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國留學人員統戰工作
近年來,洛陽市著眼服務大局,精心謀劃留學人員統戰工作,積極引導留學人員發揮優勢、貢獻力量,形成了凝聚、服務、成就留學人員的工作格局。下面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歸國留學人員統戰工作相關的知識,希望對大家有用。
歸國留學人員——夯實工作基礎
一是強化政策支持。印發的關于加強新形勢下統一戰線工作的意見明確要求,建立統戰部牽頭協調,組織部、人社局、外僑辦、僑聯、人大、政協等有關單位共同參與的歸國留學人員統戰工作格局;定期召開留學人員統戰工作聯席會議,研究解決有關問題;按照有組織、有隊伍、有經費、有陣地、有活動的要求,留學人員比較集中的縣(市、區)和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等單位要成立留學人員組織。
二是加強組織建設。在全省率先成立歸國留學人員聯誼會和留學生家屬聯誼會,建立了350人的留學生人才信息庫。在澗西區、高新區建立四個“留學人員之家”,創建洛陽留學人員網站,開通留學人員微信服務平臺,吸引655名留學人員關注。協調配合市內有關高校成立留學人員組織,目前河南科技大學已成立留學人員聯誼會,洛陽師范學院、洛陽理工學院等正積極籌備成立留學人員組織。依托經濟技術開發區,積極申報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留學報國洛陽基地,打造海外學子的“歸國創業之家”。
三是做好政治安排。從歸國留學人員中選拔25名代表人士,納入市黨外代表人士人才庫進行重點培養,在各級人大、政府、政協換屆中積極推薦安排,讓他們在更高的平臺上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目前,洛陽市2名黨外全國人大代表中有1名歸國留學人員,55名黨外省政協委員中有7名歸國留學人員,市政協4名黨外副主席中有1名歸國留學人員。
歸國留學人員——服務雙招雙引
著眼發揮歸國留學人員資金、技術和智力優勢,大力開展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活動,助推洛陽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
一是營造工作氛圍。謀劃開展歸國留學人員創新創業事跡宣講、歸國留學創業者沙龍、融資貸款對接、產學研對接、與沿海發達地區聯誼會聯誼交流、調研獻策、文體旅游、創先爭優、弘揚中華文化等10大品牌活動,營造了留學人員統戰工作氛圍,增強了留學人員報效家鄉的責任感。
二是加強交流合作。以客家祭祖、姓氏尋根為紐帶,積極聯絡接待海外留學人員來洛尋根問祖、觀光旅游、經貿考察、文化交流,廣泛與海外留學人員專業人士協會、國內重點大學海外校友會等華人華僑社團開展交流交往,與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留學人員組織建立了友好往來。促成香港恒豐集團、香港宏安集團、華人集團、廣東今日景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留學人員創辦的企業到洛陽扎根興業,投資建設了中原康城、洛陽宏進農產品交易中心、炎黃科技園(中部數谷)等項目。
特別是清華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研究院藥物研究所副所長邢新會教授團隊、國家“__”專 家宋梁博士、王廣欣博士和留美博士彭先兆已落戶洛陽。
歸國留學人員——助推創業創新。
緊緊圍繞、市政府確定的產業發展戰略重點,積極為留學人員在洛創新創業搭臺鋪路。
一是積極調研獻策。牽頭組織部、工信委、外僑辦、僑聯、致公黨洛陽總支部等,開展留學人員創業情況調研,詳細了解留學回國人員創業狀況,并向、市政府提出了出臺鼓勵留學人員回國創新創業的意見建議,得到、市政府采納。今年6月,、市政府印發了《關于實施“河洛英才計劃”加快引進創新創業人才(團隊)的意見》,計劃5年內,拿出不少于20億元,吸引和激勵擁有海外創業經驗的青年歸國人才到洛創新創業。
二是加強教育引導。舉辦首期留學人員創新創業培訓班,培訓學員46人;組建留學人員創業英才宣講團,走進大學校園開展歸國留學人員創業報國事跡宣講活動。
三是搭建服務平臺。著力打造留學人員創業孵化器,為留學人員歸國創業提供“孵化+創投”全方位服務,促進歸國留學人員科技成果的轉化及產業化。指導汝陽縣政府建立留學人員科技產業轉化基地,已入駐企業13家、科技成果轉化平臺8家,總產值達7.5億元。在高新技術開發區建立留學人員創業園,入住留學人員創辦企業15家。在洛陽•國家大學科技園掛牌成立歸國留學人員創業創新基地,在洛陽炎黃科技園掛牌成立河南首個為僑服務產業園,支持4名歸國留學人員創建八里唐文化公園并設立留學生創業園。
歸國留學人員——助力扶貧濟困。
實施“金果樹工程”,動員歸國留學人員圍繞脫貧攻堅發揮優勢、貢獻力量。目前,已組織歸國留學人員捐贈263萬元,在9個縣貧困小學設立11個“愛心書屋”,資助家庭特困、成績特優的學生450余名,為困難群眾捐贈價值2000萬元的助聽器12500臺,為助力民生改善作出了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