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考志愿的錄取規則
舉例說明:A考生分數600分,第三志愿是清華附,B考生是620分,第一志愿清華附,那么先錄取分數高的B考生。因此,我們才說中考分數才是王道。
在中考錄取時,按照學生的成績,將學生錄進到志愿填報靠前且暫未招滿的學校。假如所有志愿的高中校都完成了招生計劃,且學生未能被錄取,那么該生只能在統招結束后進行補錄。
中考志愿是怎樣錄取的
中考志愿錄取一般是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為主的原則來的,就是按照考生中成績從高到低進行排序,比如考生分數分為階段分數的話,那么先將分數高的考生檢索到錄取以后,在進行下一個階段,也就是檢索分數稍低的考生;在以此類推。
而第二步驟,主要就是如果你的第一志愿院校如果沒有考上(錄取分數線未達到),就會自動檢索你的第二志愿,如此循環直至你被錄取為止,當然前提是你的分數肯定是要夠的,相關的學校就一定會錄取的;而且,如果考生在第一志愿就被錄取了了,就不在檢索后面所報考的其他志愿了。
在填報志愿時一定要注意一些技巧,一定要適當拉開空間層次,就是說一定要把你最理想的學校填報在第一志愿,隨后再次之;一次類推。
例如,你的第一志愿填報的是一般的學校,第二志愿才是你的心儀學校,但是你的分數卻完全超過第二志愿,但是在自動檢索過程中,發現你的分數已經達到第一志愿的標準,就會自動錄取,而你的第二志愿則不再有機會檢索,這樣你完全有機會上心儀的學校,卻錯失機會。
所以中考填報志愿一定拉開空間,根據你的分數,可以將第一志愿填寫稍微有點難度的,而第二志愿填按照你的分數,完全可以錄取的學校,第三志愿就此一點,做個保障,第四個就是很一般的學校,墊個底,以免出現風險。
中考第一志愿是什么意思
第一志愿是指中考填報志愿時有多個學校志愿供考生選擇。
一般情況下,學生填報時,第一志愿會填的比較高,屬于那種碰碰運氣,只有些許可能報上去的。大膽的試一試的。第二志愿填的符合自己能力的,第三志愿就是保底的,肯定能上的。
考生填報志愿,要嚴格按照各省市公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專業目錄填寫志愿表,志愿表中志愿學校和專業的“批次位置”一定要與“招生專業目錄”公布的批次位置相一致。
考生填涂《志愿信息卡》和《志愿表》要認真細致,《志愿信息卡》由計算機錄入后打印出考生志愿核對表,考生校正簽字。錄取時將以《志愿信息卡》的志愿順序為依據投遞檔案。
填好第一志愿的重要性
中考志愿填報,各批次的第一志愿可以稱得上是最重要的。在考慮第二到第四志愿的時候,必須要考慮這個是大前提。這樣說,最主要的原因是:廣州中考志愿填報是在考前填寫,在不知道學生分數的同時,也不知道學校今年的熱度等情況,更不知道學生是否能在正式考試時穩定發揮。
志愿填報所參考的,僅是各學校以往的錄取數據和經驗。一旦學校今年中考有大變革,或者受到以往數據的較大的影響,今年的數據均可能跟以往的不一樣——這樣一來,一些以往能夠在批次第二志愿之后進行錄取的學校,是否今年一定能夠在第二志愿之后錄取,誰都不可以絕對保證。
因此,填寫好每個批次的第一志愿,是中考志愿填報填好的大前提。家長和學生應該關注在每個批次選擇足夠而合適梯度的第一志愿學校的基礎上,再選擇后面的志愿。只有這樣,志愿填寫才穩妥。
中考錄取與高考錄取有本質的區別
中考與高考,錄取辦法有本質的不同,高考是由大學決定考生是否錄取,中考是由計算機按照程序進行錄取??即髮W時,確實會出現第一志愿學校沒考上,第二志愿學校夠分也不被錄取,甚至第三志愿學校也不錄取的情況。中考就根本不同了,第一志愿如果沒考上,計算機會看第二志愿夠不夠,第二志愿再沒考上,計算機會看第三志愿夠不夠……直到被錄取為止,只要分數夠,相應的志愿學校就一定會錄取。因此,中考填報志愿時,有潛力的考生前一二個志愿可選擇較理想的重點高中、錄取分數稍高于考生平時成績的學校。這樣,可避免考試時超水平發揮,成績較高,志愿卻并不理想而帶來的遺憾。但隨后的志愿必須實事求是地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