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類選科組合專業覆蓋率
科目關聯度:這一組合在科目上沒有太大的割裂,知識點注重記憶和理解。
科目學習難度:此選科組合適合記憶力較好、文字表達能力強的考生,學習難度不大。
競爭壓力:學科似乎跨度小但思維跨度大,競爭非常激烈,地理要和學物理的過招,化學、生物要和學物理的比拼,選擇該組合的人要慎重。
2.史化生選科
專業覆蓋率:50.25%
科目關聯度:化學生物屬于理科專業但是也需要一定的記憶力,歷史則側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考生做此選擇應該是十分不擅長物理,但是對化學生物有一定的興趣,科目的學習上有一定的關聯度。
學習難度:該選科組合學習難度不大,考生可以取得不錯的分數,但是在專業的競爭上不占優勢。
競爭壓力:選擇這一組合的考生一般為成績不是很好的考生,文理分化嚴重,選擇此組合的考生人數不多。
3.史生地選科
專業覆蓋率:49.86%
科目關聯度:生物也被稱為理科中的文科,偏記憶的知識很多,這一組合在學習上有一定的關聯性。
科目學習難度:這一組合的知識沒有太大的開放性,以擅長記憶為主,學習難度不大,但是也因人而異。
競爭壓力:“歷史+地理+生物”這個選科組合適合物理不擅長、政治不喜歡,或擅長以記憶為主,動手能力強,文字表達好的學生,學科似乎跨度小但思維跨度大,競爭非常激烈。
新高考選科可報什么專業
物理/化學/生物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站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臨床醫學、預防醫學。
物理/化學/政治
教育類、醫學、法學、制藥、財政審計、統計學。
物理/化學/地理
地球物理、計算機類、土木工程、工程力學、環境科學。
物理/生物/政治
醫學、生物工程、電子科學、管理學。
物理/生物/地理
水利水電工程、測繪類專業、地球物理、生物醫學。
物理/政治/地理
信息安全、地圖測繪、氣象類、水利水電、教育學。
歷史/政治/地理
漢語言文學、經濟學、財政學、統計學、新聞學、教育學、稅務、法學。
歷史/政治/化學
化學、應用化學、邏輯學、法學、公安、歷史學。
歷史/政治/生物
法學(知識產權)、師范、文物保護、工商管理、稅務、基礎醫學、農學園藝、
歷史/地理/化學
地球化學、能源化學、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地理信息科學、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歷史/地理/生物
文物保護技術、地理教育、環境生態、水利水電、資源管理。
歷史/化學/生物
生物醫學、制藥、口腔醫學、動物醫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化學生物學。
新高考如何選科
成績最大化原則。選科時都是考慮哪科能爭取較高分數才最終選擇,以保證高考成績優勢。目前全國各省報考均都基于平行志愿投檔規則,無論具體實施是投檔到高校還是投檔到高校的具體專業中,平行志愿都是以“分數優先”的方式進行的。優先以成績高低來決定檢索投檔順序。所以,分數高勢必帶來投檔順序上的優勢。
高校專業選考科目要求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科目中確定。高校各專業根據需要從中指定1科、2科、3科或“不提科目要求”。高校指定1門科目的,考生必須選考該科目方可報考;高校指定 2科或3科要求均需選考的,考生均需選考方可報考;高校指定 2科或3科要求選考其中一門的,考生選考其中一門即可報考;高校指定“不提科目要求”的,考生選考任意3科均可報考該專業。
大學不同專業對選考科目要求都不相同,各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是高校根據自身辦學定位和專業培養目標對學生學習要求自主確定的。因培養要求不同,相同專業在不同高校可能會有不同選考要求。
新高考包括什么內容
1.3+3高考模式各科目分數及總分
第一個3:語文、數學、外語3門必考科目,每門滿分150分,采用原始考分,總分450分;
第二個3:另外3門選考科目通常滿分為100分,采用等級賦分,總分300分,所以總共滿分為750分(上海選考科目單科滿分70分,高考總滿分為660分)
2.3+1+2高考模式各科目分數及總分
高考總分750分
“3”為全國統一高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3門,每科滿分均為150分,總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計入考生總成績。
“1”由考生在物理、歷史2門首選科目中選擇1門,以原始分計入考生總成績,滿分為100分。
“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再選科目中選擇2門,以等級分計入考生總成績,每科滿分均為100分。
新高考選科與專業對應的關系
以北京為例,關注各高校在京招生政策和最新出臺的選科要求。北京市教育考試院公布的《2024年擬在京招生普通高校本科專業選考科目要求目錄》顯示:2024年擬在京招生的高校有736所,選考科目范圍涵蓋近2萬個專業(類)。同時,目錄中明確規定了不同院校、專業對選考科目的要求。比如,我們經常說的學霸組合“物理+化學+生物”,可選專業覆蓋超過96%。這是一個純理科組合,學科關聯度較高,要求學生的理科思維能力較強,有一定的邏輯綜合分析能力。由于新的選科政策增加了“物理+化學”要求,選“物理+化學+生物”這一組合的學生也會有一定增加,競爭也會相對加大,學生應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理性判斷、謹慎決定。
關注學科間的關聯度。雖然關聯度高的選科組合,例如“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政治”對于學生學習過程有一定幫助,但學生的思維發展本身就是立體的,我們也期待學生運用知識的時候可以多學科融會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