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輔導工作計劃
1、鼓勵優秀生的自主學習。優秀生的基礎較好,思維活躍,在課堂上表現出較高的學習熱情,積極舉手發言,積極與其他學生配合,他們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有時也會出現一些錯誤。要經常給予鼓勵和肯定。培養他們大膽實踐,不怕出錯,增強信心。
2、鼓勵學生質疑。我要求優秀的學生在質疑的同時,能大膽地對問題提出不同的見解,不但培養他們發現問題的能力,而且也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因此積極引導學生分析整理提出的問題,從而學會或引導學生提出重難點問題,提出創造性問題。組織成績好的學生在課外開展提高性的自學小組,讓學生互相討論,互相啟發,適當作一些指導。
3、在教學中滲透課外的知識。成績好的學生,有一定的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不滿足于課內的知識,對掌握課外的知識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和積極性。根據他們這一特點,教學時適當插入相關的課外知識,并與課內知識融會貫通。使他們在熟練掌握課內知識的同時,擴大知識面。盡量滿足優秀生的求知欲望。
4、在課堂上創造一個讓學生積極思維的氣氛。設置一些有深度的問題,讓學生在討論中探究,鼓勵優秀生解答難題。此時,采用分小組競賽的形式,安排優秀生做組長,發揮他們的作用。
(二)學困生:
1、課外輔導。一有時間就叫他們了解“課堂知識掌握怎么樣?”
2、發揮優生的優勢,利用“一幫一”幫助他們在學校里,介紹方法讓差生懂得怎樣學,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安排特殊座位,以優帶差。
3、課堂上創造機會讓學困生多表現,讓他們多動腦,動口,動手,體驗數學學習不僅僅是在進行簡單的字詞句段,使他們愛上數學。
4、對學困生實施多做多練措施;讓他們牢固掌握基礎知識。
5、采用激勵機制,對學困生的每一點進步都給予肯定,并鼓勵其繼續進取,讓他們體驗成功感。
6、充分了解學困生現行學習情況,教給正確學習方法,使他們朝正確方向發展;改善他們學習情況,提高學習成績;對他們可以適當放寬一些學習要求:如在該卷時,放寬學困生的扣分要求,提高他們的成績;作業要求也可以分層,盡量簡單好做。
7、成立一個學困生小班,推選組長之類的“干部”,進行組內比賽,形成良好的競爭意識,促進學習的有效發展。讓學生在心里建立要學習的意識。
8、及時與家長聯系,協助解決學困生的學習問題。
9、利用整理課、課后輔導等時間,對學困生進行個別輔導。
10、定期做好家訪,及進了解學困生的學習和思想狀況,努力形成學校、家庭教育的合力,切中時機,“傳情報”、“送喜報”促進學困生的轉化。
三、需要注意的問題:
1、必須優化備課,功在課前,效在課上,成果鞏固在課后輔導。盡可能“耗費最少的必要時間和必要的精力”。
2、不歧視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不縱容優秀的學生,一視同仁。
3、經常與家長聯系,相互了解學生在家與在校的一些情況,共同促進學生的作業情況,培養學習興趣,樹立對學習的信心。
4、根據優差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學習方案。
學生輔導工作計劃篇2
一、輔導對象:
本班共有學生16人,其中女生7人,男生9人。入學不久,學生活動力很強,活潑好動,特別是男孩子,又跑又叫的,心神難以集中。每個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處于形成的初步時期。對于學校班級的各項紀律、常規都不了解,心中集體主義觀念還未形成,對于學習更說不上什么“勤奮、鉆研、細心”的精神,學習目的還未明確,學習習慣正處于逐步形成的階段。
本班學生家長對學生的期望都很高,把孩子視為掌上明珠,寵愛有加,并沒有太多的時間和精力督促孩子的學習。學生的基礎相差較大,有的能看圖用一句完整的話,能用普通話進行口語交際,聲音清楚,態度大方;有的單韻母只能勉強認識。但也有一部分學生都不會握筆;更不用說寫字了。在數學方面,有一半學生數都不會數。更不用說加減法了。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阻力較大,想要出成績,就要因材施教,盡量從他們的實際出發,結合新課程的要求,練習生活實際,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和語、數素質的提高。
二、輔導目標:
通過輔導,幫助和促進這部分學生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開闊他們的眼界,爭取使他們在增進知識和提高能力這兩方面得到進一步的培養。
三、輔導方式:
1.課內全班輔導、 課外個別輔導。
2 .“一幫一,手拉手”互助小組。
3.經常和家長聯系,相互配合,提高教學質量。
四、輔導措施:
1.首先從思想上進行輔導,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課堂上多鼓勵來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
2.采用小練習、多討論、多啟發的方式進一步積累知識,形成一定的知識體系。
3.努力改革課堂教學結構,實施課堂分層教學,讓每位學生在課堂上都有所得,在知層次的提高。
4.每次輔導都精心準備,做到有的放矢。讓他們之間相互交流、相互質疑,并且讓他們幫助一些后提高他們的能力。
5.從思想上克服他們的驕傲情緒,教育他們要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經常與他們溝通,深入了解他們的學習和生活。
五、輔導效果:
為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出色完成學校制定的培養目標,力爭讓本班學生做到學科基礎扎實、學業成績優異、思維敏捷、學習能力超群的學生,為他們脫穎而出創造條件,從而造就一批實踐能力強的人才,為學校增光。
學生輔導工作計劃篇3
一、本班學困生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39名,大部分學生學習習慣良好,知識掌握牢固、運用靈活。但也有部分學生學習不努力,對學習沒有信心,基礎知識掌握較差,如:肖瑤、何珊、龍玉俠、胡林、楊欣等;再加上本學期新轉入的三名學生:陳虎、楊葉、楊萍,他們三人不僅學習習慣差,知識基礎也有很大的問題,特別是陳虎不僅厭惡學習且知識水平最多也只相當于四年級學生。一個班的整體成績要想提高,首先就要解決學困生的問題,因此,為了出色的完成學校賦予的教育教學任務,轉化學困生工作就成為了日常教學工作的一個重點。
二、轉化目標:
通過本學期的轉化,使本班學困生能基本掌握學習的方法,能樹立端正的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掌握基本技能起到推動作用。
三、轉化措施:
1、加強對學困生的課上管理,大多數學困生是因為對學習不感興趣而產生的,因此,教師要管理好學困生,上課時應經常提問他們。
2、加強對學困生的課后輔導工作,課后對學困生進行輔導是轉化學困生的一個重要措施,有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及時掌握。
3、通過各種方式和課外活動調動學困生學習的積極性。大多數學困生厭煩學習,教師要改變學生的厭煩心理,必須調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由要我學變成我要學。
4、對不同的差生用不同的改進方法,因材施教。
5、經常與學生談心,教育他們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的重要性,利用課余時間加強基礎知識的講解和指導。
6、努力創造讓學困生成功的競賽活動,讓學困生品嘗成功的喜悅,并在多種嘗試中尋求到自己的“對應點”,使其多方的優點顯露出來,從而達到轉化的目的,進而提高全班的整體水平。
7、充分調動家庭教育的積極性,發揮家庭教育的潛力。
對于學生的教育,學校作用固然重要,家庭作用也不容忽視。為了做到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機統一,良好配合,一方面應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家訪,與他們的家長溝通交流,在溝通與交流中統一、完善對孩子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等,另一方面,我要與他們的家長進行電話聯系。如當這幾位學生的學習有了進步時,我便及時地告知他們的家長,一同分享其中的快樂,當這幾位學生的學習稍有退步時,就盡快地詢問他們的家長,了解其中的情況,剖析其中的原因,交換看法和意見。
8、成立“一幫一”的的幫扶小組,促進學生間的互幫互助對于學困生的幫助,作為老師的我畢竟能力和時間是有限的。為了彌補這一點,為了延伸和繼續幫助學困生的工作,在班上,我成立了“一幫一”的幫扶小組,讓班上的優等生幫助學困生,給他們給予知識上的補充。
學生輔導工作計劃篇4
一、情況分析
我班共有63名學生,其中1名由于特殊情況長期在家。經過長時間的觀察了解,我班學困生主要有:李永博、瞿寧、馬文凱、王莉、郭永琪、張順業、卜文清、王雪、閆美玲等。其中前五個學生是這學期第一次測試不及格者,其他四個也是語文數學成績都不理想的,常常不能按時完成基本的作業,除了閆美玲、卜文清外,其他學生在教師上課輔導后仍均難以寫出通順的、連貫的一兩句話。根據本學期對他們的觀察得知:以上學生在以本班集體為樣本團體為參照下,顯得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習慣不良,暫時記憶力弱,長時記憶持久性差,語文基礎知識掌握得不扎實,加之家長不夠重視其學習,有的學生還會撒謊欺騙老師和家長等各種主客觀因素造成其總是落后于其他學生。針對這些情況,我嘗試著這樣做:
二、具體措施
1、找準突破口,穩步提高
學困生的學習之所以落后,比較根本的因素是學習方法和方式上存在問題。李永博同學要不交空白作業,要不就交錯字連篇的作業;張順業的作業潦潦草草。站在學生的角度想想,好不容易管住自己寫的作業,得到的卻是滿目紅叉的結果,也就失去了完成作業的積極性。我開始單獨觀察學困生抄寫生字和詞語。我對觀察結果作了歸納:一、觀察不仔細,盲目信任自己;二懶惰思想嚴重,不舍得花時間逐個對照課本中的詞語,將所有的詞語都先帶個頭,然后撇開課本自顧自寫,這樣往往導致要錯就錯一長串。三、沒有檢查習慣,寫好后合上本子就完事。在此結果的基礎上,我覺得抄寫生字詞是相對簡單的學習行為,所以先給最基本的抄寫行為做了如下規定:一、未完成抄寫生字詞的家庭作業一律補寫四遍——這是告訴學生懶得寫作業,將導致獲得更多的作業,這也符合人的心理規律;二、寫好作業后必須仔細檢查,凡是在老師批改后得到4個以上紅叉的要重寫,得到4個以下紅叉的要將該寫錯的生字詞補寫4遍——這是為了防止學生寫作業時走神,寫到第三、四個容易錯。三、字跡輕飄、模糊、大得格子都寫不下的得一次次重寫,一直寫到老師能看清楚。五、改變作業評價方式:優良中代表書寫態度,ABC代表正確率,如書寫整齊又沒出錯,評價為優A,以此類推,公正客觀的評價學生。我想學生做了說明并嘗試適用,學生看到這樣的評價就知道自己下次要努力的方向。我想以寫好生字詞為突破口來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協調能力,一步一步,一天一天地提高。
2、樹立榜樣,激發興趣
樹立榜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塑造“趕、幫、超”的學習氛圍是許多教師的一項絕招。在學困生的輔導上,也要用“趕、幫、超”三個字。許多學困生都存在背誦困難,究其原因除了天賦外,更多的是注意力方面和學習興趣方面存在不利因素。我們班王亞麗總是在第一時間找老師背誦課文,往往只教了一課時就追著老師了。有一次我讓學生練寫字帖,發現她一邊練字,一邊在小聲地練習背課文,感覺就像家長一邊編織毛衣,一邊看電視那樣輕松愜意,完全沒有感覺到老師一直在注視著她。我恍然大悟,被全班稱之為背誦大王的頭銜原來就是這么勤奮得來的。第二天早自習我便及時給全班樹立這個爭分奪秒地背誦課文的好榜樣。當然,我不是讓所有學生都這樣一心二用,這是不可能實現的。我這樣做的目的就要給學困生學習的信心和興趣,樹立“功夫不負有心人”的信念,要知道所有人都是靠勤奮好學才能取得好成績的,只有舍得花時間才能提高自己。“好記性,不如懶筆頭”,課外,我提倡學生多做摘抄。可是,大多數學生一時難以習慣,要么忘寫,要么寫了,可字跡潦草,我就堅持每天表揚那些及時做摘抄,字跡工整的學生,而且這被表揚的學生對象不斷地更換。這樣,給學困生一個暗示:同學們一個個都能養成良好的習慣,受到老師的稱贊,我也要努力這樣做!
3、家校合力,共同促進。
通過和幾個學困生的家長個別接觸,我發現他們大都有破罐子破摔的教育思想,比如李永博、瞿寧、王莉幾個學生的家長。作為一名教師,我首先做的是通過談話,讓這些家長知道他們對子女的學習有不可推卸的義務責任,作為本班班主任,我用樂觀向上和真情賞識的心態,激發家長對子女的美好期望。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用恒心和耐心與家長保持經常性的電話聯絡,堅持做到每天讓學生抄寫“備忘錄”,并讓家長簽字,第二天交給老師檢查,這樣以防家庭作業被學生借口遺忘。那些還沒有取得聯系的家長,我也會想方設法,盡量做到家校溝通無限,教育效果倍增。至今教育效果比較明顯的是閆美玲。
4、發揚學校育人特色,提高學困生素質
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說:“一個人掌握了很多知識和技能,并不代表這個人的素質就很高。”對于學困生而言,提高素質顯得猶為重要。新學期開始后,學校啟動“六個十工程”。依靠這一特色載體,我開始以多加少扣的方式來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特別是對于學困生,加分理由要形形色色,標準要循序漸進地提高,盡量讓他們學會學習,學會做人。
6、持之以恒,鞏固習慣
學困生要提高學習成績不是一天兩天,一周兩周就能行的。學困生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的轉化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般要經歷醒悟、轉變、反復、穩定四個階段。因此,從不及格到及格的轉變過程中,他們一定會出現多次反復,我認為這是一種正常現象。所以我必須以滿腔熱情投入到補差工作中,力爭使我班的學困生告別落后,一步步走向成功。
三、時間及輔導內容安排
1、利用在校每天的晨讀,教這些孩子讀今天學或以前學過的課文,在原有的基礎上逐步提高這些孩子的朗讀水平。主要是帶讀,在班里找朗讀水平好的學生負責。安排如下:
馬東芳:李永博、瞿寧。
賀麗佳:馬文凱、王莉。
潘靜宜:郭永琪、張順業。
常思瑩:卜文清、王雪、閆美玲。
課堂多給他們展示讀的機會,及時鼓勵朗讀亮點,如讀出某個詞的味道等。
2、利用在校早讀聽寫前一天所學生字,及時發現小問題及時糾正,盡量減少回生現象,防止越來越多不會寫生字的堆積,造成負擔。
3、利用課外時間輔導做“學習之友”,解決其中遺留的題。
計劃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實踐中發現,在發現后再實踐。我期待著我們班的學困生早日人數減少一半。
學生輔導工作計劃篇5
本人本期擔任127班語文教學工作,特擬定輔導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指導,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促進學生轉變學習方式為突破口,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盡可能地多掌握語文科學知識。
二、內容組織
針對學生的實際和語文學科對學生的要求,選擇和組織內容,改變學生的學習作風,轉變其學習態度。
三、輔導對象
1, 學習興趣高,能力強的優等生。他們是:陳晨,楊琳,張君,孫婷,劉雯雙。
2、學習興趣欠缺,學習態度有問題的學生。他們是:劉健,梅佳,曾庭文,李成文。
四、具體措施
1、 改變學生學習方式,以新課標要求指導教學。
2、密切聯系實際,重視語文知識與實際的聯系,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語文。
3、注重對學生學法的指導。
五、輔導時間及要求
1時間:每周二中午輔導優等生;每周四中午輔導學困生。
2要求:跟蹤輔導,達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