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九九视频_亚洲午夜一区_亚洲女人天堂色在线7777_国产区一区二区三区_成人7777_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計劃總結網 > 工作總結 > 其他總結 >

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

時間: 啟權 其他總結

學習時集中精力,養成良好學習習慣,是節省學習時間和提高學習效率的最為基本的方法。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

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篇1)

第一單元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2、生物能進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6、由細胞構成(病毒除外)

二、調查的一般方法

步驟:明確調查目的、確定調查對象、制定合理的調查方案、調查記錄、對調查結果進行整理、撰寫調查報告

三、生物的分類

按照形態結構分:動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環境分:陸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寵物

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圍:大氣圈的底部:可飛翔的鳥類、昆蟲、細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內的水層

巖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

2、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3、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1)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光、水分、溫度等

【光對鼠婦生活影響的實驗】

探究的過程、對照實驗的設計

(2)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最常見的是捕食關系,還有競爭關系、合作關系

4、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p19的例子

生物對環境的影響:植物的蒸騰作用調節空氣濕度、植物的枯葉枯枝腐爛后可調節土壤肥力、動物糞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5、生態系統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叫生態系統。一片森林,一塊農田,一片草原,一個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個生態系統。

6、生態系統的組成:

生物部分: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陽光、水、空氣、溫度

7、如果將生態系統中的每一個環節中的所有生物分別稱重,在一般情況下數量做大的應該是生產者。

8、植物是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動物是生態系統中的消費者,細菌和真菌是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

9、物質和能量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

營養級越高,生物數量越少;營養級越高,有毒物質沿食物鏈積累(富集)。

10、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在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生物的數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對穩定的。但這種自動調節能力有一定限度,超過則會遭到破壞。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有許多是全球性的。

12、生態系統的類型: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等

13、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注意ddt的例子(富集)課本26頁。

第二單元生物和細胞

一、顯微鏡的結構

鏡座:穩定鏡身;

鏡柱:支持鏡柱以上的部分;

鏡臂:握鏡的部位;

載物臺:放置玻片標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兩旁各有一個壓片夾,用于固定所觀察的物體。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圓孔,叫光圈。每個光圈都可以對準通光孔。用來調節光線的強弱。

反光鏡:可以轉動,使光線經過通光孔反射上來。其兩面是不同的:光強時使用平面鏡,光弱時使用凹面鏡。

鏡筒:上端裝目鏡,下端有轉換器,在轉換器上裝有物鏡,后方有準焦螺旋。

準焦螺旋:粗準焦螺旋:轉動時鏡筒升降的幅度大;細準焦螺旋。

轉動方向和升降方向的關系:順時針轉動準焦螺旋,鏡筒下降;反之則上升

二、顯微鏡的使用

1、觀察的物像與實際圖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動方向和視野中物象的移動方向相反。

2、放大倍數=物鏡倍數×目鏡倍數

3、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的生物標本,應該薄而透明,光線能透過,才能觀察清楚。因此必須加工制成玻片標本。

三、觀察植物細胞:實驗過程

1、切片、涂片、裝片的區別p42

2、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

細胞壁:支持、保護

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保護

細胞質:液態的,可以流動的。細胞質里有液泡,液泡內的液泡內溶解著多種物質(如糖分)

細胞核:貯存和傳遞遺傳信息

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液泡:細胞液

3、觀察口腔上皮細胞實驗(即:動物細胞的結構)

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

細胞核:貯存和傳遞遺傳信息

細胞質:液態,可以流動

4、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相同點: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

5、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不同點:植物細胞有細胞壁和液泡,動物細胞沒有。

四、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基本單位。

五、細胞中的物質

有機物(一般含碳,可燒):糖類、脂類、蛋白質、核酸,這些都是大分子

無機物(一般不含碳):水、無機物、氧等,這些都是小分子

六、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對物質有選擇性,有用物質進入,廢物排出。

七、細胞內的能量轉換器:

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是細胞內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并產生氧。

線粒體:進行呼吸作用,是細胞內的“動力工廠”“發動機”。

二者聯系:都是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

二者區別:葉綠體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線粒體分解有機物,將有機物中儲存的化學能釋放出來供細胞利用。

八、動植物細胞都有線粒體。

九、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遺傳信息存在于細胞核中

1、多莉羊的例子p55,

2、細胞核中的遺傳信息的載體——dna

3、dna的結構像一個螺旋形的梯子

4、基因是dna上的一個具有特定遺傳信息的片斷

5、dna和蛋白質組成染色體

不同的生物個體,染色體的形態、數量完全不同;

同種生物個體,染色體在形態、數量保持一定;

染色體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

染色體數量要保持恒定,否則會有嚴重的遺傳病。

6、細胞的控制中心是細胞核

十、細胞是物質、能量、和信息的統一體。

十一、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1、生物的由小長大是由于:細胞的分裂和細胞的生長

2、細胞的分裂

(1)染色體進行復制

(2)細胞核分成等同的兩個細胞核

(3)細胞質分成兩份

(4)植物細胞:在原細胞中間形成新的細胞膜和細胞壁

動物細胞:細胞膜逐漸內陷,便形成兩個新細胞

十二、新生命的開端---受精卵

1、經細胞分化形成的各種各樣的細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這些形態結構相似、功能相同的細胞聚集起來所形成的細胞群叫做組織。

2、不同的組織按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構成器官。

動物和人的基本組織可以分為四種: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四種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構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種組織為主,形成器官。

3、夠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組成在一起構成系統。

八大系統:運動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泌尿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生殖系統。

4、動物和人的基本結構層次(小到大):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和人體

5、植物結構層次(小到大):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

6、綠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營養器官:根、莖、葉;

生殖器官:花、果實、種子

7、植物的組織:分生組織、保護組織、營養組織、輸導組織等

十三、單細胞生物

1、單細胞生物:草履蟲、酵母菌、衣藻、眼蟲、變形蟲

2、草履蟲的結構見課本70頁圖

3、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系:有利也有害

十四、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病毒

1、病毒的種類

以寄主不同分:動物病毒、植物病毒、細菌病毒(噬菌體)

2、病毒結構: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

第三單元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綠色植物

1、蕨類植物出現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而且還具有輸導組織、機械組織,所以植株比較高大。

2、孢子是一種生殖細胞。

3、蕨類植物的經濟意義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藥;③有些可供觀賞;④有些可作為優良的綠肥和飼料;⑤古代的蕨類植物的遺體經過漫長的年代,變成了煤。

4、苔蘚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無機鹽,而苔蘚植物的莖和葉中沒有輸導組織,不能運輸水分。所以苔蘚植物不能脫離開水的環境。

5、苔蘚植物密集生長,植株之間的縫隙能夠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蘚植物對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6、苔蘚植物對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十分敏感,在污染嚴重的城市和工廠附近很難生存。人們利用這個特點,把苔蘚植物當作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7、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征:結構簡單,是單細胞或多細胞個體,無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細胞里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8、藻類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可以作為魚的餌料,放出的氧氣除供魚類呼吸外,而且是大氣中氧氣的重要來源。

9、藻類的經濟意義:①海帶、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從藻類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膠、瓊脂等可供工業、醫藥上使用

10、種子的結構

蠶豆種子:種皮、胚(胚芽、胚軸、胚根)、子葉(2片)

玉米種子:果皮和種皮、胚、子葉(1片)、胚乳

11、種子植物比苔蘚、蕨類更適應陸地的生活,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能產生種子。

12、記住常見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1、種子的萌發環境條件: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

自身條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過休眠期。

2、測定種子的發芽率(會計算)和抽樣檢測

3、種子萌發的過程

吸收水分——營養物質轉運——胚根發育成根——胚芽胚軸發育成莖、葉,首先突破種皮的是胚根,食用豆芽的白胖部分是由胚軸發育來的

4、幼根的生長

生長最快的部位是:伸長區

根的生長一方面靠分生區增加細胞的數量,一方面要靠伸長區細胞體積的增大。

5、枝條是由芽發育成的

6、植株生長需要的營養物質:氮、磷、鉀

7、花由花芽發育而來

8、花的結構(課本102)

9、傳粉和受精(課本103)

10、果實和種子的形成

子房——果實受精卵——胚

胚珠——種子子房壁----果皮(與生活中果皮區別)。

11、人工受粉

當傳粉不足的時候可以人工輔助受粉。

12、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種子的萌發、植株的生長發育、開花、結果、衰老和死亡。

第三章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

1、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1)水分在植物體內的作用

水分是細胞的組成成;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態;水分是植物體內物質吸收和運輸的溶劑;水分參與植物的代謝活動

(2)水影響植物的分布

(3)植物在不同時期需水量不同

2、水分進入植物體內的途徑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區,成熟區有大量的根毛。

3、運輸途徑

導管:向上輸送水分和無機鹽

篩管:向下輸送葉片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

4、葉片的結構

表皮(分上下表皮)、葉肉、葉脈、

5、氣孔的結構:保衛細胞吸水膨脹,氣孔張開;保衛細胞失水收縮,氣孔關閉。

白天氣孔張開,晚上氣孔閉合。

6、蒸騰作用的意義:

可降低植物的溫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傷

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體內運輸的主要動力

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無機鹽在體內運輸

可增加大氣濕度,降低環境溫度,提高降水量。促進生物圈水循環。

第四章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制造者

1、天竺葵的實驗

暗處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處一夜,目的:讓天竺葵在黑暗中把葉片中的淀粉全部轉運和消耗。

對照實驗:將一片葉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紙片遮蓋,目的:做對照實驗,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產生淀粉。

脫色:幾個小時后把葉片放進水中隔水加熱,目的:脫色,溶解葉片中葉綠素便于觀察。

染色:用碘液染色

結論:淀粉遇碘變藍,可見光部分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

2、光合作用概念:綠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葉綠體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機物,并且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這個過程叫光合作用。

3、光合作用實質: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如淀粉),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

4、光合作用意義: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不僅滿足了自身生長、發育、繁殖的需要,而且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來源、氧氣來源、能量來源。

5、綠色植物對有機物的利用

用來構建之物體;為植物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6、呼吸作用的概念:細胞利用氧,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這個過程叫呼吸作用。

7、呼吸作用意義:呼吸作用釋放出來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進行各項生命活動(如:細胞分裂、吸收無機鹽、運輸有機物等)不可缺少的動力,一部分轉變成熱散發出去。

第五章綠色植物是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不斷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產生氧氣,維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2、呼吸作用與生產生活的關系:中耕松土、及時排澇都是為了使空氣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進行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機物,因此在儲存植物的種子或其他器官時,要設法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溫度、減少含水量、降低氧氣濃度、增大二氧化碳濃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

3、光合作用與生產生活關系:要保證農作物有效地進行光合作用的各種條件,尤其是光。合理密植。使作物的葉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4、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區別和聯系(見課本131)

5、光合作用(130頁)和呼吸作用(125頁)公式

第六章愛護植被,綠化祖國

1、我國主要的植被類型

草原、荒漠、熱帶雨林、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針葉林

2、我國植被面臨的主要問題

植被覆蓋率低,森林資源和草原資源破壞嚴重

3、我國森林覆蓋率16.55%,

4、我國每年3月12日為植樹節

5、熱帶雨林-----地球的肺,

6、生物圈的“綠色工廠”----綠色植物。

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篇2)

__學年七年級生物上冊復習知識點

第一章

1、顯微鏡的結構及各結構功能。(參照教材上3頁的顯微鏡圖記住其結構)

結構:目鏡、物鏡、鏡筒、鏡臂、粗準焦螺旋、細準焦螺旋、壓片夾、反光鏡、鏡座。

七年級生物上冊復習知識點七年級生物上冊復習知識點

作用:   放大                        調整物像

2、顯微鏡使用過程(每個過程應注意的方法)

①取鏡和安放:一手握鏡臂,一手托鏡座,把顯微鏡放在距離試驗臺邊緣10cm處。

②對光: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正對通光孔。光線較強時用平面鏡,光線較弱時用凹面鏡。

③安放裝片:把制作的玻片標本放在載物臺上,并用壓片夾壓住,讓標本正對通光孔中心。

④調整焦距: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至接近玻片標本為止,注意物鏡不要碰到標本(此時一定要看著物鏡)。左眼向物鏡內觀察,同時逆向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升直到看清物像為止。在略微轉動細準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⑤觀察和收放

3、什么是觀察,觀察的順序?

觀察是我們了解、掌握生物的形態、結構、生活習性等第一手材料的基本方法,也是探究生命問題的第一步。

在觀察方式上,一般是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鏡、最后用顯微鏡;在觀察方位上,一般采取先整體后局部,向宏觀后微觀,從外到內,從左到右等順序

4、量筒測量時的方法。

①在量筒內倒適量的水(以浸沒待測固體為準)讀出體積v1

②用細線栓好固體慢慢放入到量筒內,讀出這時水和待測固體的總體積v2

③用v2—v1,得到待測固體的體積

5、動植物標本的采集和制作

植物標本:①采集 ②壓制或浸泡 ③成品

動物標本:①捕捉、殺死、放入三角包②插針③固定在展翅板上④保存(成品)

6、探究實驗的六個步驟

提出問題→做出假設→設計實驗→完成實驗→得出結論→表達、交流

7、探究實驗的設計要求?

在科學探究過程中,要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探究的結果經過反復的實驗論證,證明無誤后,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第二章

1、玻片標本的特點及分類

特點:

用從生物體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叫做切片

用液體的生物材料經過涂抹制成的,叫做涂片

用從生物體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的,叫做裝片

分類:永久的和臨時的兩類玻片標本

2、動植物臨時裝片的制作方法

動物臨時裝片:滴、刮、涂、蓋、染

植物臨時裝片:滴、撕、展、蓋、染

3、動植物細胞的結構及各結構功能

液泡※、細胞核、線粒體、細胞質、細胞膜、細胞壁※、葉綠體※(打※為植物專有)

細胞核:含有遺傳物質,能傳遞遺傳信息。

細胞質:不是靜止的,而是不停地流動著,它的流動能夠加快細胞與外界化境的物質交換。

葉綠體:能將無機物合成有機物,實現物質的轉化。

細胞壁:具有保護和支撐細胞的作用。

細胞膜:能控制物質的進出,使有用的物質不能任意的滲出細胞,有害的物質不能輕易地進入細胞。

線粒體:能為細胞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4、細胞分裂及細胞生長過程

細胞分裂:一個細胞分成兩個細胞

細胞核先分為兩個→隨后細胞質分為兩份→最后細胞分為兩份

生長過程:吸取營養、體積增大→液泡逐漸減少→最后形成一個中央大液泡

七年級生物上冊復習知識點

5、什么是細胞分化和細胞分化的結果

細胞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大部分細胞失去了分裂能力,發生了分化。

細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組織。

6、什么叫組織、器官和系統

細胞→組織→器官→系統

7、植物常見組織的功能

輸導組織(運輸功能)、保護組織(保護)營養組織(貯存營養物質)分生組織

8、動物的主要組織功能

上皮組織(保護、分泌)結締組織(營養、連接、支持、保護)肌肉組織(收縮和舒張)神經組織(產生興奮和傳導興奮)

9、草履蟲的結構及功能

七年級生物上冊復習知識點七年級生物上冊復習知識點七年級生物上冊復習知識點七年級生物上冊復習知識點七年級生物上冊復習知識點七年級生物上冊復習知識點收集管、伸縮泡、纖毛、口溝、細胞膜、食物泡、胞肛、細胞核、細胞質

七年級生物上冊復習知識點七年級生物上冊復習知識點七年級生物上冊復習知識點七年級生物上冊復習知識點七年級生物上冊復習知識點七年級生物上冊復習知識點

10、什么是趨性(應激性)及趨性的意義

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趨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

第三章

1、植物六大器官的功能。

根:固著、支持、貯藏、生殖等功能,最主要的是吸收水和無機鹽。

莖:支持、貯藏、營養、生殖、輸導水和無機鹽還有有機物。

葉:接受陽光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

花:進行傳粉和受精,發育成果實。

果實:保護種子,并貯藏營養物質。

種子:是植物傳宗接代的工具,發育成新植物體的幼體。

2、根及根系的概念和分類

一株植物體上所有的跟的總和叫做根系。主根和側根區別明顯的根系是直根系;

主根不明顯,主要由不定根組成是須根系

3、莖的主要特征

莖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節和節間。

莖上著生葉和芽的部位叫做節,兩個節之間的部分叫做節間。

4、風媒花和蟲媒花的區別(了解)

蟲媒花以顏色鮮艷的花冠、芳香或獨特的氣味來吸引昆蟲來采蜜傳粉;風媒花則沒有鮮艷的花冠和特殊的氣味,花多而密集,花粉輕而干燥,表面光滑,容易被風吹送傳粉。

七年級生物上冊復習知識點5、雙子葉和單子葉植物的區別  (※)

單子葉

雙子葉

子葉個數

1

2

根系

須根系

直根系

葉脈

平行脈

網狀脈

基數

3

4或5

6、蔬菜的分類及糧食作物的分類

蔬菜分類:根菜類、莖菜類、果菜類、葉菜類、花菜類

糧食作物:谷類、豆類、薯類

7、雌蕊子房的結構及子房和果實的關系

子房  →  果實   子房壁 →  果皮   胚珠  →  種子

七年級生物上冊復習知識點8、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七年級生物上冊復習知識點裸子植物:根和莖都很發達,沒有真正的花和果實,胚珠裸露,沒有子房壁,形成的種子裸露出來,沒有果皮包被,適宜生活在干旱、貧瘠的土壤中。

被子植物:具有真正的花、果實和種子,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報被著,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著

七年級生物上冊復習知識點9、藻類植物、苔蘚類和蕨類的主要特征

七年級生物上冊復習知識點藻類植物:由固著器(跟狀物)、柄、葉狀體三部分組成,沒有根莖葉的分化,用孢子繁殖。

苔蘚植物:植物體矮小,具有莖、葉和假根,大多數生活在陰暗的環境里。

蕨類植物:植物體有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不開花,沒有果實和種子,主要是靠孢子繁殖后代,多生活在陰濕的環境里。

第四、五章

1、生物分類的單位及特點

界、門、綱、目、科、屬、種

2、保護物種多樣性的意義

某些物種的消失,可能導致生態系統穩定性的破壞,甚至是整個生態系統破壞。

3、觀察動物的順序

先整體后局部,先觀察動物的體形、體色,再逐步觀察動物身體的各個部分。

對各個部分的觀察一般由前向后進行。

觀察完各個部分后還要再由局部回到整體

4、昆蟲口器及代表種類的名稱

咀嚼式口器、虹吸式口器、嚼吸式口器、刺吸式口器、舐吸式口器

蠶、蝗蟲    蝶類、蛾類     蜜蜂       蚊子        蒼蠅

5、腔腸動物和扁形動物的主要特征:

腔腸類:生活在水里,身體呈輻射對稱,體壁由兩個胚層構成,有口無肛門

扁形類:身體背腹扁平,左右對稱,有三個胚層。

6、線形動物和環節動物的主要特征:

線形類:身體細長,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門,體表有角質層

環節類:身體由許多體節構成,多數生有剛毛。

7、軟體動物的主要特征:

身體柔軟,有外套膜,身體外面有貝殼(或者具有被外套膜包被的內殼)

8、魚類適應水中生活的特點及魚類的主要特征

魚類適應水中生活的特點:

體形呈梭形,可減少水的阻力。體色背部深,腹部淺為保護色。體表有鱗片分泌粘液能減少水的阻力和逃避敵害。呼吸用腮呼吸。運動用鰭游泳

魚類的主要特征:

①終生生活在水中②身體表面大多覆蓋著鱗片③用腮呼吸④用鰭游泳⑤體內有脊柱

9、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的概念(了解)

凡是體內有脊柱的動物叫做脊椎動物。體內沒有脊柱的叫做無脊椎動物

10、鳥類適于飛行的特點及鳥類的主要特征

鳥類適于飛行的特點:

①體形為流線型,可減少飛行阻力②體表被覆羽毛,正羽有利于飛行 ③前肢變成翼,適于扇動空氣 ④龍骨突發達適于附著發達的胸肌⑤胸肌發達,給飛行提供動力 ⑥骨骼中空,可減輕體重

鳥類的主要特征:

①體表被覆羽毛②前肢變成翼③長骨中空,內有空氣④有喙無齒⑤體溫恒定⑥卵生

11、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

①身體被毛②用肺呼吸③體溫恒定④體腔內膈⑤胎生、哺乳

12、膈肌的功能

將體腔分為胸腔和腹腔。膈的收縮舒張,可以使胸腔擴大和縮小,因此能夠幫助完成呼吸作用

13、節肢動物的主要特征

身體有許多節構成,并且分布;身體的表面包著一層堅韌的外骨骼;足、觸角等分節

14、昆蟲的主要特征

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部有觸角一對,復眼一對,口器一個;胸部有分節的足三對、翅兩對。

15、蝗蟲的發育過程及治理方法

蝗蟲的發育過程:卵→若蟲→成蟲

治理方法:科學的改造蝗蟲滋生的各種灘地;注意保護好蝗蟲的天敵;不斷研制出治蝗新藥。

16、什么是寄生、寄主、寄生蟲

寄生:一種生物生活于另一種生物的體內或體表,并從后者攝取營養以維持生活的現象。

寄生蟲:營寄生生活的動物叫做寄生蟲。

寄主:被寄生的生物叫做“宿主”,也稱“寄主”。

17、適于寄生生活的特點

蛔蟲適于寄生生活的特點:

①三片唇適于吸附在人體小腸壁上②體表有角質層,可以防止消化液的侵蝕。③消化管結構簡單,適于吸食半消化食物④感覺運動器官已退化⑤生殖器官發達

蛔蟲預防: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防止寄生蟲卵的傳播,減少人體感染寄生蟲病的機會,預防寄生蟲病的發生。

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篇3)

第1章生命的世界

1.生物家族包括原生生物、植物、動物、真菌、細菌、病毒

2.生物圈包括:大氣圈的下層、整個水圈、巖石圈的上層

3.生物多樣性包括: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也叫基因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

生物圈是地球上的生態系統。

生態系統由生物和環境共同組成常見的生態系統:一片森林、一個池塘、一塊草地、一塊農田、一條河、一個校園、一座城市一棵桃樹、一群魚等不是一個生態系統。

4.生物的特征

應激性:如朵朵葵花向太陽、一滴糖水會招來螞蟻、含羞草的葉片受到觸動時會下垂、吃話梅分泌唾液“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生長:一粒種子萌發長成幼苗、一株幼苗長成一棵大樹

繁殖:如蜻蜓點水、母雞下蛋、孔雀開屏、植物開花結果

新陳代謝(生物的最基本特征):

如:植物光合作用、落葉、運動后出汗、呼吸、排尿等

5、生態因素:環境中影響生物形態、生理、分布的各種因素。

非生物因素:陽光、空氣、水分、土壤、溫度、濕度

同種生物間的關系:互助(如“企鵝喂食、螞蟻共同搬運食物)、斗爭(如梅花鹿求偶爭斗)

生物因素:

不同種生物間的關系:互惠互利(如:海葵和蟹、白蟻和鞭毛蟲、豆科植物和根瘤菌)、捕食(如:兔子吃草、獅子捕食斑馬)、寄生(如:蛔蟲和人)、競爭(如:水稻和雜草、大小兩種草履蟲的競爭)

6、生物適應環境的方式:擬態(如:竹節蟲、枯葉蝶)、保護色(如:蜥蜴和北極熊的體色)、警戒色(如:毒箭蛙、胡蜂、夾竹桃)

7、生物適應環境的例子:鳥類有適于飛翔的翅膀、北極熊的皮下脂肪很厚、仙人掌的葉子特化成刺

8、生物影響環境的例子:蚯蚓改良土壤;森林凈化空氣、調節氣候;蝗蟲啃食莊稼;蚊蠅傳播疾病;大樹底下好乘涼;千里之堤毀于蟻穴。

9、生物在適應環境的同時,也在不斷的影響和改變環境;環境也能影響生物。

10、生物與環境是統一的有機整體,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身。

第2章探索生命

1.拉馬克――首次提出“生物學”

2.林奈――“分類學之父”

3.分類單位:界、門、綱、目、科、屬、種(單位由大到小,共同特征由少到多)

4.達爾文――生物進化論和物種起源

5.哈維(較早運用實驗方法的科學家)――血液循環

6.沃森和克里克(現代分子生物學奠基人)――DNA分子雙螺旋結構

7.生物學的研究對象:生命現象

8.生物科學是自然科學中的一門基礎科學,它是研究生物的形態、結構、分類、生理、遺傳和變異、進化、生態的科學。

9.生物學常用的研究方法:實驗法(最重要的方法)、觀察法、調查法、比較法、文獻法

10.實驗法研究的一般步驟:

11.1)發現并提出問題2)收集與問題相關的信息3)作出假設4)設計實驗方案

12.1)實施實驗并記錄2)分析實驗現象3)得出結論

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篇4)

第一章、生命的世界

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生活在地球表面的一個“薄層”里,這個“薄層”叫做生物圈。它以海平面為標準,向上10千米,向下11千米。它包括大氣圈的下層、巖石圈的上層和整個水圈。

2、生物多樣性:物種多樣性、遺傳(基因)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

生態系統:在一定的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稱為生態系統。

生態系統的類型有: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荒漠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湖泊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等生產者——植物生生物消費者——動物態成系分分解者——細菌、真菌統

非生物成分:陽光、空氣、水、溫度、濕度、生存空間等

3、生物的特征:應激性、生長和繁殖、新陳代謝等

應激性: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時能夠作出的規律性反應,叫做應激性。

生長和繁殖:生物通過生長使體形增大、體重增加;生物產生后代的過程,叫做繁殖。

新陳代謝:生物需要營養物質、需要排出體內的廢物、需要呼吸等,這些是新陳代謝現象。

還有遺傳和變異、適應性等等。

新陳代謝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根據以上特征可以區分生物和非生物。

4、環境對生物的影響是生態因素。生態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1)非生物因素:陽光、空氣、水、溫度、濕度、生存空間等。

(2)生物因素:生物對生物的影響。形成的關系有:捕食關系、競爭關系、互助關系、共生關系。

5、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1)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相對性。如:保護色、警戒色、擬態這三種是生物適應環境的表現。

(2)生物對環境的影響:生物在適應環境的同時也影響環境。如:綠色植物可以降低溫度、增加大氣濕度、調節氣候等;蚯蚓還可松土;蝗蟲啃食莊稼等

第二章、探索生命

1、科學活動的內容:包括觀察、調查、實驗、查閱文獻資料、相互交流等

2、生物學的發展歷程:(1)描述性生物學階段:如:林奈與生物分類;(2)進化性生物學階段:如:達爾文與生物進化論;(3)實驗生物學階段:如:哈維與血液循環的發現;(4)分子生物學階段:美國的沃森與英國的克里克發現了DNA雙螺旋結構。

3、生物學:是研究生物的形態、結構、分類、生理、遺傳和變異、進化和生態的科學。

生物學是自然科學中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

4、研究生物學的基本方法:觀察法、調查法、分類法、實驗法、比較法、文獻法等

5、實驗法的步驟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發現并提出問題;(2)收集與問題相關的信息;(3)作出假設;

(4)設計實驗方案;(5)實施實驗并記錄;(6)分析實驗現象;(7)得出結論。

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篇5)

一、知識網絡:

1.反應式:CO2+H2O(CH2O)+O2

光反應:光解水,產生[H]、ATP和O2

暗反應:[H]和ATP還原CO2,生成有機物

2.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有:

(1)光:光照強弱直接影響光反應;

(2)溫度:溫度高低會影響酶的活性;

(3)CO2濃度: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直接影響暗反應;

(4)水分:水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體內各種化學反應的介質,特別地,水分還影響氣孔的開閉,間接影響CO2進入植物體;

(5)礦質元素:礦質元素是光合作用產物進一步合成許多有機物所必需的物質如葉綠素、酶等。

3.提高作物產量的途徑

途徑措施或方法

延長光時補充光照

增大光合作用面積間作、合理密植

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控制適宜光強、提高CO2濃度(如通風)、合理施肥(供應適量必需礦質元素)

提高凈光合作用速率維持適當晝夜溫差(白天適當升溫,晚上適當降溫)

4.意義:

①光解水,產生氧氣。

②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產生ATP,為碳反應提供能量。

③利用水光解的產物氫離子,合成NADPH(還原型輔酶Ⅱ),為碳反應提供還原劑NADPH(還原型輔酶Ⅱ)。

123699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天摸天天操天天爽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免费看 |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第一国内永久免费福利视频 | 精品欧美成人bd高清在线观看 | 久久一级毛片 | 黄污在线观看 | 巧玲vnp官网 | 黄色刺激视频 | 综合色久七七综合七七蜜芽 | 麻豆精品传媒一二三区在线视频 |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观频 |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首页 | 久草色在线 | 国产卡一卡二贰佰 | 欧美三级在线视频 |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久久现线拍久青草 | 国产日本韩国不卡在线视频 | 国产免费av片在线观看 | jizz另类|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不卡 | 男女xx00大尺度动态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夜色 | 欧美精品伊人久久 | 三级毛片视频 |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 日本vs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激情五月综合婷婷 | 欧美成人丝袜视频在线观看 | 日本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青草综合| 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 日韩123| 青青热久久久久综合精品 | 亚洲精品三级 | 久久w5ww成w人免费不卡 | 国产视频第二页 | 理论片2019最新理论片免费视看 | 国产综合色在线视频区 | 久久99这里精品8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