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后幼兒園中班家長工作計劃
由于父母工作繁忙,較多的孩子都有老人帶領,寵愛、溺愛現象多,表現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任性,無規則意識。”第三代教育”存在一定問題。
雖經過家長講座對“二期課改”的理念加以宣傳講解,但部分家長對孩子智力發展上的關心大于對孩子其他方面發展的關心。
班中馮忻宇等多名家長參與教育的主動性高,已初步形成了我班的家委會代表。
上學期家園互動工作開展主動性不夠。
二、工作目標與措施
1更新觀念,充分利用了家庭、家長的教育資源。
▲繼續通過家園園地各欄目保持與家長的溝通,促使家長認同幼兒園的培養要求和教育策略,盡可能吸引家長共同參與班級的教育與班級的環境布置。鼓勵家長通過家園園地和家長座談會介紹自己的教育經驗和體會,參與教育討論。
▲結合二期課改的新理念,為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提供機會,突破傳統的方法,與時俱進地開展家教工作,提高家教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定期進行家園大活動、家長開放日等活動,讓家長更了解幼兒教育。
▲充分發揮幾名家委會成員積極參與作用,為家長們樹立榜樣,鼓勵
他們參與幼兒園教育,共同促進孩子的發展。
2平等和諧,真正形成家園互動。
▲與家長建立平等、和諧的關系,幫助家長解決后顧之憂。加大家長對教育的參與度,促進家長教育觀念的改變,形成有效的家園同步教育。
▲通過個別聯系和結合家長的需求,定期與不定期相地有針對性地開展家長講座和家教指導。幫助家長認識幼兒自我意識發展的特點,尊重幼兒合理的意愿,支持幼兒從事感興趣的活動。
▲充分利用多途徑的家園聯系方法,認真做好幼兒的家訪工作(三天不來園、特殊幼兒、個案跟蹤幼兒等),并通過家園信箱的傳遞互通信息
疫情過后幼兒園中班家長工作計劃篇2
在一片歡天喜地的嬉鬧聲中,我們結束了愉快的寒假,新的一學期又要開始了,收拾心情,投入緊張的工作當中,現將這個學期的工作計劃擬定以下:
一,保育工作
經過上學期的小班生活,班中每個孩子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進步和提高,大部分孩子都基本已適應了幼兒園的集體生活.這學期我們主要培養幼兒的常規練習和提高自主安全意識,由于小班新生幼兒年齡還比較小,離開父母的懷抱,來到老師身邊,從熟悉的家庭來到陌生的環境,所以首先要穩定部分幼兒的情緒,改變他們的依賴思想.而且小班孩子在吃飯、小便等方面都是我們工作的重心.引導幼兒不挑食,有良好的進餐習慣,多喝水,避免傳染病的發生;并且認真做好消毒工作為孩子營造一個舒適衛生的生活環境.
二,安全常規工作
在常規的培養上,讓孩子慢慢形成一種比較自覺的行為,如聽指令排隊,上課課堂紀律等,對少部分幼兒出現的不良行為,給予適度的教育,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并在上學期的基礎上加大教育的力度,認真組織幼兒的每一項活動,爭取每一位幼兒在最后一個學期里都能有很大的進步。還要加強孩子的文明禮貌教育,如早上來園見到老師禮貌的向老師問好,在生活中能夠使用禮貌用語,使孩子從小接受文明的熏陶. 同時也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增強幼兒自我保護的意識。
三,教育教學
在做好保育的同時開展正常教學工作,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課程方案。在數學方面,本學期引進的蒙氏數學中,其教學用具新穎,能吸引幼兒學習的興趣,讓幼兒多看、多說、多做、多動。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多方面認識事物的能力。在英語方面,結合小班幼兒的情況,學說簡單的單詞和句式,進行基本的發音練習,能聽懂教師指令,初步提高幼兒對英語的興趣。對幼兒好的行為和表現給予肯定,贊賞或鼓勵,使幼兒能夠更信心更積極的參與各項活動.對那些能力較弱的幼兒,我們老師做到時時關注,適時幫助,以提高幼兒的自立能力。在教育幼兒的同時多向其她老師學習,積極參加園內開展的各項教研活動,碰到問題及時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四,家長工作
開學初我們會開展一次家長會,在本學期第一次家長會當中,我們會向家長介紹班級情況,讓家長初步熟悉班級教師,并向家長了解新生幼兒的性格,生活習慣,飲食情況等,更好的照顧到每一位幼兒。
本學期在園領導的指導下,與班級老師將互相幫助,共同探討,協調班級工作重點,配合好班主任的各項工作,共同照顧好每一位幼兒。
疫情過后幼兒園中班家長工作計劃篇3
一、指導思想:
《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通過上學期的培養和努力,幼兒在家長和老師的共同教育指導下,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如在行為習慣上.自理能力上.學習思維上都有了明顯的提高。我們深感家園共育的良好效益。家長得天獨厚的教育資源,給了我們工作上極大的支持和幫助。本學期我們以實施家園同步教育為突破口,統整各方教育資源,從而使家長樹立了正確的教育觀念,掌握科學的育兒知識,提高了家庭教育水平,提高家長素質,共同用科學的方法啟迪和開發幼兒的智力,促進了幼兒素質的全面提高。
二、家長工作目標:
1.通過交流,家訪,了解到幼兒在家的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及特點,力爭對每位幼兒做到 心中有數,為家園共育打好基礎。
2.通過開展各種各樣形式的活動,如家教知識講座,家長咨詢活動,園刊等,向家長介紹科學育兒的知識,宣傳新的幼教觀念,提倡素質教育,幫助家長樹立符合時勢的家教觀。
3.開展豐富多彩的家園聯系活動,定期發放調查表,開展對家長半日開放活動,讓家長了解幼兒在園的生活情況,為家長接除后顧之憂,并請家長對我們的工作給予監督,并提出寶貴的意見,做好家長反饋資料的積累工作。
4.結合節日,開展家園同系活動,慶勞動,慶兒童節等游戲活動,家園共同參與活動,增進家園之間的情感交流。
三、具體措施:
1.有針對性的進行家訪,了解幼兒的家庭范圍和幼兒的生活習慣,個性特點。
2.開通手機和網上互動平臺,讓幼兒家長利用現代信息方式了解幼兒情況以及與教師進行交流。
3.辦好《家長園地》向家長宣傳科學育兒的知識。
4.召開家長會,加強家園的聯系。
5.進行幼兒保健咨詢活動,讓家長了解預防疾病的知識。
6.向家長宣傳春季育兒的保健知識。
7.開展慶“勞動節”,慶 “兒童節”等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
8.征求家長意見,做好反饋工作。
四、月份工作安排:
三月份:
1.制定班級家長工作計劃。
2.結合三八婦女節教育幼兒愛媽媽的情懷。
3.結合植樹節開展“親子植樹”活動。
4.向家長發放宣傳資料《春季預防傳染病》。
5.召開新學期家長會。
四月份:
1.更換家園聯系欄,讓家長了解和宣傳保教知識。
2.結合春天到主題,開展系列親子活動。
3.鼓勵家長為孩子豐富區域活動的物品,如:小衣服.空盒子等。
4.舉行家長半日開放活動。
5.請家長配合進行《幼兒成長檔案冊》資料的收集和完善工作。
五月份:
1.鼓勵幼兒與家長到大自然中去走走,了解各種工作的人的重要性。
2.組織幼兒歡慶“五一”
3.安全教育。
六月份:
1.開展“六一親子”活動,增進親子感情。
2.結合“父親節”開展“爸爸進課堂”家長助教活動。
3.發放家長調查問卷。撰寫家長總結。
4.發放《幼兒素質報告書》。
疫情過后幼兒園中班家長工作計劃篇4
家庭是幼兒的第一學校,家長是幼兒的第一位老師。幼兒園保教工作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運用專業知識指導家庭教養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使家庭教養與園內教養協調起來,明確共同的目標,統一教養的方法,才能更大限度的提高保教的質量。因此家長工作在我們的工作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了更好的開展家長工作,現制定我班的家長工作計劃,為家園共育奠定有利的基礎。
l 建立新型家長會模式。每學期開展兩次家長總會,三次家長分會,四次家委座談,保證與家長的聯系密度與強度。
1. 學期初的家長總會,在總會上我們應向家長了解幼兒的情況,介紹自己與班級的情況,介紹本學期的計劃,評選出家長委員會成員。
2. 每月中旬開展8~9位家長的家長分會,分三次在進行。以小組為單位的家長分會交流起來更具針對性,氣氛寬松,家長和老師都能充分的反映情況,發表意見。
3. 每月末召開一次家長委員會座談,座談的內容應讓家長反映孩子的情況、老師的情況,提出班級存在的問題。老師則針對家長提出的問題及時回應,做好解答、處理等工作。
4. 學期末的家長總會,總結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與家長工作。針對本學期工作向家長征集建議,在下學期進行改革和處理。
l 通過家長自薦和教師推薦的形式成立家長課程小組。形成班級課程構建和實施的核心力量。每一段時間研究一項家長最為困惑的問題,發揮每位家長的特長為課程服務,滿足家長的家教需求。采取多種方式開展家庭互動教育教學活動,充分發揮家長的參與性、主動性、創造性和互動性。
l 組織有興趣的家長學習“課件的制作”,鼓勵家長利用空余時間設計和制作各類教學課件,并將自己設計的優秀課件交到老師處,與其他家長共享。
l 鼓勵家長踴躍投稿,將自己的教育心得及體會與老師及其他家長共同探討。
充分運用我園現代化的設施設備建立家園現代化聯系橋梁。
1. 每周定期更新家園聯系欄目的內容,把有關課程內容的雜志、報刊、書籍給家長借閱。
2. 通過幼兒園網絡,建立班級討論區域,設定班級教師值班時間,與班級家長定期展開在線討論活動或小型會議。
3. 通過網絡郵件向家長發送通知、學習及復習資料,既能讓一些平時很少到園的家長及時收到園內信息,又能節省人力物力資源。
4. 組織家長學習通過網絡尋找教育孩子的各種資源,鼓勵家長將找到的優秀內容通過網絡及時反饋給老師,再由老師將資料通過“網絡家園七巧板”公開給全班家長,共享教育資源。
5. 自己設計并創建“網絡家園七巧板欄目”,以快捷、形式多樣的網頁制作模式向家長傳達每周教育教學工作。
l 期末認真做好家長工作的總結工作,向家長廣泛收集意見,為下學期的家長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疫情過后幼兒園中班家長工作計劃篇5
一、指導思想
家長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和寶貴的教育資源,對于小小班孩子來說,家庭影響尤其為大。《綱要》指出:幼兒園“應”針對本班家長的實際情況,本學期,我們努力處理好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關系,和家長建立平等的溝通關系,真心溝通,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在此基礎上,采用多種形式,加強彼此的了解和理解,促使雙方達成幼兒教育的共識,從而積極合作,實現家園共育,充分發揮1+1>2的教育效果,促進每個孩子身心和諧、富有個性的成長。
二、具體工作
1、開學初做好新生入園的家訪工作,與新生進行簡單交流,掌握每一個新生的生活習性、喜樂愛好。讓老師、幼兒、家長三者之間都有所溝通,為入學做好準備。
2、召開新學期新生家長會,讓家長對新學期的教學工作、家長工作及其它活動都有一定的了解。
3、設置“家長園地”,每周定期更換。在“家長園地”中介紹近階段的工作活動安排和一些育兒知識、國內外幼教新動態、新理念。
4、建立“家園聯系手冊”,反饋幼兒在園的某些情況,9月每周一次,讓家長盡快了解孩子在園情況。同時,要求家長及時反饋孩子在家情況,對教師工作提出要求與建議。
5、開展親子活動,請家長來園,觀摩孩子的生活學習情況,了解幼兒園如何開展教育,以便家園間增進了解,促進家園共育。
6、用家訪、約談、家園聯系手冊、電話、便條以及接送孩子時的交談等多種形式,深入了解孩子的發展情況,實現同步教育,促進幼兒發展。
7、教師要關愛孩子,工作要盡心盡責。與家長之間要建立相互信任、尊重、支持的合作伙伴關系。
8、期末書寫
幼兒素質報告單。
三、月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召開新生家長會。
2、為寶寶準備一套干凈的衣褲,以便換洗之用。
3、為寶寶準備幾張照片,以便寶寶認識自己的標記。
4、帶一盆花草美化教室。
5、讓寶寶帶一件喜歡的.玩具入園,使寶寶有一個熟悉的物品陪伴,緩解寶寶焦慮、急噪的情緒。
6、定期更換家長園地,讓家長了解最新的活動工作動態。
7、設立“家長聯系冊”,每周與家長交流幼兒在園的情況。
8、結合教師節舉辦家長咨詢會。
十月份:
1、爸爸、媽媽帶寶寶出去走走、看看、玩玩,感受節日的氣氛,體驗快樂的情緒。
2、配合“可愛的小手”主題活動,家長可有意識、有目的的培養寶寶進餐前主動洗手、擦手的的習慣。
3、開展親子活動。
4、定期更換家長園地。
5、郊游時,為寶寶準備一雙舒適、合腳的鞋,方便寶寶外出游玩。
十一月份:
1、天氣漸涼,家長早晚多為寶寶準備一件外衣。
2、利用雙休日或外出散步的時間,與寶寶一起收集秋天的樹葉。用這些樹葉可以與寶寶一起制作,也可以裝點教室。
3、交流“家園聯系冊”。
4、定期更換家長園地。
十二月份:
1、有條件的家長為寶寶準備一輛小汽車或各種汽車的模型、玩具。
2、家長與寶寶共同制作紙球,并創造出多種玩法。
3、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是出行時,可簡單向寶寶介紹一些粗淺的交通規則。
4、為寶寶準備一些賀卡,燈籠,讓寶寶感受新年的氣氛。
5、親子活動。
6、天氣寒冷,建議家長多帶寶寶進行戶外活動,以適應氣候變化。
一月份:
1、交流家園聯系冊
2、召開家長會,一起交流幼兒在園一學期的情況。請家長談談孩子有了哪些進步,并對今后的“家園共育”提出好的建議。
3、做好學期末的相關工作。
4、請各位家長安排好寶寶的寒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