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中秋總結怎么寫
總結可以在工作或學習結束后進行,也可以在工作或學習過程中進行。怎樣寫活動中秋總結怎么寫?這里提供活動中秋總結怎么寫分享,供大家參考。
活動中秋總結怎么寫篇1
9月x日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中秋節”。為使廣大師生更多地了解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廣泛挖掘與詮釋中華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使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珠溪鎮玉灘中心小學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唱響“我們的節日”——中秋主題活動。
為了歡慶我國這個古老的傳統佳節,更為了借此機會對學生進行民族傳統文化及感恩教育,在學校領導的組織安排下,各班成功開展了以“歡慶中秋”為主題的班會。在這個主題班會活動中,我們學校的每個班都布置了充滿節日氣氛的活動室,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安排了豐富多彩的節目,同學們通過查閱資料,向大家介紹了中秋節的來歷;古詩詞誦讀比賽;中秋經典故事;中秋歌舞表演;猜燈謎;說中秋佳節祝福語和吃月餅等多種形式,了解了中國節日,表達了對親人的思念之情,增強了我是中國人,說中國話,過中國節的愛國情感。主題班會給同學們留下美好深刻的回憶,這次慶中秋主題班會讓我們今后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一起,更加友好快樂地相處,讓同學們知道了中秋節的風俗習慣,感受到了傳統節日所蘊含的深厚文化內涵,使中華傳統文化內涵得到更好的傳承。學校也對這次慶中秋主題班會評出了一二三等獎各2名。
同時在中秋中秋之前,學校就大力宣傳中秋節的相關文化,讓孩子們感受到了中秋節的美好氛圍。學校廣播站則播出了學生們精心準備的中秋特別節目——我們的節日—中秋節。播音內容有中秋的故事、說中秋的習俗、賞中秋的詩篇、送中秋的祝福等,讓全校師生了解中秋節的相關文化,感受到了中秋節的美好氛圍。
學校開展了關愛留守兒童的活動。在這團圓的日子里,留守兒童的爸爸媽媽在外地工作,孩子們不能和自己的父母團聚,所以領導還特意組織留守兒童過了一個愉快的中秋節,組織了豐富多彩的節目,還品嘗了香甜的月餅,讓孩子感受到了集體大家庭的溫暖和學校領導對他們的.關愛。
總之,通過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唱響“我們的節日”——中秋主題活動的開展,豐富了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內涵,同時也進一步激發了廣大師生了解學習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情!增強了其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
活動中秋總結怎么寫篇2
值此中秋佳節來臨之際,板橋街道積極響應市、區文明辦號召,為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今年中秋節期間,以多種形式廣泛開展“我們的節日·中秋節”主題活動。
一、結合中秋廉政要求開展“人去政聲后”大討論活動。
中秋期間各級對節日廉政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街道各科室和社區結合廉政建設積極開展“人去留名”、“人去政聲后”專題大討論,各自談了對“人去留名”、“人去政聲后”的理解,并聯系各自實際工作簡述了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體現“人去留名”、“人去政聲后”。切實在節日期間和今后的工作中體現為民服務及崗位盡責的廉政標準。
二、積極開展善行義舉上榜推廣活動。
結合節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要求,為體現中華傳統美德,街道各社區按照市、區文明辦要求,積極推進身邊好-家學,身邊好事大家傳。把他們的善行美德立榜發布,五個社區共遴選出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愛崗敬業、孝老愛親典型人物24名,在各社區顯要位置張貼出他們的事跡,讓傳統美德在節日中傳播的更久遠。
三、各級廣泛開展走訪慰問及志愿服務活動。
中秋節前,雨花臺區紀委和檢察院的領導來到街道,到共建社區社區走訪困難群眾,了解他們的生活情況并發放慰問金,祝愿他們過個祥和快樂的中秋節。同時各個社區也充分關注孤寡老人、貧困家庭、留守婦女兒童、殘疾人等困難群眾生活,積極在節日期間服務。其中三山社區還專門到鐵心橋敬老院看望社區的六名五保戶老人,并送去節日的慰問,板橋街道團工委組織大學生村官志愿者為轄區內的留守兒童進行輔導,吸引了近二十多名小朋友前來,志愿者們根據年紀和專長進行專門教導,拉近了與孩子們的距離。讓轄區內的群眾充分感受到節日中組織的關懷。
四、利用學校為載體在青少年中開展多樣活動
--街道中秋節前在--中學組織了一場應急救護知識進校園活動。活動內容有學習救護知識和培訓救護技能兩大項,讓青年學生基本掌握急救與自救知識。在講座之后開展“中秋詩文”誦讀會,同學們用聲情并茂的詩文朗讀表達了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啟承,紛紛表示要用經典的文化底蘊豐富國學知識。
五、用攝影作品反映“雨花南大門和諧新--”的靚麗風景
節前街道宣傳辦組織街道攝影愛好者開展“雨花南大門和諧新--”攝影比賽采風活動,活動當日,各位攝影愛好者利用手中相機拍攝出--新集鎮、三山工業園、板橋生態園多地的靚麗風景,一幅幅美輪美奐的圖片反映了--日新月異的變化發展,各位攝影愛好者一致感嘆發展中的--速度。下步將通過專業遴選評出獲獎作品進行展出,讓板橋人通過真實的記錄感受板橋的巨大變化。
節日期間街道通過等多樣活動,將“我們的節日·中秋節”主題活動逐步深入到具體實踐,讓中華傳統節日的文化底蘊與時代要求緊密結合,努力使節日活動貼群眾、接地氣,真正將群眾路線教育體現在節日文化傳統之中。
活動中秋總結怎么寫篇3
中秋佳節是我們中國一個傳統的重大節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是孩子們觀賞月亮,品嘗月餅,學習分享的大好時機。
為了使孩子們感受民族傳統文化之美,活動前讓孩子們自己和家長一起買月餅,帶月餅到幼兒園,并請家長們配合晚上和幼兒在家一起觀賞美麗的月光。
為了讓幼兒能夠在幼兒園也感受到節日氣氛,于是便設計了這個節后開展的中秋主題活動,請幼兒和自己的同學、老師一起品嘗月餅,共享節日的快樂。
幼兒自己要動手做禮物送給自己的爸爸媽媽,教師并講解爸爸媽媽每天工作又要照顧自己是很辛苦的,讓幼兒們能夠體諒到爸爸媽媽的辛苦,所以自己要認真做一份“愛心禮物”送給自己的爸爸媽媽,來表達自己對爸爸媽媽的愛。
放學回家,爸爸媽媽來接時要對他們說一聲:爸爸媽媽中秋快樂,并把禮物送給他們。
家長們接到“愛心禮物”很開心,對我們的活動也很滿意。
動手制作“愛心禮物”是本次活動的亮點部分。
由于已經是大班孩子了,動手能力比較強,所以才會請他們動手制作禮物,雖然他們是大班的孩子,不過他們是新生,有的還沒有上過幼兒園,所以對他們的要求不是很高,教師做好禮盒,請幼兒自己在禮盒上貼上教師準備好的圖片(星星、愛心、花、蘋果等),來美化送給爸爸媽媽的禮盒,還把自己畫好的愛心放在禮盒里面,這說明自己特別愛自己的爸爸媽媽,把自己的愛心送給他們。
品嘗月餅是讓幼兒了解到傳統文化,因為一直以為八月十五中秋節都是要品嘗月餅的,而且全家要一起邊吃月餅邊欣賞月亮,月餅是圓的所以要代表全家團圓的意思。
同時請幼兒通過邊品嘗邊了解的方法,知道了月餅還有多種口味有、水果月餅、豆沙月餅、蓮蓉月餅等。
不足之處,本次活動的環境布置沒有表現出節日的氣氛,導致節日氣氛不太濃。
教師可以講解一起關于月亮的知識。
如果能布置相應的環境,講解一些月亮的知識相信幼兒對于節日的感受體驗會更加深刻一些,了解的會更多一些。
從本次活動的整個開展情況來看,對幼兒對傳統節日文化中秋很感興趣,了解了中秋要團圓,并能夠教育幼兒在節日時獻給爸爸媽媽自己制作的禮物。
活動中秋總結怎么寫篇4
為進一步引導中小學生認知民族傳統、增強民族意識、尊崇民族精神、弘揚民族文化,踐行雷鋒精神,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進一步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使民族傳統節日成為展示傳播優秀民族文化的陣地,成為弘揚和培育偉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我校少先隊大力開展了“我們的節日·中秋節”主題活動,現將活動總結如下:
一是開展中華經典詩文誦讀活動。
我校積極組織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少先隊員開展經典詩文朗誦會和詩詞歌會,誦讀中華經典詩文。近代現代詩文中有關愛國.團結.和諧.奮進的詩歌詞賦。通過活動增進了廣大干部群眾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活動主題1:傳唱優秀童謠;
活動主題2:中秋詩文朗誦會。低年級少先隊員由班主任或家長搜集關于中秋的童謠,中高年級隊員搜集與中秋有關的詩文。語文老師指導學生唱童謠,吟詩詠句,通過詩文賞析,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同時讓學生閱讀賞析、積累誦讀與中秋有關的詩文,這樣不僅讓學生記住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明白一個道理,養成一種品質,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增強愛國主義情感。
積極組織詩文朗誦比賽,全校30余名優秀少先隊員參加了比賽。此次活動校領導高度重視,準備充分。賽場上,參賽選手誦讀風格各異。不一的風格,卻共同展現著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與魅力,傳承著炎黃子孫月下歡聚的古老傳統。大家的誦讀內容豐富,既有“明月篇”、又有“情懷篇”、更不乏“愛國篇”。節目或獨誦、或合誦為主要形式,或背景音樂,或古箏伴奏,大家都在以獨特的方式紀念傳統節日,弘揚傳統文化。最終,我們評選出了3個一等獎,12個二等獎。
二是舉辦節日民俗文化活動。
學校充分利用國旗下講話、黑板報、宣傳欄、紅領巾廣播站、手抄報、晨(班)會等宣傳教育形式,介紹中秋節的節日民俗,挖掘中秋節的文化內涵,普及中秋節知識。使學生知道中秋的來歷和紀念的意義,深切地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組織開展了一次“小手做月餅,中華思團圓”為主題的手繪月餅大賽,以團圓和諧為主題,畫月餅、品文化,豐富學生的感知,在動手動腦中體驗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在賞明月、思團圓的氛圍中,教育學生愛我中華,強我中華。
三是開展“中秋情·團圓夢”志愿服務活動。
為了增強學生的民族意識,積極組織志愿服務活動,讓學生與被服務者都深切感受到中秋節的團圓情。
一是以關愛空巢老人為主題,積極開展慰問活動。學生為他們送去水果、月餅等節日慰問品,與他們一起吃月餅、話家常,在居家養老服務站為他們送去節日的祝福和一桌豐盛的團圓飯,與他們共度中秋,在倡導互助、和諧中感受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
二是中秋節期間開展了慰問退休教師活動,為退休教師送去月餅、水果等慰問品,向老教師致以節日的問候,感謝他們為福安教育事業做出的貢獻,學生為他們送去的不僅是物質上的,更重要的是給他們送去的是黨和政府的關懷、學校領導、全體教職員工的關心,使他們在精神上感受到集體的溫暖,感受到能為教育事業出力是件光榮的事,使他們在精神上感受到集體的溫暖。
通過一系列活動的開展,使同學們不僅了解到了更多有關中秋節的知識和故事傳說,讓學生對中國這一傳統佳節及傳統文化有更深層次的了解和熱愛;而且也使同學們懂得感恩回報,對全體學生進行了很好“感恩”教育,從而激發同學們去努力學習,用以報答父母恩情。這次的活動會讓我們學校的孩子們今后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一起,更加友好快樂地相處,使中華傳統文化內涵得到更好的傳承。
總之,我校在廣大師生的共同努力下,通過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節日活動,豐富了校園生活與校園文化,讓中秋的情懷在學生心中留下印記,全面詮釋了中秋“團圓”的意義與情懷,同時,通過各種活動也增強了師生之間的友誼,對我校提高教學質量也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活動中秋總結怎么寫篇5
中秋節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雖然年年都過中秋節,但學生們對這個節日了解得并不太深,為了對學生進行中華民族的傳統教育,上級精神有關要求,中秋節前夕,我校開展了“我們的節日——中秋節”主題文化活動,目的在于深度挖掘蘊涵在中秋節中的教育意義,使學生了解民族的風俗,傳承民族的文化,弘揚民族的精神,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傳統節日、認真對待傳統節日、由衷喜愛傳統節日,傳承節日文化。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增強熱愛民族傳統節日和傳統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切實加強中華優秀文化傳統教育。
一、學校領導高度重視,各部門通力合作學校領導高度重視,學校領導對活動開展作出部署、提出要求。
二、節前廣泛宣傳
1、利用國旗下講話、廣播站、宣傳欄等宣傳陣地對學生進行廣泛宣傳。
2、在班會上講解傳統節日的來歷、歷史背景、所蘊含的豐富的文化底蘊等,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三、活動豐富、全員參與、共同體驗、動手實踐、收獲快樂
1、在搜集有關資料的過程中,我們的同學和老師不但培養了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并通過親自動手制作手抄報、花燈,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2、開展“誦讀中華經典,共度中秋佳節”中華經典誦讀比賽活動。通過對中秋詩歌的朗誦,對中秋的傳說、小故事的表演,不僅激發了同學的濃厚興趣,更使教育內容豐富起來。豐富多彩的活動使空洞的說教變得具體、實際,同學們更容易接受這樣的教育形式。切身的體驗使同學有了真實的感受。同學們在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接受了傳統文化的教育,增強對傳統文化、傳統節日的認同和喜愛,弘揚了民族文化。
3、開展“和諧校園?歡樂中秋”主題各類相關系列活動。由各年級組老師和同學們一起“進社區護綠、護衛”活動,不僅是我們的學生,就連居民們的參與熱情也很高。整個系列活動雖緊湊但是充實有意義,相信通過這次活動我們的學生對于“民族、文化、節日”會有他們自己更好、更透徹的詮釋
活動中秋總結怎么寫篇6
為了關心和幫助老人,奉獻我營業部全體人員的愛心,發揚中國尊重老人的傳統美德,展現我證券營業部成員的風采,華安證券大連會展路營業部再次于本月初,組織了此次敬老院之行。確定活動組織之后,先由此次負責的三組討論和進行了策劃,并最終確定了活動的時間,地點,和主要事項。然后由其它各組組長收取善款,作為活動經費。本次活動時間正是中秋節來臨之際,因此我們在實現的策劃討論之中,也將這一傳統節日的元素考慮進來。
針對此次活動日期上的特點,我部員工做了如下準備:首先,采購月餅,葡萄,牙膏,花束。月餅作為中秋節不可或缺的食物,在抵達敬老院后,所有人員按樓層分組,以一對一的方式,逐個房間慰問老人,陪老人聊天并將準備好的月餅和葡萄送給老人,讓老人感受到中秋節的溫暖。其次,由第三小組在敬老院三樓的活動室進行場地布置:將紅燈籠掛在門口,打掃房間,將營業部的旗幟粘在墻壁上,準備好背景音樂,以及其他活動用品。一切就緒之后,從各樓層將老人屋里的椅子搬到活動室供老人使用。由來到敬老院參加活動的各組成員,將行動不便的老人扶到活動室。播放背景音樂,開始慰問項目,進行開場白,由兩位志愿者小朋友準備的詩朗誦徐志摩《雁兒們》,同時,組織老人們猜燈謎,為本月過生日的同事獻花。
回顧之前的活動場景,感動的心依舊未曾平復。9月6日上午九點,我們在單位附近免稅店門口集合,分別乘車前往敬老院。9點40分,全體人員抵達。首先,各組到達指定樓層,進行慰問和禮品發放。短短的幾分鐘,在我們的熱情慰問下,老人們面露慈祥的笑。他們的笑容讓我們感到很欣慰,我們的一切忙碌和付出都是值得的。此刻,我們似乎看到了勞動的成果。
10點半,老人來到了布置好的三樓會場,我們開始了主持,朗誦,猜燈謎等一系列活動。兩位小朋友在舒緩的BGM下,情感的投入完成了詩朗誦。猜燈謎的環節,現場異常火爆,每一位老人也都拿到了獎品。結束后,三位本月過生日的同事,在臺上接受了生日花束。活動結束后,全體人員在敬老院門前合影留念。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年輕的我們也會有老去的一天。老人在這里生活,他們的要求并不多,只希望不孤單,我們用我們的行動,每月來看望他們,陪他們說話,帶來一些活動。以我們的微薄之力,也許不能解決社會上所有這樣的問題,但我們的行動,感召了更多人去參與,參與的人們得到了精神上的洗禮。我們呼吁更多的人用自己的雙手去奉獻愛心,讓這個高樓林立的世界更加溫馨,讓這個社會能更有人情味,讓老人們的晚年多一些溫暖。
參與社會公益活動,關愛老人,我們是參與者更是受益者。我們意識到,所做的一切只是為了讓老人感到溫暖,也許我們與老人之間還需要磨合。在以后的活動中,我想我們更應該試著去和老人們多交流,明白他們更希望什么,換位思考,從老人的角度來關懷老人。這樣也許我們能學會更多也進步更多。
活動中秋總結怎么寫篇7
每年農歷的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也被稱為團圓節。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這個節日里大家都會回家歡聚一堂。為使幼兒了解關于中秋節的由來和傳統形式,我園大班組織了主題為“繼承傳統夢圓中秋”的傳統節日教育活動。我們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們度過這個有意義而又與眾不同的中秋節。
在一曲《但愿人長久》的背景音樂下活動拉開了序幕,老師們精心準備了關于中秋節的故事,圖片,并通過觀看關于中秋節由來的故事視頻,幼兒在趣味中了解了關于中秋節的來歷。
《月明明餅圓圓》的主題繪畫活動中,幼兒用稚嫩的小手畫著心中團圓的月亮。并且紛紛表達了自己對中秋節的認識與理解,并且請老師幫自己記錄下中秋節的美好祝愿。
在美好溫馨的氣氛中,終于盼來了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刻—分享月餅。教師準備了月餅,請幼兒觀察,在欣賞制作月餅的不同工藝的同時,鞏固幼兒對中秋節傳統習俗的了解,通過自制“月餅”加深幼兒“中秋—團圓—傳統”的印象。
我園一貫注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傳播,中秋佳節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幸福團圓的美好祈愿。本次活動的開展不僅讓孩子們了解了中秋節的來歷及美好傳說,更向幼兒展示了中國傳統節日的文化底蘊,提高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更加深了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同時也使大家深深體會到了幼兒園大家庭的濃濃團圓中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