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志愿是什么
高考考志愿落榜,沒有任何同批院校錄取你,不要著急,還有一個上同類大學的機會就是填報征集志愿。征集志愿就是高校錄取名額未滿,需要再次向社會征求志愿,這是最后一次該批次填報志愿的機會了,需要慎之又慎,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關于征集志愿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征集志愿介紹
“征集志愿”是指對于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錄不滿額的院校,在每批次第一志愿錄取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試院向社會公布院校招生缺額計劃,考生再根據缺額計劃在當地招生辦填報“征集志愿”,這樣使得第一志愿錄取時落選的考生有第二次重新填報志愿的機會。
征集志愿填報方法
1、查詢自己是否被錄取
如果考生成績上了某批次錄取控制線并填報了該批次志愿,在查詢到自己的錄取狀態為“自由可投”時,說明該考生沒有被高校錄取,考生就可以參加本批次征集志愿。上了某批次錄取控制線而未填報該批次志愿的考生,也可參加本批次征集志愿,補填相關院校志愿。
2、按時查詢并填報缺額院校及其專業
征集志愿的填報時間一般都比較短,各批次開始征集志愿后,省教育考試院會在官方網站上公布參加本批次征集志愿的院校和專業名單及招生計劃,同時也會將征集志愿填報的開始和截止時間一并公布,考生和家長要密切關注,一定要在規定時間內填報志愿。錯過征集志愿時間即視為自動放棄。
3、選擇學校和專業
因各種原因參加征集志愿的院校和專業并非都是所謂“不好”的院校和專業,實際上參加征集志愿的院校也有比較好的院校和專業,考生應根據自己的條件,理性地選報仍有缺額的院校及專業。這里提醒考生,征集志愿公布的計劃,不是最初公布的計劃。選報時,必須以征集志愿計劃為準。
了解各類分數線,勝券在握
在高考分數中,為了更好地分析數據和確保志愿填報的順利進行,在志愿填報的過程中,專家通過數據的分析以及高校發布的各種類型數據對于志愿的填報都具有關鍵性的作用。因此了解和熟悉各種數據類型,也是順利進入高等院校不可忽視的內容。關于分數線問題,要注意的術語包括:批次線、投檔線、院校分數線、專業錄取分數線。
批次線這是由省級招生部門劃定的,實際是由考生的錄取人數和考生成績相對比,由招生辦劃分的線,比實際錄取數要稍微大一些。投檔線也叫做調檔線,現在實行的是院校負責、招辦監督錄取體制,在實行梯度一志愿或者順序志愿的省份里面,教育部規定考生院校調檔線在100%-120%之間,是由學校確定提檔線的,由學校來負責決定。一般在考生報完志愿,高考成績閱完之后,省級招生部門會把每個學校對考生進行排列,對于完不成招生計劃的院校,調檔線也會比實際的錄取人數要略大一些。比如定位調檔線是110%的院校就提110個檔,然后學校進行審檔閱檔,根據考生的全面的情況,分數狀況,然后再分專業,專業是否服從分配,體檢狀況合不合計。除了專業不服從的,報完退下之后,最后的考生,也稱低分末段,容易被退檔。
專業錄取分數線是指專業里面錄取的最低分。院校最低分是高于或等于投檔線的。因此,在報志愿的時候,既要看一年的分數線,更要看多年分數線,參考時間越多,把握越大。 第二,既要考慮院校分,更要考慮專業分數,我們在填報志愿既要考慮:既要看一年,更要看多年;既要看院校分,更要看專業分;既要看專業的最低分,更要看專業的平均分,用專業平均分來填報高考志愿,更利于考生長遠發展,不能只按最低分填報志愿。否則容易被擠下來。
一個好的志愿標準只有一個,就是是否利于考生,是否利于考生長遠發展。因此在填報志愿的時候不能僅憑分數,要多種因素綜合考量,既考慮學校,又要考慮專業,更要考慮考生的長遠發展。家長和孩子在考慮分數能不能上學校的同時,還要考慮進入大學后,對于個人的成長和未來的職業生涯規劃以及整個人生的發展。
猜你感興趣:
1.什么是高考征集志愿
2.征集志愿和補錄有哪些區別
3.填報志愿志愿含義是什么意思怎么填
4.2016山西二本征集志愿時間及學校信息
5.平行志愿怎么填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