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聞傳播學考研排名和擇校方法
2018新聞傳播學考研排名
NO.1 中國人民大學
首先登場的是牛哄哄的中國人民大學,也是帝都4所中的第一所。這是一所綜合實力非常強悍的大學,它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位于首都北京。帝都豐富的經濟文化資源也為人大的學子帶來了許多優質的學習和就業優勢。在專業設置方面,人大比較穩定和傳統,主要有新聞學、傳播學、傳媒經濟學和廣播電視學四大專業。全院系在2015年的招生計劃里共有133個名額(注意,在這里寫的是全院系,有些學校公布的是全院系名額,有些院校則公布的全專業名額),其中,推免率達到了58%,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保研黨占了77個位子。因此,分攤到新聞傳播學四個學碩專業和專碩身上,統考名額并不多,這可能并不是一個好消息。而好消息是,人民大學的分數線——異常穩定,可以說是今天介紹的15所大學里面最穩定,沒有之一,這個好處就是,歷年分數線對今年你的成績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NO.2 中國傳媒大學
帝都4所第二位,中國傳媒大學只是211,沒有985的頭銜,所以綜合實力與人大比起來,還是差得比較遠的。由于是專業院校出身,它的專業設置非常豐富,幾乎包括了新聞傳播的所有領域。而且每年的招生人數也不少,2015年全專業擬招250人,推免率只有42%,還有大把名額等待統考的研友們去搶占。還有個與其他學校不一樣的特點,中國傳媒大學會對每一個專業有單獨的分數線,對于招生來說更科學合理。
NO.3 復旦大學
魔都4所第一位,這所學科排名第二位的學校,出了不少轟動性的新聞,想必身在其中的新傳學子也會經常討論熱點事件。話說回來,復旦在專業設置上比人大多了一個,但整個專業招生人數就非常少了。平攤到每個專業上的名額也超不過兩位數,而且官方也沒有公布推免情況。一個字:難。換個詞來解釋:逼格高!另外,復旦的復試分數線也是很穩的,只是2014年起新傳與文學大類分開劃線,大漲30分,專碩也不例外,這從側面反應了復旦對于新傳的重視。還是那個詞:逼格高。
NO.4 武漢大學
現在我們把視野從魔都轉到江城武漢,這里除了有鴨脖子和熱干面,還有人氣爆棚的櫻花,這就是武漢大學。武大的新傳實力毋庸置疑,另一個引得大家爭相報考的原因不僅是這兒有好吃的和好看的,還有量販式招生的特點,34%的低推免率,平攤到每個專業身上,還有大把的機會考上。然而,好消息之后當然還有一個不好不壞的消息,那就是每一年的分數線——并不低,平均水平在365左右,所幸分數線波動較小,參考性很強。打算報考武大專碩的同學可要注意了,這里有AB兩條線哦!北京班比普通班分數線更低。
NO.5 清華大學
這里盛產理工男,這里的新聞傳播學也很厲害,但卻有些神秘感,因為從官方途經居然查不到具體的招生名額和保研情況。這就是清華的不厚道之處了,不過,根據往年情況,清華招生人數也是極低的,而且不指定參考書,保研比例大。即便是最傳統的新聞學、傳播學和國際新聞傳播這三個專業來說,要考取,實屬不易。雖然清華的復試分數線比較低,但提醒一下準備報考的小伙伴們,還要多參考一下其他因素。
NO.6 華中科技大學
這是一個工業氣息比較濃厚的學校,但它的新聞傳播學實力卻不容小覷,排在了第四位。除了傳統的新聞和傳播兩大專業外,還開設了廣告和廣電的專業。2015整個學院招81人,有一半是保研的,分攤下來,每個專業其實也不太多,何況,近三年來,華科的分數線都是看漲。水漲船高,看來中意華科的人也并不少。
NO.7 四川大學
這里簡單而隆重地介紹一下15所中唯一一所來自西部的大學:四川大學。它也是我的母校。說起成都,我簡直停不下來,不過今天還是不啰嗦了,只說一句:美食與美女兼備!你還等什么!
言歸正傳,川大的學碩有6個專業,也是幾乎涵蓋了主流研究領域的各個方面。全學院的推免率是40%,根據歷年情況,新聞傳播大概每年只有三分之一的人來自保研黨。專業齊,名額多,競爭小于北上廣,而且!川大不歧視外校生,這對跨考學子來說簡直就是最大的好消息。不過,也是由于性價比超高,川大最近幾年的報考人數也不少,從分數線遞增就看得出。川大比人大提前將新聞傳播和文學大類分開劃線,可見其重視程度!如果你報考川大,那你可以跟帖或者私信我聯系方式,我可以好好和你聊聊。
NO.8 北京大學
帝都4所最后一位出場的是:北京大學。和復旦大學一樣,北京大學的媒體曝光率也是非常高的,而且普遍是正面報道,最近林建華出任北大校長的發言就被各種轉載。而在專業設置上,北大還是算比較保守的,學碩只有新聞學和傳播學兩個。整個學院招65人,保研占到了42%。另外,北大的試題難度較大,所以盡管它學科排名低于人大和復旦,但想要考上,也并不容易。從歷年復試分數線來看,北大是很規律的漲——落——漲——落波動,有很明顯的大小年。這也可以看出報考情況,基本上也如此。
NO.9 暨南大學
唯一一所來自廣州的大學,在學科排名里出現在前七位的,并不是中山大學,而是暨南大學。這所非985院校的專業實力也是比較厲害的,而且每年招生的人數,除去50%的保研黨,剩下的名額也比較可觀。2011年之前,暨南大學采用的是國家線,之后就是單獨劃線。雖然它并不屬于34所自主劃線的高校之列。不過,總體分數線情況還是比較穩定的,除了2012年的學碩。
NO.10 上海交通大學
這是魔都4所的第二位,這是一所以理工科為特色的綜合性大學,不過它的新聞傳播專業排名也很靠前,是第六位。只是專業設置比較少,只有一個新聞傳播學。2015全學院計劃招生81人,推免率達到了65%,在前面介紹的十所院校中,這是算比較高的了。歷年復試分數線基本上都是360,非常穩定。
NO.11 上海大學
魔都4所第三位,上海大學也不是985,只是211,新聞傳播類的專業也與上海交大一樣,只有一個新聞傳播學。招生人數比較多,推免率占了50%,上大的分數線和其他學校都以5或0結尾不一樣,有361,也有379這種看似怪異的數字,應該是根據當年的考生成績排名來劃定的,比較科學合理。對于報考上大的小伙伴來說,有一個非常好的地方——直接在上海大學研究生院的主頁里面,就能查詢到歷年報名人數,這是非常有用的參考數據哦,上大在招生方面,確實很厚道。
NO.12 浙江大學
與清華一樣,在招生人數上面也并沒有在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中公布,而且學碩也只有新聞學和傳播學兩個專業,但在浙大研究生院的主頁里面可以查詢到歷年報錄比。歷年復試分數線比較穩定,和上海交大差不多,這里就不再多說了。
NO.13 華東師范大學
本文所指的魔都4所最后一位。華師大的主頁中可以查詢到非常詳細的培養方式,甚至還有歷年指導研究生學位論文的信息,以及考試大綱,非常厚道。還能關注官方微信,及時推送華師大的招生進展情況,很接地氣,這也是絕大多數高逼格大學所沒有的東西。華師大不是34所自主劃線的高校,但它采用的是國家線的A類考生分數線,就是不分地區,只有一條線。另外,官方也說得非常清楚,按照專業由高到低的總分排序來劃定復試名單。所以,報考華師大最有優勢的一點,就是信息透明,什么東西都能直接從官網上面查得到。只不過,華師大的新聞傳播學招生人數真的是,少之又少。
NO.14 南京大學
與華師大一樣在學科排名中占到第七位,其實從川大、北大之后的學校來看,后面幾所學校在專業設置上面都比較單一,幾乎只有最基礎的新聞學、傳播學。而且分攤到每一個專業上的招生名額,南京大學也并不多,主要還是因為新聞傳播并不是該校最強的專業吧。從歷年分數線來看,整體低于前面許多學校,這也是由于專業實力和報考人數等因素引起的。
NO.15 廈門大學
這所學校除了漂亮之外,其實它也是我們國家第一個創辦廣告學專業的高校,在廣告這個領域是很厲害的,不過,整體招生情況并不如武漢大學那么豪爽,推免率也達到了67%,從2011年起,分數線基本上是逐年遞增,專碩除了2012年是非全日制的300分之外,每年都是360。
2018新聞傳播學考研擇校方法
一、參考客觀條件
第一,院校綜合實力。綜合實力越強,各方面的機會就越多。這里的機會包括校內和校外,在學校里獲得的學習交流資源豐富,在學校外獲得的實習工作機會多。
第二,專業學科排名。越靠前,越適合在本專業深造。這就是我們今天介紹的15所院校的順序情況,如果你想深造,繼續讀博士做研究,建議報考排名考前的大學。
第三,專業設置情況,是否有你所喜歡的研究領域,并且考慮培養制度。如果你喜歡廣告學,那就不建議報考上海交大、上海大學這些沒有廣告專業的院校,如果你很看重時間成本,就可以考慮北大這樣兩年制的學校。
第四,地理位置條件。你考慮好了未來幾年,甚至十幾年幾十年的生活資源與成本了嗎?你的家人是否愿意你去很遠的地方呢?
這里的四個客觀條件,希望大家都能夠綜合來看待。
二、參考主觀條件
考研,始終還是自己的事情,主觀原因也非常關鍵
第一,你讀研的目的是什么?為了深造,還是為了就業。如果為了深造,那就選擇專業實力較強的大學,如果為了就業,那就選擇綜合實力雄厚、地處發達地區的大學。
第二,考取難度。除了之前我們談到的分數線、招生名額、推免率之外,還需要考慮真題的難度。你的意向學校是不是歷年真題都比較穩定,有沒有大的變革,或者方向是否能把握得好,這一點非常關鍵。
第三,個人因素。興趣是很重要的,一定要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和研究方向。與幾年前的高考不一樣,現在的你應該已經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了。
第四,其他因素。不要看我這里寫的其他,就不重視哦,這里說的復習資源是否方便獲取,信息是否暢通,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你能否考得上研究生。前面說的有些學校,不提供專業考試大綱,沒有參考書目,甚至也查不到詳盡的名額信息。而有的學校則是將所有信息都公開公布,而且真題等重要資料也很容易獲取。所以這里我要提醒大家,在決定報考哪所學校之前,一定做好這些基本功課。不然看書看著看著,又找不到必要的資料,難道不累覺不愛嗎?
2018新聞傳播學考研復習
1.搜集信息與經驗。
幾個去處,一是研招網,二是考研論壇。逐漸對考試有所了解。考研不同于考高的“統考”,而是去你要考的學校或考點去考。一共4門課,政治、英語是全國統考,專業課是各學校專門出題。英語分英語1和英語2。專碩考英語2,難度略低于英語1。搜集經驗不但要看學霸成功的經驗,還要看學渣失敗的經驗。不是學神就要爭做學霸。
2.制定計劃:有宏觀、中觀和微觀。
宏觀:
(以3月份開始復習為例。)
1,搜集資料和信息應該占到整個復習時間的3%左右(9天)。
2,第一輪復習。瀏覽參考書+整理大綱筆記+背誦,占整個復習時間的60%(3-8月)
3,拔高性復習。根據真題抓重點+提綱挈領找邏輯+熱點升華+看業界論文+N遍扎實背誦等,占總復習時間30%(9-11月)4,模擬,最后過知識點。7%(最后一個月左右)
中觀:
每個月或每周復習什么。根據自己情況而定,先背新聞史還是新聞理論都無所謂。誰多一點誰少一點只要適合自己就好,但是一定要有規劃。微觀:每天的計劃,具體到小時。
原則:1)制定計劃要靠譜。定之前可以先測試一下,比如計時看一頁書要多少時間,如果要5分鐘,那么一小時可以看12頁,一天3小時,一天就是36頁的計劃。
2)寬為限,緊用功。定計劃盡量寬一點,考慮自己特殊情況,不要讓計劃變成完成不了了宏偉藍圖。
3)隨時調整。
3.如何看書
那么多書,怎么看啊?都要看嗎?
看書是必須的,沒有捷徑。那些數目看著嚇人,但是有些是核心書目,有些是擴展閱讀。有些需要全部背誦,有些需要跳讀,有些需要快速瀏覽查缺補漏。一般以大綱為基礎,先看核心書目掌握重點查缺補漏。考試特別靈活,要重視熱點,多看期刊,知道學界比較熱的問題,也就是說,不能死讀書,一定要聯系現實的問題去思考。
這個專業不簡單,二戰才成功是很多的,在復習時候非常重視不能大意,有人愛買考研機構出的筆記直接背,連書都不看,覺得很高效,但是,別人的筆記是別人的思維,就算拿來做參考,自己記一些筆記也是很必要的。別人的筆記是很難背的,效率未必高。
4.總結套路與模板
雖然英語反模板比較嚴重,但是沒有自己模板現場寫還是有點吃虧的,總結一些自己風格的模板,靈活運用就好了。可以分三種:成就型(贊揚),問題型(批判),中性型。
專業課也可以有模板的,看真題就可以發現,大題不管什么題目,離不開幾個主題,每個主題想好思路與模式或是模板,答題直接用就可以了,省時而且還可以寫的比較全面。另外,專業課中的萬金油句型真的是太多了,有些理論答什么都可以,有些問題固定幾點就好,有些問題幾個角度分析就行。當然也許這樣不會得到很完美的分數,但是咱們是應試的,達到要求就好。我今年334分數129,最后一道李天一分析的就是按自己模板答得,后來感覺和題目“媒介倫理原理分析”的要求有一些偏差,可能扣分會多一點。不過在有限的時間里排除慌張,現想思路答好一道題也是很難的。當然遇到題最沒有思路的方法就是5w模式各個主體說一遍了。不過我是沒辦法才用那個的。
5.關于考研資料和筆記
現在資料市場非常混亂,有些資料很貴,動輒3、4百,內容還不如在論壇隨手下載的筆記有價值。一些資料販子自己都沒有參加過這門考試,推薦的書都不靠譜,就以專業自居,資料內容也是東拼西湊,找不到的就塞幾篇論文,還和題目不怎么搭,美其名曰自己理解。而且會有錯誤內容。(說的只是一些,不排除另一些)久病成醫,上面推薦的書都是我親身用過有參考價值的。下面也寫一些我上當經歷,供同學借鑒。
1.中傳47號樓。我買來沒看。里面內容很混亂,考試大綱上有一半以上都沒有,大量和考試無關的內容,不知道怎么堆起來的。一些沒有辨別能力的孩子就麻煩了,尤其是跨專業摸不著頭腦的。
2.研路通。不好,沒價值。不知道哪百年前的資料堆砌的,沒有總結性東西。
3.一航。我在傳媒大學院里買了一本盜版的440的,理論按那個背的。不過334沒買,目前還沒發現市場上334資料好的,買的時候也看到了傳媒學長的資料,但買的一航的。334自己多看書,看真題找規律,自己看論文總結專題比較靠譜。
6.適當休息。
考研是持久戰,持久戰像長跑一樣,沖的太猛的都是爽一時的。我復習的時候每周會有一天兼職的時間,等于每周有一天沒學習。感覺疲憊、惡心、效率低到爆的時候就休息一下,之后會神清氣爽事半功倍的。注意早睡。我是逼自己10點就睡覺的,養成健康的習慣和重要。
猜你感興趣:
1.新聞傳播學十二大考研名校優劣勢分析
2.2018年考研專業報名指南大盤點
3.新聞學考研專業及就業前景介紹
4.2018考研一級學科最新院校排名
5.2018考研選專業指南和具體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