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行測成分分析法的運用解析
行測成分分析法的運用
一、成分分析法在主旨概括題目中的運用
在片段閱讀,尤其是主旨類題目的解答中,閱讀速度非常重要,如何在較短的時間內抓住文段的主要內容,是考生需要掌握的內容。這里為大家推薦句子成分分析法。某個句子可能有比較長,修飾性成分比較多,但我們可以通過抓住句子的主干,來了解此句的主要內容。
【例1】長期以來,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對于司法機關在執法過程中侵害公民、法人和其它組織的合法權益的行為,缺乏有效可行的保障機制來恢復和彌補被侵權人的權利。
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司法機關執法受到傳統觀念的深刻影響
B.司法機關的執法過程也應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C.目前缺少保障機制來彌補被司法機關侵犯的權利
D.制定規范和約束司法機關執法過程的法律勢在必行
【解析】這是一道主旨概括題,本段文字只有一句話,如果想要得到整個文段的主要內容,需要對文段進行精簡壓縮,提取句子的主干成分,得到的內容為“對于行為,缺乏保障機制”,所以正確答案為C。
二、句子成分分析法在詞語理解題中的用法
在詞語理解題中運用這種技巧時,通常定位原文,指定詞語所在的句子都很長,不太容易理解,這時我們可以巧用提取主干的方法,使得復雜的句子變為一個簡短的句子,從而有助于我們準確的理解指定詞語在文段中的具體含義。接下來,通過一道例題進行詳細解答。
【例2】最初的人類,為了尋找足夠的食物,經常過著一種漂泊不定的生活,漂泊到一個地方,即隨便找個臨時夜宿處。這種時常遷徙但又隨遇而安的居住方式,應當視作人類從巢居形式進入穴居形式之前所經歷的一個過渡階段。
對文中“過渡階段”的概括最正確的一項是( )。
A.人類為了尋找食物,經常過著一種漂泊不定的生活
B.人類尋找食物找到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住下來
C.漂泊到什么地方,即隨便找個臨時夜宿處
D.時常遷徙但又隨遇而安的居住形式
【解析】這是一道詞語理解題,按照解題思路,首先定位原文,確定“過渡階段”一詞位于文段最后一句話的末端,對最后一句話進行提取主干,句子就變為“居住方式,應當視作過渡階段”,可知,過渡階段指的就是居住方式,還原到原文,居住方式指的就是時常遷徙但又隨遇而安的居住方式,所以答案為D。
三、成分分析法在病句辨析中的用法
成分分析法另外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就是運用在病句辨析題型里,具體體現在搭配不當和句子殘缺的語病中。例如下面一些例題:
【例1】勞動部門對一些惡意拖欠農民工工資的現象,及時進行了批評教育和嚴肅處理。
【解析】利用成分分析法,對上面的句子提取主干,句子就變為“勞動部門對現象進行了批評教育和嚴肅處理”。很明顯對“現象”不能進行“批評教育”,因為批評教育的對象應為人。所以本句的語病為謂語和賓語搭配不當。
【例2】漫步小徑,風送來一陣撲鼻的香味.環顧四周,我看見一枝露出高墻的臘梅正 在那里釋放幽香。
【解析】利用成分分析法,對上面句子的后半句提取主干,句子就變為“我看見臘梅釋放幽香”。很明顯我只能看見臘梅,不能看見臘梅釋放幽香。所以本句的語病為謂語和賓語搭配不當。
【例3】為了提高農村的糧食產量,加速發展科技農業,縣政府在全縣推廣了我們村科學種田,并舉辦了三期農民技術培訓班。
【解析】利用成分分析法,對上面句子的提取主干,句子就變為:縣政府推廣科學種田,可知這句話沒有說完,推廣的不是種田,而是種田的技術,從成分上說,少了賓語“技術”。所以本句的語病為句子成分殘缺。
【例4】這天,是鎮江知府兼浙東安撫使的辛棄疾在家里設宴。
【解析】利用成分分析法,對上面句子的提取主干,句子就變為“這天是”,很明顯這句話沒有說完,少了賓語“日子”。所以本句的語病為句子成分殘缺。
行測定義判斷解題的方法
公務員考試行測中的定義判斷主要考查應試者運用標準進行判斷的能力,在每一道定義判斷題中,題干先給出一個概念的定義,然后再給出一組事件或行為的例子,要求考生根據題干中給出的定義,從備選項中選出一個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該定義的典型事物或行為。
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通過核心成分法提高定義判斷正確率。
1.含義:通過找題干的核心成分(主體、客體、目的、原因、條件、結果等)來確定正確答案的方法。
2.適用題目:定義較短,不好讀懂不易理解,一般為法律、經濟、管理類學科的定義。
【例題1】威客模式是指一些人通過互聯網把自己的智慧、知識、能力、經驗轉換成實際收益,他們在互聯網上通過科學、技術、工作、生活、學習中的問題從而讓知識、智慧、經驗、技能產生經濟價值。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威客模式的是()
A、某IT技術人員用業余時間開了一個小公司,主要在網絡遠程幫助他人修理電腦
B、某大學畢業生在一個B2C網站上開了一家服裝店,運用自己的人脈資源使網店很開就開始盈利
C、某攝影師個人網站上的攝影作品吸引了大批網友瀏覽、轉發,后來該攝影師依靠在該網站上發布攝影器材廣告帶來大量收入
D、某高校學生建立的免費回答中小學學習問題的公益網站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好評,當地一家教育機構出資贊助擴大這個網站的規模,以幫助更多的學生。
【解析】A。威客模式概念的手段為“通過互聯網把自己的智慧、知識、能力、經驗轉換成實際收益”。B選項運用人脈使網店很開就開始盈利、C選項發布攝影器材廣告帶來大量收入、D選項免費回答中小學學習問題的公益網站均不符合威客模式概念的手段,故排除。A選項“開了一個小公司,主要在網絡遠程幫助他人修理電腦”,公司運營要見收益,修理電腦用的是自己的知識、技能,符合題干。
【例題2】地質遺跡資源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長的地質歷史時期中,由于內外動力的地質作用而形成,發展并保存下來的珍貴的,不可再生的,并能在現在和可預見的將來,可供人類開發利用并產生經濟價值,以提高人類當前和將來福利的自然遺產。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地質遺跡資源的是()
A、某地建立的地質紀念碑
B、某地風景優美的溶洞群
C、專門收藏地質標本的國土資源博物館
D、歷史悠久且景色宜人的大運河
【解析】B。通過找題干的核心成分,地質遺跡資源概念的條件為“由于內外動力的地質作用而形成”。A選項地質紀念碑、C選項國土資源博物館、D選項大運河均是外力的地質作用形成,不滿條件,故可排除。而B選項風景優美的溶洞群是內外動力的地質作用而形成,故為正確答案。
定義判斷這部分的難度在不斷增加,通過以上分析,希望大家在做題速度以及準確率方面都有較大改善。最后,希望大家注意復習時靈活運用此方法,切不可生搬硬套。
行測圖形推理的知識點解析
一、概念簡述
圖形推理是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試中一種非常重要的題型,幾乎所有的公職類考試都要涉及到對圖形推理的考查。由于圖形推理不依賴于具體的事物,是一種文化公平的考試,更多體現的是考查考生的觀察、抽象、推理能力。
公務員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試》判斷推理題中圖形推理主要有以下幾類:
(一)數量類
若一組圖形中每幅圖的組成較為凌亂,但局部顯示有一定的數量變化。對于有這樣特點的圖形,通常從數量的角度來進行解題。對這幾年公務員考試命題趨勢的分析發現,數量類圖形推理考查的角度雖然很多,但重點仍然集中在點、線、角、面、素。
(二)位置類
對于位置類圖形推理題,一般來說,一組圖形中元素個數完全相同,不同的是局部元素位置有變化,這時從位置的角度出發來解題。位置變化的類型分為平移、旋轉、翻轉。
(三)樣式類
樣式類圖形的特點:圖形組成的元素部分相似。在解決樣式類圖形推理題時,一定要注意解題順序——先進行樣式遍歷,再進行加減同異。
二、思路分析
圖形推理題中,每道題包含兩套圖形,這兩套圖形具有某種相似性,但也存在某種差異。第一套圖形包括三個圖形,第二套圖形包括兩個圖形和一個問號。在這兩套圖形之外還有供選擇的四個圖形。請你認真觀察兩套圖形的相似性,然后從四個備選圖形中選出一個最適合取代問號的一個。正確答案不僅應使兩套圖形表現出應有的一致性或最大的相似性,而且應使第二套圖形也表現出自己的特征。
做圖形推理題的關鍵就在于找出第一套圖形中的規律。找到規律以后就可以很容易地把它運用到第二套圖形中去。要找到其規律,觀察圖形的要點有:圖形的大小、筆畫曲直多少、方向的旋轉、圖形的組合順序、圖形的疊加、求同等等。要觀察的要素也許不是很多,但其運用起來特別是復合運用的時候,其規律就可以千變萬化。應試者應當以觀察要素為根據尋找其變化,從而發現其規律,再運用到第二套圖形當中去,得出正確答案。下面我們以幾種比較常用的規律為例,具體地講講如何做圖形推理題,以期拋磚引玉。只要考生可以舉一反三,這種題型也不會太令人頭痛。
三、解題技巧
1、仔細觀察
做圖形推理題,首先要仔細觀察所給的兩套圖形。觀察的要點有:圖形的大小變化、圖形構成要素的增減、圖形的筆畫多少、圖形的旋轉方向、圖形的組合順序、圖形的疊加,以及是否存在相同的圖形等等。
2、找出規律
這是解答圖形推理題的關鍵。找規律,首先要立足于剖析第一套圖形。有些簡單的題,從第一套圖形中即可直接看出規律。對于一些復雜的圖形,則需結合第二套圖形具體分析。圖形排列的規律是千變萬化的,只要仔細觀察其變化,最終肯定能發現其規律。
3、選擇正確答案
找到規律以后,便可據以選擇正確答案。但是,在選擇時一定要仔細,不要發生視覺錯誤。當然,最好是將所選答案去印證一下自己歸納出的規律。如果符合規律,則所選答案八九不離十;如果所選答案不符合自己確定的規律,則需再仔細琢磨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