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的端午節活動總結
總結可以是一個單獨的過程,也可以是一個團隊或組織成員之間的協作過程。這里給大家分享創新的端午節活動總結,方便大家寫創新的端午節活動總結時參考。
創新的端午節活動總結篇1
開展傳統節日教育,是弘揚傳統美德、培育學生民族精神的有效載體。大豫初中在端午節來臨之際,根據上級部署要求及學生實際,制定了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端午節系列活動方案并組織實施,此次活動的主題是“又聞粽香”,我們圍繞活動主題開展了下列活動:
(一)走進端午
1、圍繞“又聞粽香”為主題,舉行了一次國旗下講話,同時宣布“又聞粽香”系列活動開始。
2、各班出好一期“又聞粽香”專題黑板報。
3、學校團總支利用課間操時間在全校范圍內組織開展“端午節”民俗民風知識介紹讓每個學生對端午節的習俗有進一步的了解,同時動員學生跟隨父母一起過端午系列活動,另一方面也是對傳統節日美好體驗,加強了親子間溝通、了解,也能更好的幫助延續傳統文明。
4、校廣播播放《龍船調》歌曲讓學生欣賞。
(二)感知端午
1、開展了一次主題征文活動。要求初一初二每班2篇于6月5日之前上交團總支參加評比。
2、要求初一初二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讓隊員利用端午假期走訪自己周圍的居民,探究端午習俗并完成“又聞粽香”的小報。要求初一初二每班上交2份6月5日前交團總支進行評比)3.各班組織一次主題為“粽葉飄香話端午”班會。
(三)品味端午
1、要求學生向自己的奶奶、媽媽學包粽子、品粽子,體驗父母持家的辛勞。同時在美術課上,讓美術老師結合教學實際和活動主題特開設一節學包粽子過端午的手工活動課。
2、與自己的好朋友分享自己包的粽子,增進朋友間的感情。
學生們在活動中進一步提高了對端午節的認識與了解,增強了愛國情感和民族凝聚力。
創新的端午節活動總結篇2
根據省文明辦下發的關于在端午節期間廣泛開展“誦美文、傳美德、重健身、講衛生”主題活動的通知精神,綏芬河市在端午節期間,圍繞“我們的節日?端午節”主題,精心部署,認真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彰顯特色的主題活動,普及端午節的節日知識,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進一步了深化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現將活動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 活動安排周密,落實具體詳實
我市根據上級文明辦的通知要求及學校實際工作,及時制定了活動方案,成立了專題活動的組織機構。組長由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玉琦擔任,副組長由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孔黎江擔任,組員由文明委成員單位領導擔任。在每一項主題活動中都安排了具體負責人,做到了活動組織有保障,落實有成效,真正讓傳統文化深入人心,得到發揚光大,使廣大市民在節日的氛圍中感受著中華文化的教育與熏陶。
二、 活動主題突出,人員參與面廣
對全市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提出了突出愛國主義教育、突出群眾性、突出全民健身活動、突出全民愛國衛生運動四點具體要求。市文明委成員單位結合各自實際,分別制定了各具特色的“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方案,同時報送各新聞單位,推動活動的扎實開展。此次活動不僅有機關干部參與,而且輻射到社區與家庭,從組織到宣傳,全方位多方面聯動,形成了良好的過端午、傳文化的節日氣氛。
三、 活動形式多樣,活動實效顯著
1、廣泛開展誦讀美文活動。端午節期間組織中小學校進行中華經典誦讀。市第二中學通過班級選拔、學校評比的方式進行,選手們在詩會上朗誦我國古代傳統的詩歌,他們聲情并茂的朗誦深深的打動了每一位聽眾,讓師生們在誦讀中體會了我國傳統文化的精美與絕妙,是一次心靈的陶冶與藝術的啟迪。山城社區結合“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活動,開展網上寄語簽名活動,滿足他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做有知識,有道德的人。部分社區和學校還開展了“傳美頌美活動”。組織社區居民傳講歷史名人、英雄模范、道德楷模和我們身邊好人的故事,引導人們在活動中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2.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一是開展了“我健康、我快樂的主題活動”。我市于今年6月12日9點30分在市中心廣場舉行了全市節能低碳宣傳周活動。市發改委向全市市民發出倡議——《低碳生活,從我做起》,政府機關干部在宣傳周帶頭步行上下班。市直機關工委組織了職工籃球賽,有市紀委、政府辦、市機關局等8支隊伍共計80余名隊員參賽,在為期兩天的比賽中,充分展示出市直機關干部風采、加強了職工之間的溝通交流,增進友誼,同時,進一步弘揚了市直機關干部團結協作、不懈進取的精神,為全力爭當新一輪沿邊開放升級排頭兵做貢獻。二是開展了“慶端午遠足踏青活動”。 三合林社區、第一中學和部分機關單位于6月14日早晨組織單位職工和居民開展了遠足踏青活動。人們在行走中既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風光,同時也增強了自身的體能素質,都在這次遠足中留下難忘的記憶。三是開展“迎端午大掃除活動”。各社區和部分單位在節日期間,開展了以“人人動手,清潔家園,減少疾病,促進文明”為主題的愛國衛生運動,積極發動群眾打掃揚塵,清除衛生死角,群眾居住環境得到了明顯的改善,進一步在轄區內掀起講文明、講衛生的良好氛圍。四是開展“健康過端午的主題講座”。各社區結合我國端午節吃粽子、懸白艾、掛菖蒲、佩香囊、戴荷包、飲抹雄黃酒等傳統習俗,來普及日常衛生保健知識,大力倡導夏日插花、有氧健身、飲茶美食等時尚現代的端午節慶方式,引導人們回歸自然,強健體魄,娛樂身心,提高科學意識,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3、組織外來人員同過節日。為了讓社區的“客嫂”們在異鄉也能感受到濃濃的節日氛圍,綏芬河鎮北海社區計生協會與凱華超市聯合開展了以“關注計生 服務客嫂”為主題的包粽子比賽。來自全市各行業的40余名婦女經過激烈的角逐,共產生了一、二、三名和包粽子能手共計十六個獎項。活動最后,在社區的號召下,參賽的“客嫂”們紛紛動手為社區的孤寡老人、殘疾人及貧困家庭包起了粽子并將粽子送到了他們家中。
今年72歲的瑪麗婭和63歲的達吉婭娜已經在中國任教和生活了很多年,對中國的傳統節日也很了解,這次能夠與中國老人一起共度端午佳節,他們感到特別的高興。中國的老人們也紛紛表示;“北海社區和凱華超市這次來看望我們,不僅帶來了節日禮物和問候,而且還帶來了俄羅斯的老年朋友與我們一起過節,今年的端午節過的真是太有意義了”
三、中俄巧媳婦 進軍營包粽子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為了讓子弟兵能夠感受到第二故鄉的溫暖,過上一個幸福祥和的端午節。6月13日下午,光華、北海社區組織工作人員、居民、還有來自俄羅斯的馬麗婭和達基婭諾共計40多人,來到邊防檢查站,開展端午節擁軍慰問包粽子活動。
包完粽子,大家圍坐在一起吃西瓜,馬麗婭的漢語說的非常棒,居民和戰士們問長問短,逗得馬麗婭和達基婭諾笑得合不攏嘴,達基婭諾還現場為大家唱了一首深情的《卡秋莎》,馬麗婭的一首中文歌曲《草原之夜》將活動推向了高潮,精彩的表演博得了陣陣掌聲。戰士們還將凝聚著濃濃軍民情誼的香袋送給了馬麗婭和達基婭諾。同時,戰士們對社區在端午節前夕,為他們開展包粽子這一活動十分感激,表示這濃濃粽香,使他們深深感受到了軍民的“魚水之情”。
三合林社區舉辦的“喜迎文化站成立一周年放飛心中最美的歌”大型文藝演出。
三合林社區黨支部開展“心系困難家庭,情暖端午”慰問活動。在社區黨支部書記王玲的帶領下,社區工作人員帶著粽葉、江米、雞蛋等各種慰問品,看望 困難家庭活動,為生活困難的人群送去端午佳節的問候和精神慰籍。
一、開展倡導低碳生活活動。從6月12起陸續在商務黨委所屬各支部發放了綏芬河市城鄉居民低碳生活動家指導手冊,倡導大家踐行低碳計劃,開始低碳生活,推動節能減排。
三、組織所屬支部積極開展職工體育項目比賽。在廣匯家電、煙草公司組織了籃球賽。
四、開展了黨員理論學習活動,組織系統內黨員干部積極參加了黨風廉政建設知識競賽。
山城社區 “愛心超市” 里充滿著濃濃的情意。社區正在為10戶孤寡、貧困、殘疾家庭發放粽子和雞蛋 。孤寡老人鞠大娘捧著粽子和雞蛋激動地說:“社區每年端午節都想著我們 ,我們住在這個社區真是太幸福了!”。
創新的端午節活動總結篇3
為了讓孩子們生動地了解端午,除了為孩子們準備了“端午節的由來及風俗”的解說外,長橋二幼的老師還準備了包粽子的材料,讓孩子們親眼看看如何包粽子,在看老師們包粽子時,孩子們都說:“真厲害啊,原來粽子這樣做的。”還忍不住想要嘗試一下,于是老師就讓他們親手摸摸粽葉,聞聞糯米香……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所以老師們還特意買來了艾草,向孩子們簡單的說說了為什么要插艾草。除了粽子、艾草,端午還有賽龍舟、飲雄黃酒等一些習俗,老師都向孩子們做了介紹,孩子們很十分的感興趣,都想要回家過一個味道十足的端午節。
今天劉洪波小朋友的爸爸要到長海幼兒園教孩子們包粽子,孩子們高興地歡呼了起來。“爸爸老師”向小朋友展示了包粽子所需要的材料:粽葉、浸過醬油的糯米和臘肉。當“爸爸老師”在孩子們的期待中飛快的包好了一只粽子,孩子們都為他鼓起掌來。孩子們都躍躍欲試,老師們就分批讓孩子們上來嘗試,在“爸爸老師”的幫助下每個孩子都包了一個迷你粽。熱鬧的場面吸引了全園的老師、阿姨,甚至園長老師來也一試身手。于是小腳粽、三角粽、枕頭粽、嘉興粽各種各樣的粽子呈現在孩子們的面前,下午回家時孩子們都拿著自己包的粽子,高高興興的回家過節嘍!
__幼兒園小班的老師們在環境創設上、在不同區域投放了不同內容。科學區投放了艾草和菖蒲,陳列不同造型的香袋;美工區放置制作長命縷和紙粽子的材料;閱讀區張貼有關端午節的字條,讓幼兒認讀;表演區提供扎頭的布條和紙棒,供幼兒表演賽龍舟。老師們還為幼兒講解了“屈原”的故事,讓孩子們了解“粽子”文化的由來,同時激發孩子們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中大班的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在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及意義的同時,教幼兒學包小粽子,更真切地感受“端午節”這個中國特有的民族節日,體驗濃濃的節日氣氛。
x月x日一大早,__幼兒園的大禮堂里被布置一新:門口插著一把艾草,禮堂的中央擺放著一排桌子,桌子上依次擺放著箬葉、糯米、鮮肉和蛋黃。后勤組的人員正悠然自得地包著粽子。__一幼的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有序地進來參觀。通過活動,孩子們知道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包粽子是端午節一項重要習俗,從中了解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樹立民族自尊,激發他們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__幼兒園為此準備了豐富的活動內容,使幼兒從小認識傳統節日——端午節。早在端午節前,襄一幼兒園的老師們就買來了驅蚊香料,懸掛于門口、窗臺,其目的就是在初夏來臨之際驅趕蚊蟲,保護小朋友不受蚊蟲困擾。當小朋友看到美麗的香袋,都欣羨不已,紛紛要求自己也能做一個。在周五的“周末小問號”之際,襄一幼兒園特別改室內收聽為操場現場演示,向全園小朋友展示了代表端午節氣的植物——菖蒲,并和艾草一起扎成束,這些小小的儀式使大家做好了入夏防病的思想準備。芮然今天幼兒園里沒有讓小朋友學裹粽子,但小朋友在品嘗不同品種的粽子時,隨意地交談、交換吃粽子的心得,卻也不失為一種增進友誼的方式。
__路幼兒園托小班年級組結合幼兒園研究的中國傳統教育向托小班的幼兒開展端午節教育活動。在這端午節活動中,孩子們不僅了解了很多與端午節有關的風俗習慣,而且在動手剝粽子時也提高了托小班幼兒的自理能力,孩子們在參與的過程中也進一步感受到了端午節的快樂,體驗了大家一起分享的快樂!
創新的端午節活動總結篇4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為了體驗安海民間節日特有的韻味,了解端午節的風俗民情,感受中國的文化底蘊,我園開展了端午節民俗活動周。
端午到__,陸上看采蓮,水上看抓鴨。20__年5月25日下午,__鎮__中心幼兒園小班段舉行了__特色民俗活動——“水上掠鴨”。
“掠鴨”,又稱“水上捉鴨”,是流傳于閩南地區的端午節水上競技運動,一直備受大家喜愛。瞧!寶貝們身著泳裝,一個個蓄勢待發,勇敢地踏上竹梯,走過光滑的竹竿,翻過泳池捕捉鴨子,孩子們在水里嬉戲,緊張得想多抓幾只,歡呼聲、歡笑聲響徹云霄。
接下來把鏡頭切向中班段:
淡淡棕葉香,濃濃世間情,根根絲線連,切切情意牽。中班段于5月26日上午在操場上舉行了 “情濃端午粽飄香”親子活動。孩子們跟著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們一同折粽葉、填糯米、放五香肉、裹葉子、扎線……一道道工序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他們一遍遍的學,包散了不氣餒,繼續學,忙得不亦樂乎!孩子們在濃濃的親子氛圍中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習俗,用心體驗我國傳統佳節蘊涵的意義。
說到端午,怎能少了賽龍舟呢! “五月五過端午,賽龍舟敲鑼鼓。結粽剪堆將天補,端午習俗傳千古。”5月26日下午大班段開展了 “劃龍舟”親子比賽,家長和孩子們聽著配樂打鼓,步伐一致,蹲步走進行比賽。家長和孩子們共同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了幼兒的愛國主義情感,此次親子活動不僅促進了親子間的有機互動,也讓家長參與我們的健康課程。
通過本次活動,讓幼兒、家長們感受到過節的快樂,體驗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積累文化底蘊。
創新的端午節活動總結篇5
一、精心安排認真部署
為使活動開展得既熱熱鬧鬧氛圍濃厚,又突出主題體現成效,蓮花縣文明辦召開了由縣委宣傳部、縣文明辦、縣教育局、縣總工會、縣婦聯、團縣委等部門參加的專題協調會,部署安排全縣的"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3月10日,蓮花縣文明辦下發了蓮花縣《關于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的實施意見》的通知,對全縣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提出了突出愛國主義教育、突出群眾性、加強環境整治、營造輿論氛圍四點具體要求。
各鄉鎮、各單位根據上級部署精神,結合各自實際,分別制定了各具特色的"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方案。縣文明辦將各鄉鎮、單位活動安排匯總后,報送市文明委有關領導,推動活動的扎實開展。
二、各種活動精彩紛呈
一是重點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愛國主義教育。團縣委與縣教育部門密切配合,著重對青少年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各校組織開展了"培養愛國情感,樹立報國之志"主題團隊會,以演講、征文、詩歌朗誦、書畫大賽、歌詠比賽等形式,宣傳愛國詩人屈原等中華民族優秀代表人物的事跡和愛國主義精神,加強對未成年人的傳統文化和愛國主義教育。許多學校利用板報、廣播、校園網等載體,以專欄、講座、專題報道、專題片等方式,宣傳傳統節日習俗,普及端午節等民族傳統節日知識,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倡導和諧社會。
創新的端午節活動總結篇6
端午節是我國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由于托班幼兒年齡較小,為了能讓幼兒感受傳統節日的氛圍,讓幼兒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關物品,結合我園的傳統節日教育的精神,我幼兒園組織開展了“共度端午,揚民族正氣”的主題活動,在大力宣傳端午傳統習俗和衛生常識中我們的幼兒過了一個“文明、和諧、安全、節儉”的端午節。本次活動通過家園合作取得良好效果。
一、環境布置
主題墻:掛滿粽葉包成的小粽子、香包、彩蛋等使教室充滿了節日的氣氛。
二、教學活動
由于托班年齡較小的特點,我們通過故事、圖片的形式向幼兒介紹愛國者屈原以及粽子、香包等風俗的來歷。
三、家園互動
在活動期間家長都能夠積極配合工作,如帶來了粽葉、蛋袋子、彩蛋、艾葉等等。使我們的活動能夠順利進行。
我們開展這次活動主要目的可以讓幼兒從小了解國家傳統文化,樹立民族意識,培養我們的幼兒過一個“文明、和諧、安全、節儉”的端午節。
創新的端午節活動總結篇7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為了體驗安海民間節日特有的韻味,了解端午節的風俗民情,感受中國的文化底蘊,我園開展了端午節民俗活動周。
端午到__,陸上看采蓮,水上看抓鴨。20__年5月25日下午,__鎮__中心幼兒園小班段舉行了__特色民俗活動——“水上掠鴨”。
“掠鴨”,又稱“水上捉鴨”,是流傳于閩南地區的端午節水上競技運動,一直備受大家喜愛。瞧!寶貝們身著泳裝,一個個蓄勢待發,勇敢地踏上竹梯,走過光滑的.竹竿,翻過泳池捕捉鴨子,孩子們在水里嬉戲,緊張得想多抓幾只,歡呼聲、歡笑聲響徹云霄。
接下來把鏡頭切向中班段:
淡淡棕葉香,濃濃世間情,根根絲線連,切切情意牽。中班段于5月26日上午在操場上舉行了 “情濃端午粽飄香”親子活動。孩子們跟著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們一同折粽葉、填糯米、放五香肉、裹葉子、扎線……一道道工序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他們一遍遍的學,包散了不氣餒,繼續學,忙得不亦樂乎!孩子們在濃濃的親子氛圍中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習俗,用心體驗我國傳統佳節蘊涵的意義。
說到端午,怎能少了賽龍舟呢! “五月五過端午,賽龍舟敲鑼鼓。結粽剪堆將天補,端午習俗傳千古。”5月26日下午大班段開展了 “劃龍舟”親子比賽,家長和孩子們聽著配樂打鼓,步伐一致,蹲步走進行比賽。家長和孩子們共同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了幼兒的愛國主義情感,此次親子活動不僅促進了親子間的有機互動,也讓家長參與我們的健康課程。
通過本次活動,讓幼兒、家長們感受到過節的快樂,體驗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積累文化底蘊。
創新的端午節活動總結篇8
一、指導思想
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是民族文化的寶貴財富,每一個傳統節日都蘊涵著我們民族獨特深層的精神價值觀,它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根。在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活動中,我校以傳統節日教育為切入口,將其納入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之中。通過開展傳統節日教育,弘揚傳統美德,提高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二、活動的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了解端午節由來和風俗習慣時,鍛煉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網絡、他人經驗等)獲取信息的能力。
3、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動手能力。
三、活動的內容
1、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通過調查詢問、網上瀏覽等方法搜集有關端午節的由來及一些有趣的風俗習慣。
2、引導學生搜集有關端午節的詩歌,進一步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和端午節的一些風俗習慣,在此基礎上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嘗試寫一寫有關端午節的詩歌。
3、引導學生嘗試設計"怎樣過一個獨具匠心的端午節"?
四、活動的步驟
1、開展端午節賽詩會活動,讓隊員了解屈原的故事,培養他們愛國進取的精神。
2、開展"與媽媽共同包粽子"等活動,體驗父母持家的辛勞。
3、開展"我的端午節最快樂"或"吃粽子、話屈原"主題班會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展示自己,同時讓學生愛護他人、珍惜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