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北京地理高考試卷
地理高考,作為目前地理教育評價最常用、也是比較有效的形式,既是推行全國性課程標準和各個地區課程框架的手段,又是檢驗二者在實際推廣中是否取得成效的途徑。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關于2017北京地理高考試卷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2017北京地理高考試卷
山東力諾“光伏發電”項目,在華北平原沂南縣岸堤鎮興旺莊村,為目前境內最大的光伏發電項目,一期工程去年6月份已發電,年發電量約5000萬度,一期工程占地規劃占地1000畝,后期工程規劃占地3000畝,據此回答1~2題。
1. 下列屬于該地區開發利用太陽能的有利條件是( )
A.雨日較少,日照時間長
B.靠近消費市場
C.全年正午太陽高度角較大
D.山地、丘陵面積廣大
2. 若太陽能集熱板可靈活調整朝向和傾角,以提高太陽能的利用率,則一天中,該電站太陽能集熱板的朝向變化正確的是( )
A.春分日——先朝東,后朝南,再朝西
B.夏至日——先朝東南、后朝南、再朝西南
C.秋分日——先朝東、后朝北、再朝西
D.冬至日——先朝東北,后朝北,再朝西北
3.近百年來遼河河口附近外力作用的主要過程是
A.侵蝕與堆積交替進行B.以海浪的侵蝕作用為主
C.以流水堆積作用為主D.由先侵蝕變后堆積為主
4.圖中盤錦灣面積逐漸變小乃至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A.遼河流域植被嚴重破壞,含沙量增大
B.遼河流域植被覆蓋增加,流量減少
C.遼河河口不斷圍海造田
D.遼河河口潮浪侵蝕減弱
5.1979年以來,遼河三角洲向南發展速度大大趨緩的主要原因是
A.人為截取河水,入海徑流銳減B.海防大堤和海產養殖工程束縛
C.流域降水減少,干流流量減少D.流域植被增加,水庫調水蓄沙
下表為我國洛陽2016年11月19-25日天氣變化過程(附:空氣質量指數是定量描述空氣質量狀況的指數,空氣質量指數越大說明污染的情況越嚴重),結合所學知識完成,回答6~8題。
日期 | 最高氣溫 | 最低氣溫 | 空氣指數 |
2016年11月19日 | 17℃ | 8℃ | 214 |
2016年11月20日 | 14℃ | 7℃ | 268 |
2016年11月21日 | 9℃ | 0℃ | 91 |
2016年11月22日 | 2℃ | -4℃ | 42 |
2016年11月23日 | 4℃ | -5℃ | 93 |
2016年11月24日 | 6℃ | -4℃ | 139 |
2016年11月25日 | 8℃ | 0℃ | 185 |
6. 此段時間內,過境洛陽市的天氣系統
A.冷鋒B.暖鋒C.氣旋D.反氣旋
7. 此時段內,最可能是晴天的是
A 11月19日 B 11月22日 C 11月23D 11月24
8.11月22日,洛陽市空氣質量最優的原因是
A 該日粉塵排放量最少 B 該日風速最快
C 該日市車流量最少 D該日空氣對流最旺盛
19世紀中葉,波士頓的制造業在重要性上超過了國際貿易,成為美國最大的制造業中心之一,其中特別以服裝、皮革制品和機械工業著稱。20世紀早期波士頓工業開始衰落,20世紀70年代波士頓的經濟又恢復了繁榮。21世紀初,波士頓已經成為一個科技與文化中心。據此并讀波士頓主要交通線路和部分工業園分布圖,回答9~11題。
9.國際貿易曾是波士頓的經濟支柱,主要得益于( )
A.發達的農業 B.先進的科技
C.優良的海港 D.宜人的氣候
10.進入20世紀波士頓經濟衰落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因氣候變暖,出口農產品銳減
B.環境污染加劇,工廠大量關閉
C.煤炭資源枯竭,能源價格大幅上漲
D.技術、設備陳舊,勞動力價格上漲
11.圖中128公路沿線的工業園區的主體產業最可能是( )
A.食品加工業 B.高科技產業
C.機械制造業 D.服裝制造業
36.根據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野生黑枸杞,主要產自青海柴達木盆地海拔2800--3000米的沙漠地帶。 因含有豐富的天然花青素而成為延緩衰老、預防癌癥的天然食品,其價格昂貴,被稱為名副其實的“軟黃金”,然而其昂貴的價格也一度令很多人對其進行了破壞性的瘋狂采摘。
(1)根據野生黑枸杞核心分布區的自然環境特征,推測野生黑枸杞生長習性,并說明依據。(8分)
(3)闡釋對當地野生黑枸杞進行瘋狂采摘可能帶來環境問題。(6分)
37. 材料一中國云南與緬北山水相連,陸路邊境互市歷史悠久,茶葉絲綢玉石木材通道,清代,東南沿海廣東在緬甸沿海水陸貿易中占很大份額。緬甸成為陸上海上絲綢之路交匯點,緬甸進口中國投資項目物資、生活用品、工業制品等,出口農產品、礦產品,云南成為緬甸在中國的一大貿易省份。規劃建設中的中緬鐵路起于昆明,途經瑞麗口岸出境到緬甸深水港皎漂。中緬鐵路通道全線新建線路長約810KM ,鐵路多橋隧,對沿線國家和地區有重要影響。
材料二 中緬石油管道起于緬甸孟加拉灣沿岸的皎漂馬德島港,從云南瑞麗進入中國,緬甸境內長約770公里。它的建設開工于2010年,2015年竣工,緬甸的政治變故拖延了它與中國的經濟合作,2017年4月中緬石油管道項目是最終得以回到原有規劃,中緬石油管道投入使用,標志著中緬合作的整體格局恢復了一大半,繼續保持這一恢復態勢是目前中緬雙方的共同愿望,也被廣泛看好。
1.簡述緬甸與我國云南發展貿易的有利條件。(8分)
2.結合當地自然特征分析中緬鐵路沿線多橋隧的原因。(8分)
3. 簡析該鐵路和輸油氣管道在”海上絲綢之路“意義 (8分)
42【地理—選修3旅游地理】(10分)
2016年9月,G20杭州峰會的召開,杭州成為世界旅游的熱點。圖10是杭州西湖主要景點分布示意圖。
指出杭州西湖發展旅游的資源優勢及G20杭州峰會的召開對杭州旅游業發展的積極影響。
43(10分)【地理一環境保護】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位于“海上絲綢之路”的廣西北海市合浦縣,過去沿海風景優美,水產豐富,生長著中國面積最大的珍稀植物紅樹林?,F如今出現了眾多開采石灰巖的私營礦場,且規模逐步壯大,與采石場相鄰建有多個碎石場,已對當地居民的生產生活造成嚴重影響。下圖為合浦縣沿海岸線鋪開的連綿礦坑。
(l)分析采石礦場和碎石場對當地環境造成的危害。(6分)
(2)指出當地國土管理部門應采取的主要措施。(4分)
2017北京地理高考試卷答案
山東力諾“光伏發電”項目,在華北平原沂南縣岸堤鎮興旺莊村,為目前境內最大的光伏發電項目,一期工程去年6月份已發電,年發電量約5000萬度,一期工程占地規劃占地1000畝,后期工程規劃占地3000畝,據此回答1~2題。
1. 下列屬于該地區開發利用太陽能的有利條件是( )
A.雨日較少,日照時間長
B.靠近消費市場
C.全年正午太陽高度角較大
D.山地、丘陵面積廣大
2. 若太陽能集熱板可靈活調整朝向和傾角,以提高太陽能的利用率,則一天中,該電站太陽能集熱板的朝向變化正確的是( )
A.春分日——先朝東,后朝南,再朝西
B.夏至日——先朝東南、后朝南、再朝西南
C.秋分日——先朝東、后朝北、再朝西
D.冬至日——先朝東北,后朝北,再朝西北
A項,華北地區,屬溫帶季風氣候,屬于半濕潤區,全年除7、8月份雨天氣較多外,其余各月少,日照時間長;B項,該地發電主要是并入國家電輸入發達地區,當地消費有限,故B項錯誤。C項,該地處于36°N,冬季正午太陽高度角較小,全年并不較大。故C錯,山地、丘陵面積大,不利于太陽能工程建設,故D項錯。綜上所述,本題正確答案為A。
2. 要提高太陽能的利用率,朝向上太陽能面板最好全天正對太陽。該地區緯度為36°N,位于北回歸線以北地區,全年正午太陽位于正南方;兩分日日出正東、日落正西;夏至日出東北,日落西北;冬至日出東南,日落西南。
則兩分日時:先朝東、后朝南、再朝西;夏至日:先朝東北、后朝南、再朝西北;冬至日:先朝東南、后朝南、再朝西南,故本題正確答案為A。
錯項分析:本題易錯性為B。錯選B可能是因為不知夏至日北回歸線以北地區的日出日落方向,日出東北、日落西南;或者不知太陽能集熱板的朝向應該正對太陽的方向。
遼東灣海岸經歷了多次變遷,這種變遷既是自然力量作用的結果,同時也離不開人類活動的影響。清末明初大量移民開發,以及20世紀80年代前人口自發遷入遼河流域,促進了流域的大規模開發, 1950年后為擴大灌溉和保護生態,遼河干支流先后興建了若干水利樞紐工程。下圖為遼東灣遼河河口附近近百年來海岸線的變遷,圖中最終海岸線為2003年實際狀況。根據圖中信息完成3~5題。
3.近百年來遼河河口附近外力作用的主要過程是
A.侵蝕與堆積交替進行B.以海浪的侵蝕作用為主
C.以流水堆積作用為主D.由先侵蝕變后堆積為主
4.圖中盤錦灣面積逐漸變小乃至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A.遼河流域植被嚴重破壞,含沙量增大
B.遼河流域植被覆蓋增加,流量減少
C.遼河河口不斷圍海造田
D.遼河河口潮浪侵蝕減弱
5.1979年以來,遼河三角洲向南發展速度大大趨緩的主要原因是
A.人為截取河水,入海徑流銳減B.海防大堤和海產養殖工程束縛
C.流域降水減少,干流流量減少D.流域植被增加,水庫調水蓄沙
答案: 3、C 4、A 5、D
解析:3讀圖可知,隨著歷史發展,盤錦彎面積逐漸變小最后消失,遼河口海岸線不斷向南推進,說明不斷有泥沙沉積。因此近百年來遼河口外力作用以沉積作用為主。4盤錦彎有兩條河注入,如果上游植被破壞嚴重,導致涵養水源能力降低,地表徑流增多,水土流失加劇,河流含沙量增多,導致河口泥沙淤積嚴重,最后海灣消失。5 圖示1979年到2003年,海岸線向南推移速度減慢,說明泥沙淤積速度慢,河流含沙量減少,流域植被增加,涵養水源能力增強,水利工程修建三角洲發展慢。
(原創) 下表為我國洛陽2016年11月19-25日天氣變化過程(附:空氣質量指數是定量描述空氣質量狀況的指數,空氣質量指數越大說明污染的情況越嚴重),結合所學知識完成,回答6~8題。
日期 | 最高氣溫 | 最低氣溫 | 空氣指數 |
2016年11月19日 | 17℃ | 8℃ | 214 |
2016年11月20日 | 14℃ | 7℃ | 268 |
2016年11月21日 | 9℃ | 0℃ | 91 |
2016年11月22日 | 2℃ | -4℃ | 42 |
2016年11月23日 | 4℃ | -5℃ | 93 |
2016年11月24日 | 6℃ | -4℃ | 139 |
2016年11月25日 | 8℃ | 0℃ | 185 |
6. 此段時間內,過境洛陽市的天氣系統
A.冷鋒B.暖鋒C.氣旋D.反氣旋
7. 此時段內,最可能是晴天的是
A 11月19日 B 11月22日 C 11月23D 11月24
8.11月22日,洛陽市空氣質量最優的原因是
A 該日粉塵排放量最少 B 該日風速最快
C 該日市車流量最少 D該日空氣對流最旺盛
6、A 7、D 8、B
解析 6.19--25 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變化可知。洛陽21日22日氣溫降低,24 25回升,說明冷鋒過境。
7.晴天白天輻射強,氣溫高,夜間大氣逆輻射弱,氣溫低,晝夜溫差大 最可能晴天D
8.短時間粉塵和車流量不會明顯減少,該日氣溫低,空氣對流不可能旺盛,冷鋒過境風力大,利于擴散,質量優。
19世紀中葉,波士頓的制造業在重要性上超過了國際貿易,成為美國最大的制造業中心之一,其中特別以服裝、皮革制品和機械工業著稱。20世紀早期波士頓工業開始衰落,20世紀70年代波士頓的經濟又恢復了繁榮。21世紀初,波士頓已經成為一個科技與文化中心。據此并讀波士頓主要交通線路和部分工業園分布圖,回答9~11題。
9.國際貿易曾是波士頓的經濟支柱,主要得益于( )
A.發達的農業 B.先進的科技
C.優良的海港 D.宜人的氣候
10.進入20世紀波士頓經濟衰落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因氣候變暖,出口農產品銳減
B.環境污染加劇,工廠大量關閉
C.煤炭資源枯竭,能源價格大幅上漲
D.技術、設備陳舊,勞動力價格上漲
11.圖中128公路沿線的工業園區的主體產業最可能是( )
A.食品加工業 B.高科技產業
C.機械制造業 D.服裝制造業
答案9.C 10.D 11.B
解析:第9題,國際貿易必須以便捷的對外交通為前提,圖中顯示波士頓瀕臨大西洋,有優良的海港條件,故C項正確。第10題,20世紀早期以前波士頓以“以服裝、皮革制品和機械工業著稱”,經濟衰落必然是這些產業出現衰落,而經濟衰落與技術落后、成本上升有關,故D項正確。第11題,依據“21世紀初,波士頓已經成為一個科技與文化中心”,可知該地大力發展高科技產業,科技力量強;同時128公路沿線有便捷、快速交通運輸條件,故最可能布局高科技產業。
綜合題
36.根據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野生黑枸杞,主要產自青海柴達木盆地海拔2800--3000米的沙漠地帶?!∫蚝胸S富的天然花青素而成為延緩衰老、預防癌癥的天然食品,其價格昂貴,被稱為名副其實的“軟黃金”,然而其昂貴的價格也一度令很多人對其進行了破壞性的瘋狂采摘。
(1)根據野生黑枸杞核心分布區的自然環境特征,推測野生黑枸杞生長習性,并說明依據。(8分)
(1)答案 習性:耐寒 耐旱 耐貧瘠 耐鹽堿 喜光 (2分) 依據:產區為高山高原氣候,干旱少雨; 光照充足;海拔高,氣溫低;附近鹽湖較多,土壤鹽堿高。(任答3點得6分)
解析:由圖示黑枸杞種植區的經緯信息可分析當地位于青藏高原內部的柴達木盆地,當地獨特的氣候條件和地表性質決定黑枸杞的生長習性,此區氣候干旱少雨,說明黑枸杞耐旱;柴達木盆地海拔高,太陽輻射強,晝夜溫差大,當地光照充足,說明其喜光;當地冬季氣溫低,說明其耐寒;當地有較多鹽沼分布,土壤中鹽分含量較高,說明其耐鹽堿。
(2)分析柴達木盆地野生黑枸杞色艷個大,汁豐甘甜,綠色無污染的原因。(8分)
答案:地勢海拔高,大氣稀薄,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利于糖分積累;高山冰雪春夏季節融雪水量大;低溫型地下水源充足,利于果肉積汁;地勢海拔高,病蟲害少;太陽輻射強,紫外線強,果肉果汁菌類極少;人類少,距工業發達區遠,無污染。(任答4點得8分)
(3)闡釋對當地野生黑枸杞進行瘋狂采摘可能帶來環境問題。(6分)
答案破壞植被,降低當地草場覆蓋率,引起土地荒漠化;破壞植株,影響來年產量,甚至滅絕,生物多樣性減少;蒸發量降低,是局部氣候變干燥。(每點2分)
37. 材料一中國云南與緬北山水相連,陸路邊境互市歷史悠久,茶葉絲綢玉石木材通道,清代,東南沿海廣東在緬甸沿海水陸貿易中占很大份額。緬甸成為陸上海上絲綢之路交匯點,緬甸進口中國投資項目物資、生活用品、工業制品等,出口農產品、礦產品,云南成為緬甸在中國的一大貿易省份。規劃建設中的中緬鐵路起于昆明,途經瑞麗口岸出境到緬甸深水港皎漂。中緬鐵路通道全線新建線路長約810KM ,鐵路多橋隧,對沿線國家和地區有重要影響。
材料二 中緬石油管道起于緬甸孟加拉灣沿岸的皎漂馬德島港,從云南瑞麗進入中國,緬甸境內長約770公里。它的建設開工于2010年,2015年竣工,緬甸的政治變故拖延了它與中國的經濟合作,2017年4月中緬石油管道項目是最終得以回到原有規劃,中緬石油管道投入使用,標志著中緬合作的整體格局恢復了一大半,繼續保持這一恢復態勢是目前中緬雙方的共同愿望,也被廣泛看好。 1.簡述緬甸與我國云南發展貿易的有利條件。(8分)
答案:地緣近,地理位置優越;邊貿歷史悠久;水陸交通便利,產品互補性強;政府政策大力扶持。(每點2分)
2.結合當地自然特征分析中緬鐵路沿線多橋隧的原因。(8分)
答案:鐵路沿線為亞熱帶和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多;河流多,流量大;沿線地質條件復雜,地質構造活躍,地下多斷裂,多軟土;地形崎嶇不平,多低山高原等。(每點2分)
3. 簡析該鐵路和輸油氣管道在”海上絲綢之路“意義 (8分)
答案:1帶動我國西南地區的經濟發展;完善中國油氣進口通道的均衡布局;突破馬六甲海峽重圍限制;中緬鐵路是通往南亞、中亞、西亞的捷徑;是中國、東南亞和南亞鐵路的有機組成部分;加強區域聯系實現鐵海聯運或鐵海轉運,確保我國戰略資源進口安全;縮減與西亞歐洲非洲貿易的運輸成本。(任答4點得8分)
地理選做題
42【地理—選修3旅游地理】(10分)
2016年9月,G20杭州峰會的召開,杭州成為世界旅游的熱點。圖10是杭州西湖主要景點分布示意圖。
指出杭州西湖發展旅游的資源優勢及G20杭州峰會的召開對杭州旅游業發展的積極影響。
答案
優勢:旅游資源類型多樣;品質高(或價值高、知名度高等);地域組合好。(任答2點得4分) 影響:提高知名度,擴大客源市場;完善交通,提高景區交通通達度;完善通信、住宿等基礎設施;促進傳統文化和建筑保護,保持旅游資源價值;開展環境治理,提高景區環境質量。(任答3點得6分)
43(10分)【地理一環境保護】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位于“海上絲綢之路”的廣西北海市合浦縣,過去沿海風景優美,水產豐富,生長著中國面積最大的珍稀植物紅樹林?,F如今出現了眾多開采石灰巖的私營礦場,且規模逐步壯大,與采石場相鄰建有多個碎石場,已對當地居民的生產生活造成嚴重影響。下圖為合浦縣沿海岸線鋪開的連綿礦坑。
(l)分析采石礦場和碎石場對當地環境造成的危害。(6分)
(2)指出當地國土管理部門應采取的主要措施。(4分)
答案(1)破壞沿海紅樹林植被,沿海侵蝕加劇;造成土地資源破壞;造成嚴重的粉塵污染、水污染、噪聲污染。(每點2分)
(2)加強管理,有序開采;做好礦石開采區的土地復墾;劃定沿海紅樹林保護區。(每點2分)
解析(1)該地位于沿海地區,采石礦場和碎石場可能破壞沿海紅樹林植被,使得沿海侵蝕加劇;同時可能造成土地資源破壞和嚴重的粉塵污染、水污染、噪聲污染等。
(2)針對采石礦場和碎石場可能對環境造成的危害,可從加強管理、做好礦石開采區的土地復墾、劃定沿海紅樹林保護區等方面回答應對措施。
考點: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環境問題和應對措施
猜你感興趣:
1.2017北京高考文科地理試卷
2.2017北京高考文綜地理試題及答案
3.2017年北京高考文綜地理試題及答案
4.2017北京高考語文試題及答案百度文庫
5.2017地理高考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