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老師年末總結
寫好總結,須從以往的工作實際出發,可養成調查研究之風。要怎么寫英語老師年末總結呢?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英語老師年末總結,供大家參考。
英語老師年末總結篇1
一學年來,我認識搞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和教學水平,認真學習新的教育理論,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積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積極完成學校的各項工作,尊重并熱愛學生,使學生學有所長,全面發展,下面就我本學年的工作作如下總結:
一、政治思想方面:
在本學年的教學中,我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八榮八恥”嚴格規范自己的言行,不斷學習教育教學法規,把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入在首位,不斷學習新的教育理論,及時更新教育理念,積極地投身于教育教學工作之中。新的教育形式要求我們必須具有先進的教育觀念,才能適應教育的發展。所以我積極參加校本培訓,做了大量的政治筆記與理論筆記,從中汲取營養,不斷提高思想認識和政治修養。
二、教育教學方面:
要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就要搞好教學中的各個環節,本學年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備好課,認真鉆研教材,從備課本、備學生、備教法等方面入手,積極做好課前準備。
認真鉆研教材,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個知識點都鉆研清楚,了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分析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采取相應的教學措施。考慮教法,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解決如何充分挖掘教育資源,利用現代傳媒,把知識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形成技能、能力等。
2、認真組織教學,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提高每節課的教學效率。
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語言簡潔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復的毛病,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引發學生學英語的興趣,課堂上講練結合,布置好家庭作業,作業少而精,減輕學生的負擔。加強課外輔導,深入學生,認真耐心地幫助他們。
3、積極參與聽課、評課,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博采眾長,提高教學水平。積級參加教研,不斷學習。
4、以身作則,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學生。關心學生、熱愛學生,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
5、積極挖掘教育資源,拓寬學生的視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6、尊重領導,積極完成學校的其它工作及領導布置的工作。
三、工作考勤方面:
我熱愛自己的事業,從不因為個人的私事耽誤工作的時間,積極做好自己分內的工作,并且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團結學校的同志,尊重領導,積極完成學校的各項工作,一心為學校、為學生的發展而努力。
四、取得的成績與不足。
在本學年的工作中,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上學期所教七年級英語平均分和及格率均居全縣第五名,這學期平均分全縣排名第八,均在全縣前三分之一。在教育教學中注重學生思想道德的教育,注重學生人格、進取精神的培養。讓他們充分認識了社會的形勢,了解了社會,重視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力爭在一切有利于學生的方面都施以影響,根據他們的興趣愛好,個性特長,讓他們健康快樂自由地全面發展。一年中,切實看到了他們點點滴滴的進步。
當然,作為一個新教師,工作中也存在不少問題,例如教學方法、班級管理、反饋練習、自身學習等方面的欠缺與不足等。但是,我相信,在我的不懈努力下,一定會有很大的提高。
總而言之,在知識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教育教學理念在不斷更新,對教師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為了適應時代發展,培養未來型的社會人才,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更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揚優點,改正缺點,開拓前進,為美好的明天奉獻自己的力量。
英語老師年末總結篇2
本學年,在學校領導的安排下,我擔任兩個班的英語教學工作,在這個學年的教學工作中,感慨萬千,這其中有苦有樂,有辛酸也有喜悅,我覺得自己是過得緊張又忙碌,愉快又充實。現對一學年以來在教學工作中的各個方面作一個總結:
一、做到認真備課,授課。
在備課時,我力爭將教材目標和學生的實際結合,認真思考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學生的英語聽、說的潛力相對較弱,在授課時我盡量使抽象問題具體化和枯燥問題趣味化,盡力去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在培養興趣的基礎上訓練學生認真讀單詞的潛力,在持續興趣的基礎上學習新知識,加大聽寫單詞的力度。在教學實踐中大膽嘗試分層次教學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學生在學習中會不可避免的出現兩極分化現象,差生面擴大,會嚴重影響班內的學習風氣,為此,我制定了具體的計劃和目標,作業進行分層布置,并且利用業余時間對這部分同學進行有計劃的輔導。
二、虛心請教其他老師。
在教學上,有疑必問。在各個單元的學習上都用心與其他老師商討,學習他們的方法,同時,多聽其他老師的課,做到邊聽邊講,學習別人的優點,克服自己的不足。
三、認真批改作業。
布置作業做到精讀精練。有針對性,有層次性。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并記錄學生的作業狀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做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徹的評講,并針對有關狀況及時改善教學方法,而且做到親自督查每位學生的默寫、背誦課文。
四、培養閱讀能力。
在這一學年的教學工作中,除了對學生進行興趣的培養外,還培養他們自學的潛力,鼓勵他們自己找閱讀的材料,從而提高閱讀潛力,為下年級打下良好的基礎。
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期末考試是一種考驗,但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下個學年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所教年級的英語水平。因此,無論怎樣辛苦,我都會繼續努力,多問,多想,多向前輩學習,爭取進步。
英語老師年末總結篇3
一、注重教學過程管理,強調先進教學方法和理念的實施。
如何充分發揮小學英語在實現教育目標中的功能,從而體現小學英語在整個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小學英語教學必須重視的問題。英語學習的啟蒙階段是非常重要的,教學的成功與否將對學生的終身學習產生深遠影響。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語語感,打好語音、語調的基礎,具備用所學英語進行交流的初級能力。
1.在教學總體目標上,重興趣、重成就感、重自信心的培養。教師通過多種激勵的方式,如獎品激勵、任務激勵、榮譽激勵、信任激勵和情感激勵等,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大膽實踐、體驗成功的喜悅。有了成就感,就有了自信心,學生就會渴望學習英語;在課程實施上,重環境、重頻率、重效率。教學中特別強調語言環境的創設,充分利用和開發電視、錄音、錄像、光碟等多種媒體,豐富教學內容、活躍教學氣氛、創設生動和真實的語言環境。盡量在課堂上創造真實的情境,克服課時少的困難,并且在下學期按排早讀課及時復習,保證學生高頻率的接觸英語,為學生創造有效的學習條件,提高學習效率;在語言教學目標上,重語感、重語音語調基礎、重交流能力。學校和教師積極創造條件,提供良好的語言環境和設備,如通過多媒體教學,提供大量的感知、體驗、模仿等實踐活動,如讓每位學生都參與課堂學習過程,保證每位同學有三至四次的課堂練習經歷.幫助學生形成初步的語感。語音語調的學習包括發音、重音、語調、節奏和語流等多方面,教學中要求教師防止以單音準確為目的的教學,通過多聽、多模仿,在有意義的語境中進行訓練,奠定語音語調的基礎。強調要培養學生交流能力就要創設交流的情景,使學生通過交流發展交流的能力。
2.在教學模式和方法上,重體驗、重實踐、重參與、重創造。要求教學設計貼近生活,符合小學生興趣的需求;教學內容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例如韻律詩歌、寓言故事、會話表演、游戲等;教學的語言材料要真實、實用。學生在課上通過用中學、學中用,反復實踐,學用結合。功能、結構、話題、任務做到有機結合;以話題為核心,以功能和結構為主線,以任務型活動為目標安排各單元或各課的教學;通過視、聽、說、玩、唱、、讀、等饒有趣味的活動,讓學生接觸足夠量的語言材料,保證輸入量,“習得”與“學得”結合,使學生逐步培養起初步的語感;通過大量語言材料的輸入,特別是聲像材料的示范,學生模仿,教師指導,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語音、語調、書寫、拼讀的習慣。設計任務型活動,開放空間,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創造思維。自始至終引導學生通過完成具體任務活動來學習語言,讓學生為了特定的學習目的去進行特定的語言活動,通過完成特定的交際任務來獲得和積累相應的學習經驗。教學方法要多樣,且生動活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利用教科書中的課文創設栩栩如生的情景,為學生提供使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機會。
英語老師年末總結篇4
我國的高職教育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學生英語基礎參差不齊,部分學生學習心態不是很端正,學生動力不足,學習效果不夠理想,盡管教學方法不當是造成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但教學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受導向的影響和制約。高職英語教學大多數還處在傳統的語法講授上。信息時代,簡單的記憶是不能滿足學習的要求的,學生必須有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這種能力就是從人的思維能力而來的。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就成為高職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關鍵。
一、激發求知欲,增強學生思維能力
學生多年的學習都是在教師的指揮棒下進行的,自主思維的空間很少,有許多學生誤認為學英語就是死記硬背,課堂上老師講什么就學什么、記什么,老師講的就是考試要考的,把語言看成一種可以按公式推理的學科,無需動腦筋去思考。這種想法是錯誤的,英語學習也需要動腦筋思考。英語是一種語言,語言是交際工具,若想用英語闡述自己的觀點,不先思考,怎么講得出?進行英語會話、做英語練習、學習英語的基礎知識都需要動腦筋。在學習中一個學生愿不愿意動腦筋、喜不喜歡積極思考,是他思維能力能不能發展的首要條件。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增強他們的求知欲,調動他們思維活動的自覺性與積極性,就顯得非常重要了。例如,教師在給學生講授完成時態和被動語態時都要用到動詞的過去分詞,而過去分詞的構成形式有規則的也有不規則的,規則動詞的過去分詞按照規則比較好記憶,而不規則動詞的過去分詞比較難記,也容易記錯,這時,我們可以讓學生動腦筋想辦法,把那些不規則動詞的過去分詞按一些規律進行歸類記憶,如“AAA”式、“ABA”式、“ABB”式、“ABC”式等。學生要背A、B級詞匯,把單詞或詞組孤立地去記,往往比較乏味、難記,若教師在講授一些詞或詞組時啟發并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用單詞或詞組進行造句,適當造出一些幽默甚至荒誕的句子來,則更容易記憶。如在教“deal with”時,教師可引導學生思考:
Yesterday morning you were late,your teacher asked you to copy the new words,this morning your teacher was late,you asked him to copy the new words.That means: “Deal with him as he deals with you.”(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我們說求知欲與好奇心密切相關,可以說,求知欲是從好奇心發展起來的。學生學英語,對英語的特點、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交際習慣、人文心理等都有種好奇心,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點燃學生心中的好奇之火。課堂上教師要向學生講解單元的重點語法內容,課文中的難句、長句,與漢語文化背景、交際習慣、人文心理大相徑庭的特殊英語語言現象,學生容易混淆、弄錯的語言現象。教師還可以自己搜集一些中西文化中的差異來吸引學生,如美國的火警911、查號臺411等,這些小的文化差異都會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學生的自覺性就會大大增強,就會自覺地開動腦筋,積極思考,使思維得到很好的發展。因此,教師應善于啟發學生,善于提出問題,善于激發學生思考。教師生動、形象的教學方式和深厚的知識底蘊對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欲起著重要的作用。
二、創設情境,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
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在英語課堂上,教師必須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自我設問,讓學生帶著問題鉆研教材。提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是有一個過程的,最初可以先由教師向學生提問,并使學生認識到提問的意義和方法,接著就鼓勵和要求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問題提得好的學生,老師要給予表揚,當學生能夠提出各種問題的時候,就可以進一步要求提高問題的難度,鼓勵學生運用已學過的語言知識思考如何解答自己提出的問題。例如,在講授高職英語(《走出牛津》,第一冊)Unit 4 Close to Nature時,引導學生從生活經驗中提出問題:“Have you ever been to Huangshan Mountain?When you are in it,do you notice the something special that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mountains?Do you know the founder of the chain-restaurant?”讓學生帶著問題聽教材內容,找出答案,從而達到理解教材內容、掌握教材內容的目的。掌握本課內容之后,啟發學生去思考“our Chinese cultural symbol”(名勝與文化,我們中國的文化象征),讓學生就著這一問題開展討論,進行“會話練習”,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們用英語進行思維的能力得到了鍛煉,也拓展了他們思考問題的能力,同時也為學好下一課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
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對于發展思維能力是極其重要的。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的“認知發現說”認為,學習不是被動機械地形成刺激―――反應的聯結,而是主動形成認知結構的過程,布魯納非常重視人的主動性,他認為,學生和科學家的智力活動從本質上說是一樣的,無論掌握一個概念還是解決一個問題,或是發現一個科學理論,都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因此,他大力提倡發現法學習。所謂發現法,就是讓學生獨立思考,改組材料,自行發現問題,掌握原理、原則。要盡可能使學生成為主動的思想者。可見,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及培養獨立思考習慣十分重要。例如,一般的英語教學,學生多是被動地聽教師講解,識記單詞、語法規則、句型等。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進行了教法改革。在講英語課文的時候,我把參考書給學生,讓學生自己結合實際情況把這課需要掌握的詞與固定搭配借助字典及參考書寫出例句。教師檢查學生的學習成果,并及時解決出現的問題。如在教高職英語第二冊(《走出牛津》,第一冊)Unit 4 Close to Nature時,我先讓學生查閱他們所看到過的一些我國的大好河山的資料,上課的時候,讓學生盡量用英語講述他們所查到的背景知識,然后讓學生打開課本,聽錄音,默讀課文,最后讓學生講解一下語言點和句型,教師再進行概括性總結。這樣的教學能調動學生思維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興趣,使所學的知識牢固,更重要的是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展。
四、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思維和語言有密切的關系。一個語言表達水平很低的人絕不可能具有高度發展的思維能力,語言混亂的人,其思維大多也是混亂的,英語是一種語言,所以在英語課上提高英語的語言表達水平,可以促進思維的發展,主要是要熟練地掌握英語語言和靈活地運用英語以此來準確地、清晰地、系統地和生動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教師常常會聽見學生在英語考試后訴苦說:“這道書面表達題不難,但我就是說不好。”其實,說不好又寫不出,就是懂得不透徹,思路不清晰。在講生詞的時候,對于例句,我和學生以互相翻譯的形式,不光糾正英語方面的錯誤,也理順了他們漢語的表達。作文課上,先口頭,后筆頭。偶而要講一下英漢兩種語言在表達上的區別,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在實踐中培養英語的思維。通過這種方法,讓學生能夠把內部思維變為外部語言,并對展開的外部言語進行加工、整理,使之用詞恰當,結構嚴密,前后連貫,符合邏輯,同時他們的思維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總之,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把生動直觀、抽象的思維和實踐合理地結合起來,使學生的感覺、知覺轉化為概念,用概念構成思想并以言語的形式加以表達,并使他們學會把從課本中學到的思想用于實際,在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又發展了能力。
英語老師年末總結篇5
這學期我擔任初一(5)、(2)班英語教學,由于學生來自各鄉鎮,學生的基礎差別很大,優差生差異大,因此教學難度也大。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大學生的學習參與,減小差距。我努力作好教學工作,在這一學期中,我將各方面的工作總結如下:
我對教學工作不敢怠慢,認真學習教材,深入研究教法,同時虛心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認真聽別的教師的課,獲取了很多寶貴的教學經驗。教學就是教與學,兩者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學者。學生是被教的主體。因此,了解和分析學生情況,有針對地教對教學成功與否至關重要。我所教的兩班的同生總體比較活躍,上課氣氛積極,中等生占大多數,尖子生相對較少,差生也較多。了解及分析學生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對授課效果有直接影響。這就是教育學中提到的“備教法的同時要備學生”。這一理論在我的教學實踐中得到了驗證。
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備學生,又要備教法。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積極性,曾有一位前輩對我說:“備課備不好,倒不如不上課,否則就是白費心機。”我明白到備課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之上,認認真真鉆研教材和教法,不滿意就不收工。雖然辛苦,但事實證明是值得的`。一堂準備充分的課,會令學生和老師都獲益不淺。特別是對英語這門學生不甚熟悉并感到困難的外語來說至關重要。備課充分,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上課效果就好。但同時又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因為學生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都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因此上課一定要設法令學生投入,不讓其分心,這就很講究方法了。上課內容豐富,現實,教態自然,講課生動,難易適中照顧全部,就自然能夠吸引住學生。所以,老師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讓學生感受到一種自然氣氛。這樣,授課就事半功倍。回看自己的授課,我感到有點愧疚,因為有時我并不能很好地做到這點。當學生在課堂上無心向學,違反紀律時,我的情緒就受到影響,并且把這帶到教學中,讓原本正常的講課受到沖擊,發揮不到應有的水平,以致影響教學效果。我以后必須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決當中困難。
英語是語言。困此,除了課堂效果之外,還需要讓學生多讀,多講,多練。為此,在早讀時,我堅持下班了解早讀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課后發現學生作業問題也及時解決,及時講清楚,讓學生即時消化。另外,我把輔導看作是檢查學生消化的過程。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基本上按吃得好、吃得飽和吃得了三個層次進行輔導。特別是期中考后,針對英語偏科嚴重的優生,通過談話、做思想工作,讓學生參與制定輔導計劃并及時體現在實際行動中,除了每天完成必做練習之外,還鼓勵學生背誦15—20個英語單詞。通過半個學期的堅持,實效性較強。學優生自學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學困生的基礎知識有了相應的進步,而中等生在兩頭的促進下有了更大的動力。對部分不自覺的同學還采取強硬背誦等方式提高他們的能力。通過本學期這些教學方法的運用,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培養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的交際得到良好發展,教學生學會會講,會用。
教師是打火機,為了點燃學生學習的熱情和智慧的火把,我在平時的學習和研究中不斷給自己充電。主動參與教科研活動,安排時間聽課,并認真作好每堂課的評價記錄,通過聽課虛心向他人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本學期共聽課20多節。結合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積極撰寫教學論文,加強自身學習。
總結本期的工作,在對差生的輔導上還要加大力度,要制定其實可行的辦法幫助差生,不讓他們掉隊,同時要對優生給予更多的關注,在以后的教學中,完善教學的整體性,注重對自己在教學中的耐性。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相信自己會在教學中不斷進步。
英語老師年末總結篇6
本學年,我擔任初一六班和初一七班的英語教學工作。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進步,現對本學年教學工作做出總結,希望能發揚優點,克服不足,總結經驗教訓,以促進教訓工作更上一層樓。
一、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就
1、課前備好課。認真學習貫徹教學大綱,鉆研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采取相應的措施。
2、課堂上努力創造和設計英語語言情景。把課堂當作培養和鍛煉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場所,鼓勵學生多講英語,并經常啟發和組織學生用英語簡單討論一些他們感興趣的或大家都共同關注的話題,既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他們的聽說能力,又深化了教材內容。在課堂上多提問英語成績不怎么理想的學生,避免他們在上課時走神。
3、課后輔導工作。初中的學生愛動、好玩,缺乏自控能力,有的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有的抄襲作業,針對這種問題,就要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并使這一工作貫徹到對學生的學習指導中去,還要做好對學生學習的輔導和幫助工作,尤其在后進生的轉化上。如在一個Topic的聽寫中沒有達到80分的學生,我會給他們兩次重新聽寫的機會,并叫他們到辦公室背誦Useful Expression。
4、虛心請教其他老師。在教學上,有疑必問。在各個單元的學習上都積極與其他老師商討,學習他們的方法,同時,多聽其他老師的課,做到邊聽邊講,學習別人的優點,克服自己的不足。在匯報課上得到了其她老師的積極肯定。
5、學生的成績。在期中考試和月考中,我所教的兩個班的平均分和優秀率基本上都在前十名以內。尤其是六班,在第二次月考中的英語平均分年級第三,優秀率第一,有2個不及格。
二、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堅持興趣教學,加強課堂的組織管理。
2)新授課文中對知識點講解還不夠細,不夠透。
3)課后檢查還不夠。
4)還要繼續加大對學生的能力訓練。
三、今后工作中的措施
1)揚長避短,不斷改善課堂教學。
2)多向同事請教。
3)特別注重目標教學,因材施教,要讓優等生吃得好、又要讓差生吃得了。
上學期的工作已經結束了,作為一名新教師我缺乏經驗,需要學習的還有很多很多。但無論怎樣辛苦,我都會繼續努力,多問,多想,多向前輩學習,爭取更大的進步。
英語老師年末總結篇7
時間總是在充實的工作中過去得飛快。一轉眼,本學期教學工作就結束了,學期里我擔任了中職二年級各班的英語口語教學。回想這學期的英語口語教學工作,有收獲的喜悅與甘甜,但也有挫折時的彷徨與無奈,為了能夠查缺補漏,取人之長補已之短,以利于在今后更好地開展自己的工作,現作如下總結:
英語是一門文化基礎課,但是不少學生覺得這門功課單調枯燥,學起來吃力,甚至有不少學生放棄了它。究其原因,是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接觸面小,說練機會少,以及他與中文的部分反差的諸多因素,使得學生對英語學習常常存在“厭、怕、棄”的不健康的心理。這使我不得不改進教學方法
第一、確立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育觀念。
本著“以生為本”的教學思想和理念,注重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實施教學,培養不同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如對好動的學生,在上課時加強動手能力的培養。對于能夠靜下來的同學實施一些必要的理論教學。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老師不能代替學生,老師只能讓學生自己讀書,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觀察、分析、思考,從而明白任何一個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條規律。于是我改變“一言堂”,把課堂還給學生,形成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教學過程。
第二、努力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相對來說,學生獨立性強,自尊心也逐漸增強,渴望得到尊重。師生之間只有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才能建立起友好關系,從而促進學生學習的興趣。所以我必須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正確認識學生的主體地位。上課時我是學生的老師,循循善誘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大膽求異創新;課后我卻成為他們的好朋友,無話不談,亮起心靈之光。
第三,嚴謹治學,保持良好的教態。
教師的教風直接影響學生的學風。教師的一言一行,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學生。所以我提高自己的思想認識,做到愛崗敬業,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為人師表,治學嚴謹,還要保持良好的教態。老師的教學語言和教態對學生的學習有直接的影響。老師的教態好,學生就喜歡,他們聽課的興趣就高,接受知識也快。
反之,學生就不喜歡,甚至討厭。特別是正處于青春期的高中生,看問題開始有可獨立的見解,對他們更要注意教態和教學語言的使用。如我介紹新句型時,我利用語言的輕重,語調的高低,和一定的動作表情,盡量引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當學生回答問題時,我的表情變得自然親切,使學生感到老師對他們的信任,這樣學生就增添了勇氣,就能大膽地回答問題。
第四,加強自身修養學習嚴格要求自己。
課堂教學前我認真備課、備學生。課堂教學時注重學生的學法指導,引導學生獲取知識的同時獲得自主生活的能力。本人能夠嚴格執行學校的作息時間,不早退,不遲到,按時上下班,給學生做了極好的表率。
第五、加強個人學習,積極學習各種教育理論,以充實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堅實的理論作為指導,更好地進行教育教學。
努力學習英語,以適應當前教育的形式,給自己充電,為進行雙語教學做好準備。我還利用業余時間認真學習電腦知識,掌握制作多媒體課件,為教學服務,上網查找資料等等。
總結過去,展望未來經過一學期的努力,所任教的三個班的英語成績均有明顯提高,縮短了與年段其他班級的差距,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有了大幅度增強。然而,我們在看到進步的同時,也不能忽視至今仍存在的不足,如:差生面仍太廣;尖子生不多;閱讀能力相對較差等。
下學期,我會針對目前存在的不足,繼續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爭取更大的成績。我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開絢麗的花朵。
總之,學期里我有著許多的收獲,也深深的知道我做的還遠遠不夠,教學的過程是永無止境的不停的學習的過程,我將不懈努力,堅持我教書育人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