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新教育讀書心得體會
有人說,如果人生是一只帆船,那么讀書就是海風,也許帆船可以脫離風而劃槳前行,但始終沒有風吹,人生終將擱淺在某個島嶼。
作為教師,我們更需要讀書,更需要終身讀書。我們都說,要給學生一杯水,你自己必須有一桶水。為了灌滿這一桶水,并讓它不因蒸發而減少,的途徑就是讀書。
蘇霍姆林斯基說:“讀書,讀書,讀書—教師的教育素養正式取決于此。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做饑餓者的食物。要有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讀書,要能在書本面前坐下來,深入地思考。”我們教師有多少人每天能夠學習,每天的思考,每天在讀書?然而,“一些優秀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們持之以恒地讀書,不斷地補充他們的知識。”
讀書能夠使教師不斷增長職業智慧,能夠教學閃耀著睿智的光彩,充滿著創造的快樂。一個精神富裕、專業化程度高的老師,能以自己特殊的職業眼光,掏出課程的引人入勝之處,以最簡潔的線條,拉動最豐富的信息;以最輕松的方式,讓學生得到最有分量的收獲。
讀書能改變教師的精神、氣質和品性。書籍會使教師不再自甘平庸。有人說,人品即文品。對教師來說,人品也是教學的品位。教師帶著被真善美洗過的心靈走進課堂時,他的教學就會非同凡響,產生直達學生心靈的震撼力。教師教學表面雖只表現他的言語世界,其實正是他的精神世界—心靈和人格的體現。
因此,為了在教師職業上保持生生不息的活力,我們完全可以進行充分的自我設計、自我包裝,讓自己多才多藝,讓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豐富,讓自己脫離庸俗。而這一切都是需要借助讀書,抓緊時間讀書,讀最新近的書,讀有思想力的書,讀富有創意的書。書永遠是我們的良師益友。熱愛書中的智慧吧,它會使你的生活輕松,會友愛地幫你化解紛繁復雜的思緒與情感,會睿智地啟迪你人生的方向。
老師新教育讀書心得體會(篇2)
《草房子》里的桑桑是調皮的、是可愛的、是活潑的、是帥氣的……但我卻覺得他是一個勇敢的人。
紙月病好了以后,每天早上都會遲到,幾乎每當大家上完一節課后才到學校,大家都覺得很奇怪,有一天,桑桑一大早就起來了,為了知道紙月是怎么遲到的,桑桑就故意給媽媽說自己去找昨夜未歸的鴿子了。
桑桑使勁地劃著船向板倉駛去。當到板倉時,太陽才探出了頭,桑桑悄悄地躲在了一座橋下,他四處張望,見橋頭來的不是紙月,而是三個男孩,他們在土路上晃蕩著,并沒有走開的意思,好像在等一個人,而讓桑桑意想不到的是他們在等紙月,桑桑仔細一看,原來是板倉小學有名的大壞蛋,連老師也沒法管住他們,尤其是那壞蛋老大劉一水,人稱“豁嘴大茶壺”,另兩個是劉一水的“跟__臭”,桑桑這才記起來,他們專門欺負紙月。讀到這兒,我仿佛看見桑桑正朝著這幾個大壞蛋咬牙切齒,他雙手握成了拳頭,雙腳在地上跺來跺去,好像想報復他們一樣。
過了一會兒紙月走了過來,見有人把路擋住了,便繞開在麥地里走,劉一水一邊笑著紙月,一邊唱著編的歌來嘲笑紙月,可紙月并沒有管劉一水,她只惦記著上學,便飛快地往大堤上跑,準備劃船到學校。劉一水見紙月向大堤上跑,便跟了上去,桑桑憤怒極了,他不能袖手旁觀了,他連忙叫道:“紙月!往我這里跑!”紙月便跑上了船,桑桑撿起了一塊磚,向跑來的劉一水使勁砸去,卻沒砸中他,只嚇著了他,桑桑見劉一水馬上就要追上了,便解開繩子向對岸劃去,可劉一水卻跑上了船,他給了桑桑一拳,頓時桑桑感到一陣銳利的酸痛,隨機,鼻血便流了出來。讀到這兒,我心里一酸如果是我的話,我早就哇哇大哭,回家去告狀了。可桑桑呢?他卻沒有逃,劉一水一腳把他踢下了水,他見船開遠了,便搶過船槳,往回劃。桑桑忍著疼痛,趁他不注意,悄悄地爬上船,向劉一水的腿一頭撞去,只聽撲通一聲,他便掉下了水,紙月立馬使勁兒劃船,才逃之夭夭,劉一水見讓紙月上課遲到的計劃失敗了,只好游了回去……
后來,桑桑給爸爸說了,爸爸和地方政府向板倉小學警告了一番。從此,劉一水便不敢再欺負紙月了。
老師新教育讀書心得體會(篇3)
近段時間,“新教育”這個名詞被頻頻提起,各大小學校也都在如火如荼的進行“新教育”改革,可是說實話,我對“新教育”還是懵懵懂懂,一知半解。學校給我們每人發了幾本書——朱永新的《新教育》、李鎮西的《讓夢想開花》等等。一直以來,我總以工作忙、沒時間為理由,把它放在一邊,其間也偶爾翻動過幾次,但是很快就不再理它了。可是現在,學校布置了一項任務,要每位老師認真研讀這些書,做好讀書筆記,并完成一篇讀后感。無奈,迫于形勢,我又重新拿起了這本書。
我用心讀完后,不禁心潮澎湃,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這位教育大對教育至真的感悟與至純的摯愛,他對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屋建瓴,令我油然而生敬意。我強烈的感覺到,這新教育之夢,并不遙遠,這夢定能成真!
新教育的境界就是“讓師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作為一個普通的教師,我一直在思索怎樣做一個合格、幸福的教師。讀完這本書,我領悟到了幾點:
一、“愛心”
有人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句話很實在,在我們教育的過程中,教師的愛心是喚醒學生和諧美妙的音樂,是激發學生動聽悅耳的語言,是照亮學生黑暗中的明燈......我記得剛剛參加工作時我在城關二中當代課老師,風華正茂,激情洋溢,我和學生們很快融為了一體,我真心地喜歡關心每個孩子,他們也都把我當良師益友。業余時間我帶著他們山間溪邊嬉戲,上課時間我和他們激烈討論,徜徉在知識的海洋。當然,這種師生關系并不影響我班的成績,我接到這個班級時,他們的數學成績是全鎮倒數第二,后來在我們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次次都是全鎮第一。所以,我想:教師富有愛心可以和諧融洽師生關系。教師富有愛心,可以給學生創造愉悅的心情,能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二、“激情”
讀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時,無時你不感覺到愉悅與沖動,讓你感覺到你不是在讀書,而是在聆聽一位充滿激情富有詩意的大師在演講,大師用他詩一般的語言和激情感染著每一位讀者。作為教師,我們用肢體與語言向學生傳遞知識和文明,如果我們沒有激情,我們就無法感染學生,我們就無法調動學生,課堂教學就很難有成效。我的課堂,所有熟知我的人都知道,我從不坐著講課,因為會阻擋我激情的迸發,我激情洋溢,眉飛色舞的,學生的激情才能被調動起來,課堂氣氛才能活躍起來,教學效果才能事半功倍啊!
書中有這樣一段話,讓我記憶尤深:“一個教師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后重復五年十年乃至一輩子;有些人,實實在在地教了五年。一個實實在在教五年的人,與一個教了一年卻重復了一輩子的,他們的成績是不一樣的。”這段話給了我警示和啟迪。年輕的我應該好好把握每一天,思考每一天教學中的得與失,做一個實實在在地教書的人。我希望自己也能如本書中說的那樣“當我們的學生離開校園的時候,帶走的不應該只有知識,更重要的是對理想的追求
老師新教育讀書心得體會(篇4)
最近,我讀了當代教育家、心理學家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一書。新的教育實驗是什么?通過閱讀我認為這大致反映了新教育實驗對教育的一種理解和追求,特別是“要過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這句話是一個美好的理想。
朱永新先生在書中提到:“新教育的境界是讓教師和學生過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讓自己的教學更接近這種理想的狀態。讀完這本書,我意識到自己還應該擁有以下幾種能力和素質。
教學中要充滿“激情”。在閱讀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時,你會時時刻刻感到愉悅和沖動,這讓你覺得自己不是在閱讀,而是在聆聽一位充滿激情和詩意的大師的演講,他以詩意的語言和激情感染著每一位讀者。作為教師如果我們沒有上課的激情,不能感染學生,不能調動學生積極主動性,那么課堂上教師和學生主體和客體的作用就不能很好的轉換,課堂教學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帶著一顆純潔的心去和孩子們交往。讀完這本書,我的感受是:新的教育應該是“愛的教育”“全面素養教育”。作為一線的老師,我們總會為同學們的點滴進步而自豪,每一位老師都愿意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愛每一位學生。我們不能僅僅被成績蒙蔽了雙眼,連帶著學生自己都錯誤地認為:只要成績好,一好掩蓋百丑!這樣,我們的教育就不再是“愛的教育”,而是“分數的教育”。
要有扎實的專業技能和良好的知識結構。要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教師必須具備扎實的專業技能和良好的知識結構。扎實的專業技能和良好的知識結構,使我們能夠輕松掌控課堂,運用多渠道的教育手段和教學技能豐富課堂,調動和感染學生。此外,堅實的理論基礎使我們更容易接受新的教育觀念和想法。
作為一個年輕人,我應該把握每一天,思考教學中的得失,不讓每一日白白流失,爭取做一個真正懂行、在行的老師。我希望我也能像這本書里說的那樣:當我們的學生離開校園時,他們不僅應該帶走知識,也應該帶走對夢想的追求。
老師新教育讀書心得體會(篇5)
《你在為誰工作》這一書,主要闡述了我們為何要努力工作和如何去努力工作,通過多個真實的社會寫照,成功人士對待工作的態度,讓我們知道任何人在任何崗位,只要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都是可以成功。
這些書之所以暢銷并非偶然,而是當今社會的需要,在日益競爭的市場背景下,任何企業都需要那些誠信、敬業的員工!目前關于誠信、敬業的話題已經成為社會熱點,不論是工作多年的老員工還是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新職員;不論是單位的領導,還是普通一員,如能詳讀深解,定會受益終生的。該書之評介所言:本書提出了每位員工需要自我反思的一個人生問題,并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深刻細致的解答。它有助于解除困惑,調整心態,重燃工作激情,使人生從平庸走向杰出。如果每一位員工都能從內心深處承認并接受“我們在為他人工作的同時,也在為自己工作”這樣一個樸素的理念,責任、忠誠、敬業將不再是空洞的口號。
試問自己,我在為誰工作——我在為自己工作。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我覺得這句話說的很有道理,在競爭激烈的今天,工作機會來之不易,不珍惜工作機會,不努力工作而只知道抱怨的人,總是排在被遺忘的角落,不管他們的學歷是否很高,能力是否能夠滿足基本的工作要求,只能如此而已。
對于一個私企單位,老板們常常要解雇那些不努力工作的員工,同時也吸收新的員工進來,那些無法勝任、不忠誠敬業的人,都將被棄于就業大門外,惟獨擁有一定能力、技能并且努力工作的人,才會被留下。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必定要努力去找工作,所以說珍惜你現在的工作吧,即使是為了生存。
讀了《你在為誰工作》之后,我想我應該在今后的工作中多去思考一下,從工作中學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對待工作的態度還有存在哪些欠缺?從而更加努力的在工作中不找任何借口,點燃自己的工作熱情,積極發揮團隊精神,從工作中發現樂趣和驚喜,在工作的激情中創造屬于自己的奇跡吧!敢于主動承認并接受“我們在為他人工作的同時,也在為自己工作”這一個樸素的人生理念。