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有哪些專業的就業比較好
出國留學專業就業前景好
汽車服務
中國已進入汽車消費的高速增長期,由此帶來了汽車服務人才種類的不斷拓展和數量上供不應求的緊迫局面。基于這一背景,界定了汽車服務人才的概念,界劃了汽車服務人才的需求種類,并總結了汽車服務人才的需求特點,如汽車研發人才、汽車營銷人才、維修人才、管理人才等。
相關專業:車輛工程專業、汽車服務工程、熱能與動力工程、工業設計等。
電子信息類
電子信息產業是一項新興的高科技產業。目前,信息技術排除技術故障、設備和顧客服務、硬件和軟件安裝以及配置更新和系統操作、監視與維修等四類人才非常短缺。此外,電子商務和互動媒體、數據庫開發和軟件工程方面的需求量也非常大。
相關專業: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對抗技術、信息工程、信息與計算科學、軟件工程等。
生物技術類
21世紀是生物的世紀,生物科技經濟發展起來是必然趨勢。生物科研人才近年來一直是國際人才競爭的焦點之一。我國目前無論是生物技術的研究人員,還是生物技術產品開發的人才,都存在嚴重不足。有關專家預計,隨著基因技術、生物工程等領域的發展和產業升級,這類高技術專業人才的缺口會越來越大。
相關專業:生物技術、生物工程、生物資源科學等。
裝備制造業
裝備制造業被認為是國家工業化的“發動機”,或稱為“工業之母”,涉及工業的各個領域。由于微電子高新技術迅速發展,工業自動化程度大幅度提高。機電一體化已是當今世界及未來機械工業技術和產品發展的主要趨向,也是我國機械工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相關專業:機電一體化等。
材料類研發
“十一五”期間,國家產業政策明顯向以新材料產業為代表的高新技術領域傾斜,這對新材料產業發展無疑將產生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國內支柱產業及高技術產業發展對新材料的需求不斷擴大。在此背景下,研發此類新型材料的人才自然成為企業關注焦點。
相關專業: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復合材料與工程、再生資源科學與技術、稀土工程等。
管理類
加入WTO和奧運會的成功舉辦,直接帶動我國對外經貿的大發展,管理類專業人才社會需求大增將指日可待。盡管管理專業的學生剛畢業時可能做的并不是管理工作,但是過幾年之后,有管理專業背景的人將會成為搶手貨。MBA仍將是企業爭奪的對象之一。
相關專業:工商管理類、人力資源管理、工程管理等。
環境能源類
環保產業被稱為21世紀的朝陽產業,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目前,我國環保產業面臨嚴重人才不足,現有的環保技術人才難以適應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同時,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也成為世界能源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的政策支持、社會的認可以及中國豐富的可再生資源,使得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相關專業:環境科學、環境工程、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資源環境與科學等。
現代醫藥類
面對日趨直接而激烈的國際化市場競爭,我國發展現代中藥及生物醫藥技術產業已是勢在必行。特別是現代中藥產業已成為我國一項具有較強發展優勢和廣闊市場前景的潛在戰略性產業。
相關專業:藥物制劑、制藥工程、生物醫學工程、中藥學等。
民航業
據航空運輸協會預測,中國將會成為民航業中發展最快、潛力最大的國家,未來20年間,中國將需要2400架新飛機,成為全球第二大航空市場。民航業的空前發展,為行業人才帶來了多樣化的職業機遇,民航招聘越來越社會化,近年來,南方航空、海南航空、深圳航空、廈門航空等國內航空公司相繼展開了大規模的招聘活動;一些民營航空公司更是展開人才大戰,高薪挖角。民航人才爭奪戰已經打響。伴隨著我國民航事業的迅猛發展,我國民航人才的需求規模也同步擴大,飛行員、空勤人員、航空運輸安全管理人員以及維修專業人才最為吃緊。
相關專業:航空服務、機場安全技術管理、民航運輸管理、民航英語等。
物流類
隨著我國在公路貨運、倉儲、海上運輸、船舶代理等方面進一步開放市場,相關行業和企業與國外物流企業將開展全面合作,這意味著我國的現代物流將進入快速增長、全面發展的新時期。物流專業人才已被列為我國12類緊缺人才之一。
相關專業:物流管理。
4條建議:出國留學專業該如何選
1、首先,想清楚畢業后你是否打算留在美國
這應該是每個留學生必須考慮的一個最基本的問題。許多學生畢業后會選擇留在美國工作,因為他們想償還父母供他們的留學費用,又或許他們會認為,比起回國,留在美國對自己更有益。有留在美國打算的學生大都會選擇學習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領域類的專業,因為許多美國公司需要這些方面的人才。
如果畢業后你想留在美國工作,可大學里主修的專業是文學藝術類,又或者拿的是其他冷門的學位,你在美國實現你報復的幾率就會大大減小。
2、再看看你SAT的成績單,通過分析這張成績單來判斷你的學術能力
雖然這些分數并不是用來判斷你的才能的最好工具,但它反映的信息是有一定借鑒性的。SAT化學和生物分數高表明你準備好了可以進入醫學預科專業。另外,如果你不能確定你能否成為一個好的注冊會計師,
你的SAT critical reading成績和數學分數或許可以幫助你做出一些參考建議。
3、聽取一下你父母的建議
許多留學生可能不太能同意這一點,他們認為父母并不了解美國的教育系統,甚至知道的可能還不如自己多。但父母一般是最了解你們的人,他們可能比你們自己更了解你們。他們有些也曾經讀過大學,有過相同的經歷,所以有時他們的建議是可做參考的。
4、與其他的國際留學生交流一下
找機會與其他高年級的國際留學生交流。他們之前可能也有過你現在的困惑,所以他們珍貴經歷或許能幫助到你。如果他們跟你進的是同一個學院,他們的建議會更有幫助,因為他們對相關課程足夠了解,也能夠對每個專業給出建設性的見解。
出國留學的好處
1、國外的學術環境很好。
我這里說的不是學術能力,而是學術風氣。我出來前,導師就跟我說:“中國人做學術想要學美國,做學術的風氣成了做生意,可做學術的能力卻又不如美國;所以只是學到了美國學術表面的東西。而歐洲做學術,更像是做藝術,精雕細琢。”當然,這概括有點太籠統,可又有很大的正確性。我不知道美國做學術的情況,所以不評論;但中國做學問像是做生意,歐洲做學問像是做藝術,這點我是身有體會。我在德國馬普所這里一年,跟 Norbert 做引力方面的東西,確實是進度很慢,但很 enjoy,其中學到了很多的東西,做了不少的計算。要是按照國內做 business 的做法,估計能有五篇左右的文章吧。但按照這里的做法,頂多只能算是一個品質一般的小藝術品。可是反過來說,這樣的科研環境、以及與導師常年累月的討論,真的讓人身心非常 enjoy,體會到做科研的巨大樂趣。而且,在學術界能夠留下來的東西,不可能會是那些生意場上的“產品”,而應該是藝術品。所以,對學術只是當作生存飯碗的人,可能會覺得壓抑;而對學術有理想的人,確實能受益匪淺。
2、學術支持好。
國內的 PhD 的學生,工資基本只夠買一日三餐吃。但在這里,不論是學生工資,還是學生科研條件等待遇,都遠超國內。從國內的擁擠的辦公室,移到這里環境優雅的工作環境,讓人神清氣爽。工資每月結余,可以買單反、買蘋果產品啥啥的,而且有可能在歐洲各國旅行。順便提一下,這里假期很多,周六周日是注定休息的,還有各種國家假日 / 地區假日等,自己還可以申請大約 40 天 / 年的 holiday。
3、留學是個接觸世界的好平臺。
能夠讓你了解到各種文化,各種看法;交往到各種國際朋友。讓人對世界的看法更加全面。這是很重要的一點,要談世界觀,如果一個人沒有看過世界,還怎么談?
4、留學讓你更加學會獨立。
你要自己租房子,自己弄飯吃。不像在國內的時候,大眾食堂保證你的生活。所以,在留學期間,我是能夠有更多的獨立自主性,有更多的自我因素的體現。而不是在國內“一切向著黨,一切跟著大眾走”的姿態。這樣的生活,畢業后回過頭來看,能夠讓人覺得人生還是很有個人意義的。
5、在德國,我能受到更多的尊重。
這尊重不是說來自什么人,而是來自社會。比如在國內,你不能做這個,不能做那個,入校要查證,地鐵要安檢,有領導人慰問學校時還得回避 *,啥啥的,讓人覺得膽戰心驚,從某種意義上說,喪失了一定的自我尊嚴(更嚴重的是,有些人已經麻木到并不覺得這樣是喪失了自我尊嚴!)。但在德國,我可以體會到整個社會的安全感,與對人的尊重。這樣的感覺是作為一個人應該享受的基本保障。所以遇到很多在國外定居不想回國的中國人,他們的理由基本就是此點。
* 我就遇到過好幾次,比如,克強來訪問北大,我們學生剛開始覺得很友好,不錯啊。可到頭來,各種穿著制服、戴著袖章的“流氓”人員,耀武揚威、異常兇猛,不是說這個門不許進,就是說這條路不給你走(就因為克強的車一個小時后要駛過),或者說大伙兒的自行車不雅觀、要“遮羞”起來... 我了個去,這哪是慰問北大啊,簡直就是八國聯軍進京啊,整個就上演了古代的“肅靜 回避”四個字!關鍵是,大伙兒(包括很多自稱有“自由”精神的北大學子們)覺得這很正常,這是民族怎樣的人格扭曲、怎樣的悲哀啊!
6、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