
八字成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歷史故事的成語:聞雞起舞(祖逖)、驚弓之鳥(更羸)、畫龍點睛(張僧繇)、胸有成竹(文與可)、杏林春滿(董奉)、紙上談兵(趙括)
神話故事的成語:盤古開天、夸父追日、嫦娥奔月、女媧補天、后羿射日、精衛填海
寓言故事的成語:刻舟求劍、拔苗助長、守株待兔、亡羊補牢、南轅北轍、買櫝還珠、坐井觀天
4、反義詞:高―矮、胖―瘦、明―暗、美―丑、忙―閑、新―舊、熟―生、冷―暖、重―輕、沉―浮、進―出、升―降、香―臭、是―非、長―短、老―少、慢―快、寬―窄、強―弱、窮―富、勝―敗、貴―賤、內―外、惡―善、加―減、清―濁、廉――貪、功―罪、正―偏、獎―罰、優―劣、勤―懶、進―退、買―賣、正―反、愛―恨、貧―富、饑寒―溫飽、索取―奉獻、真誠―虛假、冷漠―熱忱、安全―危險、復雜―簡單、虛心―驕傲、熱情―冷淡、誠實―虛偽、傲慢―謙虛、懦弱―勇敢、丑陋―美麗、愚蠢―聰明
5、關于春天的詞語:春回大地、萬物復蘇、柳綠花紅、鶯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齊放、百鳥爭鳴、春暖花開、春風拂面
小學語文知識點總結大全【篇13】
我教過的很多學生都對關聯詞掌握良好,但多數同學有一個誤區,那就是總認為關聯詞是種固定搭配,比如說因為就一定和所以,雖然就一定要和但是一起用,往往在出現隨即應用,或者某些關聯詞混合運用的時候就會出現差錯,所以在這里我要提醒孩子們,關聯詞其實就是能夠讓兩句或者更多句話有機的、合理的聯系起來的詞語,運用時要靈活多變、通順合理就可以,不要死教條!以下我對小學常用的,也是必須要掌握的關聯詞語做了小結,僅供參考!
1、并列關系:……一邊……一邊…………一面……一面……不是……而是……有時……有時……既……又……又……又……那么……那么……
2、承接關系:一……就首先……然后……又…………就…………接著……
3、遞進關系:不僅……而且不是……甚至不但……而且不但(不僅、不只、不光)……還(又、也)
4、因果關系:因為……所以由于……因此……因故……之所以……是因為既然……就……因此……
5、選擇關系:是……還是不是……就是要么……要么與其……不如寧可……也不寧愿……不愿……
6、轉折關系:雖然……但是盡管……還盡管……卻但是(可、卻、可是、然而、不過、只是、僅)
7、假設關系:如果(假設、倘若、要是)……就(那么、那就)即使(就是、就算、縱然)……也(還)
8、條件關系: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任憑……也
關聯詞語的運用,關鍵在于平時語感的培養,如果一句話當你添上了關聯詞語之后意思表達出現的差異,那么肯定是不對,所以關聯詞語的運用竅門就在于對句子和意思的準確理解和把握。
小學語文必會基礎知識--修辭
修辭是修飾文字詞句、運用各種表現方式,使語言表達得準確、鮮明而生動有力。常用的修辭手法有:
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對偶、反復、設問、反問、引用、對比、借代、反語、頂真、互文、比擬等。
修辭方法不只是小學語文非常重要的基礎知識,而且這一知識點的掌握好與壞直接關系到作文這一重要的知識,所以絕不能忽視,以上粉色的修辭方法是小學生必須要掌握的,接下來我做了如下小結,僅供參考!
1、比喻:說白了就是打比方,利用事物間相似的地方,借一個事物說明另一個事物的方法。
2、擬人:是把人的特征給予事物,讓事物如人一樣說話、活動、有感情。
3、夸張:對某一個事物進行擴大或者縮小的描述,但不是豪無邊際沒有原則無限的,不同于說大話,而是藝術的擴大或縮小。
4、排比:是把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預期一致的.詞組或句子排列起來,借以增強表達效果。
5、反問:用問的預期表達確定的意思或加重語氣。說白了就是有問答在句中。
6、設問:可以直白的說就是自問自答。
7、雙關: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故意讓一個詞語或一句話獲得雙重意義。
8、引用:引用別人的話或成語、典故等。
9、反語:故意說反話,用一種本來意思相反的詞語或句表達意思。
10、對比:把正反兩個事物或者事物的正反兩方面一起對照。
小學語文知識點總結大全【篇14】
1、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2、砌墻的磚頭--------后來居上
3、早開的紅梅-------一枝獨秀
4、車到山前--------必有路
5、打破砂鍋--------問到底
6、門縫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7、虎落平陽--------被犬欺
8、畫蛇添足--------多此一舉
9、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10、井底青蛙--------目光短淺
11、大海撈針--------沒處尋
12、竹籃打水--------一場空
13、打開天窗--------說亮話
14、船到橋頭--------自會直
15、飛蛾撲火--------自取滅亡
16、百米賽跑--------分秒必爭
17、拔苗助長--------急于求成
18、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19、芝麻開花--------節節高
20、新官上任--------三把火
21、瞎子點燈--------白費蠟
22、兔子尾巴--------長不了
23、偷雞不成--------蝕把米
24、王婆賣瓜--------自賣自夸
25、老虎屁股--------摸不得
26、老虎拉車--------誰敢
27、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28、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29、墻上茅草--------隨風兩邊倒
30、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31、塞翁失馬--------焉知禍福
32、壺中無酒--------難留客
33、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34、有借有還--------再借不難
35、貓哭耗子--------假慈悲
36、三九天吃冰棍-----寒了心
37、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
38、對牛彈琴--------白費勁
39、寺里的木魚--------任人敲打
40、霸王敬酒--------不干也得干
41、板上訂釘--------跑不了
42、竹筒倒豆子--------直來直去
43、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44、竹筍出土--------節節高
45、茶壺里煮餃子-------倒不出來
46、釘頭碰釘子--------硬碰硬
47、高山上敲鼓------四面聞名(鳴)
48、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49、啞巴吃餃子-------心里有數
50、鐵打的公雞--------一毛不拔
51、雞蛋碰石頭--------不自量力
52、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53、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
54、孔夫子搬家--------凈是書
55、木偶流眼淚--------假人假義
56、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57、門縫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58、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
59、潑出去的水--------收不回
60、騎驢看唱本--------走著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