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真題政治參考
高考政治復習對學生的信息的整合與提煉、知識的調動、事物的闡釋、問題的探究等方面的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關于高考真題政治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高考真題政治
高考真題政治答案
一、選擇題Ⅰ
1.C 2D 3C 4B 5A 6D 7C 8D 9B 10C 11A 12B 13C 14C 15B 16C 17B 18 C 19A 20 D 21B 22C 23A 24C 25B 26C
二、選擇題Ⅱ:
27CD 28 ABD 29AC 30ABCD 31AC 32 BCD 33AC 34ACD
三、簡答題:
35.立意:考查考生對經濟學中比較成本理論的掌握,并運用該理論分析現實問題、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答案要點:
(1)由乙來理財,甲來推銷更有效率。因為乙在理財方面具有比較優勢,甲在推銷方面具有比較優勢。
(2)李嘉圖認為,各國只要按照“有利取重”、“不利取輕”的原則,生產那些成本相對低的商品,然后通過對外貿易,用自己生產的東西換取本國需要而由他國生產的東西,就可以從中獲得好處。因此,他反對國家干預,主張經濟自由。他認為,通過對外貿易,從國外進口廉價的生活必需品,可以降低工資,提高利潤率,為資本積累提供條件,這有利于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
36.立意:考查學生對政治學基本分析方法的掌握,以及應用國際組織的知識及辯證的方法分析現實問題、比較和解釋國內外政治現象等能力。
答案要點:
(1)1816號決議體現了安理會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的責任。
(2)安理會有權調查可能引起國際摩擦的任何爭端或局勢,提出調解爭端的方法;制定計劃,以處理對和平的威脅或侵略行為,建議應采取的行動;促請各會員國實施經濟制裁和除使用武力以外的其他措施,以防止或制止侵略;對侵略者采取軍事行動。
37.立意:考查考生對不良文化現象的區分和知識掌握以及辨別、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答案要點:
(1)漫畫1反映了落后文化現象,漫畫2反映了腐朽文化現象。
(2)兩種文化現象的區分:
①各種帶有迷信、愚昧、頹廢、庸俗等色彩的文化都是落后文化。落后的文化常常以傳統習俗的形式表現出來,如人們常見的看相、算命、測字、看風水等。
②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邪教、淫穢色情文化等,都是腐朽文化。
解決方法:
①始終堅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
②大力發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堅決抵制腐朽文化。
③必須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④加強自身科學文化修養和思想道德修養。
四、辨析題:
38.立意:考查學生對我國的國家性質、根本政治制度和政府三者關系的理解和掌握,以及解讀信息、運用知識、探究和綜合分析的能力。
答案要點:
(1)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廣大人民通過民主選舉各級人大代表,由他們組成各級國家權力機關,代表人民統一行使國家權力,統一管理國家社會事務。
(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政府由人大產生,對人大負責,受人大的監督,這有利于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政府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人民意旨的執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衛者,政府的權力屬于人民。
(3)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必須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對人民負責的基本原則,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接受人民的監督,依法行政,保證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用來為人民謀利益。
(4)綜上所述,題中說法是不確切的。
39.立意:考查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對非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進行辨別、分析的能力。
答案要點:
(1)休謨的觀點是不可知論的觀點。
(2)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物質是獨立于人的意識之外,并能夠為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
(3)意識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人們在反映客觀世界時,總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動機。意識還具有主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意識對客觀世界的反映是主動的、有選擇的。意識活動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是人能夠認識世界的重要條件。
(4)通過人的感官,能夠認識客觀世界變化多端的現象,通過“思維的眼睛”,能夠揭示深藏于事物內部的本質和規律。世上只有尚未認識的事物,沒有不可認識的事物。
(5)綜上所述,題中的觀點是不恰當的。
五、論述題:
40.立意:考查學生對聯系的觀點、人民群眾的歷史作用等知識的掌握,及獲得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哲學原理判斷、分析、探究問題和綜合概括的能力。
答案要點:
(1)①從聯系的普遍性看,人類為了眼前的經濟利益破壞性利用自然,導致生態環境惡化,與人類沒有重視事物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不是孤立存在的有直接關系。
②從聯系的客觀性看,地球生態系統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聯系。要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就必須從事物客觀聯系中把握事物,不能肆意掠奪、破壞自然。
③從聯系的多樣性看,生態環境問題的表現千差萬別,人們往往從短期利益出發,只看到直接的、表面的、眼前的聯系,忽視間接的、本質的和長遠的聯系,這加劇了地球生態環境的危機。
(2)①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創造者。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歷史作用,全民動員對于建設生態文明具有重要意義。
②人民群眾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這表現在人民群眾參與環境和生態保護,在生產和消費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
③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這表現在人民群眾環保意識大為加強,人民群眾和人大代表依法對排污企業和政府相關職能部門進行監督,促進了政府重視生態環境。
④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廣東積極實踐科學發展觀,全民動員開展生態文明建設,必將為綠色廣東建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41.立意:考查考生對效率與公平關系、當前宏觀經濟政策等知識的掌握和理解程度,以及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的能力。
答案要點:
(1)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效率與公平具有一致性。
①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前提。養蟹人收益的增加,才有可能對農戶每年每畝再補償100元。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經濟效率的保證。農戶獲得了100 元的再補償,這不僅促進了財富的公平分配,而且隨著農戶收入增加蟹的消費擴大,也增加了養蟹人的收入,進一步提高了效率。
②效率和公平分別強調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這表現在養蟹人與農戶在利益上需要相互協調。
(2)①材料2中的各項經濟指標都有增長,但城鎮居民、農村居民收入增速都低于財政收入增速、GDP增速。
②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較大,存在城鄉差距進一步擴大的趨勢。
(3)擴大內需的措施包括
①逐步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②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逐步縮小城鄉差距。
③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
④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
⑤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
⑥協調區域發展。
猜你感興趣:
1.高中政治2017高考真題及答案解析
2.2016高考政治熱點大題
3.高中政治會考真題及答案
4.2017高三政治高考模擬題含答案
5.2016廣東高考文綜政治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