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國卷高考語文試卷模擬
高考學習貴在堅持、難在堅持、成在堅持。祝高考順利!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推薦的2017年全國卷高考語文試卷模擬,僅供大家參考!
2017年全國卷高考語文試卷模擬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9分)
三國時代是一個分裂的時代,但也是一個英雄的時代。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以陳壽的 《三國志》為總結,卻以王璨的《英雄記》為開場。這些英雄和他們的事華異彩紛呈,但其中一個 共同的特點就是,他們都以夫下為己任,以統一中國為號召,而不甘于割據。
三國之間爭奪權力的 合法性,相繼宣稱接受天命而稱帝,是中國歷史走向統一的驅動力,后世史學家對極蜀吳特別是魏與蜀何為正統的問題議論不休,開啟了中國史學中“正統論”的議題。
就三國時代而言,魏蜀吳接受天命的方式有二,一是根據上天昭示的超自然現象,史稱“符瑞”;二是根據古代先圣秘傳的歷代帝王受命的預言,史稱“讖緯”。王莽代漢時,只能援引符 瑞,而東漢光武帝即位時,則引用了讖緯。他即位后公布了包括《河圖》《洛書》和“七經辟”在內 的波緯文獻達八十一篇,以此為歷代先圣創制、由孔子傳授的秘經,與五經相輔為碎從后來 沈約瀉的《宋書•符瑞志》中可知,每一種符瑞都必須得到讖緯的解釋,才具備權威意義。史學家陳壽在《三國志》中運用了高超的春秋筆法,表達了他的天命現念。他在《菊書•先丄傳》中詳細記載了蜀漢先帝劉備即位時的符瑞,并且對群臣援引讖緯勸進的內容大書特書暗示劉備 承了漢家的正統,在《極書•文命紀》中,記載了延康元年“三月,黃龍見說”,作魏代漢的符球,但沒有記我國文帝接受漢家禪讓時的誠昨依振,暗示著曹魏代漢不具備儒家的經典和道德依據。其實魏文帝受禪,舉行了大規棋的讖煒論證,群臣勸進所奏,長篇累牘,廣引讖書,堪稱中國歷代命王之最。不過,這只能在一百三十多年后裴松之為《三國志》作的注中才能看到有記載稱帝的讖緯依據。而“黃龍見譙”和“并言黃龍、鳳凰見”的說法有著本質的區別,暗示著東吳的天命更加脆弱。后來吳主孫皓佯稱天降神讖,刻制了一塊《天發神讖碑》,其殘石今天仍嵌在南京煦園的壁上。
然而,身處統一中國后的西晉時期的陳壽,不得不順從“晉受魏禪”的政治統緒。在《技書》 中設“武帝紀,,“文帝紀”“明帝紀”“三少帝紀”,在《蜀書》《吳書》中設“先主傳”“后主傳”“關主傳”,“三嗣主傳”,尊魏而抑吳、蜀。但正如近現代史學家胡玉縉先生所言.陳壽“病乎漢禪已為 丕奪,先主自稱帝,史法不能帝之”,這樣的政治立場和西晉文學家左思的《三都賦》是不一樣 的。作為蜀漢舊臣之后和經史讖緯學家譙周的學生,陳壽運用符瑞和讖緯的書寫,捷秘地確立了尊蜀而抑魏、再抑吳的天命統緒。
《三國志》面對一個與《春秋》相似的亂世,陳壽的史筆再次彩顯了中國古代史學理想。
(摘編自徐興無《分裂時代的英雄們》)
1.下列關于原文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符瑞”是上天昭示然現象,“讖緯”是古代先圣秘傳的歷代帝王受命的預言,魏蜀吳君主都試圖以此昭示自己繼承大統的合法性。
B.陳壽在《三國志》中,對劉備稱帝時的符瑞和群臣援引讖緯勸進的內容記載得都很詳細,這體現了陳壽對劉備繼承漢家正統的認可。
C.在《三國志》中,陳壽只記載魏文帝代漢和孫權稱帝的符瑞,而沒有記載他們稱帝的讖緯依據,表明陳壽對曹魏和孫吳的貶抑。
D.曹丕受禪時舉行大規模的讖緯論證是在他稱帝以后一百三十多年才有的記載,不載于《三國志》,這充分說明曹丕繼承帝位并非天命所賜。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王莽代漢缺乏先圣秘傳的歷代帝王受命的依據,只得借助超自然的現象——符瑞,而東漢光武帝即位則引用了讖緯,公布了大量讖緯文獻。
B.符瑞和讖緯相較而言,讖緯在易代時作用更大,符瑞得到讖緯的解釋,才具備權威意義,這從沈約《宋書•符瑞志》中可以看出。
C.從對魏文帝、蜀先主和吳主稱帝時符瑞、讖緯詳略有無的記載中可以窺見陳壽的天命觀念,這反映了陳壽秉筆實錄的史家態度。
D.東吳的天命是非常脆弱的,為了證明自己的帝位更具有合法性,吳主孫皓假借天降神讖,刻制了一塊《天發神讖碑》。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平印的一項是(3分)
A.三國是一個分裂的時代,也是一個英雄的時代,王璨的《英雄記》、左思的《三都賦》和陳壽的《三國志》都與這個時代有關。
B.陳壽在《魏書》中稱“帝",書》《吳書》中卻稱“主”,這種“帝”,“主”的不同差異,真實反映了他尊魏而抑吳、蜀的立場。
C.裴松之在為《三國志》作注時對魏文帝受禪吋舉行大規模的讖緯論證進行記載,這是對陳壽《三國志》內容的補充與豐富。
D.同記符瑞,陳壽記載曹魏代漢時是“黃龍見譙",記載孫權稱帝時赴“里口、武昌并言黃龍、鳳凰見",這種記載貌同而質異。
(二)文學類文本閱讀(14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14分)
村莊的脊梁
李光彪
依我看,每一個村莊都有骨有肉,有自己的脊梁。
我從小出生在云南楚雄千里彝山的脊背上,村莊的脊梁如母親溫暖的背,用彝家刺繡的花裹被背著我長大。
故鄉的村莊以一條三四百米長、近千級的石梯為軸,如一只巨人的手,把古老的村莊舉在半山腰。凸凹不平的石階如祖先的脊梁,背負著山村厚重的歷史,歲月的滄桑。
村莊躺在山坡上,說大不算大,說小也不小,幾百年的繁衍生息至今,也只有稀稀疏疏五十多戶人家。分布在石梯左右的房屋和院落,就像村莊發達的肌肉。從早到晚,春夏秋冬,石梯靜靜地地承載著村莊的早晨與黃昏,承載著村莊的快樂與憂傷。
在我枯萎的記憶里,那架從村腳延伸向村頭的石梯,是村莊的主軸,是村里人茶余飯后的鄉村文化演展舞臺。每天晚飯后,村里的人不論男女老少,都會不約而同陸陸續續來到石梯上,找塊合適的石板坐下,三五成群湊在一起,吹牛聊天,談古論今。天南海北,家長里短,家事村事,好事壞事,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很多花邊新聞,都會在石梯上聯播,在石梯上群發。誰買了一套新衣服、一雙新膠鞋,誰家娶了新媳婦,誰家添人增口,都會在石梯上一一登臺亮相。人閑手不閑的村里人,有縫針線拿鞋幫的;有吸水煙筒抽煙、砸煙鍋吃草煙的;有吹竹簫、彈三弦、唱調子對山歌的。不論是誰,不分才藝高低,那些無師自通的民歌手,都會在石梯上層出不窮,比拼展演 。父親是個二胡手,經常在石梯上邊拉二胡邊唱放羊調、爬山調、過門調……悠揚的二胡聲響徹石梯,縈繞在山村的上空。
石梯是驗證鄉村人品德的試金石。誰家丟了一只雞,幾個雞蛋,瓜菜水果被人偷摘了,就會有人在石梯上拉開嗓門,高音喇叭似的指桑罵槐,罵那些手腳不干凈的人。這一招還真管用,罵過之后,知情的人就會悄悄提供線索,做了虧心事的人,也會逐漸猛然醒悟,轉過彎悄悄物歸原主,慢慢變得干凈起來,和和睦睦相處。也有些人家,有時會端著腌菜、葵花瓜子等零食,一一散發給來石梯上玩耍湊熱鬧的人吃。見者有份,哪怕是一塊粑粑,一根甘蔗,只要能進嘴的東西,寄生在石梯上的人,都可以嘗到人情味。
石梯是透明開放的。有些哺乳期的婦女,拉起衣服,就敞胸露乳當眾給自己的嬰兒喂奶。有些嬰兒,從小生下地娘就缺奶水,經常抱著嗷嗷待哺的嬰兒,向奶水充足的婦女討幾口奶吃。那架石梯如村莊碩大的乳房,大公無私地喂養著村莊的每一個人。
石梯是村莊的主動脈。從早到晚都有人從它的脊梁上走過,聽到腳步聲、咳嗽聲、說話聲,遠遠的石梯也就能猜出是誰來了。出工收工、上山砍柴、下田干活,牛羊出圈、放牧歸村,誰早誰遲,誰勤勞、誰懶惰,一切的一切,夜以繼日守候著村莊的石梯,都歷歷在目,銘記在心。
石梯從不嫌貧愛富。在石梯的眼里,沒有貧富之分,不管你是穿皮鞋、布鞋、膠鞋、涼鞋,還是赤腳從石梯上走過,石梯總是那樣默默無語。來的都是客,不管是誰,你看上石梯的哪一塊石頭,屁股一坐,就是最好的板凳。石梯從不喜新厭舊,不管你離家多少年,不管你多長時間沒來,天長日久迎接著一茬茬降臨人間的 孩子,娶進門的媳婦,送走一茬茬命歸黃泉的老人。歲月沉浮,一代又一代,村莊的人去的去,來的來,石梯總是依舊躺在那里,毫無怨言地在風雨中、在朝朝暮暮中靜靜的等著你。
村莊在老去,我也在長大。如今的村莊,很多人家都建蓋了單家獨院的新房子,那一條條如石梯血管和腸道的村間道路,也不斷變寬,打成了光滑的水泥地板,連接到各家各戶。村中那架曾經熱鬧非凡的石梯,也逐漸門可羅雀。偶爾有人走過,幾聲稀疏的腳步,幾乎再也看不見昔日全村人坐在石梯上聊天吹牛,談笑風生的情景。我一屁股坐在當年那塊下棋的石板上,牛角棋、豆腐棋盤的線紋還清晰可見。我等了很久,想等一個村里人下棋,一直沒有人來,只有一條狗伸長脖子向我汪汪狂吠。
(有刪改)
4.下列對文章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作品的主行.
A.文章以“每一個村莊都有骨有肉,有自己的脊梁”開頭,既高度凝練地概括了作品的主旨,奠定了沉郁的基調,又自然引出下文對作者故鄉的深情追憶。
B.文章第5段寫到村里人在石梯上吹牛聊天、談古論今、納鞋抽煙、吹拉彈唱等生活情景,表現了鄉村生活的富足和民風的淳樸。
C.做了虧心事的人,面對石階會猛然醒悟;家有零食的人,會在石梯上散發給玩耍的人吃。鄉下人人性的丑陋與崇高由此彰顯無遺。
D.本文以石梯為線索,融記敘、描寫、抒情于一體,描寫故鄉事,抒發故鄉情, 語言樸實而貼切,有著濃郁的鄉土氣息。
5.“村莊的脊梁”在文中具體指什么?作者為什么認為它是村莊的脊梁?(5分
6.文章結尾一段有何豐富的含意?請結合文本具體闡釋。(6分)
(三)實用類文本閱讀(1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12分)
材料一 實施流域污染綜合治理,流域上下游各級政府、各部門之間加強協調配合、定期會商,實施聯合監測、聯合執法、應急聯動、信息共享。長江流域強化系統保護,加大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力度,強化水上交通、船舶港口污染防治。太湖堅持綜合治理,增強流域生態系統功能,防范藍藻暴發,確保飲用水安全;巢湖加強氮、磷總量控制,改善入湖河流水質,修復湖濱生態功能;滇池加強氮、磷總量控制,重點防控城市污水和農業面源污染入湖,海河流域突出節水和再生水利用,強化跨界水體治理,重點整治城鄉黑臭水體,保障白洋淀、衡水湖、永定河生態需水。淮河流域大幅降低造紙、化肥、釀造等行業污染物排放強度,有效控制氨氮污染。黃河流城重點控制煤化工、石化企業排放,持續改善汾河、涑水河、大黑河、烏梁素海、湟水河等支流水質,降低中上游水環境風險,松花江流域持續改善阿什河、伊通河等支流水質,重點解決石化、釀造、制藥、造紙等行業污染問題,加大水生態保護力度,進一步增加野生魚群數加快恢復濕地生態系統,遼河流域大幅降低石化、造紙、化工、農副食品加工等行業污染物排全面恢復濕地生態系統。珠江流域建立健全廣東、廣西、云南等聯合治污防控體系,重點保障東江、西江供水水質安全,改善珠江三角洲地區水生態環境。
——摘自《“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材料二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水環境是居民生存環境成部分,是城鄉居民不可或缺的生產和生治資源。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水環境的保護意識,和要求日趨強烈,水環境保和,生活水平的提 提升城市品詠、提高生活品質的重要內容。良好的水生態環境也日益突顯。水環境是 提升城市品位、提高生活品質的重要內容。良好的水生態環境是人們日常休閑的好去處,也是不少地方招商引資和旅游業、房地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砝碼。
這幾年,我國開展了以河道整治為主要內容的大規模水環境整治工作,河道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傳統的水利措施往往局限于單一的工程建設,過多地考慮了河道行洪排澇功能的實現,大量采用漿砌塊石和砼對河岸進行硬化,雖然達到了河岸穩定和洪澇水歸槽的目的,但卻割裂了水土之間的聯系,將水、土、植物、生物之間的物質和能量循環系統徹底破壞,水體的自凈能力也大大降低。忽略了水生態環境的需求,把水從生態系統只呢個 分割出來,對水環境造成了很多負面影響。
——摘自朱鵬《淺談城市水環境保護中河道治理的重要性》
材料三 新華社上海11月27日電(記者李榮)上海城市治理“補短板”已有新進展,全市已全面啟動推進中小河道的綜合整治。目標是到明年年底全市中小河道基本消除黑臭。記者在基層了解到,河道整治正以“一河一檔、一河一策、一河一長”的閉環模式,細化落實。
記者新近在處于城鄉接合部的上海嘉定區看到,這里已對全區149條、197公里黑臭河道的水環境現狀,全面進行了調查摸底,基本摸清了階段性黑臭和常年黑臭水體的分布情況和黑臭成因,確定了點位,并且提出了“一河一檔、一河一策、一河一長”的閉環整治監管模式。
“要把水情這本帳摸清楚。”嘉定區區委書馬春雷說。水生態的摸底并不容易,此次不僅通過現場踏勘,而且還用上了無人機攝錄,并且結合市民投訴和媒體曝光,建立起臭河道基本情況數據庫,形成“一何一檔”,再根據河道的動態變化,及時調整數據庫。
上海基層的不少區在整治中還普遍推行了“一河一長”的“河長制”。 “在嘉定區,區委書記是是總河長,區長是常務副總河長。”馬春雷說。在這里,已初步建立區、鎮、村三級河長體系,確保條條河道有人管、段段河道有人養。
“河長制”不是冠名制,而是責任田,必須實行最嚴格的追責制。嘉定已明確,明年3月底前,全區149條黑臭河道,全部要設立河長公示牌,“讓老百姓找得到人”。
——摘自《新華網》
7.下列針對上述材料的理解,最為準確的一項是(3分)
A.材料一從國家層面、生態環境保護的高度,將全國所有流域污染治理的具體目標——呈現,可見我國流域污染綜合治理任重而道遠。
B.材料二告訴我們,只要以河道整治為主要內容的水環境整治工作到位,城市就不會發生內澇和水患。
C.材料三報道了上海市嘉定區在中小河道綜合整治方面的探索實踐,作為媒體,在一定程度上肯定和推廣了“河長制”的做法。
D.三則材料關注的都是目前老百姓最關心的河道水環境問題,指出了改善水環境的有效措施。
8.下列針對上述材料的分析,較為合理的兩項是(5分)
A.材料-直面我國水環境的嚴峻形勢,既提出了我國重點流域污染綜合治的目體要求,又明確了各流域不同的治理重點。
B.“生是生命之源”,人們的生產生活一刻都離不開水。水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城市品位和生活品質,應成為房地產開發第一考慮的因素。
C.我國傳統的水利措施把水從生態系統中分割出來,降低水體的自凈能力,從而實現了河道的行洪排澇功能。
D.“一河一檔、一河一策、—河—長”的閉環式整治監管模式, 最大特點是責任明晰,因地制宜,動態管理,綜合整治。
E.三則材料從不同角度聚焦河道污染治理和水環境問題,強烈譴責了地方政府的不作為以及污染企業只注重經濟效益卻缺少社會責任的錯誤行為。
9.如何有效治理河進污染,保護水環境?請根據上述材料談談你的看法。(4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胡威,字伯武,一名貔。淮南壽春人也。父質,以忠清著稱,少與鄉人蔣濟、朱績俱知名于江淮間,仕魏至征東將軍、荊州刺史。
威早厲志尚。質之為荊州也,威自京都定省,家貧,無車馬僮仆,自驅驢單行。每至客舍,躬放驢,取樵炊囊 ,食畢,復隨侶進道。既至,見父,停廄中十余日。告歸,父賜絹一匹為裝。威曰:“大人清高,不審于何得此絹?”質曰:“是吾俸祿之余,以為汝糧耳。”威受之,辭歸。質帳下都督先威未發請假還家陰資裝于百余里要威為伴每事佐助行數百里威疑而誘問之既知乃取所賜絹與都督謝而遣之。后因他信以白質,質杖都督一百,除吏名,其父子清慎如此。于是名譽著聞。
拜侍御史,歷南鄉侯、安豐太守,遷徐州刺史。勤于政術,風化大行。
后入朝,武帝語及平生,因嘆其父清,謂威曰:“卿孰與父清?”對曰:“臣不如也。”帝曰:“卿父以何勝耶?”對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及遠也。”帝以威言謙而婉,謙而順。累遷監豫州諸軍事、右將軍、豫州刺史,入為尚書,加奉車都尉。
威嘗諫時政之寬,帝曰:“尚書郎以下,吾無所假借。”威曰:“臣之所陳,豈在丞郎令史,正謂如臣等輩,始可以肅化明法耳。”拜前將軍、監青州諸軍事、青州刺史,以功封平春侯。太康元年,卒于位,追贈使持節、都督青州諸軍事、鎮東將軍,余如故,謚曰烈。
(選自《晉書•良吏傳》)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 正確的—項是(3分)
A.質帳下都督先威未發/請假還家;^資裝于百余里/要威為伴/每事佐助/行數百里/威疑而誘問之/既知/乃取所賜絹與/都督謝而逍之/
B.質帳下都督先威未發/請假還家/陰資裝于百余里/要威為伴/每事佐助/行數百里/威疑而誘問之/既知/乃取所賜絹與都督/謝而遣之/
C.質帳下都督先威考發/請假還家陰資裝/于百余里要威為伴/每事佐助/行數百里/威疑而誘問之/既知/乃取所賜絹與都督/謝而逍之/
D.質帳下都督先威未發/請假還家陰資裝/于百余里/要威為伴/每事佐助/行數百里/威疑而誘問之/既知/乃取所賜絹與/都督謝而遺之/'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古代表示官職升遷的詞語很多,比如文中的“拜”“歷”“遷”“入”等詞語都有官職升遷的意思。
B.爵是古代皇帝對貴戚功臣的封賜。一般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胡威有功于晉朝,被授予“平春侯”。
C.“對”,在古代多用于下對上的回答或對話。如《曹劌論戰》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
D.古代君主死后有謚號,大臣死后也可以有謚號。大臣謚號一般由朝廷賜予。胡威的謚號“烈”就是朝廷賜予的。
12.下列對職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胡威自小志向遠大,砥礪名節,品格髙尚。他從京都到荊州看望父親,路途遙遠,只身騎驢前往。途中毎到一個客找,他親自放驢,料理生活,從無糜費之舉。
B.胡威之父胡質身居商位恪守沽廉。胡威辭別回家時,他僅取絹一匹送作路資。在兒子詢問時坦然地表明,此絹為正當所得,并非不義之財。從而贏得了兒子的敬佩。。
C.胡威父子為人通憤,珍惜名禪。胡質帳下的都督請假回家,剛好與胡威同路,常資助胡威,胡威為不貪便立,以絹相報。胡質為避嫌疑,對都督則嚴加處罰,并免去他的官職。
D.晉武帝十分贊賞胡質。他問到胡氏父子的商下,胡威說“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父。不知”;認為自己遠遠不如。這既說明了胡質品格高尚,又反映了胡威尊崇父親的心情。
13.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0分)[來源:學科網]
(1)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國也》)(4分)
(2)縱彼不言,籍獨不愧于心乎?(《項羽之死》)(3分〉
(3)吾少孤,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