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國高考政治考前復習23
今年的高考政治試題,咋見平穩無奇,再品意味深長。探究其穩中求變,為2018高考政治復習教學,提供一些啟發。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您整理的2018全國高考政治考前復習,僅供參考!
全國高考政治考前復習試題及參考答案
一、單選題4分,共48分)
1.某商品的需求曲線(D)與供給曲線(s)如右圖所示,其中E點為供需價格平衡狀態。不考慮其他因素,可推斷出下列結論
國家為支持農業發展,可將農產品價格定在P1處
當價格處于P2時,該商品供給與需求的差額為Q2Q4
當價格處于P0時,該商品生產者既不賺錢也不虧本
④當價格由P0向P1變化時,該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增加
A.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2.機會成本就是為選擇而付出的成本。一旦選擇了一種,其他的選擇就被排除了,那么其他選擇可能帶來的好處,也一并消失,消失的這部分,就是機會成本。當下列情況出現時,你的理性選擇是
預期銀行存貸款基準利率下調——買入股票
預期通貨膨脹率進一步上升——減少現期消費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持續跌落,對英鎊匯率持續上升——到英國留學
武漢市實行住房限購政策——投資買入新房
A.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D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的是投資理財的選擇的知識。選項錯誤,預期通脹率上升,會導致紙幣貶值,應該增加現期消費,故排除。選項錯誤,投資買入新房是以炒房賺錢為目的,而不是自住。住房限購會使購房需求降低,此時投資新房會不好轉手賣出,不是理性選擇,可以投資其他領域,故排除。故本題答案選D。
3.2017年國家將在個稅方面進一步改革,有望建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將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等統一納入綜合范圍征稅。此外,養老、二孩、房貸利息等家庭負擔也有望納入抵扣。個人所得稅制改革旨在
區別對待不同性質的收入,保障城鄉居民基本生活
進一步優化國家稅種結構,拓寬國家財政收入來源
降低中低收入納稅群體的負擔,促進收入分配公平
真正發揮稅收的調節作用,維持社會穩定健康發展
A.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D
4.近年來,中國與芬蘭不斷深化高新技術領域的合作,騰訊以86億美元價格收購芬蘭手游公司Supercell的84. 3%股權;湖北陽光凱迪新能源集團在芬蘭設立分公司,投資10億歐元生產生物燃料。中芬加強高新技術合作能夠
提高中芬兩國創新能力,共同引領世界經濟的發展
發揮中芬兩個國家各自的經濟優勢,實現互惠共贏
提高中國開放型經濟水平,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加速兩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取代兩國傳統產業
A.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中芬引領世界經濟的發展的說法夸大,不選;中芬加強高新技術合作能夠發揮中芬兩個國家各自的經濟優勢,實現互惠共贏,正確;中芬加強高新技術合作能夠提高中國開放型經濟水平,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正確;“取代兩國傳統產業”的說法錯誤,不選,故本題答案應為C。
5.全國人大十二屆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民法總則。制定民法總則是編篡民法典“兩步走”的第一步,全國人大會先后三次審議,兩次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某校高三年級的四名同學“自豪”地向別人說起自己參加了這一立法過程。對此可信的是,他們
A. 向全國人大申請并參加立法審議過程,充分表達了自己的意見
B. 向基層人大代表反映自己的建議,請其在大會審議時代為陳述
C. 積極撰寫立法建議,并向全國人大提交議案,部分建議得到采納
D. 用Email向全國人大會提出自己的意見,積極參與民主立法
【答案】D
6.2017年1月18日,北京市公安局環境食品藥品和旅游安全保衛總隊成立,其中,環境保護之隊就是公眾所說的“環保警察”,是專門打擊環境犯罪行為的警察隊伍,讓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相銜接、良性互動,共同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環保警察的設立
彰顯了政府對環境違法行為的治理決心,是其治本之策
讓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有利于提高環保執法效率
大了環保部門的權限,有利于更好打擊環境犯罪行為
踐行了黨的執政為民理念,是政府積極履行職能的體現
A.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的是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政府的職能的知識。本題比較適合用排除法。選項說法錯誤,環保警察的設立不是治理環境的治本之策,也不會擴大環保部門的權限,故本題答案選D。
7.中國共產黨十八屆六中全會聚焦全面從嚴治黨的重大主題,審議通過了《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會議認為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這表明中國共產黨
從嚴治黨,提高黨的國家治理能力和行政水平
依規治黨,事關黨的生命,提高黨的領導能力
依法執政,中國立法為依法治國提供法律保障
執政為民,密切聯系群眾、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
A.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本題考查中共的先進性。中共不能提高行政水平,題肢錯誤,不選。《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屬于規定而不是法律題肢與題干無關,不選。題肢符合題意,入選。
8.不知何時,有些中小學校采用音樂代替了枯燥原始的鈴聲。世界名曲,民族樂曲進入了校園,根據不同需要,提示學生上課、下課、進校和離校。學校的這種做法是為了
A. 拓展音樂課程,計時鑒賞并舉
B. 改革單一鈴響,中西文化合壁
C. 提醒作息時間,引導審美情趣
D. 價值導向作息,告知時間節點
【答案】C
9.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時,明確提出“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并對文化自信加以特別的闡釋,強調“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我們的文化自信源于
①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色彩斑斕的大眾文化
中華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深刻把握
A.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文化自信,來自于對時代發展潮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深刻把握,來自于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故選項表述體現了我們的文化自信。選項表述與文化自信無關。選C。
10.華北某市法定供暖時間為每年的11月15日至3月5日,已沿用40年。隨著氣候條件和百姓生活條件的變化、“連續5天平均氣溫低于5”的規定面臨著“是否需要變一變”的問題,從辯證唯物論的角度來看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尊重規律,從實際出發
意識活動有主動創造性
A.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D
11.一個英國科學家團隊征集了24名志愿者,讓他們分組在虛擬情境下憑借衛星導航或自己能力認路,同時用儀器掃描他們的大腦。結果顯示,自己認路的志愿者大腦海馬體和前額皮質區域掃描圖像有明顯突起,而靠衛星導航的志愿者這兩片大腦區域卻全然無活動。這一試驗證明了
科技手段的使用正逐步改變著人腦的生理構造
長期依賴科技將導致人類自身認識能力的退化
意識活動對人腦各區域的運行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
人們可以認識人腦的運行機制,揭開智慧的奧秘
A.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12.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經營權分置辦法的意見》,提出在農村耕地實行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的基礎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償原則,引導農民以多種方式流轉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提高農民生產積極性,增加農民收入。實施這一改革旨在
建立起新的生產關系以解放農村生產力
通過改變生產方式以使生產力擺脫桎梏
維護人民群眾作為社會存在和發展基礎的地位
保障人民群眾作為推動社會發展決定力量的利益
A.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選項表述錯誤,改革與生產力不相適應的生產關系以適應生產力的發展。選項表述錯誤,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題目中,實施這一改革旨在通過改變生產方式以使生產力擺脫桎梏,保障人民群眾作為推動社會發展決定力量的利益。故入選。選C。
點睛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直接動力、決定力量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階級斗爭是推動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改革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人民群眾創造歷史,是推動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
二、題
1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共享經濟在我國得到快速發展,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已經進入市場化運營階段。據中國互聯網協會共享經濟工作委員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共享經濟市場規模約為3.65萬億元,共享經濟的提供服務者約5 000萬人,保守估計參與共享經濟活動的總人數超過5億。業內預計,未來5年我國共享經濟增長年均將在40%左右,到2020年市場規模或將占我國GDP的10%以上。資源的閑置與分配不均是共享經濟興起的根本原因。充分調動分散的閑置資源、集中解決現有市場難以消化的巨大需求,成為一塊值得挖掘的大金礦。智能終端的普及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則是共享經濟得以發展的現實因素。互聯網平臺將分散的供給與需求統一對接,降低了交易成本,讓各類服務更加便宜、便捷。
材料二 共享經濟實質上是一種信任經濟,當前社會信用環境不夠好是制約其發展的重要瓶頸。另外,資源共享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意識比較淡漠,共享經濟涉及的公民人身和財產安全一直是被社會關注的熱點;公民參與共享經濟發展的責任意識不強;相關法律的調整跟不上其發展速度,傳統的監管手段和方法在共享經濟面前也難以實施。
結合材料一,運用經濟生活的有關知識,說明我國支持共享經濟發展的合理性。
(2)結合材料二,運用政治生活有關公民和人大的知識,談談怎樣才能實現共享經濟的健康發展。
【答案】(1)共享經濟能夠實現資源合理有效利用,培育和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
實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促進就業,增加居民收入。
降低消費成本,方便和滿足人們的消費需求,提高生活水平。
科技進步與互聯網的普及為我國發展分享經濟提供了技術條件。
(2)我國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權利的主體,也是義務的主體,既要珍惜自己的權利,維護自身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也要自覺履行義務,遵守憲法和法律,誠實守信,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
我國公民有依法行使民主管理的權利。公民要增強對共享經濟發展的公共參與能力,增強責任意識;
全國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彌補共享經濟發展的法律空白。要科學劃分共享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引導共享經濟的健康發展,保護公民的人生和財產安全。
各級人民代表大會行使監督權。監督共享經濟法律法規的實施,實現共享經濟的健康發展。
(2)本題要求考生結合材料二,運用政治生活有關公民和人大的知識,談談怎樣才能實現共享經濟的健康發展,屬于措施類的解答題。解答時把握指向的主體公民和人大,調動運用各自的地位、職權和作用的知識,結合材料進行分析即可。
點睛當前我國共享經濟發展的特征利用閑置資源,實現共享。就業容量大,大眾參與度廣。發展速度快、發展前景好。低交易成本且交易可重復多次使用。注意共享經濟不涉及所有權的轉讓,其以獲得報酬為目的。
14.材料一 新春伊始,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強勢回歸,連續十集熱播,為新春佳節奉上了一場精彩的文化盛宴。至第四集,《中國詩詞大會》已累計吸引2.75億觀眾收看,節目話題總閱讀量1億多人次。秉承“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宗旨,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入選節目的詩詞從中國詩歌的緣起《詩經》開始,包括了楚辭、漢魏六朝詩、唐宋詩詞、明清詩詞,一直延續到當代的毛澤東詩詞,時間跨度達數千年,涵蓋了一部中國文學史。古人云詩言志、歌詠言。“一部中國詩歌史既是中華文明在語言文字上的濃縮精華,更是幾千年來中國人精神風貌的展示。”總導演顏芳介紹了節目中詩詞的選擇從“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的純真質樸,到“路漫漫其修遠兮”的上下求索;從“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的雄心壯志,到“心遠地自偏”的隱士風流;從“黃河之水天上來”的盛唐氣象,到“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婉約纏綿。千百年來,中國人就是從這些意味無窮的詩詞中得到滋養。而毛澤東在各個時期所創作的十幾篇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也以各種題型出現在節目中,引發了觀眾的極大共鳴。
(1)結合材料一 ,運用文化生活的有關知識,分析《中國詩詞大會》節目熱播的原因所在。
材料二 《中國詩詞大會》是央視首檔全民參與的詩詞節目,節目以“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為基本宗旨,力求通過對詩詞知識的比拼及賞析,帶動全民重溫那些曾經學過的古詩詞,分享詩詞之美,感受詩詞之趣,從古人的智慧和情懷中汲取營養,涵養心靈。借古詩詞學霸爆紅的契機,教育人士期待能在全社會的努力下,改變古詩詞整體教育氛圍——未來能減少孩子“苦惱”背書,而是能夠愜意感受和品味古詩詞之美。當喧囂的現代社會與傳統文化有了一次次美麗的“邂逅”,中華文化基因逐漸蘇醒,這危機中的微熹,則彌足珍貴。
(2)結合材料二,運用創新意識與社會進步的知識,談談《中國詩詞大會》節目成功給我們的哲學啟示?
(3)材料中“當喧囂的現代社會與傳統文化有了一次次美麗的‘邂逅’,中華文化基因逐漸蘇醒”,請你就激發公眾讀書之熱情,邂逅傳統文化之美好擬兩條宣傳語,要求主題鮮明,朗朗上口,言簡意賅。
【答案】(1)大眾傳媒是現代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中國詩詞大會》節目依托電視、網絡等大眾傳媒,顯示出文化傳播、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漢字是中華文化的基本載體,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漢字文化內涵豐富、獨具魅力,為書寫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明,發揮了巨大作用。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中華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中,是激勵中國人民的強大精神動力。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中國詩詞大會》節目熱播體現了中國人對中華文化價值充分肯定,對中華文化發展前途充滿信心。
(2)樹立創新意識是唯物辯證法的要求,它要求立足實踐,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斷實現理論和實踐的創新與發展。《中國詩詞大會》立足實踐,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創新了對詩詞的學習與解讀、繼承與發展。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們密切關注變化發展的實際,敢于破除落后的觀念;善于提出新問題,確立新觀念,開拓新境界。《中國詩詞大會》借學霸爆紅絡等契機,通過全民參與,現場比拼,分享詩詞之美,感受詩詞之趣。創新推動人類思維和文化的發展。該節目中改變了人們學習古詩詞的方式,促進古詩詞教育方式和氛圍的轉變,激發人們愜意感受和品味詩詞之美的熱情,能推動中華詩詞文化的傳播、繼承與發展。
(3)示例閱經典著作,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讀經典名著,繼承優秀傳統文化。
(2)本題考查創新意識與社會進步的知識,設問指向《中國詩詞大會》節目成功給我們的哲學啟示,屬于啟示類試題。創新意識與社會進步主要包括辯證的否定觀、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創新意識、創新的作用和意義。解答啟示類材料題一般貫徹三個步驟。第一,依據設問明確或猜測設問知識指向,把握知識指向可以通過設問中關鍵詞,或者設問中所涉及的主體進行定位。第二,抽取主干有效信息,依據設問知識的確定,審讀材料,提取有效的主干信息,明確主干信息的知識指向。第三,依據主干信息與設問界定,整合知識,組織答案。按照上述方法,運用知識結合材料進行分析。
(3)本題是開放型題型,考查學生思考問題的出發點和發散思維能力,是一道限制性開放式問題。宣傳標語有著廣告設計宣傳理念的屬性,它宣傳正面積極的理念,應該遵循思想政治性原則、情感性原則、倡導性原則。宣傳語設計既要有聽覺沖擊力,更要有心靈震撼力,能讓人易懂、易記、難忘,不能啰唆、含糊,應避免用長句、拗口之語。在整體上,設計要符合簡潔、精練、健康的原則。回答時圍繞“激發公眾讀書之熱情,邂逅傳統文化之美好”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