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垃圾分類工作計劃方案
執行組成員:陳光萍 孔慶娟 郝鳳琴 任靜
二、宣傳垃圾分類常識
垃圾處理的方法還大多處于傳統的堆放填埋方式,占用土地,嚴重地污染環境。垃圾分類處理的優點如下:
減少占地: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質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嚴重侵蝕。垃圾分類,去掉能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質,減少垃圾數量達50%以上。
減少環境污染:廢棄的電池含有金屬汞、鎘等有毒的物質,會對人類產生嚴重的危害;土壤中的廢塑料會導致農作物減產;拋棄的廢塑料被動物誤食,導致動物死亡的事故時有發生。因此回收利用可以減少危害。
變廢為寶:我國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達30億個,方便面碗5—6億個,廢塑料占生活垃圾的3—7%。1噸廢塑料可回煉600公斤無鉛汽油和柴油。回收1500噸廢紙,可免于砍伐用于生產1200噸紙的林木。一噸易拉罐熔化后能結成一噸很好的鋁塊,可少采20噸鋁礦。生產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應珍惜這個小本大利的資源。
垃圾分類知識:
1、不可回收垃圾。多是一些在自然條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如果皮、剩飯、花草樹葉等。
2、生活中可回收資源主要有:
(1)廢紙:報紙、書本紙、包裝用紙、辦公用紙、廣告用紙、紙盒等;注意紙巾和廁所紙由于水溶性太強不可回收。
(2)塑料:各種塑料袋、塑料泡沫、塑料包裝、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硬塑料、料牙刷、塑料杯子、礦泉水瓶等;
(3)玻璃:玻璃瓶和碎玻璃片、鏡子、燈泡、暖瓶等;
(4)金屬:易拉罐、鐵皮罐頭盒、牙膏皮等。
(5)布料:主要包括廢棄衣服、桌布、毛巾、布包等
3、生活中的有害垃圾。包括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過期藥品等,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處理。
三、我校垃圾分類收集成果
1、校園垃圾分類辦法:根據校園垃圾的特點,把垃圾進行分類:可回收垃圾分為:紙類、金屬(易拉罐、罐頭盒、牙膏皮等)、塑料(各種飲料瓶等)。不可回收垃圾:主要是指瓜果皮核、雜草、樹葉、塵土、紙巾等。校園垃圾箱分類:可回收垃圾箱、不可回收垃圾箱。
2、校園垃圾收集辦法:
⑴可回收垃圾收集到可回收垃圾收集房。
⑵不可回收垃圾收集到室外垃圾箱中。
⑶垃圾袋可循環使用,不提倡垃圾袋裝。
⑷辦公室生活垃圾做不可回收垃圾處理。
⑸辦公和教學廢舊紙品作可回收垃圾,由總務處集中處理。
3、校園垃圾處理辦法
(1)每天由環保部門清潔工到學校清運不可回收垃圾。
(2)可回收垃圾由班級月底出售,收入費用全部存入班級“愛心基金”,用于各班環境布置或愛心活動。
農村垃圾分類工作計劃方案精選篇1
為認真貫徹落實__市、__區有關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的工作部署要求,__街道在市、區與相關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堅持各級聯動、加強配合、全面參與的工作原則,在20__年垃圾分類工作的基礎上,持續深入推進,全力落實垃圾分類各項工作,特制定20__年度垃圾分類工作計劃:
一、總體要求
圍繞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理目標,鞏固20__年垃圾分類工作成效,提高源頭分類質量,優先資源回收利用,開展有害垃圾回收,穩妥推進廚余垃圾和其它垃圾收集處理,充分發揮居民作用,加強精細化管理,健全完善督導制度,著力提高垃圾分類工作實效,逐步擴大各社區垃圾分類范圍,清除垃圾分類死角,多管齊下推進符合我街道實際的垃圾分類工作體系。
二、主要工作目標
到20__年底,活垃圾分類知曉率、參與率、分類準確率都更上一個層級,人均垃圾產量基本實現“零增長”,生活垃圾治理“三化”成效不斷提高,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能力都有所提升。
三、工作具體實施和計劃
(一)強化源頭分類力度
1.強化入戶宣傳。讓居民明白垃圾是污染源,我們是生產者,同時也是分類投放的責任者,從內心深處愿意做好此項工作;
要求社區因勢利導,利用此次派發室內分類垃圾桶的良好契機,開展掃樓入戶指導宣傳檢查,修好居民“內功”,做好宣導工作。
2.宣傳注重直觀有效。進一步要求入戶人員用通俗易懂、形象直觀的方式宣傳垃圾不分類的危害性以及垃圾分類減量的好處,讓居民看懂想通,主動參與。
3.做好垃圾分類便民措施。針對多數居民怕麻煩的思想,垃圾投放點位的設置和整合要再三斟酌、充分考慮小區居民日常生活習慣,并進一步設置暖心池、呵護池等配套設施,確保環境整潔衛生和居民身心健康。
4.健全完善獎罰制度。要求各社區進一步集思廣益,用正向激勵手段評選優秀垃圾分類樓棟、垃圾分類優秀家庭、垃圾分類小達人等榮譽,引導居民樹立積極參與的榮譽感。對于違反者,注重說服感化,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
5.持續發動社區微信公眾號等媒體;
利用社區書院、活動中心等平臺進行宣傳;
繼續加強轄內中小學生教育;
要求轄內機關企事業單位帶頭示范。
(二)重視督導隊伍建設
我街道20__年進一步完善了垃圾分類工作考評考核細則,強化督導員考評考核相關要求和規定。20__年,會進一步把好督導員入門關、培訓關和考核關,及時撤換考核不稱職的督導員;
細化日、周、月工作安排,注重督導、宣傳、履職,杜絕二次分揀,并要求認真記錄臺賬,全面掌握居民參與率與分類投放準確率;
評選優秀“周之星”督導員及優秀督導員團隊,并給予相應的獎勵和激勵,帶動履職積極性和能動性;
同時,結合各社區實際,因地制宜,充分調動社區資源,選聘有責任心、熱心垃圾分類工作的黨員志愿者、退休人員等群體組建督導管理小組;
加強巡查、監督等方式提高分類投放準確率。
(三)強化分類硬件設施建設及高層撤桶
20__年街道會進一步加大宣傳欄、宣傳板、投放標示牌等垃圾分類硬件設施投入及維護;
繼續對分類桶投放點進行有效整合,規范投放;
并全面硬化垃圾投放點地面,盡快完善設施補短板,確保設施到位,強化督導效果;
對大件垃圾,完善存放的公共大件垃圾堆放點,有害垃圾桶延續專人專管;
同時,抓好高層撤桶及分類。20__年,我街道__棟高樓,已撤桶__棟,撤桶率80.36%,已實施高層撤桶的,繼續鞏固成效,總結可復制的經驗做法作為同類小區借鑒;
不定時對高層未撤桶的小區進行檢查,并積極協調解決高層撤桶,增加撤桶后的硬件設置投入,做好后續保障工作。
(四)發揮物業管理企業主體作用
街道與社區加強與物業管理企業的互動,將日常暗訪結果及時反饋給物業企業,及時表揚優秀鞭策落后,協助推動物業做好垃圾分類工作。并督促物業企業認真解決“混裝混運”問題,各社區督促物業服務企業、保潔單位加強對保潔員、環衛工人等的培訓、教育、引導,促使其正確收集垃圾;
發動小區居民積極監督舉報,杜絕混裝混運現象發生。對屢教不改的物業,要求社區進行督促,必要時,上報城管執法部門開單整改;
積極發揮物業管理企業主體作用,做到生活小區內垃圾不遺漏,不留死角,杜絕垃圾落地并強化源頭分類等。
(五)掃除分類盲區,健全考評體系
針對民營企業、非星級酒店、沿街店面、無物業小區等盲點區域的不同特點采取了針對性措施,落實屬地管理責任,逐步掃除盲點;
持續推進廚余垃圾全面直運和在試點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其它垃圾直運面;
按照“抓兩頭、促中間”的思路,鞏固先進小區,提升落后小區,促進中間小區,全面提高生活垃圾分類的參與率和準確率。同時,健全考評體系,街道延續把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作為各社區的重要任務,納入城市管理年度考核。街道將結合日常城市管理工作,督促檢查各社區垃圾分類工作開展情況,并給予通報,對履職不力的社區及個人進行處理。
(五)發揮機關企事業單位和教育系統作用
充分利用機關企事業單位集體組織優勢,特別發揮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的力量開展垃圾分類工作,形成榜樣示范帶動作用;
并繼續協調轄內學校加強中小學生教育,舉辦“家校社”聯動等活動,通過垃圾分類進學校進課堂,讓孩子們做家里的宣傳員、督導員,帶動家庭積極參與垃圾分類。
四、積極打造各社區亮點特色
各社區要在示范小區經驗上,重點打造垃圾分類品牌社區。根據各實際情況,因勢利導、因地制宜,結合20__年度亮點特色,各盡所長,用特色和亮點引領居民,打造社區品牌效應。
①建立__社區“房東管理”制度。自建房以棟為單位,制定定點定時沿線統一垃圾收集轉運,房東監管、督導員督導宣傳方案。整體與社區網格劃片分工相結合,建立“條塊聯動、齊抓共管、協調有序、責任明確”的工作機制層層抓落實,有效推進社區垃圾分類工作。
②打造__社區“多元融合”垃圾分類特色試點項目。以“多元隊伍、多元教育、多元品牌”為切入點,積極聚合轄區資源和力量,分別針對不同的垃圾種類進行收集處理,提升居民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傾力打造垃圾分類各類型示范小區等,以點帶面,形成可復制、可借鑒的垃圾分類工作經驗,全面提升街道垃圾分類工作。
③推進__社區繼續攜手轄內企業,在__小區共建立體菜園,采用最有效的綠色環保回收利用方式,變廢為寶,逐步開啟小區垃圾桶內無廚余垃圾的新環境保護模式。
③__社區繼續打造“垃圾分類志愿者”等垃圾分類特色品牌社區,多方位推進垃圾分類工作。通過社區垃圾分類課堂及時充電;并通過廚余垃圾換購、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等,引導居民從源頭分類,實現環境與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④__社區深入整合轄內資源,多方合力創建“三特色”打造社區品牌。一是持續開展“垃圾分類示范家庭評選活動”;二是結合轄內學校及幼兒園開展“垃圾分類進校園”、“小手拉大手”等活動;三是打造小區垃圾資源化、無害化利用,打造綠色景觀,開展垃圾分類樓戶評比活動,建立“綠廂房”等,呈現垃圾精細分類、綠色花園、居民休閑等一體功能,營造社區環保一角。
⑤__社區探索建立“自然生態環境優美、多元參與協商共治”的“生態云+”垃圾分類新社區。采用了“大黨委+社工”的社區治理路徑,深度融入垃圾分類,打造屬于社區的垃圾分類“生態”特色。
⑥__社區延續發動小區物業、業委會、在職黨員等轄內資源,多次探討、實地考察、通過投票等民主方式進行投放點整合,成效顯著;本著服務居民,提倡垃圾分類的理念,讓原本被丟棄的垃圾再次生產再利用。引進綠色小屋,可回收物兌換積分,兌換油鹽醬醋等家用產品;接受閑置衣物捐贈,并通過愛心渠道,把衣物捐贈到需要的地方;聯合社區開展垃圾分類推廣活動。
五、工作要求
(一)強化領導,落實責任。各社區要堅持把生活垃圾分類作為重要工作任務。社區主要領導要承擔起第一責任人的責任,親自部署工作,細化分解管理、層層落實,確保責任到人。
(二)協同合作,凝聚合力。各社區及物業等相關部門應按照職責,密切配合,各司其職、各負其責、自我督查,并落實例會制度,要定期召開推進協調會,做好垃圾分類相關工作。充分發揮協同作用,凝聚合力,共同推進落實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三)保障經費,有效激勵。街道相關垃圾分類經費納入年度預算,做到專款專用,保障垃圾分類工作有序推進。并加大經費督查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