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物理知識點考點
(一)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方式:
1.做功:其他形式的能與內能之間相互轉化的過程,內能改變了多少用做功的數值來量度,外力對物體做功,內能增加,物體克服外力做功,內能減少。
2.熱傳遞:它是物體間內能轉移的過程,內能改變了多少用傳遞的熱量的數值來量度,物體吸收熱量,物體的內能增加,放出熱量,物體的內能減少,熱傳遞的方式有:傳導、對流、輻射,熱傳遞的條件是物體間有溫度差。
(二)熱力學第一定律
1.內容:物體內能的增量等于外界對物體做的功W和物體吸收的熱量Q的總和。
2.符號法則:外界對物體做功,W取正值,物體對外界做功,W取負值,吸收熱
(三)能的轉化和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能憑空產生,也不能憑空消失,它只能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或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在轉化和轉移的過程中,能的總量不變,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四)熱力學第二定律
兩種表述:
(1)不可能使熱量由低溫物體傳遞到高溫物體,而不引起其他變化。
(2)不可能從單一熱源吸收熱量,并把它全部用來做功,而不引起其他變化。
熱力學第二定律揭示了涉及熱現象的宏觀過程都有方向性。
(3)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微觀實質是:與熱現象有關的自發的宏觀過程,總是朝著分子熱運動狀態無序性增加的方向進行的。
(4)熵是用來描述物體的無序程度的物理量。物體內部分子熱運動無序程度越高,物體的熵就越大。
注:
1.第一類永動機是永遠無法實現的,它違背了能的轉化和守恒定律。
2.第二類永動機也是無法實現的,它雖然不違背能的轉化和守恒定律,但卻違背了熱力學第二定律。
高考物理相關公式整理
1)勻變速直線運動
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
2.有用推論Vt2-Vo2=2as
3.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間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8.實驗用推論Δs=aT2 {Δs為連續相鄰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時間(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單位換算:1m/s=3.6km/h。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體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決定式;
(4)其它相關內容:質點、位移和路程、參考系、時間與時刻〔見第一冊P19〕/s--t圖、v--t圖/速度與速率、瞬時速度〔見第一冊P24〕。
2)自由落體運動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從Vo位置向下計算)
4.推論Vt2=2gh
注:
(1)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遵循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較小,在高山處比平地小,方向豎直向下)。
(3)豎直上拋運動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論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拋出點算起)
5.往返時間t=2Vo/g (從拋出落回原位置的時間)
注:
(1)全過程處理:是勻減速直線運動,以向上為正方向,加速度取負值;
(2)分段處理:向上為勻減速直線運動,向下為自由落體運動,具有對稱性;
(3)上升與下落過程具有對稱性,如在同點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三物理知識點總結
1.機械運動:一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的位置的改變叫做機械運動,簡稱運動,它包括平動,轉動和振動等運動形式。為了研究物體的運動需要選定參照物(即假定為不動的物體),對同一個物體的運動,所選擇的參照物不同,對它的運動的描述就會不同,通常以地球為參照物來研究物體的運動。
2.質點:用來代替物體的只有質量沒有形狀和大小的點,它是一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僅憑物體的大小不能做視為質點的依據。
3.位移和路程:位移描述物體位置的變化,是從物體運動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是矢量。路程是物體運動軌跡的長度,是標量。
路程和位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僅就大小而言,一般情況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只有在單方向的直線運動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4.速度和速率
(1)速度: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①平均速度:質點在某段時間內的位移與發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的比值叫做這段時間(或位移)的平均速度v,即v=s/t,平均速度是對變速運動的粗略描述。
②瞬時速度:運動物體在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軌跡上質點所在點的切線方向指向前進的一側。瞬時速度是對變速運動的精確描述。
(2)速率:
①速率只有大小,沒有方向,是標量。
②平均速率:質點在某段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和所用時間的比值叫做這段時間內的平均速率。在一般變速運動中平均速度的大小不一定等于平均速率,只有在單方向的直線運動,二者才相等。
5.運動圖像
(1)位移圖像(s—t圖像):
①圖像上一點切線的斜率表示該時刻所對應速度;
②圖像是直線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圖像是曲線則表示物體做變速運動;
③圖像與橫軸交叉,表示物體從參考點的一邊運動到另一邊。
(2)速度圖像(v—t圖像):
①在速度圖像中,可以讀出物體在任何時刻的速度;
②在速度圖像中,物體在一段時間內的位移大小等于物體的速度圖像與這段時間軸所圍面積的值。
③在速度圖像中,物體在任意時刻的加速度就是速度圖像上所對應的點的切線的斜率。
④圖線與橫軸交叉,表示物體運動的速度反向。
⑤圖線是直線表示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或勻速直線運動;圖線是曲線表示物體做變加速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