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2017高考加分政策
今天學習啦小編為大家帶來安徽2017高考加分政策資訊。關注安徽高考加分政策資訊欄目的朋友們歡迎閱讀本文哦。
安徽2017高考加分政策
全國性加分項目有:
烈士子女(10分),歸僑、華僑子女、歸僑子女和臺灣省籍考生(10分),自主就業退役士兵(10分),在服役期間榮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軍區(含)以上單位授予榮譽稱號的退役軍人(20分)。
地方性加分項目有:
僑眷、港澳同胞及其眷屬(5分);
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少數民族考生(我省享受高考政策加分的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名單詳見《實施方案》)(5分);
2015年1月1日之前在高級中等教育階段取得以下項目有關獎項、名次、稱號的應屆考生,仍具有加分資格,加分分值為5分,具體為:“重大國際體育比賽集體或個人項目前6名、全國性體育比賽個人項目前6名”“國家二級運動員(含)以上稱號”,全國中學生(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全國決賽一、二、三等獎,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含全國青少年生物和環境科學實踐活動)、“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全國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一、二等獎,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或國際環境科研項目奧林匹克競賽獎項,獲市級以上見義勇為表彰。
經教育部審定,安徽省體育特長生政策加分的規定項目為田徑、籃球、足球、排球、乒乓球、武術、游泳、羽毛球等8項。對申請加分考生的運動員(二級及以上運動員)等級資質由省體育局進行復核復測,省教育招生考試院按相關標準組織測試。
安徽家庭經濟免學雜費政策落實
安徽省教育廳
安徽、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自2008年起,已連續十年,將資助工作納入省政府年度民生工程項目,強力推進。同時學生資助工作,也是省政府脫貧攻堅“十大工程”的重要組成內容之一。我省共有普通高中學校672所,普通高中在校生數110萬人。2016年秋季,普通高中免除學雜費政策實施以來,實際免除學雜費3290.4萬元,資助4.4萬人。
一、提前開展數據摸底,明確目標任務
一是摸清全省建檔立卡家庭子女在校就讀情況。2016年初,省教育廳與省扶貧辦共同發文,以入戶調查的形式,摸底統計建檔立卡家庭子女在校信息,獲取信息數據69.9萬條。在扶貧部門入戶調查的基礎上,教育部門組織人員逐校核實學生就學情況,并與各學段學籍系統數據進行比對,最終梳理出全省各學段、各年級建檔立卡家庭學生信息44.1萬條。
二是摸清建檔立卡家庭子女在校受助情況。建立建檔立卡家庭學生資助臺賬,實行動態監管。建立教育精準扶貧“月點評季通報”制度,對16個市和有扶貧開發任務的70個縣落實教育扶貧政策措施、工作進展進行點評和通報。
二、密集出臺文件,著力推動實施
一是及時出臺省級實施意見。《財政部 教育部關于免除普通高中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雜費的意見》下發后,我省立即著手起草省級貫徹落實方案,并廣泛征求意見,一個月內就將經省政府審定同意的《安徽省財政廳 安徽省教育廳關于免除普通高中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雜費的實施意見》印發實施。
二是嚴格規范認定流程。及時轉發教育部辦公廳等四部門印發的《普通高中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免除學雜費政策對象的認定及學雜費減免工作暫行辦法》,要求教育、民政、扶貧、殘聯等部門加強溝通協作,嚴格工作程序,加強信息審核,切實做好免除學雜費學生的申請、認定和資金撥付等工作。
三是印發建檔立卡家庭學生資助文件。出臺《安徽省教育廳 安徽省財政廳 安徽省扶貧辦關于做好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的通知》,明確對從幼兒園到大學的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行資助全覆蓋,要求各地各校按資助項目標準和要求,對符合條件的學生及時給予資助,確保應助盡助、一個也不能少,一項也不能漏。
三、詳細解讀政策,加強政策宣傳
一是在安徽日報等省內主流媒體,及時發布普通高中建檔立卡家庭困難學生學雜費政策。在省教育廳、省財政廳門戶網站,對免學費政策進行詳細解讀。
二是組織新華社安徽分社、人民網安徽頻道等8家中央駐皖及省直主流媒體,組成省級采訪團對教育扶貧等學生資助工作進行現場采訪。
三是通過安徽教育網“學生資助政策問題解答”專欄、安徽學生資助微博、資助熱線電話等方式,暢通咨詢投訴渠道。
四是組織開展學生資助“百千萬”走訪活動和資助政策“兩節課”活動,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家長宣傳學生資助政策。
四、多部門聯動,確保政策落實
一是實現扶貧數據互通互聯、數據共享。在省政府的積極推動下,省扶貧辦、省民政廳和省殘疾人聯合會建立信息數據共享機制,打通了部門之間的數據共享通道,實現我省扶貧數據縱向和橫向互通互聯,為精確認定、精準資助打下堅實基礎。
二是準確認定免學雜費對象。通過學生申請、學校審核的方式,對全省所有普通高中建檔立卡學生進行全面摸排。在各地摸排的基礎上,省民政、扶貧、殘聯等部門聯合,對資助對象再次進行核對,確保資助對象一個都不少。
三是精確確定免學費補助標準。因辦學水平、在校生數量、地域差異等原因,學校收費標準各不相同,省教育廳與省財政廳對各地免學費補助標準逐一進行測算、核實,做到一地一標準,精準補助。
四是及時完成退費工作。在各級教育、財政等部門的通力合作下,2016年秋季學期我省免學費退費工作已按時完成。2017年春季學期起,所有符合免學費條件的建檔立卡家庭學生,均無需繳納學費,直接免費入學。
五是對政策落實情況開展跟蹤督查。2016年9-11月,省資助中心每月派出4個組,分赴各市、縣(區)開展檢查,重點督查免學費政策落實情況。對發現的問題,以整改通知單的形式,要求各地限期整改,并報送反饋整改情況。
普通高中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免學雜費工作,是一項全新的資助政策,我們工作中還有許多需要完善和改進的地方。今后,我們將按照教育部的部署要求,學習借鑒先進經驗,開拓思路,進一步做好此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