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游戲計劃
本班共有幼兒41人,經過一個學期的游戲活動,幼兒對游戲的興趣有增無減。在本學期中,根據我班幼兒特點,結合其身心發展的需要,繼續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游戲材料,開設幼兒喜歡、熟悉的游戲,如“娃娃家、小菜場、商店”等游戲。
二、目標與措施
1、繼續豐富幼兒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發動幼兒收集廢舊材料。
2、幫助幼兒理解游戲內容并掌握游戲方法,鼓勵幼兒主動地與他人交往,遵守游戲規則,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發揮游戲在幼兒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3、引導幼兒主動地與小朋友進行簡單地合作游戲,不爭搶玩具,游戲結束能在老師的引導下收放好玩具。
4、加強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能用完整而清晰地語句向別人表達自己的意愿,在游戲中能熟練地使用禮貌用語:“請、謝謝、再見”等。
5、教師以角色身份指導幼兒游戲,豐富游戲內容,促進幼兒游戲情節的發展。
三、具體安排
二月份:復習上學期開展的游戲,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師生共同收集材料,為開設游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與幼兒商量并一起制訂游戲的規則。
三月份:繼續深化游戲,引導幼兒主動地與他人交往。開展“幼兒園”游戲,引導幼兒結合自身的經驗,學習模仿老師,為小朋友上課,帶小朋友做游戲,并動腦豐富游戲的情節。
四月份:開展“圖書館”游戲。通過圖書、電視等向幼兒介紹游戲的內容,使幼兒熟悉游戲的方法。與幼兒商量制定游戲的規則,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游戲。
五月份:深化各類游戲的開展,增強幼兒游戲的興趣,開設“點心店”游戲。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游戲為幼兒提供輔助物,使游戲順利地開展。
六月份:鞏固各類游戲的開展,引導幼兒講述自己游戲的經過,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同時加強培養幼兒的主動性、創造性和活潑開朗的性格。
小班游戲計劃篇2
一、學期目標
本學期我們將通過開展各項有益于幼兒身心各方面發展、適宜于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符合幼兒的心理特點、認知水平和活動能力的游戲及區域活動,反映、體現幼兒在學習與活動中的主體性,培養幼兒積極主動地探索周圍環境,積極主動地與人交往,形成和發展各方面的能力。使區域游戲、戶外游戲、音樂游戲、角色游戲活動能滿足幼兒的需要,促進幼兒各方面的發展。
二、各類游戲的開展
(一)區域游戲
二、三月:
1.調整各個區角的位置,整理各區角材料。
2.發動家長共同收集游戲材料,教師利用收集好的材料,安排到各區域,豐富各區域。
3.完善各區域的環境創設,體現“師生互動”的主旨。
4.益智區,增加糖紙和塑料泡沫,學習制作美味的糖果。提供刺猬和水果圖片,根據刺猬身上的點子找取相等數量的水果。
5.能根據不同的建構材料,進行自由搭建。
6.加強禮貌教育,引導幼兒在游戲中運用禮貌用語。
四月:
1.加強游戲常規管理,培養幼兒良好的游戲習慣,根據幼兒的興趣增添游戲材料。
2.益智區,提供兔子圖片,引導幼兒根據兔子大小排列。提供各類點物匹配材料。
3.“理發店游戲”中,提供各類護發素空瓶,指導幼兒了解護發的重要性。
4.發動幼兒自帶圖書,開展“我喜歡看圖書”活動,讓幼兒學會分享并從中感到快樂。
五月:
1.重視區域活動的講評,讓幼兒大膽地說說游戲的情況,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快樂,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2.“娃娃家游戲”中,增加客人一角色,重點指導幼兒如何招待客人,加強文明禮貌教育。
3.益智區提供多種動物圖片,滿足幼兒探索動物的愿望,引導幼兒用多彩的方式了解和獲得動物的信息。
4.班級特色展示區,繼續提供瓶蓋、汽車、飛機模型,通過各類創作,提高幼兒的創作能力。
5.開展“我給你講故事”活動,幫助幼兒豐富詞匯,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6.定期清洗,消毒各類玩具,確保材料的安全衛生。
六月:
1.增添和更換區域游戲材料。
2.娃娃家游戲,繼續學習禮貌用語和招待客人。
3.益智區,繼續引導幼兒開展數物匹配活動,喜歡操作、擺弄。
4.提醒大家安靜游戲,遵守游戲規則。
5.進行各區域的清洗衛生。
6.做好游戲的總結工作。
(二)戶外游戲
1.活動場地:小型、舒適
小班的孩子大肌肉群發育不太完善,走路蹣跚,易摔跟頭,把戶外活動的場地安排在比較平坦的塑膠地毯或草地上。這樣,孩子們可以盡情地爬呀、跑呀,不必擔心擦破皮、跌痛膝。由于小班孩子注意力易分散,喜歡遠離成人獨自玩耍,選擇離大操場較遠的一塊小空地做活動場地,這樣孩子們不易受到大操場上喧嘩聲音的影響,也不會因躲在角落里被老師忽略。集合時,只要招招手,輕輕喊“來來來,快到老師這兒來”,孩子們就會像小雀般跳到老師身旁。
2.活動方式:循序漸進
小班幼兒游戲時往往左顧右盼,毫無目的的玩著各種玩具。戶外活動時選擇一些以老師為主的體育游戲,如“吹泡泡”、“拉個圓圈走走”等。游戲中教師扮演主要角色,以積極愉快的情緒感染幼兒,帶他們盡情玩、盡情笑、盡情跳。活動時我們給孩子提供的自由活動機會也隨之增加。自由活動中,讓活潑愛動的孩子帶動文靜的孩子一起玩。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們熟悉了,自主性,目的性也會隨之提高。而幼兒們都對戶外活動也會有濃厚的興趣。
3.活動安排:科學合理
小班幼兒易疲勞,注意力易轉移,針對這一特點,在一次戶外活動時安排2-3個游戲,每個游戲的時間為6-7分鐘。如果把活動量大些的游戲比喻成一粒大珠子小珠子,整個活動就像串珠一樣:大珠子----小珠子----大珠子----小珠子。如“小兔找蘿卜”和“過小河”放在一起,“拖小豬”和“小孩小孩真愛玩”串在一起。這樣的安排保持了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4.活動規則:簡明易行
幼兒在戶外活動比在室內活躍,加上小班孩子自我保護意識差,如不注意,就會發生事故。因此在活動過程中,根據游戲情節增添簡易規則。如“開飛機”時,用“飛機和飛機相撞會爆炸”加以約束,孩子就懂得了不能只顧自己玩得開心,應防止相撞。游戲“一列火車長又長”,以“比比誰是最能干的駕駛員”提醒幼兒:火車不能碰到山洞,出事故的駕駛員要被淘汰。孩子們都非常樂意接受這些有趣易行的規則。
在這樣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中,小班孩子們對戶外活動的興趣有了增強,體質逐漸得到了提高,部分孩子還能提出玩戶外體育游戲的新點子。當然孩子們的成長是日新月異的,在以后戶外體育活動的組織中,我們要以新課改為載體,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在堅持游戲化地組織孩子活動的同時,還須注意持之以恒,把主動性讓給孩子,提供足夠的空間讓孩子創新活動內容。
(三)音樂游戲
1.創設音樂游戲的環境,激發幼兒交往的愿望。
小班幼兒剛離開家庭進入幼兒園,往往以自我為中心,與同伴不會交往,不會交流,常表現出獨自游戲。針對這一情況,我們準備開展“找朋友”的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與同伴親切的握手,友好的擁抱,在音樂結束,鼓勵幼兒能大膽的同好朋友說一句話。利用“找朋友”游戲引領幼兒參與到音樂游戲中,激發幼兒對音樂游戲的興趣。
2.為幼兒提供更多與不同舞伴交往的機會,開展不同模式的音樂游戲。
3.教師以玩伴的方式,同幼兒一起融入到游戲中去,引導幼兒大膽地協作交往
(四)角色游戲
本學期我們將通過開展各項有益于幼兒身心各方面發展、適宜于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符合幼兒的心理特點、認知水平和活動能力的游戲及區域活動,反映、體現幼兒在學習與活動中的主體性,培養幼兒積極主動地探索周圍環境,積極主動地與人交往,形成和發展各方面的能力。使區角游戲活動能滿足幼兒的需要,促進幼兒各方面的發展。
小班游戲計劃篇3
一、指導思想
游戲是幼兒園最基本的活動,貫穿于幼兒的一日生活中,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根據幼兒這一興趣需要作為基礎讓幼兒在自主自由的游戲活動中獲得身心全面發展。根據《綱要》中的指導:“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寓教育于生活、游戲之中”,我們注重幼兒在游戲中的所得,在游戲中培養他們的品格,在游戲中促進他們的發展。
二、班級情況分析
本班幼兒因為大多數幼兒是家中的獨生子女,家長都非常溺愛,養成了他們吵鬧、依賴、自我的壞習慣。經過細致的觀察發現,大部分幼兒對于游戲都有非常高的興趣,對于外界有著強烈的新鮮感,喜歡探索,但是沒有規則。有些幼兒缺乏主動性,在進行一些常規時,總是坐著不動,需要老師不斷地提醒。有些幼兒紀律常規較差,喜歡到處亂跑,為了好玩的玩具會爭搶,游戲中甚至會發生尖叫。總之,來自不同的家庭的孩子有著不同的特點,為了確保幼兒在游戲中自主性得以發揮和在游戲中有更好的效果,老師的適時指導是相當重要的。
三、游戲目標
1、根據主題活動創設主題環境,在不斷變化的主題中激發幼兒對各種游戲的興趣,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游戲活動中,體驗游戲活動帶來的樂趣。
2、引導幼兒理解游戲規則,明確游戲中的任務和內容,從而順利的展開相應的游戲。
3、鼓勵幼兒大膽創意,積極投入游戲。老師可在不同的環境下與幼兒進行平行游戲、合作游戲。鼓勵幼兒和同伴進行合作,嘗試協作的快樂。
4、能整理好玩具,準確的“把玩具送回家”。評價時能安靜傾聽教師對游戲活動的評價,不隨意插嘴,下次的游戲活動中能主動按照老師提出的要求游戲。
5、鼓勵幼兒發揮想象,能據游戲自由想象活動的情節,并能運用一些替代物進行游戲。
6、合理安排游戲,并在游戲過程中發展他們的手部肌肉,自我協調能力和控制能力,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和言語交往的能力。
四、具體措施
1、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以及班務中的主題設計,為幼兒創造一個愉快的主題游戲環境,設置有利于幼兒身心全面發展的各個活動區如建構區、益智區、角色游戲區等等。
2、豐富活動區域內容,鼓勵家長也參與進來,共同收集各種材料,使區域活動更加社和幼兒的興趣和探索要求。
3、明確游戲目標,教師與幼兒同時游戲,并同時指導規則、說話、玩法。
4、結合生活經驗,引導幼兒觀察,模仿成人的勞動,以便在區域中進行各種游戲活動。鼓勵幼兒團結友愛的精神,能與同伴一起玩耍。
5、重視游戲評講,讓幼兒感受到好的一面,并獲得成功的喜悅,并為下一次的游戲提出更高的要求。讓幼兒自主選擇游戲活動的同時,適當指導幼兒輪換進入各區域活動,讓幼兒體驗各區域活動時的快樂感覺。
小班游戲計劃篇4
一、指導思想
《綱要》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力,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
二、班級情況分析
本班幼兒有名,其中女生名,男生名。我們班的男孩比女孩多很多,而且根據上學期的情況看,平時的來園率也一直是男孩比女孩高,因此,我們班在玩游戲時,打打鬧鬧的現象一直很多;經過一學期的努力,現在大部分幼兒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選擇喜歡的游戲,但也有少數性格內向的幼兒,如陳詩晗、周思甜等,什么游戲都不是很積極;還有點小朋友在自主游戲時,堅持性不強,總是不停的更換游戲;游戲過程中,孩子們的合作、交往行為還沒有;游戲結束后,孩子們整理玩具的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針對以上的情況,我擬定了本學期的游戲計劃,以促進幼兒游戲更好的發展。
三、游戲目標
1.幼兒樂意參加各種游戲,能充分體驗游戲的樂趣。
2.初步掌握結構游戲中的構造技巧,運用插塑、積木的玩具,大膽嘗試構造各種物體。
3.豐富生活經驗,能用語言和動作去模仿,初步掌握一些進行角色游戲的基本技能。積極體驗角色的情感和態度。
4.有自主游戲的愿望,能自主選擇游戲,游戲中具有一定的堅持性,不頻繁更換游戲。
5.游戲中能大膽想象,能根據已有經驗,嘗試使用替代物進行游戲。
6.游戲中,能積極動腦,有探索的興趣。
小班游戲計劃篇5
一、現狀分析:
本班共有29名幼兒參加創造性游戲。其中12名幼兒在我園托班時,有過角色游戲的經驗,他們對角色游戲的玩法有了粗淺的了解。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在本學期開展創造性游戲時,將從以下方面進行指導。
二、游戲發展目標:
(一)角色游戲:
1、熟悉并了解娃娃家及其他角色游戲中人物之間的關系。并初步學習模仿成人的活動開展。初步學習扮演簡單的人物角色。
2、根據自己的游戲意愿,發展相應的游戲情節。
3、在游戲中知道玩具大家玩,不爭搶玩具。
4、學習獨立的操作“娃娃家”的游戲材料,游戲結束后能將材料放回原處。
(二)結構游戲:
1、認識桌面建構材料——小型積木,根據它們的外形特征給他們起名字。
2、掌握最基本的建構(鋪平、壘高和架空)技能,并在此基礎上搭建一些簡單的建筑物。
3、通過實物圖片的提供,學習進行遷移搭建,獨立操作建構材料,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
4、愛護建構材料,會輕拿輕放。
三、階段目標:
第一階段(九月份):
1、初步學習扮演簡單的人物角色。
2、初步了解一些簡單的建筑,并初步掌握它們的建構特征。
3、初步掌握游戲材料的使用常規。
4、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帶來的快樂。
第二階段(十月份):
1、初步了解掌握一些成人的勞動,并初步學習模仿成人的勞動。
2、初步學習架空、鋪平、銜接、圍合、壘高、對稱的技能。
3、不獨占玩具,初步學習看標記擺放游戲材料,愛護游戲物品。
4、有初步的交往意識及交往行為。
第三階段(十一月份):
1、初步了解和掌握游戲角色間的關系,學習扮演角色。
2、繼續學習用架空、鋪平、壘高等技能進行搭建。
3、在游戲中能主動做到不爭搶游戲材料,學習與同伴共同使用游戲材料。
4、學習向同伴介紹自己的游戲過程。
第四階段(十二月份、一月份):
1、繼續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玩出相應的游戲內容。
2、在與同伴交往過程中能使用禮貌用語與人交談。
3、繼續學習與同伴友好地游戲。
4、繼續學習獨立的操作玩具,用后能看標記擺放游戲物品。
四、預設游戲主題
(一)、創造性游戲
娃娃家:
提供游戲的用的餐具五套、布娃娃、小床、幼兒與家長教師共同制作的家用電器、每家幼兒設計繪畫的全家照。
超市、醫院、電話亭、理發店、手工坊(九月份)、浴場(十月份)、彩色世界(十一月份)、快樂故事屋(十二月份)、面點屋、美食街(一月份):
游戲場景的設置,提供簡單用具。
(二)區域
活動角
主題展示區、動手區(串珠、手印畫)、角色區(故事表演活動、心情區)、益智區(給小動物喂食、拼圖、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