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系列活動總結
在寫總結之前,要明確總結的目的和意義,以及需要解決的問題和目標。寫端午節系列活動總結有什么要注意的呢?這里給大家帶來端午節系列活動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是我國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于托班幼兒年齡較小,為了能讓幼兒感受傳統節日的氛圍,讓幼兒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關物品,結合我園的傳統節日教育的精神,我幼兒園組織開展了“共度端午,揚民族正氣”的主題活動,在大力宣傳端午傳統習俗和衛生常識中我們的幼兒過了一個“文明、和諧、安全、節儉”的端午節。本次活動通過家園合作取得良好效果。
一、環境布置
主題墻:掛滿粽葉包成的小粽子、香包、彩蛋等使教室充滿了節日的氣氛。
二、教學活動
于托班年齡較小的特點,我們通過故事、圖片的形式向幼兒介紹愛國者屈原以及粽子、香包等風俗的來歷。
三、家園互動
在活動期間家長都能夠積極配合工作,如帶來了粽葉、蛋袋子、彩蛋、艾葉等等。使我們的活動能夠順利進行。
我們開展這次活動主要目的可以讓幼兒從小了解國家傳統文化,樹立民族意識,培養我們的幼兒過一個“文明、和諧、安全、節儉”的端午節。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即將到來,而端午節的前一天是父親節。20__年6月15日,我園各班開展了一場溫馨又熱鬧的雙節活動。
活動在小班“夸夸我的爸爸”中拉開序幕,小朋友紛紛向同伴自豪的介紹自己的爸爸。“我的爸爸會修小車”,“爸爸經常和我一起看圖書、做游戲”,“我最喜歡騎在爸爸的肩上開飛機,我喜歡我的爸爸……”,他們說的內容都很有趣,表達他們心中對爸爸的愛,在兒女的心中,爸爸的懷抱是永遠的避風港。中班演唱《我的好爸爸》同時孩子們還用稚嫩的小手、豐富的想象力為爸爸制作粽子。大班小朋友為爸爸畫畫等。在這個屬于父親們的日子里,孩子們大聲說出對父親的愛,說出自己最想對爸爸說的話,恰逢端午節,孩子還要送給爸爸端午禮物,看孩子們手中的粽子,這是一份有愛、有溫度的珍貴禮物!
此次活動增強了孩子的親情意識、感恩意識,搭建了孩子和父親溝通、交流的平臺,增進父子、父女之間的感情。同時也讓孩子們能更直觀地感受“端午”這個中國特有的節日氣氛。
為切實貫徹落實“我們的節日?端午節”主題活動的通知精神,承載端午節所蘊含愛國主義的道德內核,增進全校師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營造慶祝傳統節日的良好氛圍,我校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端午節慶祝活動,現將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一、高度重視,精心組織
為確保此次活動順利開展,校團委學生會高度重視,及時召開會議對端午節活動進行總體部署,并制定了,要求各班在活動中突出愛國主義教育、突出講文明?樹新風和獻愛心等具體要求,全面推進學校的精神文明創建工作。
二、加大宣傳,營造氛圍
學校利用宣傳欄、簡報等多種方式對端午節相關知識進行了廣泛宣傳,并開展“話端午,揚民族傳統文化”主題班會活動。讓全體師生了解這一傳統節日的相關知識。感受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中折射出的濃郁的文化氣息,不斷激發愛國主義熱情。
三、具體活動情況
(一)開展“愛心粽子”端午活動
在端午節來臨之際,學校組織學生代表到敬老院,向孤寡老人進行慰問,贈送了端午節禮品,同他們一起包粽子,一起聯歡,讓老人們深切感受到學校對他們的關心。
(二)倡導健康防疫,開展除塵活動
古人把五月端午稱作“衛生月”,廣插艾草,抹雄黃酒,以免災去病,端午節成了我國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驅毒的大節日。我校結合認真開展端午節除塵活動,倡導健康生活,凈化學校環境。掀起講文明、講衛生的良好氛圍。
(三)開展了“端午節、誦經典、棋類比賽”活動
學生利用經典誦讀時間開展了經典誦讀活動,全體師生踴躍參加,經過比賽選出了優勝獎一名、誦讀獎二名。棋類比賽有五子棋、象棋、彈子跳棋比賽。通過開展活動,陶冶了學生們的情操,弘揚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激發了愛國主義精神自豪感,增強了凝聚力。
在本次活動中,我校充分利用傳統節慶日對全校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掀起了倡導文明熱潮,更是承端午文化精髓,揚民族傳統底蘊,將傳統節日于現代文明結合,既陶冶了學生們的情操又激發了學生們的愛國熱情。
20x年端午節到了,又是龍舟飛渡的時候,x校學生已經將傳統節日作為自己學習、生活中一項喜愛的活動,為了引導學生更好地了解、喜愛傳統節日,進而提升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識,培養他們的民族自豪感,我校開展了形式多樣以“我們的節日·端午“為主題的文化教育活動。現小結如下:
一、積極營造濃厚的宣傳氛圍,追溯端午淵源,充分認識“端午節“的有關知識
學校充分利用國旗下講話、黑板報、宣傳欄等多種方式進行了廣泛宣傳有關“端午節“的知識與內容,同時舉行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通過查閱圖書、互聯網以及向長輩和他人請教等多種途徑,搜集有關端午節的來,了解這一傳統節日的相關知識。
二、開展各種的活動,豐富“端午節“內容
(1)各班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中隊主題會。
端午節前夕,布置學生通過書籍閱讀和上網查詢,了解端午節的相關知識,并在班會上進行交流學習。我校利用少先隊活動課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系列主題活動。為了活動的順利開展,少先隊大隊部對活動進行了部署。開展端午風俗手抄報比賽,共同紀念了愛國主義詩人屈原,讓學生傳承愛國主義精神,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增強愛國主義情感。主題活動之后,有的中隊布置了假期親子活動,讓學生在端午節當天向長輩學習粽子的各種制法。自己動手制作粽子,感受著民俗文化。
(2)倡導健康防疫,開展除塵活動。
古人把五月端午稱作衛生月,廣插艾草,以免災去病,端午節成了我國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驅毒的大節日。我校結合當前痢疾的流行及我市開展爭創文明城市的契機,宣傳健康防疫知識,開展環境衛生教育、健康教育,凈化校園及生活環境,并組織學生到社區進行衛生清潔活動。
(3)網上學習,傳承傳統文化此外,學校還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網上主題活動,動員學生參與開設的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積極參加“我們的節日·端午“相關節日和愛國知識的網上學習,傳播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個人傳統文化素質。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傳統節日、認同傳統節日、喜愛傳統節日、過好傳統節日,增強愛國情感,提高文明素質,做名副其實的文明城市文明人。
在本次活動中,x校充分利用“端午節“這一傳統節日對全體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讓學生走進偉人、了解歷史、感受偉人的愛國情懷,培養了學生的愛國熱情。
一、活動目的
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有著獨特的風俗,如:吃粽子、賽龍舟、掛香袋、系長命縷等慶祝活動。這些活動都適合小學生來開展,既能鍛煉和發展學生的動手能力,又能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同時,端午也是紀念屈原、秋瑾等先輩的特殊日子,可以借端午節,開展緬懷先輩,傳承民族精神的系列活動。
二、活動主題:“育傳統美德,揚愛國之心”
三、活動時間:5月26日—6月5日
四、活動內容、形式、時間、要求
(一)、具體實施階段(5月26日——6月5日)
1、大隊委干部發表以“育傳統美德,揚愛國之心”為主題的國旗下講話。(5月26日,大隊部負責)
2、各年級出好一期“育傳統美德,揚愛國之心”專題黑板報(6月1日前,大隊部負責)
3、學校德育處利用校班會在全校范圍內組織開展“端午節”民俗民風知識講座(5月26日)。通過講座,讓每個學生對端午節的習俗有進一步的了解,同時動員學生跟隨父母一起端午系列活動活動,另一方面也是對傳統節日美好體驗,加強了親子間溝通、了解,以此和諧親子關系,也能更好的幫助延續傳統文明。(德育處負責)
4、一—五年級童謠征集活動。(每班5篇)(6月1日之前完成,德育處負責)
5、三—五年級“育傳統美德,揚愛國之心”端午小報制作比賽。(每班3份)(5月28日前)
6、端午軟筆書法比賽。(美術組負責,6月1日之前完成。)
(二)、總結展示階段(6月6日)
1、環境布置:
童謠(征集:6月1日前)(裝飾、編號:6月1日前)(懸掛:美術組)
書法(征集:6月1日前)裝飾:6月1日前)(懸掛:美術組)
2、賽龍舟彩泥展:
評選(選票印刷、分發、投票箱、后期統計)
選票(你最喜歡的10首童謠)
端午節是中國的四大節日之一,幼兒對端午節的印象只是吃粽子、掛香包、看劃龍船,從來沒有深入去認識端午節,本活動的設計主要是引導幼兒深入的去認識端午節。個活動設計先從端午佳節的習俗切入,讓幼兒去尋找端午節的起源故事,動手做香包,以及認識端午節是詩人節,詩人寫了很多贊頌端午的詩歌;進而讓學生在吃粽子之余,關心一下自己,如何讓自己吃得更健康,在看劃龍船之余,也能體會一下團體同心的重要性。
看著孩子們一個個投入的樣子,我想我們的活動是成功的。孩子們自己挑選材料,自己設計龍頭,在裝飾的時候,孩子們還主動合作,終于,在他們忙碌的工作中一艘艘龍舟成型了,孩子們愛不釋手的拿著,還爭相擺弄,嘴里還不停的說“我的龍舟最厲害了,要是比賽肯定得第一”。當然也有部分孩子于時間關系還沒有來得及完成,臉上有些許失望,但我告訴他們,我們可以在飯后、區域活動繼續完成,所以孩子們還是接受了我的建議。選擇孩子喜歡、感興趣的活動就會收到很好的活動效果,所以我們要抓住孩子的心,走進孩子的心靈,讓孩子的愿望在我們的幫助和支持下得到實現。
一、指導思想
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是民族文化的寶貴財富,每一個傳統節日都蘊涵著我們民族獨特深層的精神價值觀,它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根。在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活動中,我校以傳統節日教育為切入口,將其納入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之中。通過開展傳統節日教育,弘揚傳統美德,提高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二、活動的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了解端午節來和風俗習慣時,鍛煉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網絡、他人經驗等)獲取信息的能力。
3、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動手能力。
三、活動的內容
1、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通過調查詢問、網上瀏覽等方法搜集有關端午節的來及一些有趣的風俗習慣。
2、引導學生搜集有關端午節的詩歌,進一步了解端午節的來和端午節的一些風俗習慣,在此基礎上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嘗試寫一寫有關端午節的詩歌。
3、引導學生嘗試設計&t;怎樣過一個獨具匠心的端午節&t;?
四、活動的步驟
1、開展端午節賽詩會活動,讓隊員了解屈原的故事,培養他們愛國進取的精神。
2、開展&t;與媽媽共同包粽子&t;等活動,體驗父母持家的辛勞。
3、開展&t;我的端午節最快樂&t;或&t;吃粽子、話屈原&t;主題班會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展示自己,同時讓學生愛護他人、珍惜生命。
據省縣文明辦的通知精神和教體局的安排要求,在中華傳統節日端午節來臨之際,我校高度重視,積極安排以“我們的節日·端午”的主題系列活動,現就活動總結如下:
一、利用國旗下講話,向學生宣傳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當代是一個多元文化的時代,當代學生接受了各種文化的洗禮。改革開放以來,外來文化對傳統文化構成了嚴峻挑戰,學生的天性就是好奇,所以,過洋節成了青年人的新時尚,民族傳統的節日反而慢慢地被當代青年淡化了,民族文化受到了冷落,針對這一偏頗的現象,我們緊緊抓住國家將傳統節日改為法定假日的有利時機,大力宣傳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形成的傳統節日的風俗習慣,讓學生接受傳統教育,從而培養民族意識和民族自豪感。
在今年端午節到來前夕的國旗下講話上,專題安排,宣講端午節源遠流長的歷史、傳統習俗、古人舉行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從而產生濃濃的民族情懷。
二、組織各班級開展主題班會、黑板報、書畫展
各班級開展了以“我們的節日·端午”的主題班會、黑板報,主題班會以端午節的相關知識為素材,進行知識競賽、傳統節日與外來節日主題辯論賽、詩歌朗誦等形式,學生以主題黑板報來介紹各地風俗習慣、學生節日心得體會、繪畫等形式,通過書畫展,既展示了我校的藝體特色教育成果,又給學生創造展示個人才藝的平臺。
三、網上簽名寄語,弘揚雷鋒精神
為了使雷鋒精神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揚,眾興中學積極響應縣文明辦要求,政教處召開七、八年級班主任會議,具體組織安排“學習雷鋒、做美德少年”網上簽名寄語活動。學校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課,登錄中國文明網“學習雷鋒、做美德少年”進入網上簽名寄語系統。同學們紛紛在簽名區填寫個人信息,在寄語區輸入了自己的寄語。
總之,各項活動生動活潑,將紀念傳統節日、弘揚民族精神變成了我校校園文化建設的一道靚麗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