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揚州市中考政策
揚州近日發布了新一年的中考事項,其中包括了新一年的中考政策。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整理了2018年揚州市中考政策,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2018年揚州市中考政策
一、招生對象及條件 高中階段招生對象為應屆初中畢業生或往屆初中畢業(含隨遷子女)、修業的社會青年,其中理化生實驗操作合格,地理、生物畢業會考科目成績均達到C及其以上等級方可報考三星級及以上普通高中。
高中招生可以是應屆及往屆的初三學生報考,不過不管是應屆和往屆生會考成績都要達到C
二、招生計劃和招生范圍1. 普通高中公辦計劃:
招收高一新生3760人。其中,面向市直、廣陵區、開發區、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和生態科技新城招收3522人,面向其他區域招收238人。各校招生數分別為:揚州中學:招收790人。分別是:(1)面向寶應縣、高郵市、儀征市、邗江區、江都區招收創新人才培養實驗班135人;(2)面向邗江區招收統招生30人;(3)面向全市以及市外招收中美高中課程實驗班43人;(4)面向市直、廣陵區、開發區、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和生態科技新城招收統招生582人,其中含創新人才實驗班45人。揚大附中教育集團:
(1)揚大附中:招收790人。其中面向市直、廣陵區、開發區、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和生態科技新城招收統招生720人,面向邗江區招收統招生60人,招收“蘇教國際預科班”10人。
(2)揚大附中東部分校:面向市直、廣陵區、開發區、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和生態科技新城招收公辦學位學生180人(按公辦普通高中收費標準收費)。邗江中學:
面向市直、廣陵區、開發區、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和生態科技新城招收統招生210人。新華中學:
面向市直、廣陵區、開發區、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和生態科技新城招收統招生800人。市一中:
面向市直、廣陵區、開發區、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和生態科技新城招收統招生540人(含招收宏志班360人),其中招收藝術生50人。廣陵區紅橋高中:
面向市直、廣陵區、開發區、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和生態科技新城招收統招生450人。2. 普通高中民辦計劃:
招收高一新生1160人。其中面向市直、廣陵區、開發區、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和生態科技新城招收885人,面向其他區域及其市外招收275人。各校招生數分別為:揚州中學教育集團樹人學校:
民辦計劃400人(含面向市直學校、廣陵區、開發區、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和生態科技新城以外招收40人,國際班40人)。揚大附中東部分校:
民辦計劃410人(含面向市直學校、廣陵區、開發區、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和生態科技新城以外招收90人),其中藝術生100人。北京新東方揚州外國語學校:
民辦計劃350人(含面向市直學校、廣陵區、開發區、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和生態科技新城以外招收145人,其中跨省轄市計劃95人)。
民辦普通高中學校跨區域招生工作按照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規范義務教育階段和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的意見》的要求組織。民辦高中面向市內招生必須以中考成績為依據,不得另行組織考試;民辦高中跨省轄市招生的計劃均為預留計劃,民辦高中必須到生源地教育行政部門備案并經批準同意后,市教育局方可下達招生計劃,招生計劃下達后方可招生,錄取手續由招生的民辦學校到生源地市級招生工作管理部門辦理。未經生源地省轄市教育行政部門批準同意,民辦學校擅自招生而導致所招學生不能按期辦理學籍的,市教育局將取消該民辦學校下一年度全部招生計劃。
3. 職業教育:
面向市直、廣陵區、開發區、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和生態科技新城招收3850人,中等職業教育與高等專科教育“3+3”分段培養、中等職業教育與普通本科教育“3+4”分段培養計劃另文公布。
五年制高職(含師范)、普通中專、職業學校和技工學校面向全市招生。外地民辦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在我市招生,應由學校提出申請,報經學校所屬省轄市教育局同意并商我市教育局同意后方可招生。
今年各校的招生計劃與去年的沒有變化!
三、熱點高中指標生招生揚州中學、揚大附中、新華中學3所熱點普通高中統招生計劃的70%作為定向指標生,分配給市直和廣陵區、開發區、生態科技新城以及景區的所有公辦和民辦初中學校。定向指標生的錄取將根據各初中學校定向指標生分配數和考生志愿,從高分到低分依次錄取,錄取成績控制線為中考成績總分的85%。定向指標生僅限于初中3年學籍和就讀均一致且在平行志愿第一順序填報相關學校統招志愿的學生。
2018年還跟去年一樣,將四星級高中70%的名額作為指標生分配給各學校。(例如揚中招生1000人,那么其中700人作為指標生分配給各學校)
四、志愿填報1. 應屆初中畢業生由學籍所在學校統一辦理志愿填報手續,往屆初中畢業(修業生)及在市區以外學校就讀且參加市教育局組織招生的初中畢業生,憑《準考證》到市區中學招生辦公室(以下簡稱市中招辦,設在翠崗中學校園內)辦理志愿填報手續。志愿填報時間:5月29日至5月31日;普教系列志愿(含職教“3+4”項目)采用網上填報志愿和錄取方式,網上填報志愿確認截至時間是5月31日24:00。2. 各類學校、專業志愿分普教與職教兩個系列。普通高中屬普教系列,五年制高職、普通中專、職業院校和技工院校屬職教系列。普教系列與職教系列(“3+4”項目志愿進入普通高中志愿表)互不兼報。報考師范專業的考生可選擇填報普教系列或職教系列,但與四星級普通高中、“3+4”項目志愿互不兼報。3. 揚州中學、揚大附中、邗江中學、新華中學及揚大附中東部分校公辦學位學生、揚州高職校“3+4”項目均通過填報志愿錄取,其他普通高中學校實行網上市場招生錄取,網上志愿填報辦法及其網上市場招生辦法另行通知。上述志愿網上填報后,學生及家長必須于6月3日前在《志愿表》和《告家長書》上簽名確認。學生及家長還可于6月20日、21日到市中招辦安排的志愿更改地點進行更改志愿(具體操作說明另行公布),考生所在學校在此期間不得組織學生集中到校或開展集體活動,不得阻止學生前往更改志愿。4. 填報職教系列的考生可分兩條線填報志愿,即填報師范、五年制高職、普通中專職業院校(含“3+3”、對口單招班)4個專業,或填報師范、五年制高職、普通中專、技工院校(含技師學院“3+3”)4個專業。職業院校志愿與技工院校志愿互不兼報。
2018年揚州中考加分錄取政策公布
下列考生可加分錄取:
(1)軍人子女錄取加分,依據《揚州市軍人子女教育優待實施辦法(試行)》(揚政聯〔2014〕3號)辦理。軍人子女報考普通高中時,中考實考成績達到普通高中錄取最低控制線后方可享受加分政策,優惠加分依據今年市區普通高中錄取最低控制線進行測算。革命烈士子女加分政策,參照軍人烈士子女執行。
(2)揚州市高層次人才子女報考普通高中優先錄取辦法,依據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印發的《揚州市高層次人才子女就學保障實施辦法(試行)》辦理。高層次人才子女報考普通高中,在中考成績達到普通高中錄取最低錄取線的情況下,實行優先錄取。
(3)歸僑青年、歸僑子女、華僑子女和臺灣省籍的考生加10分錄取;
(4)少數民族考生加10分錄取。
符合上述條件的考生,經市相關部門(軍人子女教育優待政策除烈士子女由雙擁辦出具材料外,其他需要由軍人所在部隊師旅以上政治機關出具證明)審核確認后,由畢業學校統一于5月31日前將有關審核表格報市中招辦。如果考生同時符合幾項加分條件,按其中最高的一項加分,不累計加分。
12.揚大附中教育集團推薦20名集團內初中畢業生升入揚大附中高中,推薦生必須在平行志愿第一順序填報相關學校統招志愿,且中考成績不得低于該校統招生非指標生錄取分數線20分,推薦生須在學生本人自愿、家長同意的前提下,于5月31日前由學校推薦,報市中招辦備案。
13.按照《揚州市2018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和高中招生方案》(揚教發〔2018〕18號)文件規定,各三星級及以上普通高中學校一律不得錄取畢業會考科目成績D等級的學生,否則市教育局將不予辦理學籍,由此引起的后果由相關學校承擔。
從今年開始,在外市參加會考的考生,會考成績合格一律轉換成C等級,可以報考三星及以上普通高中,但是不能參與定向指標生分配。在初二年級參加地理、生物會考時成績為D等級的學生可以申請補考,補考成績合格作為C等級處理;如果初二年級會考成績為C等級者一律不得參加補考。因有重大疾病等特殊原因在初二年級不能參加會考的考生,在初三年級第一次參與地理、生物會考時,成績呈現方式與同時考試的初二年級學生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