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計算機vfp二級考試
在每年的全國計算機二級VFP考試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哪些知識點內容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全國計算機VFP二級考試內容和二級考試習題及答案,供大家參閱!
計算機VFP二級考試內容
一、Visual FoxPro 基礎知識
1. 基本概念:
數據庫,數據模型,數據庫管理系統,類和對象,事件,方法。
2. 關系數據庫:
(1) 關系數據庫:關系模型,關系模式,關系,元組,屬性,域,主關鍵字和外部關鍵字。
(2) 關系運算:選擇,投影,連接。
(3) 數據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實體完整性,域完整性,參照完整性。
3. Visual FoxPro 系統特點與工作方式:
(1) Windows 版本數據庫的特點。
(2) 數據類型和主要文件類型。
(3) 各種設計器和向導。
(4) 工作方式:交互方式(命令方式,可視化操作)和程序運行方式。
二級各科考試的公共基礎知識大綱及樣卷見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教程———公共基礎知識(2013 年版)》的附錄部分。
4. Visual FoxPro 的基本數據元素:
(1) 常量,變量,表達式。
(2) 常用函數:字符處理函數,數值計算函數,日期時間函數,數據類型轉換函數,測試函數。
二、Visual FoxPro 數據庫的基本操作
1. 數據庫和表的建立、修改與有效性檢驗:
(1) 表結構的建立與修改。
(2) 表記錄的瀏覽、增加、刪除與修改。
(3) 創建數據庫,向數據庫添加或移出表。
(4) 設定字段級規則和記錄級規則。
(5) 表的索引:主索引,候選索引,普通索引,唯一索引。
2. 多表操作:
(1) 選擇工作區。
(2) 建立表之間的關聯,一對一的關聯,一對多的關聯。
(3) 設置參照完整性。
(4) 建立表間臨時關聯。
3. 建立視圖與數據查詢
(1) 查詢文件的建立、執行與修改。
(2) 視圖文件的建立、查看與修改。
(3) 建立多表查詢。
(4) 建立多表視圖。
三、關系數據庫標準語言SQL
1. SQL 的數據定義功能:
(1) CREATE TABLE-SQL。
(2) ALTER TABLE-SQL。
2. SQL 的數據修改功能:
(1) DELETE-SQL。
(2) INSERT-SQL。
(3) UPDATE-SQL。
3. SQL 的數據查詢功能:
(1) 簡單查詢。
(2) 嵌套查詢。
(3) 連接查詢。
內連接
外連接:左連接,右連接,完全連接
(4) 分組與計算查詢。
(5) 集合的并運算。
四、項目管理器、設計器和向導的使用
1. 使用項目管理器:
(1) 使用“數據冶選項卡。
(2) 使用“文檔冶選項卡。
2. 使用表單設計器:
(1) 在表單中加入和修改控件對象。
(2) 設定數據環境。
3. 使用菜單設計器:
(1) 建立主選項。
(2) 設計子菜單。
(3) 設定菜單選項程序代碼。
4. 使用報表設計器:
(1) 生成快速報表。
(2) 修改報表布局。
(3) 設計分組報表。
(4) 設計多欄報表。
5. 使用應用程序向導。
6. 應用程序生成器與連編應用程序。
五、Visual FoxPro 程序設計
1. 命令文件的建立與運行:
(1) 程序文件的建立。
(2) 簡單的交互式輸入、輸出命令。
(3) 應用程序的調試與執行。
2. 結構化程序設計:
(1) 順序結構程序設計。
(2) 選擇結構程序設計。
(3) 循環結構程序設計。
3. 過程與過程調用:
(1) 子程序設計與調用。
(2) 過程與過程文件。
(3) 局部變量和全局變量,過程調用中的參數傳遞。
4. 用戶定義對話框(MESSAGEBOX)的使用。
計算機VFP二級習題及答案
綜合操作題
5考生文件夾下有一個工程文件sit5.vbp,窗體上有兩個文本框,名稱分別為Textl、Text2,都可以多行顯示。還有三個命令按鈕,名稱分別為cl、c2、c3,標題分別為“取數”、“排序”、“存盤”。“取數”按鈕的功能是將考生文件夾下的in5.dat文件中的50個整數讀到數組中,并在Textl中顯示出來;“排序”按鈕的功能是對這50個數按升序排序,并顯示在Text2中;“存盤”按鈕的功能是把排好序的50個數存到考生目錄下的out5.dat文件中,如圖所示。在窗體中已經給出了全部控件和部分程序代碼,要求閱讀程序并去掉程序中的注釋符,把程序中的?改為正確的內容,并編寫“排序”按鈕的Click事件過程,使其實現上述功能,但不能修改程序中的其他部分,也不能修改控件的屬性。最后將修改后的文件按原文件名存盤。
參考解析:
【考點分析】本題考點有:Str()函數、“冒泡法”排序、For循環語句、If判斷語句以及文件操作。
【解題思路】str函數用于數值轉化為字符串,語法為:str(number)。
在循環語句中Step表示步長,可以為正數,表示下一個變量加一個數,也可以為負數,則相反,在默認情況下,步長為1,就不需要使用Step特意標識。
“冒泡法”是一種重要的數據排序算法,它的核心思路是按順序讓一個數列中的每一個數都與它之后的所有的數逐一進行比較,如果該數大于其后面的數,則把這兩個位置的數進行交換。通過這樣的循環,最終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出該數列。從程序提供的代碼中可以看出,整型數組a的使用范圍是本窗體中的所有事件過程,用來存放從文件中讀取的數據。在排序中,使用雙重循環,外循環每循環一次,確定內循環循環的次數,內循環就是把本次循環中最大的數,放在數組的最后面,這樣就可以實現對這50個數的升序排序。
【操作步驟】
步驟1:打開本題工程文件。
步驟2:打開代碼編輯窗口,去掉程序中的注釋符“´”,
將問號改為正確的內容,并編寫代碼。
參考答案(陰影部分是需考生填入的內容)
Dim a(50) As Integer
Private Sub C1_Click()
Dim k As Integer,ch As String
Open"in5.dat"For Input As #1
ch=""
For k=1 T0 50
Input#1,_____a(k)_____將取出的數據存入數組a中
ch=ch+Str(a(k))+""´將數據存入ch
Next k
Close#1
Text1.Text=____ch______'在Text1文本框中顯示文件內容
End Sub
Private Sub C2_click()
End Sub
Private Sub C3_Click()
Open"out5.dat"For Output As #1
Print#1,Text2.Text
Close#1
End Sub
需編寫的“排序”按鈕的代碼
Private Sub C2_Click()
Dim t As Integer
Dim i As Integer
Dim J As Integer
Dim ch As String
ch=""
For i=50 T0 2 Step-1使用冒泡算法從小到大排序
For J=1 To 49
If a(J)>a(j+1)Then’兩兩比較
t=a(J+1)
a(j+1)=a(J)
a(j)=t
End If
Next J
Next i
For J=1 T0 50´將排序后的數組重新賦給ch
ch=ch+Str(a(J))+""
Next j
Text2.Text=ch
End Sub
步驟3:調試并運行程序,關閉程序后按題目要求存盤。
【易錯提示】注意冒泡排序的用法,理解位置交換的含義和方法,在交換時要有一個中間變量來起到傳遞的作用,否則會使其中一個值丟失而產生錯誤。
看了“全國計算機vfp二級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