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學生復習計劃
1、一類字的書寫、二類字的拼音
2、練習中的成語①冬日風光②認識農具、古詩中的農具③“笑”的詞群(感情色彩)④齊天大圣⑤聯系上下文選擇合適的義項、理解詞語的意思⑥物品分類、起店名⑦時光飛逝等⑧四季成語、詩句(擬人手法)⑨孔子名言、成語
3、基本題型
看拼音寫詞、同音異形字多音字、常見誤讀、填字成成語、成語分類、成語選填、給語境寫詞句……
(二)句子
1、課文相關的句子練習①擬人句(練1)(練6:四季)②造句(夾:無……不……,無不)③成語造句(孔:自選)
2、句子的分類整理:對聯、諺語、歇后語、古詩名句、國學中的重點句等。
3、病句的分類:用詞不當、成分殘缺、重復羅嗦、搭配不當、詞序顛倒、指代不清等。
3、主要題型
(1)把句子補充完整;
(2)寫出句子的意思或表達的思想感情;
(3)按要求寫句子;
(4)整理排列錯亂的句子;
(5)修改病句。
4、其他
(1)標點的使用與作用(引號、分號、省略號)
(2)文學常識:①西游記故事②紅樓夢的笑③季羨林④莫泊桑
(3)課文背誦:①《長江之歌》②《三亞落日》3、4③《記金華的雙龍洞》5
⑧《夏日絕句》⑤詞兩首⑥古今賢文(真理篇)⑦《廣玉蘭》(自選)
⑧《夾竹桃》4、5⑨《古詩兩首》及積累寫梅花的詩⑩《馬詩》⑿《孔子游春》2、8
(4)·準確把握課文中人物的形象及課文中涉及的一些道理。
(三)閱讀
1、主要考察
(1)聯系上下文推想詞句的意思;
(2)體會詞語的不同表達效果
(3)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4)能說出自己的閱讀感受;
2、復習策略
(1)注重閱讀方法的滲透。
·●仔細閱讀這段話,談談你對以下這句話的理解,并說說通過什么方法理解了這句話?(滲透“抓關鍵詞語理解、聯系上下文理解、聯系全文中心理解、聯系自身生活實際理解、反復朗讀”等理解句子的方法)
●·理解下面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滲透“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運用近反義詞換詞、詞語拆并法、字理分析等理解詞語的方法)
●短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滲透“題目擴展法、要素歸納法、段意合并法、問題答案歸納法、摘錄句段法、取主舍次法”等方法。)
●讀了這篇短文或這段話,你有什么感受?(結合內容具體談:全文中心、主要人物品質、主要事情所蘊含的道理)
●試著給短文起一個喜歡的題目。(滲透擬題目的方法)
用點明文章中心思想的詞語或短句作題目:《學會合作》《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
用能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一個短語作題目:《莫泊桑拜師》《魯濱漂流記》《三打白骨精》
用貫穿全文的線索作題目:《學與問》
用與文章內容密切相關的特定時間、地點作題目:《在仙臺》《景陽岡》
用文章所寫的主要人物、事情、物品、地方的名字作題目:《詹天佑》《廣玉蘭》
(2)課外閱讀(重在方法的運用)
充分利用復習綜合卷,做到精選精講,力求讓孩子能將習得的閱讀的方法能加以運用,不搞題海戰術。
(四)習作
1、復習重點確定為三點:1.擬題;2.選材;3.表達。
2、復習策略
(1)擬題方法:巧妙的改用和引用名言、俗語、成語。新穎別致,能吸引人,讓人產生豐富的聯想。
模仿教材中課題的擬題方法(見閱讀部分)。
(2)選材原則:真實精辟,小巧新穎。
復習要點:用心體驗,重視自我的真實感受,有獨到見解。
細致觀察,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小事,從中選擇新的角度來寫。
以小見大,選擇小巧精致的“點”,忌選多全大圓的“線”。
(3)表達:對學生提出表達要求即可,不必將所有題目寫成文,以免加重學生負擔。
六年級學生復習計劃(篇2)
一、指導思想:
根據本學期工作計劃的安排,結合班級學生及語文學習的具體情況,本著以素質教育為核心,以提高學生實際語文能力為重點,力求挖掘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潛在能力,在不增加學習負擔的前提下,進一步爭取語文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學生情況分析
基礎知識:可對加點字的意思的掌握方面,后進生尚有困難,究其原因,有的是理解能力不行,有的粗心大意所致。詞語意思的理解,因懶于查閱字典,常常用自己的理解去估量,出錯也是無可避免的了。
閱讀:在閱讀訓練中,有些學生對文章的分析及回答問題方面,學生的反差較大,好的學生對文章的概括及整合能力較強,拿到一篇文章,無絲毫問題,后進生就不行,有的甚至答非所問。做閱讀題方面,也是這個問題,差的學生由于對文章的整體感知能力不強,對的幾率不高,很容易出錯。
三、復習內容:
1、掌握本冊要求寫的生字及相關詞語,學會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2、學會照樣子寫句子,能運用規范的修改符號修改病句。
3、掌握先概括后具體的構段方法,能正確分析段落,初步掌握分段知識,能簡單概括段意。
4、掌握要求背誦的課文,并進行與課文相關的積累的鞏固。
5、進一步提高口語交際水平,在閱讀復習中相機進行實踐。
6、進一步了解本學年段的習作要求,對自己的習作進行修改,并根據不足進行指導。
四、具體舉措
1、扎實:復習的知識以本學期必學知識為主(詞語盤點),扎扎實實地打好基礎。特別是后進生,更要從一點一滴抓起。從字到詞、句、篇,不放過任何的一點。
2、分層:為了防止優等生吃不飽,中等生吃不好,后進生吃不了,在復習時與平時的教學一樣,也要注意實行分層教學。對優等生來說,設置一些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延伸的或加深的題目。而后進生,我們則應更多地“開小灶”,對本學期的知識給予補習與復習,打好扎實的基礎。
3、拓展:在復習時,學習的范疇不能拘泥于原有的知識,而應該有所拓展。可以出現新的語言,新的閱讀資料,讓學生進行見識和鍛煉。
4、移情:在復習的過程中,我們不能一味地嚴格或以過多的作業來壓學生,多了解情況,少主觀臆斷;多聽聽學生的意見,特別是對學習成績不夠理想的學生,更要多關心,多照顧。
五、復習辦法:
按內容分塊復習,層層落實。
六、復習時間:
12月23日至20__年1月10日。
七、具體安排:
(一)基礎知識復習:
1、時間:5課時
2、形式:專題復習和訓練評講相結合
3、內容:本冊書的生字詞的音形義,形聲字,同義詞,反義詞,修改病句,照樣子寫句子等。
4、措施:
(1)以快樂練習資料為訓練題宗旨,進行堂上練習。
(2)根據學生的反饋有針對性地進行單項專題復習,重點是掌握生字詞和修改病句。
(3)采用競賽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閱讀復習:
1、時間5課時
2、形式:以學生練習為主,老師有針對性地重點評講
3、內容:要求背誦的課文,重點課文的重點段落,及配套的閱讀訓練。
4、措施:
(1)教會學生復習方法,先全面復習每一課,再重點攻有關重點課文的重點段落。
(2)采用多種方法,比如學生抽查,學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學習興趣。
(3)優幫差,加強合作與督促。
(4)課堂上教會學生抓住每篇課文的知識要點,重點突破,加強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并相機進行口語交際實踐。
(5)加強檢查的落實,必要時動用學習委員和班干協助,做好工作,人人過關。
(三)作文復習:
1、時間:4課時
2、形式:習作欣賞、修改和寫作方法指導。
3、內容:進一步提高審題、選材能力。
4、措施:
(1)對于中下生加強個別指導。
(2)書寫習慣的糾正。
(四)模擬考試:
1、時間:4課時
2、形式:當堂完成模擬試卷
3、內容:期末模擬試卷
4、措施:分析講解試卷。
六年級學生復習計劃(篇3)
一、基本概念整理
1、說出有關計算公式。
(1)學生討論回答。(先文字公式再字母公式)
(2)誰能說一說什么是圓周率?
2、填表計算:(單位:厘米)
(1)學生全體練習。(2)投影反饋。
3、練習:課本第158頁第25題。
二、基本練習
1、按要求計算(求面積):
(1)d=12厘米C=?S=?
(2)r=4.5分米C=?S=?
(3)C=50.24米S=?
學生練習后反饋計算方法和結果。
2、練習:課本第158頁第26~29題。(重點指導第26、27題。)
三、復習組合圖形的面積
1、求下列各圖陰影部分的面積和周長。(單位:厘米)
(1)學生練習。
(2)反饋討論每個圖形的解題思路,數量關系。
(3)小結組合圖形的計算方法:
a、分析數量關系b、確定公式、處理數據c、列式計算
2、學生練習:第159頁第30題。(學生反饋)
問:陰影部分的面積怎么求?隱蔽(缺少)條件怎么求?為什么?
四、深化練習
1、求周長和面積。第31題(學生獨立完成反饋。)
2、求下列圖形(陰影部分)的周長和面積。
(1)說出每個圖的周長、面積各指哪部分?
(2)說計算方法和結果。
五、教學小結與《作業本》p82.
六、討論思考題。
六年級學生復習計劃(篇4)
一、基本情況
通過科學課程的學習,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素養得到培養,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加強,學生的科學精神得到培養,能用所學的有關知識解答一些淺顯的實際問題,但學生間發展不大平衡,部分學生學習熱情欠佳,“三動”能力較弱。
二、指導思想
以科學新課程標準為準繩,以教材為載體,全面系統地復習鞏固小學階段的科學課程知識,重點復習六年級上下兩冊的內容,鞏固觀察、操作實驗的成果,認真做好評價本學期自擬的要點,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分學習小組時注重優差搭配,特別注重輔差,適時進行評價,努力提高復習效率。
三、目標要求
通過科學課程的學習,知道與周圍常見事物有關的淺顯的科學知識,并能應用于日常生活,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了解、掌握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嘗試應用于科學探究活動,逐步學會科學的看問題、想問題,。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大膽想象,尊重證據,敢于科學創新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親近自然,珍愛生命、欣賞自然、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保護,關心科技的新發展。
本次復習具體分為“微小世界”、“物質的變化”、“宇宙”、“環境和我們”四大板塊。通過三份試卷體現,便于學生整體有序把握科學知識。
四、方法措施
1、加強政治思想教育,提高學生對復習重要性的認識,特別是學困生,師生都要特別關愛。
2、認真上好復習課,提高復習效率,精讀精煉,加強小組自主交流,合作學習,取長補短。
3、對平時缺課未作實驗的學生要調查摸底,及時查漏補缺,做到實驗率100%。
4、加強復習間的過程評價,提高后進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全面和諧發展。
六年級學生復習計劃(篇5)
一、基本情況分析
1、學生情況
小學生經過近六年的學習,已經接觸和積累了相當數量的數學知識,形成了相關的數學技能,也能對生活中有關數學問題進行思考與分析,智力上已達到一個“綜合發展”的層次。但是,從一年級到六年級的數學學習,不可否認還缺乏整體性、綜合性和發展性的認識。所以在這小學階段最后的時間里,組織學生全面復習和梳理小學階段所學的數學知識,顯得十分必要。尤其是對于部分“學習困難學生”,總復習更具有重要意義。
2、教材情況
教材總復習的內容不僅是本冊教材的一個重點,也是整個小學階段數學學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部分內容教學質量的高低涉及到小學數學教學的目標任務能否圓滿地完成。教材把小學數學教學內容劃分為44個課時進行整理復習。根據教材編排,大體上可將44個課時的內容分成6個部分。
第一部分重點復習數的知識,包括整數、小數、分數、百分數等的意義和性質及其相關知識點,還包括數的整除知識。
第二部分重點復習數的運算,包括四則運算的意義、法則、運算定律和運算性質,解方程和整數、小數、分數的四則混合運算等。
第三部分重點復習比和比例的有關知識,包括比和比例的意義、性質、求比值、化簡比、解比例、正反比例意義及其判定等。
第四部分重點復習量與計量的有關知識。包括質長度、面積、體積(容積)、時間等的單位及其進率,單位之間的換算與化聚等。
第五部分重點復習幾何形體的相關知識。包括線與角的概念、判斷、度量、操作等,平面圖形的特征、周長與面積的計算,立體圖形的特征、側面積、表面積、體積(容積)等的計算。
第六部分重點復習各類應用題。包括基本的數量關系,簡單應用題、兩、三步計算的一般復合應用題和典型應用題,方程和比例應用題,分數(百分數)應用題等。
教材的整個編排內容豐富、詳細,系統性強,力圖通過全面整理復習,促使學生達到鞏固知識,掌握基本數學概念,熟練基本技能,發展思維能力的目的。同時,力圖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總復習目標
通過總復習,引導學生力求達到:
1、比較系統、牢固地掌握有關整數、小數、分數(百分數)、比和比例、簡易方程等的基礎知識,具有進行整數、小數、分數四則運算的能力,會用學過的運算定律和運算性質進行簡便運算,力求計算方法合理、靈活,具有一定的速度。會解簡易方程。養成自覺檢查和驗算的習慣。
2、鞏固已經獲得的一些計量單位大小的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學的'各種計量單位之間的進率與換算關系,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各種單位之間的化聚和名數的換算。
3、牢固地掌握所學各種平面圖形、立體圖形等幾何形體的特征,建立相應的表象,能比較熟練地計算所學集合形體的周長、面積(表面積)和體積(容積),鞏固所學的簡單畫圖、測量等技能,并能解決簡單的圖形實際問題。
4、掌握所學統計初步知識,能正確地繪制(一般是半獨立性)簡單的統計表和統計圖,能正確理解統計表(圖)并能根據圖表信息分析、解決相應的問題,正確地解答有關平均數問題。
5、牢固掌握所學常見數量關系和分析、解答應用題的方法,正確分析應用題中的數量關系,比較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獨立分析解答相關的應用題,解決簡單的生活實際問題,提高綜合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
6、結合總復習,引導學生養成自覺檢查和驗算的習慣,獨立思考、不怕困難的精神。
三、小學數學畢業總復習過程的安排
由于復習是在原有基礎上對已學過的內容進行再學習,所以,學生原有的學習情況直接制約著復習過程的安排。同時,也要根據本班實際復習對象和復習時間來確定復習過程和時間上的安排。結合我班實際,總復習階段共計29課時,復習過程和時間安排大致如下:
(一)、數和數的運算(8課時)
這節重點確定在整除的一系列概念和分數、小數的基本性質、四則運算和簡便運算上。
1、系統地整理有關數的內容,建立概念體系,加強概念的理解(2課時),包括“數的意義”、“數的讀法與寫法”、“數的改寫”、“數的大小比較”、“數的整除”等知識點。
2、溝通內容間的聯系,促進整體感知(1課時),包括“分數、小數的性質”、“整除的概念比較”。
3、全面概念四則運算和計算方法,提高計算水平(1課時),包括“四則運算的意義和法則”、“四則混合運算”。
4、利用運算定律,掌握簡便運算,提高計算效率(2課時),包括“運算定律和簡便運算”。
5、精心設計練習,提高綜合計算能力(2課時)。
(二)、代數的初步知識(3課時)本節重點內容應放在掌握簡易方程及比和比例的辨析。
1、形成系統知識、加強聯系(1課時),包括“字母表示數”、“比和比例”、“正、反比例”等知識點。
2、抓解題訓練,提高解方程和解比例的能力(1課時),包括“簡易方程”、“解比例”。
3、 辨析概念,加深理解(1課時),包括“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
(三)、應用題(9課時)
這節重點應放在應用題的分析和解題技能的發展上,難點內容是分數應用題。
1、簡單應用題的分析與整理(1課時)。
2、復合應用題的分析與整理(1課時)
3、列方程解應用題的分析與整理(1課時)。
4、分數應用題的分析與整理(2課時)。
5、用比例知識解答應用題的分析與整理(1課時)。
6、應用題的綜合訓練(3課時)。
(四)、量的計量(2課時)
本節重點放在名數的改寫和實際觀念上。
1、整理量的計量知識結構(1課時),包括“長度、面積、體積單位”、“重量與時間單位”。
2、鞏固計量單位,強化實際觀念,包括“名數的改寫”。
3、綜合訓練與應用(1課時)。
(五)、幾何初步知識(6課時)
本節重點放在對特征的辨析和對公式的應用上。
1、強化概念理解和系統化(1課時),包括“平面圖形的特征”、“立體圖形的特征”。
2、準確把握圖形特征,加強對比分析,揭示知識間的聯系與區別(2課時),包括“平面圖形的周長與面積”、“立體圖形的表面積和體積”。
3、加強對公式的應用,提高掌握計算方法(2課時)。能實現周長、面積、體積的正確計算。
4、整體感知、實際應用(1課時)。
(六)、簡單的統計(1課時)
本節重點結合考綱要求應放在對圖表的認識和理解上,能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1、求平均數的方法。
2、加深統計圖表的特點和作用的認識,包括“統計表”、“統計圖”。
3、進一步對圖表分析和回答問題,包括填圖和根據圖表回答問題。
四、策略與措施
1、統一思想,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質量觀,牢固樹立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改善工作作風,改進工作方法,強化工作態度和工作效益。
2、做好學生管理工作。注意學生的思想動態,經常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3、認真研究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把握教材的重難點、編排體系及意圖,把握單元、期末、升學考點,做到有的放矢。
4、按照教材總復習的編排,分塊分課時復習,引導學生全面、系統地回顧小學階段所學數學知識,力求比較牢固地掌握基本知識。查漏補缺。
5、適當組織一些綜合性練習(歷年統測),訓練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6、針對“學習困難學生”的知識缺漏,組織學生開展小組互幫活動,幫助這些學生掌握最基本的數學知識。
7、認真上好課,向課堂要質量。搞好課堂教學,充分體現“三個為主”(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練習為主線),課堂上要加強訓練力度。
8、教材總復習擬安排26-30課時,力爭在5月底到六月初完成;接下來做好一定量的綜合性練習或針對性練習。
9、每復習一個單元,認真嚴格考核,達到統一進度,統一時間,,統一標準,統一考核,要及時批改、評獎、補救,實行單元過關。
10、注意與其他教師溝通交流,同事之間要取長補短,互相學習。
五、注意的問題
1、注重“基礎”,加強溝通。
在分知識點復習時,引導學生在理解上下功夫,做到“應知應會”。有關的知識點需要記憶的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記。
某一知識點如和其它知識有聯系的,引導學生加以聯系和溝通,尤其是一些容易混淆的內容,多作比較,加以區別。
2、培養能力,關注“素養”。
復習時引導學生在“會”字上下功夫。如:四則計算和四則混合運算、作圖與解答圖形題、分析解答應用題等。
在實際操作中,關注學生的數學思考、空間觀念、靈活思維等數學“素養”的形成。
3、啟發自覺,注重策略。
復習過程中著力調動學生自覺復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復習興趣,引導學生以良好的情緒投入復習。
引導學生探討復習策略,講求復習方法和實效。如:分知識點歸類復習的方法、溝通性復習方法、一題多思復習方法、互助檢測性復習方法等。
4、加強反饋,關注差異。
復習中注意重點反饋信息,抓住具有普遍性或針對性的問題,重點強化復習。尤其注重學生的獨立性作業,從中獲得“真實的反饋信息”,使復習更具實效。
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適當選編一些“發展題”,以滿足這些學生的學習需要。對于學習有一定困難的學生,著重幫助他們掌握教材規定的基本要求,使他們達到小學數學學習的最基本目標。
5、追求效率,減負增質。
復習中注重課前教學設計,力求課堂效率,避免“堤內損失堤外補”,有效為學生減負,引導學生心情舒暢地投入復習,做到減負增質雙贏。
6、要把握考綱要求,根據實際需要對計劃的復習內容、過程和時間上做出調整。既要全面學到知識,又要掌握復習知識的深淺程度。
7、征對本班的實際情況,應抓好優生的保持和提高、差生的轉化工作,這是提高本班乃至本校的學業成績的關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