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政策應怎樣選科
根據學習成績選科,高考專業,我們做“減法”選科后確定了物理或歷史,我們再根據剩余科目考試成績和報考專業再次做“減法”選科,直到選擇出滿意的科目就行了,這就是“綜合”選科,不固定某一選科方法,揚長避短,選擇出對自己最有利的科目組合。
不過,新高考選科,由于學校的師資力量、教學資源有限,學校并不會完全開設12種選科組合的班級,比如有的學校會不開設“歷史+生物+化學”組合,有的學校會不開設“物理+思想政治+化學”組合等,大家還是要根據實際情況去選擇。
新高考選科方法
1、選科根據專業覆蓋面積,選擇路徑寬的學科。
(1)選科一是在高一全科體驗的基礎上,確定自己的優勢學科,重視語數外三科的學習,夯實基礎,提高學科核心素養,努力提升學科成績。
(2)選科二是確定選考科目。這需要首先是物理與歷史學科的選擇,也就是偏理與偏文兩個方向,其次是其他科目的四選二。新的高考政策改革,其實對考生一大考驗就是要將目標放的更加長遠,要考慮到自己未來的專業選擇甚至是職業選擇。
2、選科根據學科特點,選擇適合你的學科。
(1)物理:物理學與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航空航天技術、生物技術等有重要作用,想在未來從事上述相關行業,就必須學好物理。
(2)歷史:歷史必修課學習,使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認識歷史發展中全局與局部、歷史與現實、中國與世界的內在聯系;培養學生從不同視角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人文素養,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通過選修課的學習,讓學生更好地發現自己的興趣,從而學會學習、學會獨立、學會生存。
新高考怎么選科好
新高考選科首先,就是需要從個人的興趣作為出發點,畢竟對學科有著興趣的情況下那么有著足夠的動力和想要學習的積極性,從而選科除了需要根據能力以外,一定要和興趣相關,畢竟足夠的興趣是能夠讓其有著很大的優勢。
新高考選科再者,就是需要從學科的相關性的方面作為出發點,比如說數學與物理的關系非常密切,同時也能夠讓自己的專業選擇面變得更加寬泛,而選科之間的聯系越高,能夠讓其在大學的專業報考上有著很大的優勢和決定性因素。
當然,新高考選科還需要根據考生自己的能力,所擅長的學科對于學生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存在,能夠讓自己的高考總成績更加具有勝算;當然專業的覆蓋率也是需要考生衡量的,畢竟在沒有絕對興趣之前就需要參考自己選科可以在大學報考專業的選擇面上了。
新高考選科注意什么
1、選科注意先選擇好自己想要的專業
在面對高考的新方向時,應屆生該如何做出調整。其實在新模式下,已經先將學生們的未來專業給提前做好了預定。所以應屆生們一定是需要先做好自己對于未來專業的選擇,要能將確認好自己的專業方向。這樣才能在自己考試之后,更好進行去進行高考志愿填報。
2、選科注意找出自己的學科優勢
在面對高考新方向之下,學生們更是要能夠知道,自己個人的學科優勢在哪里,自己選擇哪些學科,會對于自己未來更有幫助。這些都是應屆生們要先做好自己的思考,這樣才能更好進行學科的慎重選擇!
高考畢竟還是主要看分數,所以學生們選科,一定要以自身的學科優勢為主,要能將個人優勢和個人喜好去進行綜合選擇,然后再找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新高考選科有什么方向
選科物理:計算機類、理念與應用力學、海洋科學類、電子科學類、地球物理學、熱能與動力工程、應用物理學、材料科學類、工程力學、機械類、信息與電子科學類、測控技術與儀器、核工程與核技術學、航天航空類和武器類。
選科化學:核工程類、材料類(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化工與制藥類、生物科學類、應用化學、地質學類、林業工程類、食品科學與工程類、醫學技術類、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類。
選科生物:生物工程類、科學類(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等)、環境科學類(生態學等)、醫學類(臨床醫學、基礎醫學、預防醫學等)、森林資源類、草葉科學類、植物生產類(農學、園藝等)、環境生態類、動物生產類、動物醫學類、水產類。
選科歷史:考古學、中國共產黨歷史、馬克思主義研究、政治學科、民族學、地理學科、歷史學、世界歷史、漢語言文學、文物保護技術。
選科政治:馬克思主義理論類、哲學類(邏輯學、宗教學、倫理學等)、法學類(法學、知識產權、監獄學等)、經濟學類(金融學、稅務等)、公共管理類、政治學類、歷史學類、教育學類、工商管理類、社會學類(社會工作、家政學等)。
選科地理:氣象類專業、地圖測繪類(衛星遙感、GIS專業)、水利水電類、城市規劃類、酒店管理類、旅游類、地質勘探類、資源管理類、地理教育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